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指引,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开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微型花园,也称微型绿地、口袋公园、社区花园等,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园林绿地服务公众的重要形式,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也是提升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相继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项目,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为总结城市微型花园建设的成功经验,持续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和治理水平,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安排,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开展了城市微型花园建设研究工作。依托《风景园林》杂志社和相关单位,进行了优秀案例征集。
在汇总和研究各地案例的基础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将择选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以更好地宣传城市微型花园建设成果。
国内城市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快速扩张,北京、上海等城市建设用地趋于饱和,“城市微更新”正是基于当前城市空间存量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是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以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渐进式更新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城市活力、增加社区凝聚力、优化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共治。
城市微更新一方面强调了设计介入的“轻”,以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不破坏原有城市肌理和风貌为更新前提;另一方面,城市微更新以社区营造为基础,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在具体情境下的不同需求,尤其是老城区域,建成密度高,人口密集,具有较大的多元性,对公共空间的利益需求较为复杂。
1.具有集聚意义的公共空间
在汽车、现代建筑以及功能主义规划影响下,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落空间(lost space)。这些“令人不愉快的、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失去了“集聚意义”。自由生长的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在人行尺度下宜人的聚集场所。中国古代的传统城市和村落同样充满了聚集的活力,虽然其公共空间布局和构成方式与西方不同,但也具有类似特点。这些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可达性强、融入城市整体结构等特点。传统城市常具有非常多样化、复杂的邻里关系,充满了各种丰富的日常生活,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居民的主动行为和非正规活动,常常创造这些建成空间的多重使用方式,甚至将边缘空间转化为快乐的、丰富的空间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当前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构成类型更为复杂。城市公共空间的重塑需要学习传统城市结构,并逐步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秩序化和系统化,例如景观序列织补通过连接方式提升公共空间的网络化,是一种有效的空间整合手段。
城市触媒理论便是主张引入新的或者挖掘潜在元素作为催化剂,通过辐射和影响推广到更广泛的区域,逐步带动整个片区。作为触媒的元素具有综合多元的特性,根据场地的特定需求,可以是具体有形的物质空间,也可以是活动与事件,涉及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可能的方面。社区微更新的过程中通过规划设计和相关政策管理对边角空间、碎片空间以及附属空间进行整合和再利用,并逐步开放以丰富和补充现有的公共空间网络。同时,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商、必要的政策扶持与建立一个长久有效的协调和补偿机制应对复杂的权属关系。不同的社区和社群具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对城市微更新而言,文化不仅是指历史或者传统,更重要的是普通人对当地空间环境使用上的习惯或生活规范,伴随着时间的积淀转换成为具有原真性的人居环境。通过对自身的特定社区文化进行定位,然后利用设计更新微小公共空间的契机举办一系列社群活动,并建立一定的运转机制,共同倡导和维护社区文化和邻里关系。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需要将政府部门、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和专业团队放在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上共同促进项目的实施。借此,多个利益方能够表达意愿和诉求,也能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全程主动参与方案的前期分析、具体制定、后期维护管理等多个环节。多元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综合制定自下而上的长期可持续的微更新计划。在目前老城趋于饱和的建设用地下,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如何进行空间有效腾挪和利用,达到“螺丝壳里做道场”的目的,功能嫁接也许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嫁接是促使 2 种植株的局部相互融合,生长成一个完整强壮新植株的生物学手段,而“公共空间的活力取决于多样性、人群密度和意料之外使用的可能性。功能的嫁接则是保持日常性的前提下提高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手段。设计介入对象经常是社区中废弃或者边缘化的小而微的公用地,例如可挖潜的闲置公共空间、无人问津的绿地、可提升的老旧建筑等,设计介入的方式较为多元,可以是常规意义上的“设计”,也可以是临时性的装置、景观事件、公示与展览,甚至是访谈与调查;其成果经常表现为非通常意义上的建成项目,还可以是相关的活动组织等。设计介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创意、建造、制作、服务、运行等在内的一系列操作的整合,以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综合导向为特征,公共参与是其核心,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的小规模功能调整,活化社区,进而增加居民的认同感。
