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青少年悲伤自我面孔识别过程中的自我同情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活动
论文导读
抑郁青少年悲伤自我面孔
识别过程中的自我同情和
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活动
发表于Psychological Medicine
1
背 景
抑郁症是最沉重的精神疾病之一,也是自杀的有力预测因子。重性抑郁障碍通常发病于青春期,部分原因是自我加工下的神经回路发育,导致自我意识增强以及易受同伴影响。自我加工包括对自我的知觉、记忆和表征。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表现出过度的自我关注和消极的自我加工。自我同情是一种情感和认知调节策略。在成年人中,自我同情与抑郁呈负相关。自我同情在减少青少年的抑郁或痛苦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实证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在健康成年人中,言语和面部自我加工都涉及背侧前扣带皮质(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和楔前叶/后扣带回活动。言语自我加工还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并且识别我们自己的脸尤其会激活右侧皮质网络,包括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与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相比,抑郁青少年在自我-他人面部识别时表现出右侧DLPFC活动增强,在识别快乐自我与其他面部时表现出MPFC和边缘(杏仁核/海马体)活动降低。在识别快乐自我、中性自我和其他面部时,表现出边缘(杏仁核/海马体)和梭状回活动降低。此外,与健康组被试相比,抑郁青少年在自我-他人面部识别过程中,杏仁核与DLPFC、DMPFC和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增强。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发现了抑郁青少年自我适应不良的皮层神经位点,尤其是自我面孔识别。
本研究拟探讨与抑郁青少年和成年人的适应不良自我加工相关的位点(如皮质中线结构和DLPFC)中,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活动是否与自我同情有关,这可能将进一步解释自我同情与抑郁症之间的反向关系。
2
方 法
1.被试
共有81名抑郁青少年和37名健康被试参与这项研究。排除标准包括:智商<70,诊断为抑郁症以外的疾病,左撇子。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是通过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量表(K-SADS-PL)访谈的临床评估进行诊断。考虑到焦虑和抑郁的高共病,不排除患有焦虑障碍共病的抑郁青少年。118名参与者中有8人由于在fMRI任务期间的行为反应缺失而被排除。
2.测量
使用自我同情反应量表(SCRI)测量自我同情水平,使用儿童抑郁评分量表-修订版(CDRS-R)测量抑郁严重程度。
3.功能磁共振成像任务
参与者在临床评估后的1-2周内完成自我和他人情绪改变问卷(ESOM-Q)。在扫描仪中,参与者观看150张表现出快乐、悲伤或中性表情的照片,并判断照片是否像他们(图1)。该任务试验共进行1次,持续10 min 54 s。它由六组不同的面孔组成(自我快乐、他人快乐、自我悲伤、他人悲伤、自我中立和他人中立)。每组图片包含不同变形程度的自我和他人面孔。
3.1.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
在两个数据收集点使用3T西门子Trio MRI扫描仪收集神经成像数据。在同一时段获得结构三维轴向MPRAGE图像(TR/TE:2100/3.31ms;TI:1050;翻转角度= 8°;FOV:256×200mm;矩阵=256×200;176层,层厚=1mm)。使用梯度回波EPI序列获得平均BOLD信号图像(TR/TE=3340/30ms,翻转角度=90°,FOV=200×200 mm;矩阵=80×80;60层,层厚=2mm)。
3.2.图像预处理
使用SPM12进行预处理。每个参与者的数据被重新排列到时间序列的第一卷,以校正头动。重新对齐的图像与受试者的解剖图像进行配准、分割并规范化到MNI模板,并使用7mm FWHM高斯核进行空间平滑。使用伪迹检测工具(ART)软件从一级分析中去除头动> 2mm或旋转>0.587或全局信号强度大于9的图像。
3.3.自我报告的分析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确定自我同情和抑郁严重程度在诊断组(DEP/HCs)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使用Preacher & Hayes(2008)的PROCESS进行调节分析,以检验自我同情是否对抑郁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以及诊断组是否调节了这种影响。
4.fMRI分析
图像数据经SPM12处理分析。为每个参与者在每个体素上估计一级一般线性模型,其预测因子包括六个条件(悲伤自我、中性自我、快乐自我、悲伤他人、中性他人和快乐他人)和干扰回归因子(包括六个移动参数),从而得到六个条件中每个条件的t统计图像。创建悲伤自我大于中性自我的对比图像用于二级分析。
首先,在整个样本中探讨在识别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时,与自我同情有关的神经活动。其次,在HC和DEP子样本中探讨在识别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时,与自我同情有关的神经活动。最后,进行探索性中介分析(图2)。
3
结 果
1.自我报告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抑郁青少年组的自我同情水平低于健康被试组,t(116)=−7.30, p<0.001 (DEP: 7.00±4.51, HC: 13.11±3.48);抑郁严重程度高于健康被试组,t(116)=23.06,p<0.001 (DEP: 63.32±14.49, HC: 20.27±5.76)。调节分析显示,自我同情主效应(95%CI-0.35至-0.14)以及自我同情和诊断组的交互效应(95%CI-0.25至-0.01)均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自我同情对抑郁严重程度的调节效应在抑郁青少年组中显著(95%CI-0.45至-0.22),但在健康被试组中不显著(95%CI-0.27至0.18)。
2.功能磁共振成像活动结果
通过全脑分析显示,在悲伤和中性面孔识别中,自我同情与dACC活动呈负相关(r=−0.17, p=0.059)。在健康被试样本的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识别过程中,自我同情与延伸至楔前叶的右侧PCC活动呈负相关(r=-0.62, p<0.001);在DEP子样本的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识别过程中,自我同情与右侧DLPFC活动呈负相关(r =−0.42, p<0.001)(表1和图3)。
3.探索性中介分析
在抑郁青少年样本的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识别过程中,自我同情与右侧DLPFC活动呈负相关(r=−0.42, p<0.001)。对于DEP子样本,在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识别过程中,右侧DLFPC活动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3, p=0.003)。总之,对于DEP子样本,在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识别中,较高的自我同情在右侧DLPFC活动与抑郁严重程度降低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图4)。
4
讨 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抑郁青少年中,较高的自我同情在DLPFC活动和抑郁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自我同情程度较高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积极的自我刺激,并且较高的DLPFC活动与较低的自我同情相关,这意味着自我同情的抑郁青少年或许更能迅速处理消极的自我刺激。
然而,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虽然抑郁症是主要诊断,但一些患者可能共病焦虑障碍。其次,我们发现在悲伤与中性自我面孔识别时,自我同情、抑郁严重程度以及DLPFC活动之间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第三,在本研究中,我们只呈现了悲伤负面情绪面孔,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是否普遍适用于其他负面情绪面孔尚不清楚。同样,当前发现是否普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自我加工也不确定。未来研究可关注自我同情与更多负面情绪(如恐惧和愤怒),以及言语自我加工的相关神经活动。此外,用自我同情的行为测量来补充自我报告测量也很重要,这些行为在理论上与自我同情有关,反映了关心和尊重自己的立场。
5
结 论
抑郁青少年在识别悲伤和中性自我面孔时,较高的自我同情与右侧DLPFC的神经反应较低有关,并且在DLPFC活动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这促进了我们对自我同情相关神经机制的理解,表明DLPFC活动可能作为青少年抑郁症自我同情潜在治疗的生物学标记。
原文链接:
Liu G, Zhang N, Teoh J Y, et al. Self-compassion and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ctivity during sad self-face recognition in depressed adolescents[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22, 52(5): 864-873.
翻译:温中平
审核:李 月
排版:张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