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反对“巨婴国”这样的提法

2017-01-06 Arthur Chen 一杯咖啡

心理书评系列03

本文系一杯咖啡心理读书小组第28篇文章

欲加入读书组,请至文末


我特别反感那种动不动就发表“国人皆如此”、“大多数中国(男、女)人都怎样……”的断语。不知是否为了眼球效应,近来不少热门心理类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大牛撰写)多用此类夸大其词的词汇,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大吃一惊,以为事实果真如此一样,有误人子弟之嫌。武志红的新著《巨婴国》就是又一个典型的例子。


“巨婴”本来是网络上一个很火的骂人词,形容一个人身体是大人、行事作风却很小孩,被当做书名并冠以“国”后,一时成为网络热词,朋友圈争相转发,许多人撰文注解,而朋友圈标题动不动就用“巨婴”,似乎过去许多困惑的问题用“巨婴”来解释就通了,而当“巨婴”“长大成人”,问题也就解决了一般。



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巨婴”指出的现象,既有的心理知识框架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解释。

这本书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还是婴儿”,而与婴儿相关出现的一个人物是“照顾者”。我引述一下一位转述者对“巨婴”和“照顾者”的总结:


巨婴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要别人绝对的意见服从,稍有不满就言行暴怒,但生活上又需要处处被照顾。

 

照顾者的角色刚好相反——喜欢压抑自己的感受,从照顾他人的行为中获得满足感,非理性地崇拜所照顾的对象,不管对方如何对待自己,不管自己处境如何,都把对方放在首位,持续无条件地付出。


其实从依恋理论的角度看,这里的“巨婴”很可能是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依恋模式,而“照顾者”则可能是焦虑型依恋模式。


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理论。依恋理论是当代用来解释人际关系的经典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心理咨询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用他来解释人际关系、两性关系和个性发展特别有用,而且这一理论是精神分析极少数获得科学实证验证的理论。依恋理论认为: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著名心理学家安斯沃斯等人通过一个为时20分钟的实验——孩子需要短暂地离开他的妈妈,根据孩子对分离反应的不同,将婴儿划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尽管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并不能一一对应,但是成人依恋也可分为相似的类型:


(1)安全型: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有一种鸡汤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就是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其实这是非常荒谬的。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相互依赖,而且彼此能对这种依赖感到舒服,在一定程度上,“巨婴”和“照顾者”所反映的照顾和依赖的模式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反映,只要在适当程度上,甚至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模式,因此才用“安全型”来命名。


与之相反,另两种常见的类型是:

  

(2)回避型: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你可以从“巨婴”中体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服从”、“暴怒”中看到一些回避型的具体表现,当别人试图更加亲密地对待这些人,反倒是会让他们不舒服,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是这个人只考虑自己,必须要求别人听从自己,其实这很可能跟他的依恋模式有关。当然巨婴的其他一些表现,也跟焦虑矛盾型很类似。


(3)焦虑型: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焦虑型的人为了与对方关系亲密,往往会忘我地去爱对方,通过牺牲自己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爱,全然地希望与对方更加亲近,“照顾者”的描述基本上是焦虑型的典型表现。

另外一个可能与“巨婴”有关的心理学名词叫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情感体验比常人更强烈,行事也更极端,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的统计,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案例接近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案例的总和。


满足以下5项,即有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1、为避免遭到真正或想象出的遗弃而疯狂努力。

2、紧张且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在对他人的过度理想化和过度贬低之间反复。

3、缺乏持续的自我同一性: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不稳定。

4、由于冲动做出至少下列两个自我毁灭行为:如挥霍、性滥交、药物滥用、小偷小摸、飙车、暴饮暴食。

5、反复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意图、自杀威胁及自伤行为。

6、由于显著的情感反应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如强烈的阵发性烦躁不安、易怒或焦虑。

7、长期感觉空虚。

8、不恰当的愤怒或无法控制的愤怒,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反复与人发生肢体冲突。

9、短暂的、与心理压力应激有关的妄想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对照一下,你就会发现,“巨婴”和“照顾者”的许多描述,都跟边缘型人格障碍相符:他们都很害怕被人抛弃,并且为了避免被抛弃做了许多努力,如让自己变得极为无能以不能不被人照顾,或者通过极端地照顾别人来避免陷入被抛弃的局面。而“巨婴”情绪极为不稳定的特点,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


