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专题 | 蔡凌豪 | 大学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浅论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8年第3期 P14-24
大学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浅论
蔡凌豪
1976 年生 / 男 / 浙江人 / 硕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景观
摘要: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营造”和“特征营造”两大内容,分别对应校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在分析校园记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校园记忆具有可建构性,从而提出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的5对基本要素——“事件”与“叙事”,“身体”与“运动”,“交流”与“知识”,“场域”与“景物”,“纪念物”与“符号”。
1 引言
在校园由建筑、道路、场地构成的物质容器里,实际上还容纳着另外一座校园——一个空间校园的映像,一座看不见的校园,一座精神的校园,一座由无数在这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过的人在漫长的时间里积累层叠的故事组成的记忆校园。空间校园和记忆校园,共同构成了校园“显”与“隐”的两面。
校园拥有多种类型的空间,总体可以将之归类为建筑与开放空间两大类型。在中国的校园规划和营建过程中,前者往往更受重视,而后者通常只被认为是建筑的连接和过渡。然而,在整个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开放空间始终是大学的核心空间和精神载体。
2 开放空间与校园记忆
通过对大学校园历史演变的大略梳理,可以明确开放空间作为大学的空间核心和精神载体的重要价值。美国校园被称为“Campus”,其拉丁文意为“田地”(Field)。除了单纯的物质含义,还体现在领地深入地影响整个学校的精神(Genius Loci)。因此,“Campus”一词具有空间和精神的双重含义。
开放空间的营造可以从“场所营造”(Placemaking)和“特征营造”(Placemarking)2个方面构建。
场所营造指校园营造的物质层面,它通过规划、设计和建造从而塑造校园开放空间的组构和建造形式。特征营造则通过对校园历史文化和场所特质的梳理提炼塑造,赋予开放空间能够成为校园记忆载体的特征和理由,使之最终获得精神的意义。
校园的特征营造就是校园记忆的空间生成,校园空间构筑了校园记忆,这种空间既具有纪念、象征的意义,也具有教育、激励、传承的作用。通过校园开放空间新的建造过程物化以及强化记忆,作为后时代的参照内容。校园就是如此反复叠加而生成的。校园记忆的连续性保证了校园作为容器的连续性。而校园连续的变化过程又不断延续并更新着校园记忆的内涵。
3 校园记忆的基本特征
意大利语的“university”一词也可称为“universitádeglistudi”,意为“专注集体活动”。大学校园是人们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大学校园作为记忆的载体,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1)高度同质化的人群。
2)高密度的集体簇群和圈层结构。
3)规律而简单的行为类型。
4)文化和价值观的延续性。
5)丰富的情感性与故事性。
4 校园记忆开放空间建构的基本要素
可建构性是集体记忆最终能够转化为特定群体文化和传统的关键——它不再只依赖于个体的不确定的场景记忆,而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媒介(包含文字、图像、建造行为、活动、仪式等等)来记录、表述、继承与再现——校园外部空间由于容纳了更多的集体行为,成为集体记忆的最佳载体。校园外部空间的建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于校园记忆(尤其是集体记忆的)提取、重构和空间再现的过程。
重构代表着校园开放空间并非只是过往历史性记忆的纪念物,通过对“在时”和“在场”的事件和空间行为的挖掘,开放空间可以成为产生新校园记忆的源点,从而进一步构建新的校园场所精神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校园记忆及其开放空间建构的梳理,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要素。
1)事件(Event)与叙事(Narrative)。
事件和叙事是校园开放空间建构校园记忆的主要内涵。
“一个地方的特征是由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所赋予的。……是这些时刻的活动,参与其中的人,以及特殊的情境,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记忆……是由我们在那儿遇见的事件和情境的特质所赋予的。总是情境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事件性是校园记忆空间建构的核心。校园是一个真实的剧场,凝聚了事件和情感。每一次事件都包含了历史的记忆和未来的潜在记忆。建成的场所空间带有信息,在空间中的人依据自己的知觉获取并解译信息,并附加以自身的经验和记忆,从而使空间具有了意义。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空间具有了叙事的可能性。
