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扇不转了 ,小诗人诞生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杏韵之美 Author 黄艳丽


,连续下了几天,终于停了。


天一大早,就艳阳高照。学生们做完课间操回到教室,已是满头大汗。我们的教室位于教学楼的东侧,阳光直射到课室,才到第二节课,教室就开始热烘烘的,学生们都喊着:“热啊,真热啊!”值日生及时开了风扇,顿时凉风习习,教室里渐渐安静,大家有的擦汗,有的喝水,有的准备上课的用品。


突然,一个同学站起来,指着他头顶天花板上的风扇,说到:“黄老师,这个风扇不转了!

学生们出奇地静下来,都仰起头,齐刷刷地看向教室天花板,寻找那扇不转的风扇,接着,开始七嘴八舌小声议论起来。

我灵机一动,索性问道:“你知道风扇为什么不转了呢?”“它是不是在想什么呢?”“它一定经历了什么吧?”

学生们开始大胆猜测起来,“我觉得它是生病了,想要休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样说道。

“现在天气这么热,它一定是中暑晕过去了吧”!班里的幽默大王一语惊人,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我也笑着,继续鼓励大家:“有意思,你们还会想到什么?”

“我看是因为它看到我们很不乖,老是违反纪律,生气了吧!”班里比较调皮的一个学生起立怯怯地说道。

“我们太吵了,它很不开心,”另一个平时也很调皮的同学附和说。

……


学生们越说越起劲,说得越来越有意思。于是,我说:“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有价值,有趣,有创意。现在我们将它写绘出来吧,还可以仿照《青蛙写诗》的样子分分行,也许就是一首美妙的诗歌哦!

我发给每人一张图画纸,这一堂课中,学生们不时望向那扇不转的风扇,然后埋头写着,画着……


下课后,学生们交上了作品:有的画了教室天花板上的六台风扇,还特别指出了不转的风扇位置,有的专门只画那扇不转的风扇,有的还从构造上对风扇不转进行了仔细地探究……他们都在旁边写上了自己的想法。

一台转不动的风扇,就在一行一行的文字里有了生命,有了趣味,也有了诗意;有的文字中还透出了学生对自己生活和行为的省悟;更有意思的是,一个同学还在不转的风扇上,配上了“请风扇吃西瓜”的对话!学生们那善良的心灵在质朴的言语中熠熠发光!



你瞧,日常中很普通的一件事儿——教室的风扇突然不转了!居然就引出了诗歌大讨论——





美学家蒋勋曾说过:“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在人的诸多能力中,审美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个完全靠后天习得的能力,跟教育有关。童诗是儿童表达心境的一种形式,童诗里传达的就是儿童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以及有趣的情致。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对生活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一些契机,营造诗意课堂,依托童诗创作唤醒学生的诗性思维,来保护学生的童心、童真,还可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快乐,开阔视野,提升对世界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很普通的日常生活——风扇不转的一件小事儿,竟也能那么诗意化。这也是笔者尝试诗教课程之后,和学生们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一次诗歌邂逅。在这场围绕“风扇不转了”引发的讨论中,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却是最朴质最天然的流露,他们童言无忌不经意说出的话语,又透出点趣味和幽默,也流露出儿童对世界对生命的感悟,产生出思维灵感的火花,这不就是一首纯真的诗吗?在诗中,学生不仅发现了世界的奇妙,还学会了自省,学会替他人着想,正是一种审美力的体现,不光是语言上的,还有思想认识上的浸润。这也许就是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吧!


 可见,教师善于敏锐的把握课程资源,随机应变,开发生活当中即兴生成的的课程资源。语文,就无处不在。

—END—
编辑:梁祝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