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访谈 | 北大历史学系张帆:沉潜在这个年代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2-08

编者按

走过120年的风雨历程,今天的北京大学正在为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不懈努力。《北京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院系和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院系,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主体,也是产出新知识、新思想和前沿科技的基础。


新闻中心推出特别策划“院长访谈”,邀请北大多位院系掌门人畅谈院系建设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简笔勾画北京大学“双一流”创建征程,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北大各个学科的发展。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史学堂”,是北大历史系的前身。几经辗转,北大历史系发展至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历史目光和渊博知识的人才,沉淀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与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成为北大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史学系教授及毕业同学(1937),前排就坐者左起王谟、钱穆、孟森、姚从吾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1992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余年来,张帆见证了北大历史人薪火相传、矢志不渝的优良品质;站在母校百廿的历史节点上,他也随历史学系一起,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北大人的精神面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原始材料为基础,是北大历史系的一个原则




Q: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北大历史系沉淀下了哪些传统?


A:历史学系建立于1899年。近120年来,北大历史的传统主要是学风比较扎实,进行的研究强调要有稳固的史料基础。


历史学就是以材料为基本功。方法很重要,语言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材料。我过去打过一个比方,就是北大历史系在全国历史系中的地位好像武侠小说里众门派中的少林寺。少林寺的人也不见得武功最高,但是他在外面会比较受尊重,因为他基本功扎实,比较重视内功的修炼。对我们来说,内功就是史料方面的训练。北大对于学术基本功要求比较高。


在历史系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讲课、指导论文都要求学生从史料出发,避免空论。当然,历史学系对理论和方法也很重视,但是历史研究要以原始材料为基础,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Q:您在担任系主任之后,进一步推进了小班教学实践。您认为历史学的教学有何内在规律,在当前情况下,又要如何创新?


A:历史学系历来把通史教学视为史学传承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当中,历史系也十分注重坚持以原始材料为基础的原则。在我所授的小班课程中,我每次都以专题形式为学生配发文献材料,希望学生们能尽早接触第一手史料,通过充分的阅读和讨论,来加深对历史脉络的感知。历史学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哪怕从最简单的材料入手,也无论如何不要畏惧原始史料


在这一点上我们总体上是延续,但是也有一些变化。我们以往的教学传统更注重课堂讲授,照本宣科的特点比较明显。现在我们更加注重实践,利用暑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些课在讲课之余也会做一些调查,和某些地区的档案馆、文化馆合作,查阅当地的一手资料,包括没有被使用过的、利用的还不够系统充分的。我们一方面利用这些资料来教学,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搜集和使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我们重视社会实践也有十多年的传统了。从最开始的教学参观,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比较贴近社会现实和与近现代历史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当时就是有意识向这方面开展,现在也做得挺好的。







全国的历史院系只有北大历史系同时拥有两个双一流学科



Q:近百年来,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与之相比,您认为历史学应当在人类社会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A:人文学科的特点就是它并不特别具有时效性,并非随时为现实提供到位的服务。它对社会的影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塑造的影响,都是很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对于人文学科的发展来说,不能以一个急功近利的态度来要求它,而应该给它一个宽松的、比较自由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学科的地位经历了一个波动。起初地位很高,后来被应用型学科完全压制,到今天又重新抬头。可能因为大家意识到,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文学科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年轻的学生开始更多地出于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专业,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地考虑就业、挣钱之类现实导向的因素,这一点令人欣慰。



Q:立足新时代,北大历史系在推动史学教育或研究的发展上有没有一些新的尝试?


A:北大历史系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结合时代发展做了一些创新。比方说,七年前我们就和元培学院、外国语学院合作,新设立了一个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就是针对世界某些国家和地区,培养出通晓他们的语言、熟悉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学生。


过去没有这个专业,世界史是自己培养,分别去学区域、国别、时代。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比较重视语言基础,有了外国语学院的条件、有了那么多语种,对他们进行比较专业的外语训练,有条件的话派到相关国家、地区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外国历史,从长远发展来讲就更有成效,与传统的世界史有所不同。这算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方向。






Q:您觉得北大历史学系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能发挥哪些作用?