以开放空间作为主体的事件性和叙事性,可分为“记录”和“激发”2种类型。
“记录”是一种被动记忆,对过往事件的“记录”使开放空间构成校园的纪念物,“记录”型的叙事空间并非只是简单地引入或叠加,失去了特定的空间组织,事件将是抽象、割裂、去语境化的存在,意义变得含混晦涩。只有给空间恢复或重建语境,才能构建完整的事件情节,被事件的亲历者和非亲历者理解认同并产生共鸣。
文学上的语义学和叙事学与空间结构、空间特征结合在一起,以表达事件的过程和含义,进而建构更具文化语境的场域特征。具有叙事特征的开放空间可以通过限定性空间结构,蒙太奇式的空间组合,使空间的使用者获得特定的历史性“叙事”的阅读途径,从而使开放空间具有了表达和言说的自明性。“记录”性的叙事空间是一种强叙事结构,呈现出秩序性、时间性、符号性的特征。
而“激发”型的叙事空间,则需要通过空间组构以构建特定的空间氛围,并使其成为产生事件可能性的空间舞台。某一类型的事件总是与某一类型的空间相关。几条汇聚的小径将生成无数偶遇的事件;一个能够容纳足够多人的下沉广场,将可能容纳一次令人终身难忘的社团活动;一个宿舍门口的休息亭廊,其发生记忆事件的可能性远比一个空旷的广场或者巨大的草坪要丰富。因此,与纪念性空间不同的是,作为未来事件激发器的外部空间,其空间结构往往是非限定性的多线并行式,并非依靠强叙事性的记忆连接,而是与特定的场所和运动相联系,采用模糊的功能设定和细腻的情绪置入,从而激发特定的心理感受,引导特定的空间行为。因此,这类事件型外部空间呈现出引导性、暗示性、诗意性的特征。
日本福冈九州产业大学校园景观©http://bbs.zhulong.com
2)身体(Body)与运动(Locomotion)。
身体和运动是校园开放空间的感知主体和感知方式。
事件与叙事跟身体与运动密不可分。身体是人的个体与知觉,是产生和感知事件的主体,运动是身体在时间中的空间位置轨迹,是感知空间和阅读叙事的历时性过程,正是我们的知觉,使空间从“无意义的隐形”状态中显现出来,并呈现出某种叙事的结构。我们空间感知过程和运动互为因果——身体知觉导致运动,运动是身体知觉的形式。如在电影《俄罗斯方舟》中,整部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跟随主角连续穿行在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Hermitage)博物馆的空间。电影片长达99分钟,这是空间体验的物理时间长度,但是在空间体验中绵延出的俄罗斯300年的文化记忆,远远超过物理空间和物理时间的限制。
身体和运动成为有关校园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中的身体和运动可分为2种类型——日常性与仪式性。
日常性是反复性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日常体验,校园中存在着规律的重复行为,日常性的身体和运动对应着日常性的外部空间。校园空间,塑造了人的行为特征,在身体力行的活动过程中,人无意识地感知细微的空间形构变化,空间记忆被这种规律重复反复加强。在感知、运动和记忆叠加的过程中,身体与场所的合并,运动使空间和事件变成“绵延的记忆”。
由贝聿铭、陈其宽和张肇康规划设计的台湾东海大学,是将中国古代书院空间精髓和现代校园规划理念融合的杰作。短轴式的空间和无端点的高大纪念建筑消弭了空间的明确导向性,在摆脱了仪式感之后,人在其间可以慵懒而随意地行走,呈现出一种中国画式的朦胧和暧昧。空间和建筑精妙地跟随着地形的起伏,由回廊串联起的男女生宿舍有着共同的活动空间,回廊连接着2层的生活空间,又随着地形的降低转折入庭院,构成了错综复杂、时而疏离时而并置的独特空间行走体验。
台湾东海大学女生宿舍轴侧图©《建筑之心 — 陈其宽与东海建筑》
仪式性的运动是非日常性的空间体验。仪式感通常通过强制性社会实践,保证传统延续发展、达到集体认同的行为方式。培根详细阐述了古希腊的雅典娜节日大道(Panathenaic way)是如何将纪念性、运动的形式组织起来,并成为雅典城建筑和规划发展的中心组织力。仪式性使事件演化成常态的历史,记忆演化成文化的传统。因此,仪式性的外部空间,必须拥有构成仪式感的特质,或形成仪式性运动的空间组构——序列性、焦点性以及纪念性。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外部空间©http://you.ctrip.com
3) 交流(Communication)与知识(Knowledge)。
交流和知识是校园开放空间建构的主要功能。
交流是校园外部空间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构成校园记忆的核心内容。克莱尔·库帕·马库斯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引用基斯特所说的,“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莱斯大学 Brochstein 亭花园©http://www.hse365.net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转向为智力、文化、经济的复合体;由一个封闭的教育机构转向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因此,知识的传播不再只局限于教室内部。知识与外部空间的结合,使整个校园尤其是开放空间成为科普和教育的场地,成为知识的辐射点,从而构成更为广泛的、社会性的校园记忆。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学术中心©https://www.asla.org
