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者按 

    2019年9月6日,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会上,国家发展研究院2019级博士生张皓辰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官微为您分享全文,一起聆听。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发展研究院2019级博士生张皓辰,很高兴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北大的开学典礼了。四年前,我作为北大经济学院的本科新生,也是在这里上的开学第一课。


    不过,现在和四年前还是有区别的。首先,四年前我坐在台下,现在在台上;当然更重要的是心境的改变:四年前我刚刚以北大学生的身份进入校门的时候,只觉得成功已经近在咫尺,经世济民的抱负分分钟就能实现。可是今天不一样了,这次作为新生,我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感觉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想从零开始,甚至是从负数开始,再好好吸收这个园子的养分,领会深邃厚重的北大精神。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三个问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这好像也是学校保安最常问大家的问题。事实上,整个人类历史都始终在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对于在座的我们,在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中,该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呢?


    我想,从哪里来”是最好回答的。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带着全国各高校最优秀学生的光环齐聚于此,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一份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这时,下一个问题来了:“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凭空冥思苦想得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试错得来的。我可能和在座的诸位一样,在本科期间也曾兜兜转转,磕磕碰碰,在所谓的专注与广度之间求得一个艰难的平衡,美其名曰“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寻找”。所幸,在北大这块沃土上,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成为了北大第一批专门从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的博士生中的一员。


    在博士期间,我大概还会继续思考“我是谁”。同时,也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是“从知道到懂得”,什么是“又博又专”“愈博愈专”。从浅尝时的好奇,到专注,到擅长,到热爱,到创新,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这种蜕变的准备。


    还有一个问题:“我到哪里去?”我想这个问题对我们都很重要,不妨说是“我们到哪里去?”作为研究生,做研究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可以是一个学科,一个领域,往小里说可以是一个研究团队,往大里说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每一代人当中必有其先驱和探索者,他们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别人越是不理解,他们就越切实去做,“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山穷水尽之时,自有路走”。北大始终滋养和培育着这种先驱和探索的精神。


    就我个人的学科和方向而言,我想,林毅夫老师就是他们这一代经济学人当中杰出的先驱和探索者,新结构经济学就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产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新的理论来源于新的现象。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留下了无数重要而亟待解释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的大好时机


    我们要想把本土化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就要扎根中国的现实问题,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怀,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做真正有利于家国百姓的学术研究,以学科振兴推动民族复兴。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理论的目的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只要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思想,就是有价值的,就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心血去钻研。这种学术价值,不以学科论高低,不以中西论英雄。


    作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北大青年,我们想要知道做什么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就须了解这个国家,乃至当今世界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亟待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每个学科都有这种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也绝非轻易所能求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代,就更要以舍我其谁之大气魄、大担当,脚踏实地,锐意创新,让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有一段话始终让我感动和振奋,我分享给大家:



    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让我们以此共勉,珍惜在燕园的每一天,珍惜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人物简介


    张皓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19级博士生,博士期间计划从事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本科期间曾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中心排版:闫凤玲图片:刘钊责编:以栖、昭花花、谭诗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