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压存款利率是中长期方向
特别声明
如涉及到侵权、诽谤、信息采编错误等事宜,请于后台留言,经核实后,我们将立即给予更正、删除,并进行公开道歉。
【正文】
目前看,持续打压存款利率(当然也包括金融业薪资)可能已是中长期方向(存款利率下调的背后)。
一、传言:监管部门要求国有大行继续下调存款利率
(一)2023年6月6日15:00左右,彭博披露监管部门要求几家国大行下调存款利率,这是不到一年内监管部门第二次要求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具体看,监管要求国有大行下调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s)至少5个基点,下调3年和5年期存款利率至少10个基点。随后这一消息被证实,多家国有大行宣布近日将下调。除上述存款利率下调外,美元存款利率也被要求下调,即5万美元(含)以上的1年定期美元存款利率不高于4.30%。
(二)今年4月,部分地区的地方性银行(如河南与湖北地区的农商行、广东的广州银行与南粤银行等)发布了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引起市场关注。当时,存款利率下调的主体覆盖了包括村镇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在内的几乎全部地方性银行。
(三)本次调整的对象主要为国有大行,根据之前两次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来看,未来股份行和地方性银行也会跟随调降存款利率。也即,没有银行会例外。
二、背景:今年一季度国内银行息差收窄17BP至1.74%(创有数据以来新低)
除刺激经济外,呵护国内商业银行逐步收窄的息差空间、稳定国有大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完成政治任务的能力等也是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根据2023年5月20日银保监会公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收窄17BP至1.74%(创下有数据以来新低)。其中,国有大行收窄20BP至1.69%,股份行收窄16BP至1.83%,城商行收窄4BP至1.63%,农商行收窄25BP至1.85%,而民营银行和外资行则分别扩大17.1BP和8.5BP至4.11%和1.66%。
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息差收窄的幅度较大,且国有大行、城商行的息差水平已经收窄至1.80%的合意水平以下,需要给予呵护。
三、结语:未来存款利率会持续被打压,总体趋于下行且存款的期限利差会收窄
大的方向上看,未来存款利率仍会持续被打压,总体趋于下行。主要理由如下,
(一)从主要银行类型的息差空间来看,大都已经降至1.90%以下,如2023年一季度国有大行、股份行、农商行的净息差已分别降至1.6%、1.83%和1.85%,城商行和外资行更是分别降至至1.50-1.70%之间,进一步收窄的空间已经不大。
特别是,如果考虑到资产质量对息差空间的侵蚀这一因素,则基本可认为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息差空间已经非常薄,一些银行的存贷利差甚至可能已出现倒挂,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呵护负债端来稳定商业银行的息差空间,以维持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争夺可能会比以前更激烈。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其除了通过价格优势揽储外,很难在产品创新、服务等方面与全国性银行、头部地方性银行相竞争,这意味着大部分地方性银行(尤其是机构端)有通过高息揽储的动力,从而可能会对存款市场生态造成破坏,引起监管机构和大型银行的阻击,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则可能会通过窗口指导的形式抑制中小银行高息揽储的冲动。也即,政策层面往往会以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的名义解决市场高息揽储冲动的困局。
(三)大的方向上,存贷两端在定价上能充分联动。虽然某种程度上,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助于保护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稳定息差,但监管机构真正的目的仍然是希望通过存款利率的下调要体现在贷款投放的让利上。也即,政策部门真实的想法应是,商业银行从存款利率下调中得到多少息差保护的好处,就需要在贷款投放作出适当的让利。
(四)过去几年,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降费等方面让利,但目前看地方政府让利的空间似乎已经很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导向则可能是,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资金密集行业继续向实体让利,具体方式包括引导成本收入比、拨备覆盖率、薪资等指标下降,同时降低存款利率等方式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以稳定金融行业向实体让利的能力。
(五)在引导存款利率下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期限结构上的差异,即避免造成“存款向中长期限转移”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未来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均会向下调整,但长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会更大,即存款的期限利差会收窄。
(完)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微信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不代表任职单位的立场,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本微信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微信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微信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