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2021-2022年度盘点:那些最值得纪念的瞬间
在这关乎国家命运和国计民生的跨越阶段,我们也几乎必然地面对着在政治、经济等层面愈发不确定的中美关系,在金融领域的博弈,在硬科技领域的卡脖子,在资本市场中的动荡。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不少人有了更多的纠结,甚至选择了躺平。经纬内部也曾专门就这个新形势、新常态进行过探讨,可能因为我们一直处在中国创新的最一线,和创业者们在最有活力的战壕里共经风雨,我们其实感受到的反而是愈发蓬勃的创新节奏。这种活力和节奏,让我们在他人可能焦虑纠结的时期,比以前更加坚决,更加看好中国创新。
这种坚决和看好,就是继续保持聚焦中国,继续把所有力量投入到对中国创新事业的支持上,不会放缓投资节奏,甚至会有所提升。2021年的多个外界充满议论和焦虑的时刻,张颖都在内部不断强调一个观点:真正拥护这个时代、相信政策导向、相信中国的人,不应该空喊口号,不应该言行不一,而是应该在自己擅长且对经济转型有益的领域,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经纬来说,就是应该把我们擅长的早期投资发挥到极致,尽早发现各个领域中以科技赋能、提升效率的优秀公司创始人,参与他们的创业,长期且耐心地陪伴,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忙不添乱,这才是某种意义上真正去助推中国的科技创新,去赋能经济转型,为共同富裕的大目标做出贡献,言行一致,行胜于言。
2021年7月7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首日,瀚博创始人钱军与张磊共同发布了SV100系列云端通用AI推理芯片及VA1通用推理加速卡。瀚博SV100系列芯片性能优异,单芯片INT8峰值算力超200 TOPS,深度学习推理性能指标数倍于现有主流数据中心GPU,具有超高吞吐率、超低延时的特性。产品主要面向的市场包括云、企业数据中心、边缘应用,应用方向主要是计算机视觉(CV)和视频处理应用,也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瀚博展示了从芯片、加速卡到服务器,从超高性能硬件到灵活易部署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技术水平与客户价值得到了来访专家和专业观众的一致好评。
致力于成为世界级自动驾驶Tier 1供应商
易航智能将国产自动驾驶系统出口欧洲。2021年1月,自研视觉平台进入欧洲雷诺供应商体系;2021年5月,完成视觉平台及算法欧洲场景适应性开发;2021年7月完成欧洲数据采集,获取了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道路脱敏数据,完成自研视觉方案欧洲场景适配;2021年9月,完成自研视觉平台ENCAP主动安全测试,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单视觉方案实现ENCAP五星要求的团队;2022年1月,通过R152、R79、R48、R13等欧洲出口法规认证,拿到了所有开发功能的出口资质。
高性能GPU是提供通用算力的核心部件,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块短板。在去年10月与清华、浪潮启动的联合实验室支撑下,沐曦将助力国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云计算、自动驾驶、生命科学、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领域提供自主研发的解决方案。近期,沐曦与UCloud优刻得云平台达成长期战略合作,进行软、硬件适配的产业链融合创新,共同建设广泛的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沐曦首颗GPU芯片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将于2023年实现量产,性能有望超越国际旗舰同类产品。
2021年景略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突破,Q2发布BlueWhale(TM)全新一代数据交换技术,Q3宣布与汽车摄像头大厂OmniVision战略合作,进军车载高速视频传输技术,成为行业首家拥有车载高速数据传输,以太网物理层传输和数据交换芯片全栈技术的公司。全年营收实现同比5倍成长,引领多个行业细分市场,并于年底获颁半导体投资联盟评选的2021年度IC独角兽奖。
“全天候、高可靠、低成本、易量产”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缔造者
为规模化量产自动驾驶及网联汽车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几何伙伴通过自主研发的融合感知与智能决策系统,打造出一条突破天候限制、成本门槛和车规要求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目前已完成70万公里以上的测试,并在上汽商用车完成量产交付,助力上海打造智能化“海空”枢纽设施及洋山港铁公水集疏运+自动驾驶集卡物流体系建设,2021年度洋山港智能重卡完成4万标箱运输任务;同时该技术路线也移植到乘用车车型上并着手前装匹配。凭借前瞻的技术路线和良好的成长性,几何伙伴亦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21年几何伙伴完成4亿元的Pre-A轮募资。
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公司