4)场域(Field)与景物(Sight)。
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构建的基本对象,可分解为“场域”与“景物”。
一抹强烈的芳香、一束美丽的鲜花、一首熟悉的旋律或是一杯浓香的咖啡都可以勾起我们对过去某一时刻的回忆,或者贮藏起对未来的记忆和期望。在我们遐想的瞬间,季节的节奏、万物的生死等往往伴随着一种可感触的、可体验到的、甚至允许我们参与其中的事件与情感变化。
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On collective memory)中曾经指出,“记忆是场景化的,它通过城市和场所的空间布局,在不经意间突然显现”。
“场域”包含空间的尺度、围合感和组构,是事件、气氛以及情绪等在特定时间内围绕记忆者的、引发和转译情感并构成记忆的要素。它是事件的场景和影响范围,在总体上是整体性的、潜在的、弥散的知觉。“景物”则是具体的、可以被感知聚集的焦点,它被记忆者以形态、数量、材质和肌理所形象性地描述和再认知。是最长期而具体的记忆类型。
场域是事件的舞台、记忆的容器、回忆的触点。景物是人们用以识别空间特征和自我位置的坐标,景物的分布构成空间记忆里最重要的认知地图。
因此,“场域”与“景物”不能相互脱离。正是因为“场域”的存在,“景物”才能脱离单纯的物理属性,不作为孤立的图像和片段式的记忆碎片,而是被重新组织到空间场所中去,并与特定的事件和情感相互勾连。而“景物”是记忆的锚点,由于它强烈的聚焦度和识别性,才能够重聚弥散的“场域”的记忆,让记忆具备了定位性和组织性。
这为通过设计来唤醒和重构记忆场景提供了可能性——一旦重构的空间场景与记忆场景在某一特定时刻产生了跨时空的触媒反应,设计场景就成功与记忆建立了纽带。设计的场景,将成为新的记忆,时空获得了延续,而设计获得了生命。
亚里士多德在《记忆与回想》中曾将“记忆”定位于一种由于时间流逝所制约的状态或情感。处于记忆状态的个体,会建立起与过往时间的精神联系而拥有特定的意味。因此,一个好的场域,不仅应具备容纳和重组集体记忆的弹性,也应具有唤醒、关联、组织个体记忆的可能性。
哈佛大学校园内的唐纳喷泉(Tanner Fountain),是有关场域和景物的经典案例。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将 159块不规则石块向心排列,为人们呈现了一处具有某种莫名神秘与未知感的场域,在某种程度上,调和了纪念堂和科学中心的风格差异。雾喷将石块和其上坐卧的人群笼罩在迷离的朦胧之中,形成哈佛大学里最令人难忘的校园景物,并成为哈佛大学一个重要的空间定位点。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http://bbs.zhulong.com
5)纪念物(Memorial)与符号(Symbol)。
所有的纪念都是为了记忆。从狭义而言,校园的纪念物是显化并物化的校园记忆,一些强烈的具有共性的记忆元素会在特定时间内被认为具有物化并延续的价值,可以以特定的形式强调出来。
纪念物是一种“经久物”,而“经久物”是一种我们仍在经历的过去。
正是那些历时悠远的组成部分,“创造出了所在场所的历史延续感和时间感——能产生场所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纪念物并非只是纪念碑式的构筑物,最有意义的“经久物”往往体现在校园某些特殊的空间结构。一条林荫大道,即使两侧的建筑早已被更新,树的高度也早已不同,但某一时刻在特定的光线下,显现的狭长的、充满浓荫的空间感知却足够使其成为校园记忆的一部分,再无可替代。依靠经久性的空间结构,以及更为经久性的集体记忆,校园将与之相关的群体的过去、当下以及未来联系在一起。
记忆与象征符号紧密相连,符号又与原型对应。记忆是一种把含义概念化的理性行为。记忆的主体通常将对象经过抽象后提取其中的基本形式、意义及概念,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形成象征性的符号。校园记忆中,对于事件和场域的记忆,在经历过时间之后,最终会以符号的方式储存,并可以通过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特征,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含义。
5 结论
校园是独一无二的记忆的凝聚体。在大学校园的整个历史发展历程中,开放空间始终是大学的空间和精神核心,也是校园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作为物化的校园记忆,校园外部空间叠加记录着校园中事件的过程、情感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记忆的可建构性与空间的可建构性,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的关系,因此,校园外部空间的建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于校园记忆的提取、重构和空间再现的过程。校园外部空间的营造过程,是雕刻时间空间和空间时间的过程,是将那些消隐在空气里的空间逐渐显影,将那些冻凝在记忆里的时间逐渐消融的过程。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对构建大学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阿尔多·罗西,黄士钧. 城市建筑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Baltes M. Plato’s school, the academy[J]. Hermathena, 1993(155): 5-26.