1.项目背景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北京的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北京老城区,居住在胡同里的居民的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胡同微花园系列是一个针对胡同社区的居住设计实验,探讨了园林在高密度老城区城市更新中逐步介入的可能性。在北京老城区胡同中,微花园是普通居民自发采用的一种景观美化现象。这些各种各样的小花园使胡同充满活力,通常在窗边、门前或其他零碎的空间里用日常生活中回收的材料和容器种植植物。微花园既有月季、爬山虎、广藿香、玉簪等具有观赏性且易养护的植物,也有葡萄、丝瓜、紫苏、辣椒等可食性植物,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和有限的空间,居民往往将储藏、健身、晾衣等功能融入微花园。一些微型花园位于胡同的公共空间,另一些通常位于多户住宅的半公共空间,基于场地、美学和居民需求的差异,微花园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塑造了胡同绿色景观的完整性。微花园系列的规模不大,项目面积在1~20㎡左右不等,主要分布在胡同沿线和零散的居住空间中。项目体现了小规模、渐进式社区微再生的理念,将自然景观环境与普通居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花园位于演乐胡同,院里有15户居民52位住户和租户。设计团队用两年时间将半公共空间改造成微花园,并协助居民形成共享空间的维护机制。整个过程体现了邻里关系的协调,并反映了社区更新中利益再平衡的可能性。当需要与多个利益相关者协调时,合作是很重要的。景观设计成为居民进行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博弈的平台。
组合花园
(2)时光花园
位于史家胡同15号院,面积约为6.3㎡。时光花园最大的特色是使用各种旧容器进行种植。设计利用原来的砖和木板重新组合,形成了花园的休憩空间。花园里的柿子树、蔬菜和新增的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记忆花园。
时光花园
(3)墙根儿花园
位于史家胡同54号院,面积约18.8㎡。花园保留了线形空间与竹篱笆廊架,重新利用灰砖、瓦砌筑成具有设计感的花池,并利用旧容器种植可食用且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墙根儿花园是一个结合休息和储存于一体的多功能花园。
墙根儿花园
(4)桌子花园
面积约为2.6㎡,49号院的桌子花园保留了原有花园的基本格局,通过优化空间提升花园美感。桌子花园不仅增加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且很好地利用了旧桌子等废弃家具的回收利用,是个具有复古韵味的院落花园。
桌子花园
(5)空中雨水花园
史家胡同44号院的空中雨水花园位于地下室的屋顶,设计利用可回收材料建造。其中,PVC管用于收集空调冷凝水和雨水作为植物的滴灌。
空中雨水花园
对于北京老城而言,菜市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公共空间类型。设计团队对北京市菜市场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各种原因,自2005年以来,老城内越来越多的菜市场被拆除或者改造成为超市,这种极具潜力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少。朝内南小街菜市场建成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老化,卫生条件堪忧,作为公共空间而言,功能略显单薄。
2.项目介绍
2017年6—11月,在东城区商委、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推动下,设计团队在菜市场硬件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对朝内南小街菜市场进行了空间整治设计:设计了源于菜场布局的Logo,并印制在菜市场的入口、各商户的柜台以及工作围裙上;根据所卖商品的色系,设计了菜市场的分区招幌,并与商户协作,进行了典型摊位整治设计;将菜场与博物馆貌似不相干的“接穗与砧木”进行了功能嫁接。设计师与摊主、居民一起动手制作以蔬菜、瓜果、油、盐、酱、醋等菜场常用售卖品为材料的艺术拼贴和展示作品,布置在菜场入口、墙面、楼梯和部分摊位。同时,在菜市场植入临时性的日常饮食展示馆、菜市场画廊、烹饪养生无人售卖书摊等,不定期举办菜市场课堂等内容,以微干预、微更新的方式对菜市场进行功能异质化提升,售卖、聊天、浏览,使菜市场真正成为居民的交往空间。经过艺术和设计提升之后的菜市场不但为居民提供了充满文艺味儿的交往空间,而且激活了菜市场的活力,极大促进了菜市场的良好运转。
菜市场摊位设计
微花园设计
景观设计主持:侯晓蕾(中央美术学院)、郭巍(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规划主持:赵幸、王虹光(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团队:刘欣、苏春婷、林雪莹、疏伟慧、路雅乔、韩冰、魏涛、贾思屹、王若飞、戴湖浩、李师成、崔琼、李博、席琦、黄小乐、吕林忆、陈丹阳、夏甜、王梓、聂蕾、年爽、庞雪妃
项目地址: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史家社区、演乐社区
朝内南小街菜市场艺术提升
总策划:赵幸、刘静怡(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伟(熊猫慢递)
主持设计: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团队、北京林业大学郭巍团队
合作机构:下厨房、穷游X山原猫等
主办单位:东城区商务委员会、朝阳门街道办事处、朝内南小街菜市场
注:本文由《风景园林》杂志社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供稿。图片均由工作室团队自摄和绘制。文字由侯晓蕾提供,整理自《风景园林》2018年第4期P41-47《社区微更新: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的设计介入途径探讨》和2019年第6期P8-12《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9-06刊首语 | 侯晓蕾: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
LA专题 | 侯晓蕾 | 基于社区营造的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研究
LA观点 | 如何理解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