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专题 | 王龙欢 贾炳浩 戈晓宇 | 近35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1年第11期 P55-60
王龙欢,贾炳浩,戈晓宇.1980—2015 年气候变化对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1,28(11):55-60.
1980—2015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
王龙欢
女 / 博士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站博士后 /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 研究方向为陆面水文模型发展与应用
贾炳浩
男 / 博士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 研究方向为陆面生态水文过程、卫星资料同化
戈晓宇
男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本刊特约编辑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海绵城市建设
摘要: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生态支撑体系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研究案例,分析1980—2015年气候要素、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形态特征演化,从空间分异和时序演变特征2方面分析与揭示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影响,3个典型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在过去35年呈显著上升趋势;3个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面积在2000年明显增加,2010年和2015年城市扩张速度减缓,使得温度有所降低。最后,阐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启示,以期加快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空间分异;时序演变
0 引言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导致城市内涝风险增加。因此,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对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十分必要。
绿色基础设施是在尽量不改变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减缓或降低城市发展面临的灾害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中的典型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下,人口、资源与气候、环境协调发展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探究绿色基础设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对提高城市应对气候风险的综合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气候韧性城市的研究在城市规划和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于理论框架设计,基于数据资料的定量刻画研究仍较缺乏。本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研究案例,从空间分异和时序演变特征角度,分析了1980—2015年气候要素、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形态特征演化,从而揭示气候变化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阐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启示,以加快推动气候韧性城市建设。
1 研究案例和数据来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总陆域面积为16 410 km2,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全市总陆域面积为6 787 km2,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全市土地总面积7 287 km2,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温暖多雨。选取北京、上海、广州为研究案例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调整。在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双重影响下,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超大城市与城市群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迫切需要评估城市规划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对于提高城市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来自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库(www.resdc.cn),该数据集包括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7期,空间分辨率为1 km。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和未利用土地6个一级类型及25个二级类型。在结果分析前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将土地利用数据转化为NetCDF(nc)格式的文件,使用科学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语言(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Command Language, NCL)将土地类型进行重分类后出图,本研究中城市内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均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用地。气候要素数据来自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包括近地面气温(K)、近地面全风速(m/s)、地面向下短波辐射(W/m2)、地面降水率(mm/a),时间分辨率为3 h,空间分辨率为0.1°×0.1°。为了同土地利用数据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对比,气象要素数据通过NCL软件转换为年时间序列。本研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北京、上海、广州的绿色基础设施面积及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及重分类得到北京、上海、广州的绿色基础设施的时空分布(图1)。总体来看: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主要分布在延庆、密云等生态涵养发展区,过去35年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较为明显,城市用地整体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上海市绿色基础设施用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急剧减少,城市用地集中于中部地区,城市整体扩张强度大于北京;广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用地在1980—2015年减少了12%,主要集中于花都区、番禺市,荔湾区、越秀区,城市扩张强度远小于上海。
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变化
通过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获得3个城市1980—2015年气候要素分布(图2~5),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年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北部降水高值区与地形关系密切。1995年相对于1980年降水增加显著,可能原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地表粗糙度变化及热岛效应,进而导致降水量增多。上海、广州的年降水量变化与北京类似,1980—2005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对降水影响显著,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
2 降水量变化
3 气温变化
根据图1可知,北京、上海、广州1980年之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用地骤减,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图3)。北京东南部地区城市化使得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2015年北京北部城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用地增加并不显著,升温仍然明显,这说明人口增加带来的人为热也是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上海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及近郊地区升温明显,远郊地区金山区2015年年平均气温相较于1980年显著增加。广州地区高温分布区域和城市分布基本一致,由于广州地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变化相对北京、上海较小(图1),因此,其气温变化并不显著。
从风速的空间分布来看(图4),沿海地区风速要高于内陆地区,上海东部沿海区风速增加,主要与滨海地区无地形阻挡有关。由于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下垫面,例如城市高楼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增强了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引起风速下降,这在北京地区更为明显。太阳辐射的变化也与城市建设有关,3个城市的入射太阳辐射略有减少(图5),但近年来气温升高,这说明城市化的升温效应大于太阳辐射减少的降温效应。
4 风速变化
5 太阳辐射变化
1980—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绿色基础设施面积及气候要素的时间序列和趋势显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影响,3个城市的年平均气温自1980年开始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左右(图6)。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3个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及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图6中虚线),2000年左右,上海、广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面积明显增加,绿色基础设施是构建生态宜居、绿色城市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由气温变化可以发现绿色基础设施对温度降低具有显著效果。2000—2005年上海、广州气温开始降低(降温速率分别为-0.02 K/a,0.01 K/a),北京市气温升高速率明显减小。2007—2015年北京市气温以-0.03 K/a的速率呈现波动式下降,这与城市扩张速度放缓有关。2005—2015年,虽然城市扩张速率减小,但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城市高楼的数量,地表粗糙度增加,引起风速下降,这在上海地区较为明显。
6 1980—2015 年北京、上海、广州绿色基础设施、降水、温度、风速、太阳辐射的年际变化
3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启示
根据上述对3个典型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气候要素数据分析结果可看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城市水分、能量过程,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格局、科学规划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以缓解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影响。
3.1 城市规划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绿化覆盖率
北京、上海、广州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际需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安排城市绿地、林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布局,有效促进了生态保护与建设。但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产业集中、高楼建筑密集,少量且独立的公园、保护区难以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制约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利于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建设。因此城市规划应与绿色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更多的草地、湿地、森林等提高绿化覆盖率。
3.2 以复合功能为导向增强绿色基础设施
目前城市气候仍然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人口集中、高密度建筑带来的城市通风差、夏季高温热浪及冬季大气污染问题。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舒适度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保护景观的连续性,并重视其复合功能,除了增加绿地面积强调绿化覆盖率外,还要注重增强其他绿色基础设施,例如建筑立面设计绿化墙、建筑屋顶嵌入绿色景观、利用地形或设计斜坡有效储存雨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同时注重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特色,以复合功能为导向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4 结语
笔者以北京、上海、广州为研究案例,从时序变化、空间分异2个层面,分析了过去35年(1980—2015年)的气候要素、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形态特征演化,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以期为气候适应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发现:受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增强,3个典型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在过去35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绿色基础设施可改善城市热环境,缓解热岛效应,3个城市2010年和2015年扩张速度减缓,导致温度有所降低。
本研究主要从时空演变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后续研究将丰富研究区域并提高数据的精度,同时结合地球系统模式或气候系统模式的未来预估结果,探讨不同预估情景下,特别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措施,从而为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图表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图1~5底图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为GS(2019)3266、GS(2019)3333]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标准地图服务[审图号为粤S(2020)-01-005],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www.resdc.cn),气象数据来源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data.tpdc.ac.cn)。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LUBER G, MCGEEHIN M.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Heat Events[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 35(5): 429-435.