恩和生物(Bota Bio)致力于通过其生物制造平台(Bota Freeway)赋能传统行业,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力量,以可持续的方式加速高性能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规模化生产。在商业拓展中,恩和生物受到了国内外产业龙头的广泛关注,并在2021年与多家上市企业达成合作,签订了里程碑逾数千万美元的研发订单。同年,恩和生物获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战略投资,联手加速合成生物技术平台落地,并入选美国化学会C&EN期刊发布的2021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初创公司。
AI+Science范式引领者
基于新一代分子模拟技术解决微尺度工业设计难题
深势科技用计算模拟微观尺度发生的物理现象,为创新药企、新材料厂商、科研机构等提供微尺度工业设计平台,满足其微观设计需求并大幅提高研发效率,目前已在18个月内连续完成4轮融资。2021年12月8日,深势科技团队推出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Uni-Fold,首次复现曾引起生物学界轰动的Alphafold2的全规模训练,并开源训练、推理代码,相应解决方案已集成至自主研发的药物设计平台Hermite。利用Uni-Fold、RiD等AI+计算模拟的算法,并结合冷冻电镜等实验手段,深势科技正打造一套模拟—AI—实验联合驱动的解决方案,加速药物发现进程。
桌面级模块化三合一 3D 打印机首创者
致力于推动 3D打印消费化的出海品牌
快造科技(Snapmaker)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桌面级3D打印机的科技公司,秉承“让每个人都能在物理世界自由创造”的使命和愿景。2021年8月,公司迎来五周岁生日。通过发布以“Make It Happen”为主题的系列庆典活动,传扬创客精神,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触达人数高达千万。快造科技陆续推出旋转模组、空气净化器 、扩展坞、10W 高功率激光模组等新品,优化用户创造体验,完善产品生态体系,助推 3D 打印消费化进程。在两次成功众筹后又完成2轮融资,年订单增长率50%,累计出货量近10万台。
宁矩科技研发神经接口专用器件、芯片、系统、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构建下一代互融式人机交互所需的关键底层技术。自研的可穿戴脑机接口设备,轻便小巧续航长,实现采刺一体的同时,设备总体积29*29*22mm,重量仅17.6g,可应用于情绪障碍等重大脑疾病诊疗、科学训练、康复等领域;自研的双向采集刺激芯片能解决神经类介入调控设备潜在的卡脖子问题;自研的高密度采集芯片关键指标比肩Neuralink,将助力脑科学摆脱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专注天然微生物抗肿瘤创新药研发的
组合生物合成高技术平台
华昊中天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抗肿瘤新药优替德隆注射液(商品名:优替帝)于2021年3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优替帝是中国首个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研制成功的新一代化疗药物,为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疗选择。本品临床研究结果两次入选ASCO大会口头报告,被评为2016年ASCO年会重大研究进展,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Lancet Oncology和Annals of Oncology。该药已被纳入2020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并入选2021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柏惠维康
神经外科及口腔手术机器人行业领跑者
柏惠维康是国内首家在两个不同外科领域(神经外科/口腔)获得4张手术机器人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2021年4月,瑞医博口腔手术机器人获得NMPA认证,成为国内首款口腔领域手术机器人获批产品,11月13日完成了全球首例光学导航机器人辅助全口无牙颌种植及数字化即刻修复手术。2022年1月,睿米RM-50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获得NMPA认证,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将大力推动先进医疗资源下沉,赋能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公司也荣获了“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殊荣。截至目前,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全国19个省市60余家三甲医院开展了临床应用,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至今已完成机器人辅助脑部微创手术600余例,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震坤行
