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车好多执行总裁邓康明:在战役和生死间,形成统领千军万马的信仰 |【亿万低调出品】

亿万 经纬创投 2020-08-18

如果将公司比作一辆战场上高速前进的车辆,它始于业务之轮,壮于组织之轮。这辆车既依赖CEO的智识与胸怀,也依赖于“人”这个变量去推动庞大精密仪器的运转与衍进。

 

穿越周期的前路危险重重,充满劳累和不确定性。利益和信仰决定了战力,也是驱动“人”这个变量前行的动力。今天很多越过最小原创价值打磨期、有雄心想要登上更高处的创始人,会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以人为中心实现组织效能。这也是我们在亿万的课程设置上,规划了“人”这个模块最根本的原因。

 

出于分享精神,同时也出于对学员负责与公平的考虑,我们不定期地会截取亿万课堂上一些有限的侧面分享给读者。今天的文章内容来自亿万11月两天半课程当中的其中一堂课,我们选取了这堂课的局部分享出来。更多精彩与讨论,还在亿万课堂上。

 

11月的亿万课程模块主题是“人与效率”,在这模块里我们请到了非常多优秀的导师。其中一位导师是邓康明,他曾就职于微软(中国)等多家跨国集团,并于2004年加入阿里,随后提炼出了初代“六脉神剑”及建立了阿里的政委体系。2018年4月,他加入车好多集团担任执行总裁/董事局副主席。邓康明既有深刻的组织经验,也有抓业务线的丰富经历,这使得他在战略理解、土壤营造、断事用人上都有独特的视角。

 

在本次的亿万课堂上,他以《组织衍进》为核心做了深入、坦诚、犀利的分享。内容包括双轮驱动、组织能力定位、组织衍进、组织治理、团队与人才体系的进化、创始人的自我觉察、组织进化等多个话题。我们从中截取了片段呈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以下,Enjoy:

 

1

在战役和生死间,形成统领千军万马的信仰

 

组织的上层建筑是使命、愿景、价值观;底层是底线、高压线

 

什么东西对创始人而言是最重要的,你有没有在一场场战役和生死中形成统领千军万马的信仰?良将如潮是一代代熬出来的,有人死有人生,无论是空降兵还是子弟兵。底线是不可以触碰的,触碰了就要下刀,下刀了就要见血,否则没有人会信服。

 

所有的公司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在隐性和显性要素上一定是有可以传承的价值观和信仰,价值观会帮创始人过滤、培养、凝聚、找到和熬出“臭味相投的团队”。


战损和胜利是有规划的,强大的组织在攻城略地中诞生

 

在这个激烈动荡的过程中,对于基层死亡或进阶的唯一标准是KPI之下的战功;对于中层,是团队+“味道”;对于高管,是OKR+“味道”+信仰——当你衍进到这个阶段,一个强大的组织会在攻城略地中诞生。

所有的创始人,每年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业务之外,有没有一两个总监或是VP我闻完味道,认为他可以在未来一两年进入核心层?这一两个人是谁?这一定是有计划的过程,而不是随时随意发生的。这一两个人进来可能涉及结构变化、权力重新分配,随时随意发生非常危险。

 

2

强组织—弱组织—灰度组织,

一家公司取胜的能力因素究竟是什么?

 

战略关注的是“什么让我们活?什么让我们死?什么又让我们好?其背后所映射的问题是,一家公司取胜的能力因素究竟在哪里?在这个能力的象限上,纵轴是产品/体验与模式/战略;横轴是个体与组织。


▣ 强组织

 

有些公司是在模式战略和组织维度上领先的,属于强组织。阿里肯定是强组织,也是今天很多公司推崇的一种组织模式。但是好的,不等于适合。很多人认为强组织是靠所谓政治思想工作完成的,其实不是。

 

强组织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强组织要求面对任务只能说“Yes,Sir”,但背后有很多工作要做:

 

强信仰:强组织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由机制和体系支撑统一的信仰,组织需求>个人诉求

能力指引:重执行力、纪律、速度、迭代和微创新,不要求个体创新

强奖惩机制:刺激行动结果、评判后果、完成反馈回路;通过奖惩告知成员组织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否定什么

 

执行力只看纪律和速度,但执行的底层要回到人性当中

 

强组织的执行力只看纪律和速度,多数人往往只看到强组织的好处,但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是:强组织的底层一定要回到人性当中去,单靠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做广泛的利益分享,首先是员工甚至也包括对股东。创始人要问自己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你舍不舍得?分享后,才能去谈个人对组织的让步。

 

