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你再发语音就真的把你拉黑呢? |【经纬低调出品】
想当年微信逐渐占据市场,是因为它首次开创了聊天语音这一功能。只要按住一个钮,就能解救我们因为打字过多而颤抖的大拇指。然而,到了现在,大家却都纷纷跑出来说:“听语音真是烦……”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只要看到超过十秒的语音,就不想点开;超过二十秒,就会莫名烦躁;如果超过三十秒还连发N条,那我根本连听都不听了。”有些机智的朋友会干脆回复一句:“不好意思,现在不方便听语音。”并在内心附送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管我是真不方便假不方便,反正我就是不想听。
面对这样的选择也是很让人抓狂:要么把手机拿起来,将手头上正在处理的事情,甚至是正在开的会放到一边;要么就是看着微信时亮时灭,有的时候瞥两眼还会让人觉得是心不在焉……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人感觉糟透了。
从现实角度来看,当年的我们享受着节奏适中的生活步调,对于所有的新鲜事物充满激情。微信语音一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的时候,帮我们减少了多少话费支出和拇指损耗。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现在信息严重过载,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然而极少人具备高效的表达能力。比如原本一句:“今天下午三点于XX地集合,不许迟到。”转换成语音,有的人能啰啰嗦嗦说三十几秒:
“欸,那个通知一下大家啊!今天下午三点钟,咱们就在那个哪,在那个上次定的地方集合啊!那个,大家都别迟到啊,互相提醒着一些……”
所有的人成为信息接收者的时候,都是一个“吝啬的认知者”,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节省时间和精力,只挑选出我们认为对印象形成必要的信息,忽略无用信息。比起从拉拉杂杂的信息中抓取重点,我们更喜欢简单、直白的信息传递。
文字对于信息接收来说,基本上是最快的方式——这就好像你去吃一顿饭,直接把菜单摆在你面前,而不是要你通过闻味道去猜我要点什么菜。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凭借直觉,快速地进行信息处理;其二则是理性、慎重且有意识地进行信息处理。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需要付出努力”。
当无数条长长的语音轰炸接踵而至,我们需要在不方便的场合,找到耳机,点开语音,调整音量,处理信息。当我们被迫做出这一系列动作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简直充满了对自己的恶意……
如果再附送对方普通话不标准、表达能力差、周围环境不好导致语音不清晰、接收方手机抽风导致扬声器在安静的环境炸裂等等一系列“彩蛋”,真是分分钟要掀桌。
所有人处理信息的时候,都偏向于能够“一招制敌”的平面化方法。如果我们传递信息的时候,都能够把彼此当成“懒癌”去对待,应该能够高效不少。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对方是亲近之人也就忍了,如果是刚认识的人或者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语音很容易让人感觉自己不被尊重,接受者会想:“你是忙成什么样?连打几个字都不行?”
鲁迅曾经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时间就是图财害命”——尊重彼此的时间成本是这个时代交际中的黄金准则。
对于“坚持发语音”星人这类人来说,存在发出信息时的“透明度错觉”。这个意思是说,大多数人都存在一种假设,认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是透明的。沟通过程中,给予信息的一方会以为自己的感觉和需求能够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到。
对于“语音”星人来说,首先:他们喜欢通过语音表达观点,认为这种表达方式直接、简单。因此,很容易忽略对方,想要一气儿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说完。
其次:发语音相对于文字来讲,从速度上快出许多。人本性毕竟都是利己的,所以倾向这种方式也很正常。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能够用语音清晰地表达观点。虽然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集合通知一样,很多人其实是没办法顺利地组织好自己的话的。
许多人发出去语音之后,还喜欢回听一遍,这又是为什么呢?第一种可能真的是欣赏一下自己的声音多么美妙(……)更多的人是为了检查自己所说的内容有无错漏,是否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总之,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哎呀我刚才说的好像不够清楚……”然后就又发了一条逼近60秒的语音出去。
所以换位思考,当接收方看到来自你的N条长语音的时候内心是多么崩溃,第一条没说清楚的话,又被第二条重复了一遍。无数个一分钟,就在这些重复中浪费掉了。
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讲,怎么可能有耐心听一个人在微信语音里面“嗯嗯那个这个”?以至于我们时长爆发拉黑对方的冲动。
如果你够自信,能够完成麦肯锡的那种30秒电梯理论,能够在30秒的时间内交代清楚所有事情,直奔主题,直达结果。那么你成为一个爱发语音的人也ok,如果你没有这一份自信,那么就要考虑一下,下次就发文字呗?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有什么事,一定要用说的才能明白,为什么不直接打个电话呢?
参考资料:
《人和人之间的误解是怎么产生的?|研究》
作者 / 佚名,BY 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发微信语音,浪费了谁的生命流量?》
作者 / 佚名,BY 重庆晨报
也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