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准编辑生命密码!这位北大教授是名副其实的基因“剪刀手”!

即将迎来校庆的 北京大学 2019-05-03

编者按

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北大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立志学成报国,并最终回到燕园教书育人。为了迎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官微特推出“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两度”选择北大的北大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所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



翻开顶尖学术期刊,不难发现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占有压倒性的比例,其中又有一个方向近几年异军突起,那就是基因组编辑技术


这项革命性的技术可以人为插入、去除、修改基因序列,精准地编辑生命信息,据此,有望发展出针对遗传性疾病等的全新治疗手段。存于生物体内的基因序列,居然可以被人为编辑,某种意义上讲,这项技术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在北京大学,就有一位开发分子“剪刀”编辑生命密码的先行者,他就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魏文胜教授




为“颜值”选择北大


想考北大需要一个很高大上的理由吗?需要,也不需要。


当年准备高考时,北大招生组来到了江苏连云港市,在魏文胜所在的高中开展招生工作。


招生组老师“哗”地展开一张彩色招生简章,里面两张照片顿时吸引了魏文胜的注意,那是晚霞映衬下的未名湖和博雅塔。



当时从未去过北大的魏文胜心里不由一动:“好漂亮,这才是我应该去的学校!”


原来“颜值”也可以是选择北大的一个理由!



怀着朦胧的憧憬和期待,他从激烈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填报志愿时,偏爱数学物理的魏文胜被人“劝”去学当时最热门的生物化学专业。


他说:“年纪小的时候,毛病都差不多,觉得自己应该去学最热门的。”


报完北大生物系(现在的生命科学学院)的生化专业之后,他还特地去新华书店寻找相关方面的书籍,想弄清楚自己报的“生物化学”到底是什么。


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魏文胜开玩笑说,自己是被那两张照片“忽悠”进的北大,然后又被人“忽悠”进了生物系。



挫折教育:逆风飞得更高


回忆30年前求学北大的往事,魏文胜教授坦言这是一笔宝贵财富,即便他曾苦恼纠结过。


初入北大,他就受到了“打击”。在激烈的智力竞争环境中,想要突出并不容易,这让当时多少有些年少轻狂的他感觉不适。正是这种现在看来不算打击的“打击”,逐步纠正了他对于自身的认知。


而北大也提供了与许多优秀同学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他的眼界格局,最终把他带向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魏文胜真正进入实验室进行系统科研是在大四做本科毕业论文时。


他从小爱动脑筋,和纯粹记忆知识点的枯燥相比,科研带给了他不少乐趣。


尽管如此,基础科研的辛苦显而易见,当时支撑他的逻辑很简单:“这是所学专业,你得做好。”


本科毕业后,魏文胜远赴美国继续深造,先后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学习。



2007年,魏文胜回到母校生命科学学院担任研究员。


其实在回国之前他也曾犹豫,“应该把握大方向大趋势,而非在意眼前得失”,经过丁明孝、朱玉贤两位老师的点拨,带着对母校求学时光的美好记忆,魏文胜最终选择了回国发展。


归来十年,亲历中国各领域蓬勃发展,基础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教育科技高速成长,回望当初抉择,魏文胜倍感欣慰。



然而回国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历史再一次轮回,初回北大工作的经历与初入北大学习的经历颇为相似。


刚开始的研究并不顺利,魏文胜又一次经历了北大的“挫折教育”。无论之前在国外的科研成果如何,回国都是全新的开始


他最初选择的研究方向与他在美国的研究“主业”完全不同,这个巨大的转弯一度把整个实验室带入了窘境。这次剑走偏锋既给魏文胜留下了深刻教训,也为之后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正确把握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科研的低谷期,魏文胜感受到了前辈师长的持续关怀,其中包括退而不休的郭振泉教授、早年的生物系主任顾孝诚先生等;因为学院当职领导只支持、“不过问”,所以不会背“包袱”。


这种在别的学校少见的北大式的“放养”,给了研究者充分的学术自由,也成就了魏文胜的科研“任性”,让他成功转型,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2007年和学生郊游,后排右一为魏老师



在路上

除了开创新方向的艰难,具体的科研生活确是由实实在在的忙碌构成的。


与大多数PI一样,魏文胜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规模可观的实验室的管理者。谈到科研的辛苦,他非常豁达。在他看来,辛苦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是否热爱,有没有从中获得成就感


一直以来,前沿科研竞争都十分激烈,竞争者在哪儿也常不为人知,从想法到方案再到具体实验,过程和结果充满变数。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发挥效益,得到认可,忙碌的科研在他看来其实非常激动人心



科研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魏文胜慢慢找到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感觉。


有幸得到国家和学校优质平台的助力,魏文胜自身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他的团队在基因组编辑技术方面已取得多项突破,他本人也先后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罗氏中国青年学者奖、拜耳学者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


他所培养的学生也获得众多荣誉和肯定,包括多人次的北京市及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学术十佳、北京大学年度人物、北京大学五四奖章等。



科学高峰是攀不完的,面对未来的科研之路,魏文胜依然保持着清醒头脑。


他说放眼世界,竞争依旧,困难依旧,机会也依旧。过去的成绩和失落已经不再重要,一次次的归零使魏文胜的科研团队不断积累、不断攀升。


他说自己“依然在爬坡阶段,依然有太多值得攀登的目标”,“还在路上”。


2010年实验室出游前合影

后排右五为魏老师



无用之用与科研工作者的品格


当初,是北大浪漫优美的未名湖吸引他踏入燕园;而后,北大校园内浓郁的人文气息就一直感染着他。


魏文胜推崇无用之用,在他看来,广泛的阅读、发散的兴趣爱好都极有益处。


北大人崇尚自由独立思考的精神在魏文胜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秉持着这种品格,也希望将它传承给学生。



对于自己科研团队的管理,他称自己“既严格又不严格”。


对于科学研究,他的态度无疑是较真的,与学生交流通常不会拐弯抹角、特别照顾对方的“面子”,因为他很清楚做科研时间成本的宝贵,但是他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作息和习惯自由安排日程


“科研是做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火花”,他鼓励学生们工作要勤奋、认真投入,但是心情应该尽可能放轻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团队往往是“怎么开心怎么来”,他希望这是一个好玩、有趣、有凝聚力的集体


谈及对学生的期待,他认为首先是好的人品,“人品不好,越聪明越令人担心”,其次才是专业训练的背景、思维、能力等


他直言做科研极具挑战,因为是要发明或发现人类历史上没有的东西,而科研训练可以培养独立性,激发批判和创造性思维,更能够锤炼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过严格训练的博士毕业生,往往能适应来自不同行业的挑战


2017年回归北大10年实验室纪念

左一为魏老师




从对未名湖一见钟情的执着少年,到回国十年成为独当一面的顶尖科研工作者,魏文胜总调侃自己取得一点成绩是因为“争强好胜的虚荣心”。


其实,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奋发进取,引领未来。



个人简介



魏文胜199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99年获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及担任助理研究员,2007年回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目前兼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及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带你走近“魏文胜实验室”


文字:刘文欣

图片:受访者提供

摄影:张首登、于浩

责编:园中葵

排版:筱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