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近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邀请泉州师范学院选派的驻村扶贫干部郑少君副研究员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郑少君以《我的1+1+3 ——驻村工作漫谈》为主题,以自己“三轮五载”的实际驻村经验跟同学们介绍国家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规划、政策及实施情况。讲座语言生动幽默、数据详细真实、事例鲜活可感,既饱含着驻村帮扶的酸甜苦辣,又充满了投身扶贫事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郑少君首先分享了自2015年7月以来,他在连续两轮派驻永春县的市级扶贫村坑仔口镇洋头村之后,又主动报名转任到省级扶贫村东关镇东美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心路历程:第一轮驻村蹲点报名是单纯的向往“诗和远方”;第二轮驻村蹲点是为了完成自己在支部大会上的庄严承诺以及村民的挽留;第三轮驻村任职,则是想利用自己的农村工作经验,继续为乡村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尽一份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讲座的主体部分,郑少君以一份详细的工作清单,展示了两个扶贫村的脱贫成效,并解析了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农村“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实施,展望“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市级扶贫村洋头村,他争取立项建设了包括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低产茶园改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包装厂、集体低产竹林改造、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福景线福地至洋头虎厨格段公路改建工程、农业水利引水渠灌溉工程、“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革命烈士陵墓道路硬化工程等9个项目,极大地改变偏远山顶村的面貌。洋头村村财政收入由2015年的4800元增加到2017年的近10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已全部脱贫。2017年7月,洋头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春县文明村荣誉称号。
在省级扶贫村东美村,他立足东美村作为山美水库扩蓄移民村耕地极度缺乏的现状,挖掘以东关桥和5500亩水域为中心的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特色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治理水平,开辟村财收入新渠道,为下一阶段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三年来,永春县相关部门和东关镇落地东美村以及东美村自行建设的项目41个;村财收入由2017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25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已全部脱贫。东美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乡村治理体系示范村;2019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在全县拉练评比中获得第二名。在兼任第五批省派泉州驻村工作队永春组组长期间,他在工作队的领导下,组织永春县10个省级扶贫村共同出资1122.8万元,购置坐落于永春县城的综合楼,并租赁给眼科医院。该项目的实施为永春县10个省派扶贫村开辟了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村财政收入渠道。“分则力散,专则力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的那样,此次永春组创新的“抱团招商,置业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模式,通过集中力量解决村财增收难题,为永春县引入了眼科产业,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并给社会各界力量提供了一个参与脱贫攻坚的平台,是对以往村财增收传统模式的升级和突破,是全省乃至全国驻村工作抱团发展、推进脱贫攻坚的创新之举,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最后,郑少君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总结。驻村工作的推动,归纳而言,就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摆脱贫困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扶贫村事业开发,促进生产生活新发展”。一是紧紧依托基层党建,秉持初心,戮力前行,不断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二是坚定不移地以“摆脱贫困”为目标,埋头俯身,滴水穿石,促进生产生活新发展。主要的任务是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摘帽,推动共同发展、齐奔小康。三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方法,深刻预判,充分准备,全力处理好农村基层的复杂事务。四是摸准农村工作脉搏与工作节奏,脚踏实地,妥当发力,精确把握驻村工作的平衡点。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郑少君的讲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结束讲座的时候,同学们报以长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驻村扶贫干部践行国家战略而付出的感动与尊敬,是对党和国家脱贫攻坚事业的支持和点赞,更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期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