▣ 弱组织

 

弱组织要求以“人和项目”为中心,成员常常说“No”

 

弱组织强调的是产品/体验与个人,体现在组织上其显性要素没有那么强,但总的来说以“人”为中心,以产品/体验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专业能力和知识为中心。

 

在这种组织里,经常会听到成员说“No,这个方案不对,应该这么干”。从结果上来看,团队效率最能够体现产出,所以组合人力和财力跑马,赛出最优的小组。

 

在这种组织当中,“插拔式”、“项目式”的组合更为常见。插拔式即攻坚战以“项目”为核心聚拢成员,当项目结束后,人员回归常态组织体系等待下一个项目;人员分工随项目需求变化。

 

“强弱组织”无关对错,最重要的是选择什么道路匹配什么制度

 

“强组织”和“弱组织”不分对错,也无关高低,它主要是团队本身长处的一个反应及对应的组织结构设置。甚至未来组织属性的区分也许也不再这么明显,而是更“灰度”一些。过去中国的竞争验证了无论哪一种,只要做到极致都可以做出大公司。这个区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和放大优势,以及当定义了能力属性之后,需要匹配不同的制度和道路体系。那么如何保持你的优势呢?看组织衍进。

 

3

0-1-10-N,

太早做组织建设浪费精力物力,

太晚做团队分崩离析

 

组织要么消亡,要么衍进。从组织来看,是从创始人“个人的意愿”到“团队目标”再到“组织使命”这样的一个衍进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从0-1-10-N,对应最小原创价值打磨期、实验性复制期、扩张期,以及衍生期四个阶段。

 

组织建设这个事情,做早了没有意义,只是浪费精力物力;做晚了又救不回,团队张力很难弥合。结合台下亿万同学的轮次,今天我们主要讲讲,从0-0.1,以及从1-10两个阶段可以做一个大致分类:

 

创业0-0.1阶段,团伙文化不要考虑组织,要抱团取暖

 

0-0.1 最小原创价值打磨期,团伙文化+业务导向,这个阶段是最幸福的阶段,“虽然穷但有梦想”——看的是战略嗅觉,团队还处于“团伙阶段”,打的是乱仗和混仗。这个阶段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 这个阶段一定是“创始人的公司”,创始人决策驱动

● 靠正向鼓励、沟通来维系团队,抱团取暖

不要考虑组织,不要制度化不要职能化,这个阶段找大牛“要么招不起要么招来烂人”

● 核心团队不一定要是专家,信任、低成本沟通以及快速执行最重要

 

这个阶段是典型靠“美好驱动”的阶段,我建议创始人尽可能延长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也不需要民主,公司一定是有姓氏的。为什么不需要民主?因为一定要有核心决策者承担决策的责任和后果。在这个时间段,没有人可以看清什么样的决策是最科学的,唯一能把握的是决策速度、执行力速度和迭代的速度。


把决策的结果和公司原创价值以及市场需求关联,结果会告诉你决策的对错,大量分析只会错过时机。民主决策大概率带来两个消极后果:1)很难越过“从0到1”这个阶段;2)信任会被“臆想而低效的民主”破坏。

 

但为什么又说有信任,因为组织一定会继续衍进,衍进就会产生变化和改革,信任的缺失会让斗争和摩擦无限放大。如果越过1,还没有做好信任这件事情,到“10~N”去做就太晚了。

 

处于0.1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去想组织的事情,这个阶段你做不好也没必要,只会浪费财力和精力;但在0.5~0.7这个阶段,核心放在融资、用户、收入、利润这些关键事情的基础上,也要让组织的视角进入你雷达的闪光点。


创业1~10阶段,不能被意义驱动的团队是平庸的

 

越过1,公司就会由“创始人个人意愿”衍进到“团队目标”。不固化无以凝结成组织,无衍进则没有下一步的发展。到了C轮、D轮,公司开始要真正考虑“组织是怎么一回事”了。这个阶段有如下几个工作需要做:

 

经历团伙-团队-组织的升级,涉及权力利益的再分配

● 合伙人/联合创始人阶段性分管人力工作,引入薪酬福利经理

● 企业处于扩张期,可能会发生战争

● 到了组织阶段,团队需要被意义驱动

 

那么,组织衍进是不是要学政委体系?要不要从外面找高级别的HRD来分管人事?我的建议是不要。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组织变革、权力分配还有利益分配,这意味着会动摇过去沉淀下来的架构,架构调整会动到权力和利益,新人进来了不做调整没有发挥价值,而做了又可能公司死得更快

 

