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你被国博收藏的这把凤翔钳子刷屏了吗?

凤翔微报 2021-07-31


这几天,

小编的新媒体账号被刷屏了,

刷我屏的竟然还是把钳子!

你们有没有被这把钳子刷屏?

如今,它已逆袭成了新网红,

是史上最贵最老的一把钳子!

没错,就是它,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铜手钳!

铜手钳

战国 * 秦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

不少友友可能会诧异,这是真的吗?

其实,青铜器具,分类诸多,古有朝代不同之分,今有功能差异之别。若从广义的文物来说大致有四,即礼器、兵器、工具、农具。

在国家博物馆,一件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1年)秦的青铜手钳,引人瞩目,令人称奇。其结构简单,没有纹饰,显然是日常使用的工具。其实,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已是臻美,就如“臻”字的形意。有称秦在战国是最强盛的诸侯,臻字左“至”右“秦”,意思是到达了秦既达到完美之地。或是说多少至尊至美的青铜礼器都可以制作,那制作青铜器的工具也一定是最先进的。由此,或不觉为奇了。

历史文化名城——凤翔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是凤翔一张靓丽的名片,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千年园林东湖誉满神州,西府“三绝”驰名中外,被誉为西凤酒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今天,微报小编特意整理了部分出自咱凤翔的精美青铜器,大家一起来涨知识!

散氏盘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于凤翔,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散氏盘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 。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凤鸟衔环铜熏炉

凤鸟衔环熏炉1997年雍城遗址出土,通高35.5厘米,重约4公斤,凤翔县博物馆藏,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熏炉造型独特,纹饰生动,工艺精巧,珍奇罕见,为古代熏炉精品。凤鸟衔环熏炉顶端有一凤鸟,其下的炉体为圆形,分内外两层。外层为一镂孔外罩,从中腰分为上下相等的两个半球,中腰上有四个衔环兽首,附着于上半球的下沿。底座呈覆斗形,起支撑承重作用,底座与炉体间有一空心八角形方柱连结。四个正立面纹饰相同,构图可分上下两层,每面有三只虎纹。凤鸟衔环熏炉造型奇特,世所罕见,是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杰作。

对罍

 对罍是西周中期的盛酒器,通高46厘米、口径23厘米、腹深38.5厘米、重18公斤,1973年出土于凤翔县劝读村。平折沿,方唇,颈部内敛,肩上有一对兽首衔环耳,弧腹斜收,圈足较高。颈饰一周夔龙纹,龙昂首,上唇特长,卷曲下垂,歧尾内卷上扬。肩部六枚大圆涡纹与变体夔纹相间排列。腹饰下垂的蕉叶纹,每片蕉叶均以两条相向的立式夔龙组成。圈足饰两周弦纹。对罍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

青铜釭

1974年陕西凤翔出土,长42厘米,宽16厘米,此青铜构件呈曲尺形,外侧呈板状,外露面饰蟠螭纹。板面转角处有一圆形孔,可能是用于固定所嵌入部位的钉孔。尾端锯齿均饰三角蟠螭纹。此青铜构件呈曲尺形,外侧呈板状,外露面饰蟠螭纹。板面转角处有一圆形孔,可能是用于固定所嵌入部位的钉孔。尾端锯齿均饰三角蟠螭纹。关于它的用途,发掘者认为是用以安装于枋木的转角处,而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是两两相对的,并将饰有蟠螭纹的板面露在外面。这类青铜构件发现于凤翔秦雍城,反映了春秋时期秦人在青铜器铸造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进步,更反映了秦宫殿规模的宏大和建造的精巧。

刻有情诗的汉代铜镜

这枚铜镜出土自柳林镇,呈圆形,直径15厘米,外围和内向均有装饰性环绕线,铜镜上还有一圈铭文,共48个字,经考古专家认为为一首6言情诗。其文为:“絜清白而事君,怨阴驩之弇明,彼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驩之可说,莫窔窕之灵泉,愿永思而毋绝。”考古专家说,汉代铜镜大多铸有铭文,最常见的有4字铭、8字铭、12字铭等,但像这枚48字的铜镜实在少有。这枚铜镜上的铭文不仅对研究汉代民间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该时期中国女性内心丰富的感情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


《凤翔微报》投稿请发至县信息中心邮箱

fxxxxzx@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