另外,还有业内专家在私下交流中表示,“巨婴”也有可能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认为自己比周边的人都完美,也强迫被别人认可自己,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只是我生活中接触和网络文章里看到的所谓“巨婴”,可能还有点距离,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更保守的使用范围更为狭窄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不管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还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两种意见都标明“巨婴”的表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是早已被识别的心理问题之一。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回避型”、“焦虑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与早年的养育环境有很大关系,这并不全是他本人的责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回到科学理论框架,帮助对方重新建立可靠的、可信的安全感。我看不出在既有心理知识体系的框架外,再给人贴上“巨婴”这样具有污名化的标签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也不太明白身为心理工作者在应当很明白当事人属于什么境况的前提下,“另辟蹊径”、“自创说辞”到底意欲为何。


从目前科学发展来看,改善当事人的依恋模式,改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对于专业咨询师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但是只要积极面对问题,信任专业人士,运用恰当专业的方法,依然会取得不小的进步和改观。如果你身边有“回避型”、“焦虑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者你自己就是,请不要自卑和沮丧,这本身不是犯了什么错,另外这也是可以变好的。

其次,如果从有无得到“照顾”的角度看,大多数中国人恐怕并不是“巨婴”,恐怕还是“巨人”更多。

社会心理问题有一定的文化因素,心理工作确实需要本土化,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典理论。(参见:警惕心理治疗行业的全球垄断)。但是本土化不能仅仅根据自己在咨询室所见就简单作出结论,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是“巨婴”,这个观察并不符合实际。


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的文化一直是不强调也不推崇“照顾”的。古代社会,奉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在拼命照顾别人,而“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表面上也是在照顾别人,这是一个基本杜绝“巨婴”的时空。革命年代,我们崇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基本上不会有“巨婴”。改革开放后,社会趋向多元,但是基本上我们主流文化推崇的偶像、名人,多保持老持稳重的形象,看上去他们都不太需要别人的照顾,在教育领域,我们依然视能够全科优秀的学生为尊,他们看起来也不太需要照顾。


从心理角度看,我们的“照顾”层次都比较肤浅,很少有心理层面的“照顾”。“照顾”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以及最浅一层的人文关怀,比如点个赞、发个抱抱的表情、家里出事来看望一下等等。我们似乎不太理解一个人会有什么内心感受,不太关心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也不太敢了解别人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这种心理层面的“照顾”很难用言语形容,表现上可能是一些微小的举动或言语等细节的关注,实质上是对一个人真正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而这是极为稀缺的。



没有人在给出心理层面的“照顾”,也很少有人奢望拥有这样的“照顾”。可以说,很多人基本上没有度过心理意义的“婴儿”阶段,很快就长大了,懂了很多人情世故,很早就开始钻研人际关系的奥妙,学会如何讨好别人、取悦他人,遵守社会规则,为自己赢得更多表面上的照顾。我们的社会充斥不少“小大人”,不少看上去非常独立的成功人士,不少看起来非常正能量的人。也许在咨询师的世界里,“巨婴”不少见——他们至少还允许自己被咨询师照顾,但是那些看起来不太需要“照顾”、遇到问题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的人——我觉得用“巨人”来形容更适合,而这些人,多半是不会选择心理咨询这种形式的,而这种人可能是更多中国人的日常模样。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坚强,很坚忍,甚至很积极向上,只是这份强大让人好心疼。


再次,一个人有时候有“巨婴”的表现有什么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咨询起效果的标准之一,就是要让人回到“婴儿”状态。


著名心理寓言《为自己出征》讲了一个武士为了保护自己,把自己从头到尾用铠甲把自己武装起来,脱也脱不下来,他的人生也陷入了困境。为了改变困局,他通过一步步努力,把这些武装卸下来,也找回了自己。“巨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全副武装的武士。然而看起来的强大,只是铠甲很坚硬罢了,其实内在依然很脆弱。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好几个年头了,我越发觉得要让心理咨询起效果,帮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不是让来访者更坚强面对人生困难,而是更坦诚面对自己的脆弱。不是让有“病”的人没“病”,而是让不承认有“病”的人开始学做一个“病”人。当一个人愿意丢下这些武装,自然会流露出“婴儿”的一面,需要被人照顾和呵护的一面,而这才恐怕才是更接近真实的一面。


吊诡的是,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是个病人的时候,他的“病”倒是快好了。当一个人还在穿着生锈的铠甲,用他过去的方式貌似坚强地处理人生难题,其实这种处理方式就有可能阻碍了他解决现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是让当事人能在这一方天地里,安全地放下他平时不得不维持一个“巨人”表象的坚持,允许自己做回“婴儿”,能够多为自己考虑一些,能够允许咨询师来帮助自己(依赖咨询师),通过与咨询师之间的依赖与照顾,来修复自己的问题。


