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看星星 | 了解下这个国际化的天文学科吧!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于2018年5月公布了获得2017年IAU优秀博士论文奖的9位获奖者,其中一位为北京大学2017届博士毕业生徐思遥,她由于在磁流体动力学湍流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上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而获奖,是9位获得者中唯一的亚洲面孔。
北京大学天文学科在这十余年的时间内快速发展,并把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在燕园的西北一隅,一座楼台亭阁上挂着“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字样,在蓊蓊郁郁的树丛间远离喧嚣,称得上“遗世独立”。
登上二楼,十来个年轻人围坐着,里面有熟悉的亚洲面孔,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面孔,似乎正热烈地讨论着某个话题,吴学兵在旁听着,脸上带着笑意。
吴学兵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现任《天文学报》和《天文爱好者》杂志编委,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
研究兴趣包括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超大质量黑洞、黑洞吸积物理、观测宇宙学等。研究成果入选2015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7年、2003年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获中国天文学会首届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
问:同学们讨论得很热闹,是在上课吗?
这是我们自由讨论时间,每周有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自由讨论时间通常会由2个老师、博士后或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些热点的科研问题、他们感兴趣的前沿工作,或者是自己最近做出来的科研成果,然后和大家讨论。
偶尔也会邀请来访问的学者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最新成果,今天恰好是一位澳大利亚天文学者和一位学生与大家作分享。
问:刚才听到大家都在用英语交流,科维理所作为国内第一个国际化的天文研究单位,其“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也是为北大探索建设新体制的研究所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研究所与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有很多资源,比如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在本科生、研究生乃至老师之间都是共享的。
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和培养上都非常注重国际化。目前北大天文学科1/3的教师为外籍,1/2的博士后为外籍,几乎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者访问北大,2012年至2017年共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Brian Schmidt、著名天文学家Sandra Faber和Rashid Sunyaev等在内的250多名一流的学者来访交流,他们的到访使北大师生在国内也能拥有一个国际化的天文学术交流平台。
其次,北大领头推动的中美大学“10+10”天文交流项目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多与国际同行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中国天文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同时,科维理研究所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运转,由国际著名同行组成科学顾问委员会,指导并评估研究所的各项工作。
问:2006年,科维理基金会在全球寻求合作伙伴,创建新的研究所,北京大学在与众多知名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10余年里,北大科维理所和其他科维理研究所是如何进行交流合作的呢?
科维理基金会是美国著名基金会,支持天体物理、纳米科学、神经科学等当代前沿基础科学的研究。
先后出资支持建立了20个研究所,都建立在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里,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科维理理论物理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科维理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所等。
天文学方面,有三个研究所在美国,分别在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还有三个在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中国的北京大学。
我们会每年给科维理基金会提供年度报告,报告这一年度开展的工作等事项。
当然,基金会也鼓励研究所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我们和东京大学共同设立了4年制的“联合博士后”项目,入选这个项目的博士后2年在北大,2年在东京大学做研究工作。
科维理基金会出资支持的6所天文学研究所
问:您认为在中国建立一所国际领先的天文机构,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条件?北大科维理所未来的发展计划是怎么样的?
在中国要建立一所国际领先的天文机构并不容易,我们也在做很多新的尝试,希望得到国家和学校多方面的支持。
北大科维理所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一流的国际学术发展平台,以国际最高水准推动天文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流天文人才。
问:近年来,北京大学天文学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如获201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优秀博士论文奖的徐思遥、获2016年首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的黄样和王龙。您对毕业生有什么期待和祝福?您觉得成为优秀的天文学者需要什么素质呢?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是由世界各国天文学家联合组成的学术组织,自去年设立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来共有18名获奖人,北大天文学科的博士毕业生中已经有3人获奖。今年获奖的徐思遥还是其中唯一的亚洲面孔,可以说成绩突出。
我希望这些同学都能有很好的未来,学术成长顺利,更希望同学们学成后为国家天文事业贡献力量。
我想,要成为优秀的学者,首先对科学要有热爱,这是不管做哪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需要的。
天文学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日新月异的基础学科,也是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科学领域。普通大众对它的了解不是很多,但爱好天文学的年轻人不少。平时我们在北大做一些天文科普活动,参与的同学非常多。
青年学子如果喜欢做相关的科学研究,一定要沉住气,功到自然成,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2016年首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者
(第二排中为黄样,第三排左为王龙)
201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第三排右为徐思遥)
问:天文学是基础科学中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交叉学科与前沿研究领域。您对想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有什么希望和建议呢?
最希望他们能深入了解这个学科。
很多时候,业余的天文爱好和专业的选择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做研究一定要真心喜欢才行。
成为一个天文学家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数学、物理课程,数理基础非常重要。
此外,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也是在专业上长期发展需要重视的,因为天文学科有很多必要的国际交流;而天文图像和海量天文数据,则需要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处理。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就曾考虑建天文学系,虽因条件不成熟未能实现,但仍安排了天文学的相关课程。
1960年,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正式成立。而后经历了成立之初的创业艰难、十年的曲折困惑,但北大天文人在艰苦的条件里依然不懈求索,终于迎来改革开放后天文学科的蓬勃发展。
2000年6月,天体物理专业正式扩展为天文学系,聘请中国科学院陈建生院士担任系主任。
2006年,北京大学与美国Kavli基金会正式签署合同,成立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IAA),并于2008年正式运行。
经过几代天文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北大天文学科硕果累累,教学科研队伍渐趋完善。
北大天文学科教师在国际天文组织、期刊、科研机构等平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大10余名教师是国际30米望远镜(TMT)、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团队成员。
此外,北大天文学科还与加州理工学院达成协议,依托中科院南京天光所为美国帕洛玛天文台5米海尔望远镜建设新一代光学光谱仪(NGPS),将以实物贡献的形式,在国际著名望远镜上使用自主研制的科学仪器,这已成为我国与国际著名大学开展天文科技合作的典范。
文字:谭诗颖
图片: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美国科维理基金会
排版:筱羽
责编:园中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