查看原文
其他

NSE新闻 | 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扬帆起航

 

 

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扬帆起航


新结构金融学作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子领域之一,是指从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制度技术条件出发,以渐进式、双轨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来研究中国特有的金融市场问题、金融政策制定、金融体制变迁、以及金融主体行为。

 

为了加强对新结构金融学的前沿研究,取得此领域内开创性的学术性成果,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成立了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是理论研究,搭建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以学术研究为本,研究员选择相关课题撰写学术论文,后可结合实际问题在政策建议层面做出贡献。


2017322日下午,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举办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座谈会。参会嘉宾有中心名誉主任林毅夫教授,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皓教授,副主任王浩副教授、鞠建东教授、刘晓蕾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勇副教授、王歆助理教授、付才辉研究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二十几名经济、金融学者。

 

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林毅夫教授,详细的讲解了“新结构金融学”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一个经济体要素禀赋(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结构对于这个经济体的增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禀赋结构决定了这个经济体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且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也是内生于要素禀赋及其结构的。经济的发展战略应当顺势而为,即基于当下的禀赋结构,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理论框架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些模型和框架都抽象于发达国家的经济问题,而发达经济体的禀赋结构变化不快,变化属性也和发展中国家不同,故在建模时没有将“禀赋结构”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嵌入框架之中。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异。林毅夫教授认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时,“结构”应当作为重要变量放入模型和框架之中,他将这个原创性的理论命名为“新结构经济学”。而在金融学领域,传统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金融理论。无论是哪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均涉及到一系列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构成的金融系统,而金融系统是具有结构的,金融结构涵盖的内容包括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监管机制、法律法规的设置等等。在经济结构变迁过程中,经济主体对于资金需求及风险有不同的选择;对经济发展处于某一特定阶段的国家而言,某种特定的金融结构将会更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本。研究一个具有特定禀赋结构的经济体所需要的最优金融安排与结构,能够帮助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取得快速的、可持续的增长。这个研究课题和“新结构经济学”紧密相关,故将之命名为“新结构金融学”是最好的选择。

(图为林毅夫教授)

林毅夫教授又介绍到,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和中心有几个变迁阶段。从亚当斯密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科到上世纪3040年代,世界经济的中心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英国;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续影响改变了这一格局,4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中心是美国。据他测算,在不久的将来,中国GDP将与美国持平,但人均量仍然很低,根据边际递减的原则,那时中国的经济增速仍将高于美国;而在2050年前后,中国GDP将达到美国的两倍,这表明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向中国转移。林毅夫教授认为,发生在重要经济体的问题应该被定义为重要的经济学问题,而能研究和解释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将成为大师。中国经济问题目前是经济学界未被完全开采的一座“金矿”,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直面现象,提出创新的理论和模型,而不是只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修修补补,将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在他看来,随着中国经济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重要,中国经济学家们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而外国的学者对于中国经济问题始终有些“雾里看花”,所以21世纪应当是中国经济学大师辈出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做有前瞻性、开创性的工作,例如: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的金融结构是否最优?若有背离,背离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矫正?除此之外,行政、组织、宣传、制度上的配合和配套也很重要,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在这方面具有创见性和指导性的意义,中心将成为这一领域学者们的坚实后盾。


林毅夫教授精彩的讲解引发了与会各位学者们更深入的思考,在自由发言与探讨的环节,学者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图为周皓教授)

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皓教授向与会的各位学者简述了中心成立的背景。他介绍到,新结构金融学和中国金融问题的研究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比如斯坦福大学的Darrell Duffie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熊伟教授,分别于2015年前后,同时在各自学校开设了中国金融稳定(体系)为主题的课程。为了使新结构金融学的研究能更好地推进,也为了使中国的经济学者在此领域能占得先机,他认为有必要搭建一个平台,让经济学者不仅能够潜心开拓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更有地方可以交流学术思想、推出学术成果。他与中心其他研究人员将力争把新结构金融学中心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领中国金融问题研究的学术先锋和政策智库。


(图为鞠建东教授)

鞠建东教授认为,“金融是否是中性的,现有理论更多的是静态的理论,公司金融的合约理论一般三个时间段,资产定价理论一般是在稳态下的结果。对于波动,现有理论没有什么好的框架,只能把它看成是某个随机事件的冲击。中国的金融实践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来探寻理论问题。基于对中国实践的思考,我们有可能在金融学理论上获得突破。”


来自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各位专家教授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新结构金融学的相关问题和在座学者做了交流。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

在座谈会的最后,周皓教授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他表示,计划开设有关新结构金融学的相关课程,举办有关中国金融研究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尝试创办相关学术期刊,设立相关论文奖项;另外,中心还应发挥五道口金融学院独特的数据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访问、合作研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如今中心是新结构金融学的摇篮,他日将成为中国金融学研究的圣地。



附:参会教授名单

林毅夫 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周  皓  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  主任

王  浩  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  副主任

 

以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白金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边江泽  对外经贸大学

付才辉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鞠建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金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波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刘晓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刘玉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沈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唐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王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王歆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杨子荣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张福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本文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