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 Virgil 会为 LV 系列做一份 PDF 说明文件
┌
┬
┐
#Virgil Abloh
#Streetwear
#LV
┼
这份 SHOWNOTE 文件储存在 Virgil 个人官网上,至截稿为止还可以随意下载翻阅。不过我也明白,大家的兴趣点多半只在「Nike x LOUIS VUITTON 的 Air Force 1 到底长什么样」之上,什么时候等大家有兴趣并想得起来的话,应该还有机会可以去下载原版看看。
LV 大秀、Virgil Abloh 的影片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感觉怎样?有人玩了一整晚的吴亦凡 memes,有人已经列好了 buy-list 并通知他们最相熟的代购打探消息,不过还有人…我想应该是最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样 – 第一次看的时候不太能懂。
凭自我感觉以及认知储备来理解一场秀、一部抽象影片,可能对没什么脑补能力的我 (们) 来说,实在太难,每个人解读出来的内容极有可能跟设计师的原意完全不沾边。在这一点上,我觉得 Virgil Abloh 应该是全世界最体贴的创意总监。如果从事过媒体行业,应该不难感受到其实很多品牌甚至大牌的官方新闻稿都因为「过于华丽」而着实让人难以看懂…但 Virgil 为 LOUIS VUITTON 制作的这份绝对称得上是业界良心。那些「说明书」文案显得很 Virgil,档案式的分解思维确实能很好地辅助人们理解设计背后的故事与动机,我猜可能这是关于建筑学的原因?一切东西都需要展示得特别清晰,不转弯抹角。
「We solve problems in a structured way.」这句 Virgil 曾经在哈佛演讲时讲过的话应该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文件」的原因,用一种结构性的思维来解释。
我记得 Virgil 在入驻 LOUIS VUITTON 第一季时就已经有这样的习惯了,直到现在这个习惯还一直保持着。从 A-Z 的词组方式来解读第一场秀,这份文件被派发到每个秀场嘉宾的手上,后面每一季都保持着这个习惯之余,直到第 5 个系列之后,这份文件的解读方式变得越来越详细,除了 A-Z 的分解,还有各种要点的背景细说,如果把一场秀看成是一件工业设计品,那这个文件就像是一本产品手册一样拆解诠释着里面的各个细节。
来到刚刚过去的 #7 也就是第七个系列,封面 layout 设计几乎一样的这份文件又再次出现,虽然我不是 Virgil 的粉丝,但也毫不犹疑就看了起来 (并高喊一句热乎)…
以下我将按照自己对 Virgil Abloh、LOUIS VUITTON 以及时尚品牌历史、黑人艺术文化运动的理解,结合这份文件提及的内容,重新整理出 (我自认为) 较为容易明白的一份解读,正片开始。
影片名 AMEN BREAK 可能是对「3% Approach」的一种回应
「3% Approach」 这个梗其实自哈佛演讲解说之后,Virgil 自己也没怎么提过了 (但做是一直都有在做)。你知道的,说过的话等于泼出去的水,何况在演讲时还高调写在演讲 PPT 上,几年至今这梗一直被各界「揪着」,甚至成为「评判道德的必备原素材」。网络上关于 Vrigil Abloh 设计原创性的讨论话题早已不新鲜,很多案例已经被挖出各种参照的原型,网络警察 Diet Prada 的社交主页上就有太多了,看似铁证如山,但这样就等于「一锤定音」了吗?见仁见智吧,也留点空间给大家自己想象。
为什么说 AMEN BREAK 是个回应,了解清楚 AMEN BREAK 是什么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
实际上这是一首音乐作品里一段约莫 6 秒的鼓点 riff,也是如今公认被采样次数最多的一段鼓点,来自 1969 年乐队组合 The Winstons 一首叫《Amen, Brother》的单曲作品。伴随着 1980 年代 hip-hop 音乐的逐渐兴起,这段「碎碎的」鼓点 riff 也开始被 DJ 进行采样,其中 N.W.A 名曲《Straight Outta Compton》是上千首歌中采样了这个 riff 的其中之一,而这短短几秒的鼓点,也彻底影响了往后 Jungle 以及 Bass and Drum 等舞曲音乐场景的一些发展。
如果以 AMEN BREAK 作为原点向下不断分裂,采样了 AMEN BREAK 的作品、以及再次采样了这些采样作品的后置作品,应该可以共同组成出一个谱系状般的树形结构,这个谱所囊括的作品数量至今数之不尽。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 sampling、re-sampling 在黑人音乐里面十分常见,尤其在 hip-hop 的领域。在我的理解里,这可以被视为一种「从某个创意中分裂并再创造另一个创意」的做法,而创意则会在无限的分裂过程中演进。
我知道就算搬出 Virgil 有 DJ 身份的说法也无补于事,一直以来大家最执着的,准确地说应该是觉得 3% Approach 的「创意含量」太过于少了,这点没什么可反驳的,当时 Virgil 的解释是「我不想完全抛旧换新」。不过如果将「做一季系列秀场」看成是「做一首歌」的话,这场秀拥有 70 多个造型,无数 sku 里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图案、面料以及五金辅料等等,从这份 SHOWNOTE 上看,从背景概念、影片桥段、调色盘、轮廓造型甚至细致到某个图案,实际上都能找到 Virgil 的 sampling 对象,而且这些「采样对象」的属性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当这些「采样」混合上其它更庞大的东西组成一场完整的秀的时候,可否说这跟做一首歌的结构是相对接近的?甚至比做一首歌要复杂一点?