当前,许多心理类文章都太过提倡“独立”,提倡“界限”,而污名化“依赖”、“共生”。而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本身是很美妙的体验,许多人追求的亲密感就是打破了界限后的共生状态,如春风里并肩行走沐浴爱河的恋人,如性高潮体验下的不分彼此等。不仅两性关系,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那种“你能够理解我”的状态,其实也是需要打破界限才可能发生的。心理咨询从来不是让人断绝关系,禁绝依赖,禁绝照顾,相反是让我们能够更安全地信赖别人,发展积极、健康、真实的人际关系。大多数所谓的“依赖”,更多是相互利用罢了,这里面消极、病态、虚伪的成分比较多。貌似“依赖”,实则“独立”,貌似“共生”,实则“界限”分明,哪里真有婴儿与母亲一般的信赖存在呢?如果真能够允许自己做回婴儿,允许一段关系进入到如婴儿与母亲一般的融入状态,我觉得这倒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过,这种情况不仅不多见,其实是非常稀有的。

对“巨婴”的大规模批判,可能是许多人在人际关系中未被良好照顾的投射。

“巨婴”业已成为2016年岁末2017年首从心理圈蔓延到大众认知的热词。许多人似乎在这个表述中,找到了自己困惑多年的答案。也有人义愤填膺地用这个词来指责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人。我能够理解这种终于找到罪魁祸首后的不吐不快的心情。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自己在人际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的一种投射,简单的说,是因为对他人寄予希望但幻灭后的无比失望。


比如,一些文章把“妈宝”和“巨婴”联系起来,指出“妈宝”就是“巨婴”。“妈宝”显然是因为不会照顾而受到批评,而指责别人是“妈宝”的人,内心深处却是希望“妈宝”来照顾照顾自己啊。因为自己需要照顾,但是对方又给不了,甚至对方“竟然”还需要自己提供照顾,因而失望、悲愤,唯有骂几句“巨婴”纾解压力。


因为从来没有被良好照顾,所以我们渴望在一段关系中能得到这种补偿。因为我们不曾获得良好的照顾,所以我们不愿意也不太能够给到别人良好的照顾。在彼此的眼中,或许我们都是“巨婴”,都是“妈宝”。悲的是,我们都只看到对方的无能为力,看不到彼此渴望被照顾的需要。


于是,一部分不得不选择穿上铠甲,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自己依赖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被良好照顾的期待”的大门就此关闭。


事实上,本来是可以有更美好结局的:


确实需要心理干预的人,请了解科学的解释,坦诚面对自己,选择适合的救济途径。他们的身边人,更需要温暖以待,而非冷眼嘲讽,请记住,他们会让你失望受伤,并不是他们真正受到了优待,而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被很好对待过,切勿冷嘲热讽,雪上加霜。


而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我们也许还不太需要专业援助,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我们需要别人的照顾,我们也可以照顾别人,这才是人际关系和我们社会需要的正向循环。

考虑到武志红粉丝众多,而且“巨婴”观点拥簇者甚广,本不想表达不同意见,毕竟这个年代,说点不同意见往往是得罪人的事情。直到前不久我的微博突然热闹了起来,原来是因为之前对一条微博的评论戳中了一些人的心声。


微博和评论是这样写的:




感谢这些网友的真诚表达,让我觉得也有会人理解我的观点,而且表达出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所以鼓足勇气,在火热的“巨婴”热的当口,写下以上文字,希望能够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思考。


(本文为作者本人观点,本平台仅提供发布渠道,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竭诚欢迎您后续投稿)


心理书评系列文章:

1、警惕心理治疗行业的“全球垄断”

2、双臂抱胸代表拒绝?|默克尔的心理顾问教你解读身体语言


欲加入一杯咖啡读书组

带一本书出发:一杯咖啡心理读书组组员招募中


请点击下图




作者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Arthur Chen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1500小时,目前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近期关注:要事第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转载&投稿| QQ:3246351436 或直接在留言处申请

投稿邮箱:coffeemedia@qq.com


近期活动:

1月15日:你可以不那么强大(男女两性场)

对他最好的追忆,是再看一遍《成长的烦恼》

业余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一杯咖啡2017工作人员招募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    微信ID:coffeecenter

官网 www.yibeikafei.org
用一杯咖啡的价钱,多一点沟通的时间

点击阅读原文,可申请加入:全民心理交流讨论成长社区—心理成长研修组,我们在这里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