高级别的HR往往愿意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来进行调整,不会考虑历史和阶段,也不会考虑土壤合适与否,变革的成功率只有20%。这个阶段,建议让有深厚信任的,不负责业务攻坚或者个人希望调整业务方向的合伙人来阶段性分管HR的工作。同时,如果没有专业HR,可以考虑招薪酬福利方向的经理进来,理顺内部杂乱的工种/层级/KPI这样公司在薪酬方面会更成体系,也更公平。

 

有雄心的创始人在这个时候,要记得无用之用、无为之为,让自己的意愿化成团队的目标;让团队的目标上升到团队的意义,让成员被意义所驱动。


一个有机体如果到了“组织”这个阶段,“意义”还不能驱动这个组织,说明什么?这个组织应该死掉或者解散。“意义”一定要驱动公司的核心决策层,如果不能,这个公司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大概率也就非常平庸。


很多创始人也许会认为在这个阶段公司还处于生死存亡的阶段,为什么要做这些无用之功?创始人需要花一些时间做“无用之用”、“无为之为”的工作。这个道理类似健康的人去健身,平时并没有什么用,但在面对竞争、资本寒冬或商业环境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作用。

 

“无用之用”的作用:在于做真正重要的中长期决策的时候,不被短期商业利益所胁迫;也在于凝结团队,组织最核心的还是“人”,没有意义只有利益,遇到逆境队伍就散了,人员的进出大量而频繁。

 

4

核心团队的沉淀是“熬出来”的,

要打破阶级和差别

 

团队衍进需要一个周期,一般来说周期的长度为5~10年,从初创到成熟,公司在这个期间会经历三次大迭代:

 

初创阶段:创始人单点驱动

成长期:形成合伙人核心决策层+核心中层业务团队

发展衍生期:锤炼升级为新的核心经营决策层,形成传承

 

组织建设核心是“去标签”,形成无差别和无阶级的合伙人团队

 

三次迭代当中,有人生有人死,正视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老人会死掉新人也会死掉,新人会升级老人也有升级,最后成为一个无差别和无阶级的合伙人团队,这才是10~N的衍生组织的长期规划。

 

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去标签”的过程,不再区分新老,也没有所谓空降高管的原罪。 

所以我始终强调以人为中心、意义和信任,这些元素让决策沟通成本变低,让信任不需要成为大家背地里去讨论琢磨的话题。典型例子是“所有空降兵都有原罪”,空降兵从落地到稳固有成果可能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消灭原罪的办法是给空降兵足够的容忍度。创始人要有足够的宽容心,要有应对公司内部噪音的决心,要么不要引进空降兵,要么就帮助空降兵去帮助你解决问题。


最后,在公司早期,极端的现实主义和极端的理想主义都有可能实现成就。但是越过“1”,越过“10”,一定要在底层的土壤上开出理想的花朵。惟其如此,才能锻造出无差别无阶级的团队,才能守护用户价值,抵御外部侵袭,才有机会证明短短的一辈子我们没有白活。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够给创始人们一些启发,也秉承“实战”这个原则在这里提供了一些可能可以去尝试的方法。当然,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我们能避免踩坑就不错了。这也是“我们找有经验的人,把自己过往做这些事情得到的经验告诉大家,共同讨论”的初衷。真正的方案来自于每个创始人的不断摸索,特别不容易,但也是不得不做的为数不多、正确的事。 

 
 在亿万,我们还讨论了这些问题 


战略和组织哪个更重要?在不同的阶段如何取舍?什么阶段需要组织建设?
何时引入空降高管?怎么解决空降高管的原罪?
KPI和OKR哪个更好用?高管是否要强制分配KPI?
公司不同部门之间,KPI如何协同?
每个部门都想加人,CEO如何判断加不加,怎么加?
员工的高自驱力如何实现?如何分析人效?如何实现最佳的人效比?
公司从30人发展到500人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哪些薪酬问题?
怎么保证新老团队薪酬/任用的公平性?
怎么让销售团队愿意售卖市场不明确的新品?
家庭文化和考核文化可以并存和互换吗?
什么阶段的公司需要CFO?如何找到优秀的CFO?好CFO需要有哪些能力?
财务数据非常多和细节,早期公司CEO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为什么CEO需要财务思维?早期公司的CEO必看哪些财务指标?

 也许你还想看: 
杨浩涌:你的公司安全吗?
李想:让经历过成功的老人去带新队伍
经纬张颖:如果风暴迟早会来,不如来早一点
创业公司如何搭建高速增长团队,实现快速增长?
今天给你们看个视频,明天你们就来报名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