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作品 |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设计实践 | 2021 LA风景园林奖获奖项目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5期 P64-67
孙妍艳 杨凌晨 施皓
视频由申报单位授权发布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设计实践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也是大理的主要水源地,为大理约 80 万人提供饮用水,具有供水、灌溉、发电、渔业养殖和旅游等主要功能。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聚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客栈林立、民宿临水建设,洱海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整个洱海面临着生态环境崩溃的风险。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叮嘱,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2018 年底大理市政府启动了环洱海湖滨缓冲带建设工程。项目环洱海全长约 129 km,总占地面积 898.34 h㎡,项目投资 97.91 亿元,工程建安费约 31.98 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建设、生态搬迁、生态监测廊道、管网完善、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试验地建设五大工程。
1 设计理念
环洱海湖滨缓冲带建设是一项基于“保护+”的滨水景观生态实践。运用生态重建、保护保育、辅助再生等措施,将被农田、客栈侵占的岸线修复为一个具有水体净化和自我恢复能力的湖滨带。通过跨专业、多部门的协同设计,释放滨湖缓冲带的生态价值,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植入特色文化、加强智慧管控、形成旅游名片,打造世界级生态廊道。
洱海湖滨缓冲带及主要沟渠位置
2 设计策略
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建设作为洱海生态修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目标是构建洱海水陆交界带生态屏障,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游憩的功能。湖滨缓冲带建设主要从提升水环境、恢复生态系统、营造景观 3 个功能维度出发,营造让自然做功的具有水净化功能和景观游憩价值的生态缓冲体系。
2.1 策略一:构建近自然适配的净化模块
本项目以水质提升与保护为核心,运用水质监测技术,以湿地出水水质为考核目标,引导整体湿地工程建设。洱海湖滨生态缓冲带包含入湖河渠生态缓冲带单元、河口湿地、雨水花园等重要功能单元。本着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的工作原则,逐一测算 200 多条入湖沟渠、18 条主要河道的水质、水量。以入湖沟渠的入湖口附近的生态腹地构建生态缓冲带单元,打造近自然适配的净化模块,控制入湖水质从而改善环湖水质情况。
西城尾沟湿地
生态缓冲带单元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独立的湿地净化单元。设计团队根据检测得到的水质水量数据,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磷(TP)、总氮(TN)等关键指标进行核定,确立具体的污染物削减目标。分析不同湿地模块的净化能效,通过计算确定湿地模块组织方式、各湿地模块的面积、对应填料以及净化植物配比。同时结合生态功效、景观效益、现场条件和运行维护要求,形成近自然适配的湿地净化模块。汇入沟渠的面源污染物通过入湖前的生态缓冲带单元进行净化,被农田、客栈侵占的湖滨岸线修复为净化水体和生态恢复的湖滨岸带。
湿地在旱季和雨季的对比湿地在旱季和雨季的对比
通过自然的方式实现净化,打造低投入、低干扰、低维护、高生态价值的生态缓冲带。最大限度地还原洱海的自然生境与风貌,模拟自然景观风貌,形成符合自然规律的人工干预。例如,考虑大理蒸发量高等自然气候条件,部分人工湿地选择以草坪形式为主的表流湿地,局部以深塘来保证其湿地的运行。该模式下,既维持了净化水平,也降低了维护成本。旱季,疏林草坪展现了本土的自然景观风貌,局部的坑塘进行湿地净化;雨季,草坪表流湿地拦截初期雨水携带的大量农田面源污染,使生态廊道成为洱海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河口湿地实行修复,不是去新建一个洱海湿地,而是模拟自然的河口打开形式,以自然做功的方式,帮大自然恢复,让大自然自己去设计。
湿地
2.2 策略二:促进湖滨生态系统修复
在满足水质净化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洱海本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促进生态演替,形成自养型、低维护的半演替稳定型生态系统。
实行“人退湖进”的策略,通过生态搬迁、农田清退,为洱海滨湖带生态恢复提供生态空间。本次洱海生态搬迁拆除蓝线外侧 15 m 范围内居民住宅,涉及 1 806 户,清退蓝线外侧 100 m 范围内农田,消除农业污染,加强生态修复。
村庄段岸线修复
整治后的滨湖缓冲带,通过地形设计,营造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的小气候,加强隔离,降低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影响。创造两栖类、鸟类等动物栖息环境,构建物种迁徙、基因交换的廊道。构建“水陆交替带 - 邻水区 - 中间过渡区 - 近陆区”模式,强调本土化的植物群落构建。通过提升生境丰富度、加强栖息地建设、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形成更具有洱海本土适应能力的湖滨带湿地系统。
2.3 策略三,建立低干扰的景观游憩系统
通过生态分区管控、低干扰设施建设,降低旅游对洱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建立生态保护意识,在生态共生的格局下唤醒洱海的文旅价值。
架空游憩步道(低干扰)
1)构建环湖的慢行系统。慢行道用于生态管理,并兼顾游憩交通,作为物理保护屏障,强调生态低扰动。慢行道在湖区空间范围内严格限制人为活动,仅允许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观察和检测。慢行道宽度控制在 6.5~8.0 m,主要包括自行车道、步道。
2)设置三级驿站布局体系。一级驿站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服务驿站,二级驿站满足常规服务驿站,三级驿站满足休憩与观赏需求节点。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设特色功能,如医疗急救、生态监测等,实现游憩与管理的复合功能。
3)文化景观设施营造。为延续洱海边居民在村头唱戏的习惯,通过设置低干扰的服务系统,将这样的传统空间保留在自然之中,既释放了洱海的生态价值,又形成了具有认同感的地域景观。在生态廊道上,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动听的白族“山花体”。
游憩设施
3 结语
通过洱海湖滨缓冲带建设实践,探索“保护+”的建设理念,构建近自然适配净化模块、促进滨湖生态系统恢复、建立低干扰的本土特色的景观游憩系统,强调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形成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建成后,洱海水质实现“7 个月Ⅱ类,5 个月Ⅲ类”的提升。水面上又出现了指示性物种海菜花,一些消失的鸟也再次飞回来了。本地居民说,这就是他们小时候的洱海样子。
(本项目获 2021 LA 风景园林奖生态贡献奖)
项目地址:大理洱海
设计时间:2019 年 1 月—2021 年 6 月
项目面积:898.34 h㎡
业主单位: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项目工程指挥部
建设单位: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研究中心)、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杨凌晨、邢磊、郭英卓
图片来源:图 1、3~10 © 项目团队;图 2 © 杨涛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5刊首语 | 郑曦: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05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风景园林》2022-05专题导读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LA专题 | 王敏 宋昊洋 | 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如何影响碳中和
LA专题 | 李倞 吴佳鸣 汪文清 | 碳中和目标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LA专题 | 张桂莲 仲启铖 张浪 | 面向碳中和,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如何开展?
LA研究 | 杨希 林晓钰 刘晗璐 蔡佳秀 | 景观结构尺度下珠三角传统水乡格局的近百年变迁
LA作品 | 碳中和主题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设计探索与实践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5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