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 数字化景观节点的深化设计研究——以成都麓湖云朵乐园为例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7年第11期 P51-58
张唐景观
数字化设计依托于当今强大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在建筑设计领域渗透已广。而相比之下,现有的景观设计项目却大多仍处在数字化应用较少的初级阶段。在此背景下,张唐景观于2014年成立艺术工作室,加大了对设计研究的投入。数字化设计作为实验版块中的重要一环,逐步融入一些创新性的项目当中。
在成都麓湖云朵乐园,场地周边涌现出不少颇具先锋时代意义的建筑作品,为当地注入了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现代气质。在这样的设计环境之下,数字化景观节点的营造携带着当代设计浪潮下特有的纯粹与理性,成为了此次项目设计当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云朵乐园项目中,通过数字化手段设计、指导以及加工的3个景观构筑物:冰川峡谷、水滴剧场、冰凌拱桥。
冰川峡谷
冰川峡谷实为两面镜面音乐墙,位于一条长廊的两侧,设计初衷是想象有人从中间走过时,能听到轻灵的音符声响。好奇的孩子或许会流连此处,步伐移动,激活更多的音符来与这两面横亘着的大家伙产生互动。在深化的过程中又进一步确定,选取凹凸的折板镜面来作为两面墙的表皮,投射出层层不断的影像,如阳光下光怪陆离的冰山峡谷。
设计的推敲过程借助了Rhino+Grasshopper的参数化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在确定了墙面的基本轮廓后,进行轮廓区域内随机布点,并垂直于墙面设置一定随机范围内的位移,作为镜面折板的凹凸顶点。顶点间围合的三角形,作为每一张镜面折板的表皮轮廓。同时通过计算机自动测算出所有三角折板的最大边长与高度,用于控制每片板的尺寸在成品板材的尺寸范围内。
左、中:三角折板墙面的生成、推敲及编号;右:结构分解图
材料加工环节全部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以减少人工操作。经历过下料、激光切割、标记、拼板、打胶、安装等施工步骤,全部镜面墙包括支架均交由张唐艺术工作室设立在上海的Hapitor工厂加工完成。
现场游客与墙面互动
最终完成的镜面墙内部设有感应装置,当感应到有人经过时,墙体空腔内的声音装置会发出水流叮咚的声音,达成和路人的互动效果。
水滴剧场
麓湖云朵乐园以水为设计线索,一滴落在光滑平面上的水,会自然因自身张力而形成露珠般椭圆轮廓的透亮水珠。借此意向,设计在靠近公园入口与码头的位置,放置了一座水滴形态的具有剧场功能的构筑物。
水滴剧场渲染效果
水滴剧场设计演变过程
这座水滴剧场由34层横向环状不锈钢龙骨构成基本轮廓,层与层之间添加有715片尺寸不一的肋板作为纵向的结构支撑。这样的设计图纸难以单凭传统CAD的方式绘制输出,然而通过数字化设计确立整体渐变及随机分布的逻辑,则变得容易达成。
在场地中的位置鸟瞰
内部效果
冰凌拱桥
冰凌拱桥横跨在一条水路通道的出入口,功能上需要留出供私人小游船穿越的跨度和高度。
左:副龙骨深化设计模型渲染图;右:现场施工过程
设计考虑在传统拱桥的基础上,用全面镜面的形式来提炼出弯拱的弧度感。镜面不锈钢的反射效果将桥身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与桥下湖面的倒影配合形成二次反射,光影粼粼,相得益彰。
表皮的镜面反射效果与周围环境、水面、光线相融合
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结构师提供的主龙骨桁架基础上进行副龙骨设计,以及如何对镜面表皮进行固定等深化加工方面的问题。因此借用了参数化软件来进行设计推敲。并最终确定出整体表皮材料的尺寸、数量以及变化趋势,方便施工参考。
总结
实践摸索的过程固然艰难,但结果令人欣喜。在数字化景观设计的方向上,也探索出了一些侧重点。
其一,景观数字化研究面对着发展的制约和机遇。一方面是设计研究成本的投入不可忽视;另一方面,数字化设计能够快速提取场地信息,优化设计、节省用料,有效缩减人力成本,无疑又提供了更多的低成本控制策略。
其二,数字化设计在景观上的应用更多侧重于简化形式、突出设计逻辑后呈现的大地艺术品。优势在于,可以渗透到场地的每一个角落,关联起建筑、草木、泥土……甚至过往的人群。
其三,一般来说景观设计作品面向的人群更为多样,人群活动时刻衍生出大量可被分析的数据,并可通过制定数据指标来直接回馈到设计本身。
项目信息
项目地址:成都麓湖生态城
设计时间:2016年5—12月
建成时间:2017年6月
甲方:成都万华新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装置设计、制作及安装:张唐景观艺术工作室
撰文:胡一昊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7-11 刊首语 | 王向荣:风景园林与数字技术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7年1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张雯娟
校对:刘昱霏
参数化景观设计研习班 丨《风景园林》& 专筑讲坛 联合出品
↓报名进行中↓
扫描二维码进入《风景园林》杂志社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