当然你也可以说每件衣服、每双鞋、每个包都是用来单独贩卖的,客人买单的只是某个创意的结果。但前提是这每一件东西在设计进行中并不是独立的,这些东西要组合表现出一场完整的秀场系列,所以…要怎么思考,这空间和角度就存在一些争议了。
BBC 曾经访问过 The Winstons 的成员 Richard Spencer,Spencer 说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歌被采用时确实很生气,但后来心态变得越来越平静。「对我而言这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我是个在美国生活的黑人,但现在实事是有人想使用我创造出来的东西,这让我感到很荣幸。」Spencer 是 1940 年代出生的黑人,那个时代背景下成长的黑人说出了这句话就颇为意味深长,在历史环境的影响下,黑人艺术文化其实展现出了他们一种独特的「包容心态」。
AMEN BREAK 所代表的是「创意分裂性、包容性」,跟 Virgil 的创意方式有几分相近。从种种方面看,他很大程度上为黑人文化和贡献感到骄傲,环顾四周,其实也有很多黑人兄弟为他感到骄傲。
AMEN BREAK 带出了各种「消除社会肤色偏见」的黑人领袖
和 Kanye 一样,Virgil 对芝加哥的情结也颇为深厚。这次 AMEN BREAK 的影片背景,正是「采样」自芝加哥的一个真实故事。
Lupe Fiasco (原名 Wasalu Muhammad Jaco) 是 Virgil 在芝加哥的 rapper 朋友,70 年代他的父亲 Gregory Jaco 是当地一家名叫 THE FOUR WINDS 空手道馆的黑带教练,据 PDF 里的介绍,Gregory 是当地社区中的传奇黑人。在那个帮派猖獗的年代,社会普遍地对黑人带有「先入之见」已成为了一种常态,而 Gregory 则通过空手道为下一代传递和平、宽容和赋能的武术哲学,让新一代的年轻黑人能够步入正轨、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为「消除社会偏见」作出他的一份贡献。
那这个故事背景是怎样被反映在《AMEN BREAK》里呢?
