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刊|纪念李子勋,也纪念那些年看《心理访谈》的日子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一杯咖啡

纪念特刊


(图为同为《心理访谈》嘉宾的杨凤池老师

在微博悼念李子勋去世)


2018年10月24日凌晨,著名心理学家、电视节目《心理访谈》常驻嘉宾李子勋老师不幸去世,享年64岁。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特组织这篇特刊,以兹纪念。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Young River

联系 |一杯咖啡编辑部 coffeepr@qq.com




生命没有多余的东西,

在这个意义上,

体验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经历,

你有了体验你就有收获。


——李子勋


电视红人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中国电视节目的黄金十年。此时,传统平面媒体渐渐式微,互联网媒体方兴未艾,电视节目独步天下。一台电视机承载了多少家庭的每日时光,那些热门的电视节目和嘉宾自然成了脍炙人口的人物。


《百家讲坛》易中天、纪连海、于丹自然是其中翘楚,而另一档主打心理问题解析的《心理访谈》也受到许多人的追捧,时常登上《心理访谈》的杨凤池和李子勋等人也成了一代国人心目中心理学家的代表。



那个时候《心理访谈》红到什么程度呢?


我还记得,读书时代的班主任非常喜欢看,时常在早课教育的时候给我们讲昨天《心理访谈》的“剧情”,以及她的李子勋老师说了什么。


和李子勋同龄人的我的老母亲,也会在饭桌上饶有兴致地谈论《心理访谈》里放了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从现在的观点看,《心理访谈》好像有不少违背“伦理”的地方。谁允许你暴露“来访者”的“隐私”,而且是在全国人民面前?


可是这就是心理科普工作的两难,你不谈具体的“情节”,只是干讲“道理”,是没有多少人喜欢听的。比起那些“道理”,人们更热衷“故事”,并且总能在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以为他们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谁又知道这里可能也有自己的“故事”呢?


不管怎样,《心理访谈》启蒙了许多中国人,也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心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做了舆论准备,奠定了群众基础。


而那个时候的李子勋也才四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纪。


比起和他一起登上屏幕的其他咨询师,他更符合许多人心中的心理咨询师形象:


成熟,儒雅,斯文,有气质,浑身上下散发温暖,眼镜片后有着洞悉人性的睿智。


什么叫有品位、有涵养的男人?


可以看看李子勋。



当年的他,皮肤很好,符合中国人特别偏爱的“白面书生”形象。如果你做个社会调查,就会发现直到现在,李子勋老师还在不少中老年妇女观众群中拥有数量可观的粉丝。



咨询师楷模


促使李子勋走上咨询师的道路,有两个因素。


首先是《爱德华大夫》这部电影,其次是1990年和他同一科室的未婚女医生突然服毒自杀。

这件事让他感到生命是如此脆弱。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只能拯救痛苦的躯体,可是精神的痛苦又有谁来解决?


思之再思,他决定改行从事心理治疗工作。


这个故事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就是因为高中一个同校的男生突然上吊自杀,萌生了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做点事情的念想。同学们都说我和他长得挺像——而我有不少人认为长得和黄轩有些神似。当年他是一个全国理科比赛的获胜者,而我是一个地方文科比赛的一等奖,不免被人拿来比较。


身边有人突然死去,进而引发了对自己生活意义的反思,这种模式大概是很多人从事心理工作的“发端”吧。


大学毕业后,可以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了,我立马就把攒了两个月的收入送到了心理培训机构。那个时候,又和“李子勋”相遇了。


同样还是因为《心理访谈》。


上海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与全国不同,有一道特色的影视分析题,请考生通过观赏影视片段,来回答相应问题。其中,不少的考题素材就来源于《心理访谈》,其中当然少不了李子勋老师的身影。



所以,那时边上班边温书的我,时常在工作闲暇时,打开网络,通过电驴下载一集又一集的《心理访谈》,还很认真的做了笔记。李老师讲的不少话,我都很认真的记了下来。


当然,还有课间、坊间流传的关于他私生活的八卦。这大概也是作为一个名人不可避免的命运吧。


在别人都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韩剧日剧的年月里,而我们把时间贡献了给了李子勋们。


这就是岁月。


很可惜,在有一次搬家的时候,这些笔记不小心丢失了。


不一样的大咖


后来,我在上海成为一名兼职的公益心理咨询师,而此时互联网行业已经兴旺发达。家里的电视已经很少打开,各类综艺节目、网络节目层出不穷,说实话,《心理访谈》也已经有点老套了。渐渐地,她也就淡出了我的视野,可能也淡出了很多人的视野。


自媒体时代,某Y、某单、某红,大概才是这个年代的“心理访谈”吧。



不过,我有时候还会关注李子勋的动态。


在我看来,这些年李子勋老师重点关注的是后现代和家庭治疗


其实,是他率先把不确定性引入了大陆的心理治疗。很多东西就是未知,所谓诸事无常。心理咨询师不要认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老师讲的当做绝对的真理,并以此“传授”给来访者。咨询师能做的,可以是以另一个视角,启发一些思考,甚至让人认识到,除了公认的真理以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他喜欢不断地调侃的重复:“可是,谁知道呢?不要执着于什么”,因为“什么”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李子勋也是个文章大家。他特别喜欢写关于亲子养育的文章。这点非常符合他给人的气质,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讨小孩子喜欢的类型。在自媒体并不发达的时候,稿酬其实是很低的,他和几个中德班的同学一起联手为杂志写专栏,可是写着写着,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件事可见其品性。他是真的喜欢写,也想写点东西造福他人,而非那种沽名钓誉之辈。那个时候《心理月刊》还没停刊,读读李子勋的专栏,也是很多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然,和许多大咖一样,他也会办些培训班。不过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只是感觉,他不像一些大咖总喜欢把自己包装得神乎其神,我很少看到关于李子勋的过度宣传。我看到过李子勋的一篇采访,他很谦虚地认为,自己的专业受训还是很初级的,自我体验也很不够。他认为,心理治疗的未来应该属于在更严格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而他希望自己能够做好桥梁,多写一点文章,来介绍正规的心理治疗到底是什么样,来帮助人们认识和接受心理治疗。很可惜,老天爷没有允他更多时间,创作更多的作品。


李子勋老师所著的《人生困境整理术》序言的标题是“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转世轮回一说。但我很希望临终时的李老师,回眸自己并不长的一生时,是能够得到这份生活的善意的。




今天早上,当李老师的噩耗在心理圈传开之后,引发了很多人的追念。


有些人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接过李老师的旗帜,把他未竟事业发扬光大,颇有大干一场的风范。也有些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要少接两个个案了,是不是要减少两三场培训了,多多把时间留给自己,留给家人,把身体搞搞好,比什么都要紧。


而我则感到些许无奈。虽然知道逝者如斯夫,可我还是想慨叹,时间啊,希望你走得再慢一点,让这些陪伴过我们岁月的人停留的再久一些,再久一些。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18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