数字化的工业用品服务平台
2021年,震坤行进一步完善了B2B行业自营交付体系和“最后一公里”服务标准的建设,明确了工业用品供应链领域“门到门”和“门到桌”的末端交付标准,包含入场一站式服务、无忧交付、货品验货轻点服务、客制化配送等9大服务标准。同时,为敏捷响应客户需求,解决偏远地区备货问题,震坤行迭代仓网规划,现已建成35个全国总仓、70个中转站,形成了工业用品领域覆盖全国的交付网络。
全球领先的泛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汉朔科技(Hanshow)通过提供基于门店智能IoT设备(如电子价签、智能营销屏等)的全套数字化门店解决方案,帮助零售商和品牌商改善消费者体验,提升门店经营管理效率。2022年1月16日,汉朔亮相美国NRF并重磅发布首款太阳能电子价签Nebular Lux,这标志着汉朔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同时也代表汉朔在绿色科技创新领域踏出了里程碑的一步,进一步响应了国家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零售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汉朔积极引领并推动行业发展,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全球业务也稳步增长,2021年业绩增长突破50%,通过汉朔SaaS平台集成管理的物联网设备也已超过2000万台,并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为工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服务
雪浪云用数据、模型与工业知识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打造未来工厂“大脑”,并受托进行3个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雪浪OS在加速国内高端装备企业正向设计、迭代改进创新的智能设计优化方向,离散行业虚拟生产仿真、智能高效排产方向,以及流程行业工厂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方向,都有了新的突破与沉淀,获30余项荣誉认可,服务100+头部制造企业,年销售增长率100%。2021年12月,雪浪云登陆央视《城市大脑》纪录片;2021年5月,雪浪云“工厂大脑”入选人民网《了不起的中国创造》。
欧若数网
打造全球一流的基础软件服务
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容纳千亿点万亿边的图数据库研发商
欧若数网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开源分布式图数据库产品Nebula Graph,为全球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互联网基础技术服务。2021年3月发布核心产品Nebula Graph v2.0版本,为近300家国内外企业业务赋能。同年10月,举办首届用户大会展示Nubula Graph在金融、保险、互联网等行业的系统提升方案,获得众多业内人士好评。12月,开展黑客马拉松活动同国内外近百名研发人员探讨了图数据库发展的各种可行性。
中国酒业“新物种”
宝酝集团聚焦名酒品牌运营、宝酝自有品牌打造、宝酝名酒连锁三大核心业务,以行业首创的“超级品牌+超级渠道”战略,打造值得信赖的国际综合酒类集团,销售过4亿,增长300%。2021年12月7日,宝酝集团冠名的“宝酝号”卫星搭乘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在500千米的高空,“宝酝号”卫星成就了“首瓶与地球同框的酱酒”,该壮举成为品牌传播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刷新酒业新高度。
钟薛高,采百家之姓汇“钟薛高”之名,是地道的中式雪糕品牌,已连续在2020年和2021年的“618”“双11”电商节点中,成为天猫冰品品类第一,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21年12月23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钟薛高达成合作,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授予钟薛高品牌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官方合作伙伴”,授予钟薛高品牌产品为“国家队训练基地合作产品”,正式宣告双方达成合作。未来,双方计划在品质、运动营养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国民运动健康事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在创业公司努力狂奔的过程中,经纬通过“投资生态化、投后场景化和品牌战略化”,秉承着“帮忙但不添乱,为公司提供业务外的保驾护航”理念,尽一切可能赋能,关键时刻,鼎力相助。
2021年是经纬系统建立投后团队的第7年,在这一年当中100位左右的投后同事为经纬被投公司累计提供了频次8000+的服务,横跨法务、财务/数据、招聘、资本、医疗、GR/PR等不同方面。
除此之外,我们的投后服务升级到了2.0阶段,具体来说,除9个专职小组的场景化支持之外,我们还创新性地迭代升级了以下业务:
前置性360度诊断
