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图文讲解
点击上方蓝字:小学语数 快速关注我们!
课文原文
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②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③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④“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通讯员为难地说。
⑤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⑥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着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⑦赵一曼端着碗轻轻地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⑧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⑨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
⑩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⑪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在艰苦生活中时时关心战士,与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赞扬了以赵一曼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知识点
教材分析: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人物介绍:赵一曼(1905年~1936年),女,汉族,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我会认:陈:chén(陈列、姓陈、陈旧)曼:màn(赵一曼)联:lián(联系、关联、联合)缸:gāng(水缸、米缸、鱼缸)粱:liáng(高粱、青粱、膏粱)顿:dùn(顿时、安顿、一顿饭)侦:zhēn(侦察、侦探、侦讯)
多音字:还:huán(还书)hái(还有)盛:shèng(茂盛)chéng(盛饭)
近义词:陈列——排列 容易——简单艰苦——艰辛 清楚——明白
反义词:结束——开始 容易——困难 危险——安全 清楚——模糊
理解词语:1.粗瓷:粗瓷是与细瓷相对而言的用普通的原料,以一般的操作工艺烧制的适2.应普通群众需求的低档瓷器。3.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4.缸子:喝水或盛东西等用的器物,形状像罐儿。5.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6.艰苦:艰难困苦。7.不禁:抑制不住;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感情,做出某种动作)。
词语搭配:感人的故事 鼓鼓的挂包 为难地说 看得清楚 急得直叫 含着泪花
句子解析: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里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引出下文。
2.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一直想”“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表现出小通讯员给赵一曼“找碗”和“送碗”的急切心情,这从侧面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3.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赵一曼以为小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了碗送给自己,所以坚决要求退回去。这体现了赵一曼以身作则,爱护老百姓的品质,也体现了人民军队的纪律就是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4.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赵一曼已经和普通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而她却要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这体现了赵一曼以身作则,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情操。 5.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老李的“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体现了老李心疼政委,也为她的举动而感动。
6.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结合前文可知道,“赵一曼又没有碗了”是因为她把碗又送给战士了。因此下文中的“丢”的意思是送给战士;从这里我们能进一步感受到赵一曼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崇高品质。 段落大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课文主题:《一个粗瓷大碗》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问题归纳:1.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2.赵一曼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
3.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关注公众号:语文教材解读)因为那时候生活很艰苦,所以能得到一个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时这是赵一曼烈士用过的,是她关心战士,坚持斗争的高贵品质的体现,我们要继承发扬这个品质,所以要陈列起来。
微课讲解
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还 ( ) ( )盛 ( ) ( )难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粗瓷( ) 结束( ) 责备( )消灭( ) 艰苦( ) 伤心(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量词。一( )战斗 一( )大碗 一( )故事 一( )米饭 一( )锅 一( )挂包
四、重点段落品析。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1.读一读,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 )来的。 A.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 B.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2.仿照上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看着我手里的语文试卷,说:“ ”3.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
五、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
参考答案
一、还 hái 还有 huán 还钱
盛 shèng 盛开 chéng 盛饭
难 nán 为难 nàn遇难
二、细腻 开始 表扬 保护 奢侈 高兴
三、场 个 段 碗 口 个
四、1. A 2.这是今天考的吗?快拿来给我看看!3.赵一曼关心战士,以身作则值得我学习。
五、因为那时候生活很艰苦,所以能得到一个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时这是赵一曼烈士用过的,是她关心战士,坚持斗争的高贵品质的体现,我们要继承发扬这个品质,所以要陈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