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时常焦虑,这篇文章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
--我没有别的问题,就是时常焦虑
活动精华分享系列
如果你在马路上,看到一辆疾驰的汽车迎面而来时,你会感到恐惧,心跳加速,并快速横穿马路到达安全地带;
而当我们处于朝不同方向疾驰的汽车流,被困在马路中央时,我们会心跳加剧却又无所适从,心里产生一种深深的空洞感,这就是焦虑。
--- 罗洛梅《焦虑的意义》
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2016年终场就将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族群:
他们感受到威胁,似乎看别人都很顺,自己却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时常感觉心跳加速,但内心空洞。
来听听看,他们怎么说?
意象表达
活动开场后,一杯咖啡心理咨询师Arthur Chen老师首先邀请大家分别用一个意象来形容一下自己的“焦虑”。小伙伴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情绪色彩浓郁的意向表达让人印象深刻。
有人说,他的焦虑就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无处挣脱只能承受煎熬;
有人说,她的焦虑就好似随风漂浮的蒲公英,不确定要飘去何处而心无所依;
还有人说,她感觉自己好像一个站在顶楼的人,只有一只脚在行走,另一只脚却在半空中悬着荡着,这种心底深处的不安在她潺潺的话语间表露无遗。
焦虑 vs 抑郁
初步表达了各自的焦虑感之后,有个小伙伴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焦虑和抑郁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从专业角度来说,焦虑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情绪,但或许陈老师的回应方式更加简明深刻些:
“抑郁更多是指向过去的,抑郁的人会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之中,痛苦而难以自拔;
但焦虑更多是指向未来的,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故而感到不安焦躁。”
这样看来,焦虑似乎也有了它的价值,因为对未来有所希冀,对自己有所要求,对生活还有些追求,我们才会焦虑不安不是吗?
随着大家对引发焦虑的具体生活事件的进一步探讨跟交流,我们慢慢在各自不同的焦虑事件中寻求到了一些有关于焦虑的特点。
焦虑的相似性
有个小伙伴这样形容她的焦虑:
“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玩挖地雷的游戏,刚开始很起劲,可后来挖着挖着,发现起初一起玩的伙伴们都通关了,有的甚至已经连通四五关,而我却还在第一关怎么也过不去,我开始变得着急了,不知道自己应该继续坚持还是应该换一个游戏来玩。”
这个描述是否会让你产生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很多我们所谓的“剩男剩女”正是在面临着类似的焦虑体验,眼看着一起长大的朋友相继结婚生子,步入了人生另一个轨道,自己却还在原地挣扎,除了增长的年龄,似乎没有其他可与人称道的生活改变或是成就。
这种原地挣扎的焦虑感受是很真实的,而不知何时才能通关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奇妙的事情在于,只是将感受表达出来,或是听到一个跟你有相似感受的声音,那焦虑似乎就得到了一些治愈和舒缓。因为相似,所以我们知道,原来并不是只有自己在孤军奋战。
焦虑的普遍性
虽然大家具体的焦虑事件不尽相同,但大的类别似乎都是关于家庭生活(恋爱,结婚,生子),工作成就(转型,突破)或是物质压力(房价,投资)。而且这种普遍性不分性别,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亦不分年龄。
有个小伙伴的焦虑是这样的,他先简单描述了一下他的客观情况,今年家中新购了一套住房,目前在装修,另外还有一套老房子位于上海中心地带,或许明年可以拆迁。
听到这里,大家想必都暗暗吃惊了一下,这样的条件实属不错,特别是相较于孤身从外地到上海打拼的年轻人而言。但是看到他脸上的神情,你就会了解,即便是我们认为已经“很不错”的人,他的焦虑也是真实存在的,在他的生活圈里,基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他也会有自己的希冀和担忧,追求和不确定,而这就是焦虑的源头。
焦虑的阶段性
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不同的年龄也给我们的讨论增加了很多不同维度的参照和碰撞。
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姐姐在听完了很多比她年轻的朋友的故事后,分享了她的感受。她说她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不论是结婚生子时期的焦虑,还是工作初期的探寻与不确定。但是,让人欣喜的是,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如她一样。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不论眼前看似多么大的难关,多么痛苦的感受,终有一天,是会过去的。而回头来看,这些痛苦和挣扎,会孕育成生活的养料,让生命丰盈而完满。
焦虑真的只是阶段性的,这样一个认知,会不会给正在焦虑中的你一些力量呢?