在投资/投后团队与潜在被投和已投公司接触中,设置覆盖战略解码、组织健康、法务&财务合规等多领域问题诊断与雷达反馈机制,前置风险预判,给出解决建议。
通过前置性360度诊断,我们2021年为超过100家公司的业务模式合规优化助力,提供投资前后的复杂交易、重组架构设计以及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为超过200家公司提供深度法律咨询和合规建议,为70+家公司提示核心财税风险、优化财务模型、梳理公司架构(包括架构内各业务合理安排)、为被投公司提供预算制定等财务培训、介绍优质CFO维护CFO生态圈,为120+家企业对接股权/债权/政府园区资源(1000+投资人参与,80%公司完成下轮融资,后续落地授信超13亿,另有超百笔其他业务合作落地),提前3年为被投企业提供上市相关咨询建议、协助梳理上市规范问题,精准对接靠谱中介机构/律师与行业顾问,为超过60家公司提供期权/股权的顶层设计、避免分配及离职等情形下的潜在问题,帮助被投企业平稳解决了十余起核心联合创始人、高管、关键员工之间的纠纷。
招聘做重:纵横交和
经纬着力打造了纵横交合的高效人力资源服务矩阵,交叉覆盖,形成网状合力,更系统、敏捷地帮助被投企业提升人才密度和组织管理认知,持续将招聘做重。除平台HR团队之外,也在各个投资小组中设置了垂直职能HR,以便更为了解行业生态和人才趋势,双向纵横交叉招聘。
横向构建平台HR团队,通过深度访谈与咨询,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定制一体化人力资源综合解决方案的同时,提取创业企业核心痛点与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从招聘战略与实施、组织诊断与发展、领导力培训、薪酬绩效体系搭建、股权激励等多方面赋能,将投后人力资源服务进一步深化、精细化、体系化;纵向配置多名垂直行业HR专人,配合行业投资团队前置招聘服务,为潜在被投企业提供招聘策略诊断与支持,针对特定行业核心人才市场进行摸排,学习标杆企业人才地图,就人才梯队建设、招聘策略制定、雇主品牌传播等多维度助力企业,对接对口高校、行业专家等资源,实现最深入的行业特色人力资源配置。
在人才配置层面,我们HR团队2021年对接超160余家被投企业,前置招聘服务40余次;整体提供专项招聘策略辅导和行业Mapping60余场,对接90余所海内外高校,累计为被投企业输送超过190位VP级别以上高级人才,储备优质人才超过2万人;全面覆盖从产品研发到财务人力等各职能核心岗位,纵贯企业服务、医疗、硬科技、产业互联网等多行业。在企业培训层面,围绕招聘、股权、组织变革、薪酬绩效等关键领域,深度切入被投企业的核心痛点,分类其共性和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多场专题课程和近10场专家“1V1工坊”,整体服务超170家企业的230余位高管。在人力咨询层面,致力于咨询服务的产品化和模块化,为不同阶段的被投企业提供数十次咨询,链接上百位行业专家,提供前沿信息,洞察行业趋势。
投资投后配合产业链协同
基于投资生态化的理念,通过投资团队和投后团队的协同,我们搭建了被投公司生态间的纵向产业链协同。通过我们对生态上下游的深入了解,通过我们对被投公司的深入了解,更有针对性地给被投公司介绍供应商、客户等等产业链上的相关方,在2021年促成了57起合作和资源协同,但因为保密协议(Non Disclosure Agreement),很多公司我们不能透露具体的细节。
在生物药上游产业链,经纬投资了细胞培养试剂的领先企业依科赛生物。而另一家经纬投资的细胞治疗公司沙砾生物,恰好非常需要优质且能稳定供应的国产培养基,两家公司一拍即合,签订战略合作关系。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技术引领者导远电子与国际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企业树根互联进行战略合作,开启导远电子的“智慧工厂”新起点,树根互联也希望通过赋能导远电子,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龙头的塑造作出贡献,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两家公司合作共赢。
紧急医疗服务
经纬投后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我们组建了专门的投后医疗服务团队。经纬投后医疗团队均在医疗领域深耕多年,对医疗行业细分服务市场的优势劣势有着相对较深的了解。与此同时,投后医疗团队构架了由来自各领域医学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并全方位为经纬被投企业搭建医疗资源。目前为止,我们已处理数千起医疗事件,为携手经纬的创业团队提供无忧的医疗保障服务。
我们的医疗团队在2021年共处理医疗需求858起,其中完成医院端实际需求575起,包括门诊及咨询211起、会诊60起、检查119起、诊疗301起、手术及住院51起、药品及服务等共计116起。疾病占比分类如下:肿瘤科占15.1%,内科占26.85%,外科占11.53%,五官科占5.93%,骨科及康复科占13%,中医科占6.62%,其他占20.97%。
尽职调查小组前端赋能
经纬尽职调查团队原本主要服务于基金内部,对新项目的投资调研、商业财务等有无硬伤等进行调查核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医疗公司在后续发展中,已经开始在思考各种各样维度的兼并收购、团队整合、国外IP的购买,也有市场竞争分析、用户洞察、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业务协同的投资等需求。