[2] FIELD C B.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Regional Aspe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3] 刘丹,华晨.浅析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设计策略[J].华中建筑,2015,33(1):107-111.
[4]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29(3):6-10.
[5] 贺炜,刘滨谊.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J].中国园林,2011,27(1):88-92.
[6] 谢正辉,刘斌,延晓冬,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实施效应评估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20-131.
[7] BOWLER D E, BUYUNG-ALI L, KNIGHT T M, et al. Urban Greening to Cool Towns and Citi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0, 97(3): 147-155.
[8] GODDARD M A, DOUGILL A J, BENTON T G. Scaling up from Garden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s[J].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0, 25(2): 90-98.
[9] 孙松林.基于气候因子分析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10] 赵彩君,傅凡.气候变化:当代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J].中国园林,2009,25(2):1-3.
[11] DEMUZERE M, ORRU K, HEIDRICH O, et al.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Scale Assessment of Green Urban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4, 146: 107-115.
[12] 刘长松.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功能定位及应对策略[J].风景园林,2020,27(12):75-79.
[13] 李瀚.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
[14] ALEKSANDRA K, JEREMY C.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Using Green and Blue Infrastructure. A Database of Case Studies[R].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10.
[15] GALAGODA R, JAYASINGHE G Y, HALWATURA R U, et al. The Impact of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s a Sustainable Approach Towards Tropical Micro-Climatic Changes and Human Thermal Comfort[J].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2018, 34: 1-9.
[16] BASS B, KRAYENHOFF S, MARTILLI A, et al. Mi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With Green Roof Infrastructure[R]. Toronto: North American Urban Heat Island Summit, 2002.
[17]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EB/OL].(2017-09-29)[2019-01-20].http://www.beijing.gov.cn/gongkai/guihua/wngh/cqgh/201907/t20190701_100008.html.
[18] 匡文慧,邵全琴,刘纪远,等.1932年以来北京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扩张特征与机制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4):428-435.
[19] 郭家秀.1987—2007年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主要驱动力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0] 阳坤,何杰.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1979—2018)[EB/OL].(2021-04-20)[2021-08-20]. http://data.tpdc.ac.cn/zh-hans/data/8028b944-daaa-4511-8769-965612652c49/.
[21] HE J, YANG K, TANG W J, et al. The First High-Resolution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 for Land Process Studies over China[J]. Scientific Data, 2020, 7(1): 25.
[22] YANG K, HE J, TANG W J, et al. On Downward Shortwave and Longwave Radiations over High Altitude Regions: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10, 150(1): 38-46.
[23] 张玲,徐宗学,阮本清.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746-755.
[24] 杨龙,田富强,孙挺,等.城市化对北京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进展[J].水力发电学报,2015,34(1):37-44.
[25] 牛强.局部人为热释放效应与气温变化关联的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
[26] 杜春丽,沈新勇,陈渭民,等.43a来我国城市气候和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31(2):200-207.
[27] 翟盘茂,余荣,郭艳君,等.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J].气象学报,2016,74(3):309-321.
[28] 赵振国.厄尔尼诺现象与我国温度[J].气象,1989(7):26-30.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1-11刊首语 | 郑曦:景观考古与大遗址保护
《风景园林》2021-11目录 | 景观考古与遗址保护 | 气候变化与绿色基础设施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1-11 景观考古与遗址保护 | 气候变化与绿色基础设施
LA专题 | 钟翀 | 遗产廊道的深刻鉴别与再发现——日本线性历史景观研究中的历史地理学先发探查与解析
LA专题 | 赵忆 周娉倩 许超然 刘庭风 | 以考古学视野观察历史、景观与文明:基于景观考古学的皇家祭天遗址探析
《风景园林》2021-11专题导读 | 气候变化与绿色基础设施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1年1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肖书文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