焦虑的持久性
四十岁的姐姐虽然经历过了结婚生子与工作初期的不确定,但她也是带着自己现阶段的焦虑而来。在面临中年危机这样一个节点时,她在思考自己工作上的转型与突破,以及未来人生的走向。
没错,焦虑是有阶段的,但是另一方面,每个阶段,其实都会面临着不同的焦虑。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焦虑的感受或许是相伴终生的,只是不同的时间节点,是因不同事件触发而已。但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我们其实也不必再为焦虑而焦虑了不是吗?当下的焦虑只是漫长人生中无数个焦虑中的一个而已,它没有那么严重,也没有那么庞大,你只需要打起精神来,面对它,解决它,在漫漫时光的陪伴下,走过它,就好了。
在彼此分享了焦虑事件和各自的感受之后,陈老师话锋一转,将讨论带入了一个更深的层面,从心理学视角来说,焦虑的源起是受到了哪些因素影响呢?
个体的脆弱性
我们有时会不安,会担忧,是因为我们没办法承认,我们自身其实是脆弱的。所以我们总是将自己武装起来,去面对外面世界的枪林弹雨,甚至不愿意去看见那个脆弱不安的自己,不愿意承认跟接纳我们内心真实的焦虑。焦虑于我们的焦虑,你会否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受呢?
他人的评价
触发焦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对于他人评价的在意。我们担心被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所以我们选择性的忽略我们真实的感受而屈从讨好;另一方面,他人的评价有时会触碰到我们敏感而脆弱的内心小孩,揭开我们一直潜藏的不愿意去直面的那个脆弱而不完美的自己。
团体分享环节暂告一段落,陈老师邀请大家站起来,自发的形成几个互助小组,彼此更进一步的去分享和倾听,看看能不能相互之间为对方做一点什么。倾诉与表达,分享与互助,或许是我们看见自己的焦虑,应对焦虑的第一步。除此以外,陈老师还给了大家一些其他的建议,教大家有效的去应对自己的焦虑。
接纳脆弱性,减少对焦虑的焦虑
如前文所说,焦虑是因为我们没办法接纳自己的脆弱,我们有时候其实是在为我们的焦虑而焦虑。当焦虑感来袭的时候,试着跟它待一会儿,细细的感受一下,试着去接纳它而不是排斥它,或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它已经在慢慢离开了。
尝试理解焦虑的价值
40岁的姐姐在中年阶段,会因为寻求工作转型和突破而焦虑不安,这本身就说明她是个对生活有所追求,对自己有所要求和坚守的人不是吗?所谓的“剩男剩女”会因为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标准和内心感受不将就顺从而矛盾焦虑,是因为他们仍旧对生活怀抱梦想对自己有所爱惜不是吗?
在焦虑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可贵的价值和积极意义。尝试去看到这一点,会让你对自己更骄傲一些。
着手解决当下问题:一小步
你是否曾经为即将来临的考试而焦虑不安?你想过无数的办法去缓解这种焦虑,吃东西转移注意力,跟别人聊天暂时逃避,但如果你细细回想,你会发现,真正让你的焦虑感安静下来的时刻,是你拿起书本来的那一瞬间。或许刚开始,你会难以进入状态,你会面临很多挑战跟困难,但毫无意外的,只要你继续下去,事情总会越来越好,而你的焦虑情绪也总是会慢慢淡去。这就是应对焦虑的不二法门,站起来,面对你的焦虑,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都好。
作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聚会研修成长工作组助理 薛琰
编辑|一杯咖啡编辑部专管 Anna Zhang
转载&投稿| QQ:3246351436 或请和微信后台联系
投稿邮箱: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 微信ID:coffeecenter
点击阅读原文,可申请加入:全民心理交流讨论成长社区—心理成长研修组,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