基于此,我们的尽职调查小组也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专业赋能,结合广泛的经纬被投公司和亿万创业营等项目经验和资源禀赋,主动帮助创始人判断硬性的坑与风险,并调动财务、法务团队协同配合,经纬内部快速形成专项服务小分队,为创始人排忧解难,深度赋能,并且是完全免费的服务。使得创始人的科技创新(1)+ 经纬尽调判断(1),最后得到远超(2)的效果。
创业智囊库*亿万创业营
依托经纬投资团队结交的资深连续创业者及行业高管,投后法务、财务、招聘、市场等团队合作的专家顾问库,及经纬亿万创业营的导师联盟,我们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创业智囊库,在战略、组织、增长等维度,针对不同阶段的公司,精准对接被投公司需要,提供体系化的专家咨询。
比如我们的经纬亿万创业营已进行了四个期次,邀请了60余位顶级明星CEO、实战CXO和专项导师为创业者们进行了70余次主题授课,为处于早期的创始人向成熟阶段延伸视野。同时,我们也发起了覆盖创业各个方面的40余次主题交流活动,超1000人次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80余个。
在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针对科学家创业者,我们还推出了经纬科创汇。科创汇以“赋能科研/技术背景创始人创业”为使命,通过对这类创始人在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场景化梳理,如股权期权、融资、商业模式、人才培养、组织架构、宏观趋势等,再通过对应专家的“轻课程”赋能,输出一套真正有针对性、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帮助科研技术创始人更好地前置思考、持续迭代、规避风险,进而帮助创业公司高速成长。
经纬投后团队基于在前置性360度诊断、招聘做重、投资投后配合产业协同、紧急医疗服务、尽职调查小组前端赋能、创业智囊库*亿万创业营等多方面的深度服务实践之后,也从企业合规、形势政策等多个角度总结了大量场景化问题和趋势性建议,这些建议往往朴素务实,关注细节。这里我们选取其中针对2022年最值得阅读和消化的6条观察与建议,分享给大家。如果你不是创业者,也可以略过这一部分,直接跳到不容错过的结尾。
01
创业公司从早期阶段就开始注重企业整体的合规,包括架构梳理、架构内各业务的合理配置、社保合规、个税合规、避免使用个人账户、ESOP提前规划、研发费用合理计提、业财系统对接、提高内部数据质量&用数据辅助经营决策等,为企业的发展和未来的上市打好坚实的基础。
02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切实可执行的预算,正确管理内部和外部预期。具体来说:
●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商业化程度低,收入规模较小,以研发为主。创始人要对研发的重要节点设置合理的预期,同时,把握好下轮融资的节点,在核心产品的重要节点/下轮融资完成前,保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创始人至少每月审视一下自己的现金燃烧率(Cash Burn Rate)和费用流向(团队/IP等)。如果资金不足9个月,建议提前采取措施缓解资金紧张,股债合理匹配补充弹药。很多银行都有对于早期无收入,亏损企业的专项贷款,可以通过专利担保申请,资金成本一般在5%~7%。
● 当企业开始产生规模化收入时,需要定期审视自己的公司对于上下游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尽可能减少上下游对于资金的占用,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差异化、金融工具等措施,优化上下游账期。避免出现企业越大,需要被占用的资金越多的情况。同时,需要结合产品研发/生产/客户拓展/人员配置进度,客观评估各业务条线下一年度的计划,制定切实可执行的预算,避免预算过高导致完成度大幅低于预期。
03
在国家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企业的背景下,我们预期未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会越来越多。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我们提醒创始人注意目标公司知识产权权属以及在目标公司兼职手续问题。具体来说:
● 科技成果转化意味着需要将创始人在科研单位开发的相关的知识产权注入目标公司。可以考虑的方式包括目标公司买断、科研机构以知识产权入股或者科研机构独家授权等。从保证公司发展独立性、上市审核等角度,由目标公司从科研机构买断为首选方案。采取这一方案也要注意符合评估、挂牌等要求。
● 如果创始人希望保留在科研单位的全职工作,仅在目标公司持股并以兼职方式服务目标公司,则需关注所在科研单位对员工对外持股和兼职的限制性规定,根据相关规定履行备案、审批等手续。
04
自2020年末中央政治局提出“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起,再到2022年初的九部门发文(2022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监管呈现出强劲态势,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需比以往更为加强合规意识、做早做好合规落地,助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A)以往大家认为中小企业体量不大、市场份额不高可能不涉及反垄断的风险,事实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安全港”,监管也并不仅仅针对巨头企业:
● 任何涉及大量进行实体产品生产、并通过经销模式进行销售的企业,避免对经销商转售价格体系的控制,否则可能构成纵向垄断。
● 细分赛道的冠军,也要注意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风险,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注意一般观念中市场和反垄断执法中市场界定的区别,避免混淆使用。
(B)数据保护不再是“纸上谈兵”,国家间“数据主权”冲突加剧,政府执法从严管控数据过度收集与滥用行为,企业应:
● 避免收集与服务无关的数据,特别是敏感个人信息;尽早制定和完善包括重要数据保护制度在内的内部数据合规体系;对包括和第三方共享数据在内的高风险数据处理活动开展事先评估,并持续开展数据合规审计工作。
● 审查供应链安全,在采购关键产品、服务,例如云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密码产品和设备等时,通过事先供应商合规评估、协议约束、事中事后审计等方式,防范和避免供应链采购导致企业自身系统被非法控制、干扰,数据被泄露、窃取或毁损的风险。
● 重视数据出境以及赴境外上市(特别是赴美上市)的风险评估,提前与主管部门沟通、征求意见。必要时提早规划网络安全审查申报程序,避免延误上市安排。
05
2022年,A股即将迈入全面注册制时代。从过去两年科创板、创业板运行来看,注册制并不等同于上市门槛和条件的放宽,反而更重视信息披露精准度、上市公司自身质量。市场准入、上市定价、上市后持续监管、再融资、并购重组以及退市等制度的全方位加强完善,各企业及相关参与方应更加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我们建议,企业要抓住注册制改革的窗口,同时需注意合规先行。具体而言:
● 在公司设立、早期融资过程中,对于专业机构提示的、对上市有实质影响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尽快解决;
● 在公司发展中后期,创始人要有意识地请上市专业机构尽早介入,对公司进行全面体检,并提早规划、确定上市板块。建议至少在上市两年前就引入券商等专业中介机构,及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进行纠错,上市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创始人没有留意到的地方,可能会直接影响到IPO申报时间。和专业机构的提前沟通,有助于创始人未来更好规范化运营,以及积累和二级市场打交道的经验。
06
当前形势下,人才择业相对谨慎,创业公司在人才吸引上应尽量匹配市场行情的同时,加强雇主品牌建设。
与此同时,非常时期也是“抢人”的好时机。疫情正在带来新的产业调整和人才流动,企业要关注人才技能需求的变化,增加创新人才储备,及时优化人才结构,做厚团队能力。
创业公司应做好招聘规划,规避融资后的盲目扩张,人员精简,选人不仅看经验更要看潜力以及韧性。加强内部培训,培养高潜力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及梯队。
如今,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2021年的确是风起云涌、变化巨大的一年,也是凤凰涅槃、孕育着新的生机与伟大变革的一年。
东升西降是大势所趋,我们处在新的周期转换的进程之中,从速度转向质量,从增长转向改革,从效率转向公平。对于很多人来说,2021年最重要的领悟,就是对周期的深刻认识。
展望2022年,中国依然是推动全球发展最有力的引擎。与此同时,百年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大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破局,孕育着崭新的生机和机遇。硬科技、数字经济、碳中和、新基建……已经蓄势待发,科技大航海时代已然开启。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纵观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创新活力饱满积极,人民充满美好向往,社会开放锐意进取的国家也只有中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转换战场,改变轨迹,或者到其他土地上去做所谓的创造,中国就是最能获得成就感的地方。
从我们自身来讲,14年的不断聚焦,经纬存量公司的质量在不断提升,经纬新投公司的势能在不断提振,经纬的品牌优势已经形成了正向循环,让经纬成为了一台遍布飞轮的精密仪器。每个投资小组都是这台仪器中的飞轮,投后小组就是飞轮之间的衔接,这种运行模式的结果就是不管资本市场如何,不管大的环境如何,每年我们都会有退出,每年都会有回报,这些持续循环的收益也让我们能够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和创业者。
对我们的核心投资团队来说,长期陪伴创业者成长、做大,就是我们的使命和理想,这点是不可动摇的。我们深深觉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对国家的经济转型,对卡脖子科技的突破,对共同富裕的大目标,最直接和有意义的助力。让自己的心跳与国家发展的脉搏连在一起,方能在当下持续的大变局中,赢先机、打胜仗、做贡献。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历史与今天互为镜像,今天与未来也互为镜像。未来正在奔腾而来,一切才刚刚开始。
If you believe, you will g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