A:“双一流”计划从2017年开始正式推行,教育部经过调查和评估,评选出了一流大学若干,一流学科若干。我们历史系的两个学科:中国史和世界史,都被评为一流学科。全国的历史院系只有一家同时拥有两个一流学科,就是北大历史系。这说明北大历史系的综合实力从长时段来看还是比较强的。


但是评级也是会变的,如果长期停滞不前,还是会被其他学校超过。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和发扬学术优势、优良传统。在研究方向、理论方法等方面也需要进行一些变通和改革,吸收一些国内外其他学校先进的经验和理念,进行必要的创新。延续和巩固优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与过去相比,当前北大历史学系的学科规模相对偏小。一定的学科规模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学科竞争中的关键要素,未来历史学系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育,引导和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


北大最近成立了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强调以区域和跨国视角研究以往独立的国家历史,利用历史学的优势,对相关国家、地区有更立体和全面的了解。这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点。



接:围绕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北大提出“30+6+2”学科建设项目布局,即,面向2020年,重点建设30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面向2030年,部署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在学校层面,布局和建设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带动学科结构优化与调整,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历史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对认识、理解社会有很大帮助




Q:尽管北大历史系受人尊重和敬仰,但不得不承认历史学在学生中间并不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觉得历史学系该如何挑选人才、培养人才?


A:学历史的一个基本素质是要有耐心。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是说短期拼搏一下就能出名,而需要长期的积累。历史学做出成就来年纪不会太轻,历史学家通常年纪越大,水平越高。一方面他积累的东西、看的书更多,另一方面他对现实的体验也更深,对历史的认识也因而更加透彻。所以在历史学中做出成就是需要时间的。急于成名是不应该的,必须有不追求短期成果、长期坐冷板凳的精神。


现在历史学系开办了面向高中生的暑期课堂,主要是吸引对史学有兴趣的、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将来报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我们希望真正招到对史学有兴趣的学生,而不是调剂过来的、不情愿的,有兴趣学习就会比较主动。



开办暑期课堂就相当于在中学中做了一些宣传,与他们进行一些接触,也希望中学里的史学爱好者对北大多一些了解,吸引他们报考北京大学。如果能从中挖掘到一些人才,也比较理想。实际上这样的孩子不少,我们每年暑期课堂都能发现一些优秀学生,他们后来报考北大之后学习也很不错。


同时,我们和世界很多大学都有交流和合作协议,会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些出国深造的机会。去年和英国牛津大学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我们会选出我们这边优秀的、有志于西方古典学研究的学生到他们那边去深造,有机会的话在他们那边继续读研究生。类似的机会我们还是比较多的。




Q:在一般人看来,学历史、研究历史都是个“费力不讨好”苦差事。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您觉得历史学有哪些可取之处呢?


A:历史研究主要针对历史上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积累起来,会对历史形成相对通达的和宏观的认识,可能就会与现实有关。不过与现实的关系不一定是我们刻意追求的。我国历史传统非常深厚,提升历史文化素养也应是我们每一位国民的必修课。在社会、经济都高速发展的今天,包括史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愈加重要。


北大历史人一个重要的气质就是沉潜。很多东西是内在的,不表露在外面。需要沉潜到历史材料及其体验之中,而且还不是片段的或是即兴的,是一个带有延续性的较长期的过程。


对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接受的历史学研究的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继续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将有一个很好的起点,如果不做研究,历史学的专业训练也能对你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也会有很大帮助。历史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可以间接地反映现实。




Q:能否请您送给热爱历史或是还不甚了解历史的学生一段简短的寄语?


A: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说是人类自我认识最重要的方式。人类经验已经无数次地证明,历史与现实之间具有千丝万缕难以切断的联系,存在着大量的共性和一般性可供比较总结。有的时候,人们迫切希望走出或摆脱历史,也似乎经过奋斗达到了这一目标。然而,历史就像一个幽灵,或许在你的视野里短暂消失,但实际上从未远离,而是会坚定不移地长久缠绕着你。因此,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现实。这就是历史的价值所在。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门,它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历经近120年的风风雨雨,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


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屠寄、李大钊、朱希祖、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寅恪、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受颐、陈垣、顾颉刚、范文澜、张星烺、刘崇鋐、冯家升、毛子水、劳干、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名师先后在此执教。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精华汇入本学科,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田余庆、罗荣渠、张广达、宿白、严文明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学科建设成绩突出。目前下设10个教学科研实体,拥有近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以及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


2004、2008 两次学科评估,北京大学历史学学科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榜首。2012年学科评估,中国史、世界史两个新设的一级学科均列全国第一。2016年学科评估,中国史、世界史两学科分别列名A和A+。


目前历史学系在岗教师中,现任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者5人,现任教育部全国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2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8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人。


同时,还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4门,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精品课3门。曾获国家教学成果集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过往的活动,重点考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演变进程,反思既往,获得教益,提升智慧。其认识论地位高于一般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主要基础。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未来将在已有基础上继续补充力量,整合队伍,拓展研究领域,产生更多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持续为国家培养有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社会栋梁,包括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高级专业人才。








采写:郑思琳

编辑:以栖

图片:来自受访者

摄影:黎潇逸、曾亮

排版:杨燕燕

责编:园中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