《AMEN BREAK》通过同名武馆「四风」来代入武术校馆的故事背景当中。除了刚刚提及的 Lupe Fiasco 在其中参与演出外 (剑道裁判),在这个武馆里面还有很多特别的黑人角色和指代元素,包括美国剑道国家队黑人成员,黑人作家、音乐家、演员与视觉艺术家等等。
WU-TANG 始创成员 GZA 也有份演出,其中《AMEN BREAK》的 soundtrack 就「采样」了 GZA 富有武术哲学的专辑单曲《4th Chamber》和《Liquid Sword》,实际上这首《4th Chamber》也「采样」了 80 年代武士电影《Shogun Assassin》的电影原声带,而《AMEN BREAK》里除运用 GZA 的 soundtrack,画面情节上亦再次「采样」《Shogun Assassin》的电影桥段…这一点可谓把上文提及的 AMEN BREAK「鼓点分裂性」体现到极点。
武术哲学似乎是这部影片以及 LV 2022 春夏系列中强调的重点元素,而这些富有武术哲学的人物和故事,实质上都是各种关于「帮助消除社会偏见」的黑人故事,这里没办法逐个展开细说,一句概括的话,这些人都在建立黑人艺术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
这背后反映的,是目前这个时代正值黑人扮演「领袖角色」的全新节点,从 Virgil 踏入这个奢侈品集团之后,即体现出了黑人艺术文化在时尚领域中的又一高光时刻,这可以说是继音乐与篮球之后,黑人文化在社会上掌握更多「话语权」的重点事件之一吧,也是消除肤色芥蒂等社会偏见的新体现。其实从很多参与到 LV 各个项目的黑人身上都能感受到,他们觉得 Virgil 是当今这个 tribe 的领袖人物,他们十分感激 Virgil 目前为黑人社群做的一切…
为「黑人艺术文化」感到骄傲
除了上面 AMEN BREAK 中涉及的故事和人物,从秀场服装设计上的几个要点看来,它们全部也跟「黑人艺术文化」沾边。
Rave culture 是这季里面体现在服饰上的一个重点元素,整个系列里面充斥了诸多荧光、笑脸以及各种 rave dacne 贴纸图案、别针元素。根据维基百科以及音乐文献的记载,1980 年代中期,从芝加哥非裔美国人的电子舞曲派对,以及拉丁裔 disco 舞曲场景中诞生而出的 house 以及 acid house 音乐,公认是早期 rave party 中最扎实的舞曲种类。
经常关注时尚动态的朋友其实不难发现,rave 就是这个时代时尚体系里面被「采样」最多的亚文化之一,在时装行业几乎各种设计师都挪用过这个文化群体的元素作为灵感。从最开始非裔美国人的 house 再到 rave,不断延展的「分裂性」渗透在漫长的黑人艺术文化历史当中,无论是 AMEN BREAK 鼓点还是这种早期出现在 chi-town 的 house 音乐,他们都是后期兴起的 hip-hop、Jungle 以及 Drum & Bass 音乐场景中可以被追溯得到的原点。
同样,在 LV 这季度中的合作对象,也充满了这种黑人艺术文化特征。
比如在 Metalheadz 的合作中,那个外套就像是贴满 rave party 派对贴纸的 DJ 站台一般。这个由 DJ Goldie (苏格兰、牙买加混血) 创立的英国唱片厂牌,从 90 年代开始就已经在当地推动着 Jungle、Drum & Bass 等音乐场景的发展,刚刚提及了,AMEN BREAK 鼓点对 Jungle 以及 Drum & Bass 的深远影响…
另一个,也是屏幕前各位最为关心的重磅合作,来自运动巨头 Nike 的 Air Force 1。这些鞋子长什么样,以及 Air Force 1 和黑人文化的关联应该不用再过多叙述了,不过在 PDF 里提到的两点则可以摊开讲讲。
一是哈林说唱组合 Rob Base and DJ E-Z Rock 中的 DJ E-Z Rock 在 1988 年发行的专辑《It Takes Two》封面中,就已经穿上一套由 80 年代哈林 Bootleg 大师 Dapper Dan 定制的运动装,以及脚上那双带有 LV Monogram Swoosh 的 Air Force 1,这是奢侈品、Air Force 1 和 hip-hop 文化合并的一个象征时刻,虽然奢侈品牌直到近年才对 Dapper Dan 这段历史给予承认,但从 80 年代开始,这三者的紧密关系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客观现象。另一点提及的则是这些鞋子可能都是 Nike bespoke 的产物,顺着推测,也很有可能只出现在 Nike bospoke 生产行列里,才算较为符合 LV 的调性。
话说回来,不论是 rave 、Metalheadz 以及 Air Force 1 等等,这些在黑人艺术文化历史下直接或间接衍生而出的产物,都成为了 Virgil Abloh 在这个系列上的描绘对象,结合整个秀场、影片的综合效果看来,我衷心感受到了 Virgil 作为当今 LV 男装艺术总监后为黑人社群在时尚领域建立起的「文化自信」。
影片、大秀和 SHOWNOTE 的相关具体要点先说到这里,太过于细致的内容,有心人可以随时下载这份文件查阅了解,最后想说说街头社群文化、男装审美思维和 Virgil Abloh 之间的某些关系。