[3] Turner P V. Campus: an American planning tradition[M]. Cambridge: Mit Press, 1987.
[4] 李河. 美国大学校园规划演变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4.
[5] 张健. 欧美大学校园规划历程初探[D]. 重庆:重庆大学, 2004.
[6] 刘亦师. 清华大学校园的早期规划思想来源研究[C]//青岛: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
[7] Cody J W. Building in China: Henry K. Murphy’s “adaptive architecture”, 1914—1935[M].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8] 陈晓恬.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 上海:同济大学, 2008.
[9] 邓剑虹. 文化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9.
[10] 王建国.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 城市规划, 2002(5):29-32.
[11] Dober R P. Campus Planning[M]. Ann Arbor: ERIC, 1996.
[12] Dober R P. Campus landscape: functions, forms, features[M]. Manhattan : John Wiley & Sons, 2000.
[13] Gaines T A.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M]. Ann Arbor: ERIC, 1991.
[14] Coulson J, Roberts P, Taylor I. Univers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The search for perfec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15.
[15] C·亚历山大. 建筑的永恒之道[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6]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 人性场所[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7] 涂慧君. 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 培根·埃德蒙·N. 城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9] 莫里斯·哈尔瓦赫,等. 论集体记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0] 拉普卜特·阿摩斯. 建成环境的意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1] 陈格理. 东海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筑,2001[C]//北京: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2001.
[22] Assmann J, Czaplicka J.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J]. New German Critique, 1995,110(65): 125-133.
[23] Carmona M. 城市设计的维度 [M]. 冯江,等,译.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8-03 刊首语 | 王向荣:学校始于树下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8年3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魏丹柠、刘昱霏
微信编辑:陈彧婷
校对:王一兰
近期热门活动
↓“不一样的美东”——2018风景园林专业考察火热招募中↓
↓2018欧洲六国风景园林专业考察火热招募中↓↓超值线上课程 | 景观 · Rhino参数化辅助设计研习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