从构造这份 PDF 说明文件看来,我觉得 Virgil 逐渐在建立一套「较新的」男士奢侈时装审美思维,它糅合了街头社群文化、streetwear 注重的 graphic language 以及街头运动风格品牌叙事方式的一些特征。这跟以前为时装屋做一个奢侈包袋、做一件高订晚装然后卖给上流人士的做法截然不同,凭借材质到手工那种高人一等的奢侈血统、上档次的形象大片以及绝无仅有的尊贵体验服务,好像都已经不太是当下年轻男性在审视时尚、时装时所涉及到的兴趣点。
也许 Virgil 并不是时装传统科班出身的关系,所以往往在他最终交付的设计结果中看来,在很多项目里面,他所体现的「理论性」都要比「设计感」强得多,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他不是传统派设计师的原因。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演讲里面,它确实谈到了如何将建筑、工程的思维转化为时尚、产品甚至音乐领域上。「时尚的成功」也许不单只是来源于如何设计、如何裁缝的层面,时尚不可能永久性地被定义上某些正确的「制造方式」。虽然时尚风格能够长存,但环境与时势会造就阶段性的流行符号、文化和审美趣味,这同时导致了时尚的「制造方式」也会因时代变得不同,社交网络的出现也让时尚趋向更加民主和生命周期更短的状态,越是这样,就越显得「时尚也总是瞬息万变」的感觉,Coco Chanel 的名言,可以反过来理解一下。
平面图形化似乎是这一季的特征 (甚至数季),实际上,graphic design 本身就是街头文化体系中最典型的设计语言,这种对应的审美导向也由此出发。
本季的涂鸦设计依旧由艺术家 Reggieknow 和 Virgil 联合设计,其实艺术家在季度发布之后有公开一些设计上的巧思,包括对 DJ、街舞、说唱等 hip-hop 文化的直白诠释、 其中更使用了一台反映「AMEN BREAK」概念的 sampler 机器形象,实际上这是来自于 80 年代末 hip-hop 崛起阶段时的代表性 sampler 型号 – E-mu SP-1200,它的便携性在当时的 hip-hop 场景中提供相当大的便利,让 DJ 在街头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如果没人说出来,我想这些背景永远只会停留在设计师自己的脑里面。
人们口中的殿堂街头品牌 Stüssy,从最开始的图形 Bootleg 就奠定了街头品牌的审美思维,一种「从既定创意中分裂再造」、背负文化背景以及社群属性的审美语境,无论是一个恶搞的图案或者是挪用某种社群文化符号,街头领域中的那些「采样」性质都可谓十分普遍,这些创意没有百分百的原创性,如今我们熟悉的 Supreme、BAPE®,大部分都是基于这种审美思维下建立起了相似的设计语言。
从根本上看,这种来自街头的男装审美语境,其实早在多年前就被埋下伏笔。街头品牌下的一个图形设计甚至是一个品牌行为,大部分都能够被结构思维所解析,能够找到确切的图形模因来源以及设计动机。过往普遍的时装设计师、时装屋以及奢侈品牌行列,则更注重传递感性、抽象、艺术且精英式的美学形态。
我们常说 Virgil 为 LV 带来了街头属性,实质不只有球鞋、帽衫和滑板鞋这样的「表现载体」,更深层次的可能在于背后体现的这种街头文化审美导向。
这些 SHOWNOTE 档案显然是 Virgil 某种结构或工程思维下推动形成的,彻头彻尾地将整个系列的概念背景,所运用到的图形元素、soundtrack、人物角色、场景道具甚至是每个造型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尽可能地让打开这份 PDF 的人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设计理念。从字里行间中看来,这份文件其实没有多少篇幅放在奢侈品历史、工艺面料或精英阶级常用的那些华丽形容,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让人感受到某种「拥有奢侈品则地位非凡」的尊贵感觉,其阅读感受,更加偏向传递设计背后的真实社群故事、青年文化。
不妨换个角度看看,这其实也是以 Nike 为首的运动品牌及如今很多街头品牌在这年代下十分擅长的一种手法 (如果你有印象,应该能记得在 THE TEN 发布之后,其实也有一份免费公开的 PDF 文件在讲述设计背后的故事…),它与设计的关系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却是当代年轻男性最容易解读的一种审美思维。在 Virgil Abloh 之前,LV 男装的关注度可能从来没企及过如此广阔的受众维度,那些有能力买单的年轻人急着要看,那些还没经济实力的年轻人也主动关注起来,一切前提都在于这种语境在这个时代下显出的亲切性,大家熟悉的、能懂的更多了,距离自然更近。
我们常说奢侈品已经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但这肯定不是谈论价格上的事儿,我们一般说的,应该是整个「沟通语境」给到如今年轻人们的那种感觉,确实是没那么陌生了。
WRITER DntSay.LeeD.Wth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