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境内首批汉代简牍出土,来感受下北大考古的含金量!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2-08


编者按

山西境内、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

首次发掘的汉代简牍

成套的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

漆案、漆盘、漆耳杯、漆纚冠

铜印、玉印、串珠……

今年夏天

这些汉代文物

从太原东山古墓中重见天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从今年暑期开始展开了太原东山古墓M6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参与这次考古工作的,不仅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还有几位来自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同学。考古实践中,他们把书本上的化学知识真正用到了文物的发掘与保护当中,北大跨学科的优势得到集中体现和应用。


接下来,就一起来分享这些北大师生挖到国宝的神奇经历吧!



01

新式实验室考古在太原东山汉墓展开

2013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太原东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并推测其主墓可能属于西汉代王及王后,这是近年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2018年暑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受邀参与了该墓地祔葬墓M6的实验室考古工作,与当地的考古工作者一起,实践了一种新的实验室考古工作模式。


实验室考古工作现场


 北大研究生进行红外摄影


北大研究生进行取样




这种实验室考古新模式将发掘清理分析鉴定应急保护几个步骤有机结合,能有效辨识腐朽严重的文物遗存,提取易被忽略的考古学信息,实施针对性保护措施。


这次考古工作出土了成套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漆纚冠、铜印、玉印、串珠等珍贵文物,并获得重大发现,出土大批木质简牍。


这是在山西境内、同时也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首次发现简牍文物。这批汉代简牍现已运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即将开展后续保护和整理工作。


联合工作组开展实验室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中的文物



02

考古文博学院的木质文物保护研究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胡东波教授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与科研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谈起木质文物保护的往事,胡老师有讲不完的故事,从马王堆汉墓的漆器,到吐尔基山辽墓的彩绘木棺,还有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


胡东波说,木质文物保护研究自己做了许多年,但是还有许多难点有待突破:“埋藏环境对这类文物影响太大,在半干旱地区糟朽最为严重。对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这次太原东山汉简对我们是个很好的研究契机。”


胡东波向有志于从事文物保护的学子寄语道:“我们北大的文物保护学科是全国最早设立的,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建设,现在发展到了需要突破的关键点。文物保护要与考古学科结合得更紧密,除了保护文物实体,我们还要保护文物的考古学信息。现在国家对文物保护人才需求很大,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共同推动学科发展进步。”


文物保护专业的师生

 



王恺在2017年刚刚入职考古文博学院,成为文物保护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谈起这次太原东山汉墓的工作,他说:“我觉得实在是太幸运了。我第一次参加文物保护工作,就是2009年胡东波老师领着我在太原保护汉代画像石。今年是我第一次带学生实习,又在太原有了这么好的收获,真是奇妙的缘分!”


王恺介绍自己博士阶段的研究课题是骨质文物保护材料,“现在做汉代木椁墓的实验室考古,还要保护简牍文物,又跨了一次学科”。王恺坦言面对新问题的挑战压力不小,但是突破学科边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是无可比拟的,他说:“木材是古人最常用的材料,但因为在北方和中原地区保存情况差,发掘和保护方面障碍也多,以前不太受到重视。我想在这次东山汉简的工作中尝试跨学科的研究手段,为糟朽的木质文物做出一套系统的、从发掘到保护的办法



03

院系合作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

新的学术发现和突破往往发生在学科交错的边界。为了“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北京大学致力于推动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成长。北京大学学科实力强劲,跨学科教育有“强强联手”的效果。考古文博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联合,推出了文物保护技术辅修(双学位)项目,和跨学科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化学基础方向),吸引到了不少聪颖好学的化学专业本科生。


在这个暑假,几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同学借着专业实习的机会,也加入到实验室考古的工作中来,在考古文博学院和太原市考古所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动手实践了文物的现场保护处理、初步修复、采样和后期分析检测等工作。


北大师生现场教学


参加本次实习的师生



2017级的胡奕潇入学不久,就被学校提供的丰富跨学科项目吸引,她说在众多兴趣点中选择了文物保护,是因为“小学时候看了非常多中央十台播放的节目,还有考古相关的绘本,都翻来覆去看了非常多遍,对挖出宝藏充满梦想”。


“真正初步了解到这个学科是裴坚老师的一次讲话,听完之后觉得非常棒,正好又有文物保护双学位的这个机会,就以这个为目标,很开心地加入了。”参加了太原的工作后,胡奕潇觉得自己“之前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现在是以一种好奇的态度往知识空白处填写内容”。跨学科学习的收获让胡奕潇感叹:“好厉害啊


胡奕潇清理漆器


2016级的黄馨敏是辅修生,在太原考古现场亲手接触文物的感受让她格外难忘。黄馨敏负责清理保护的第一件文物是一只黑色漆耳杯:“随着耳杯上的泥土被清洗干净,杯沿那一圈红色线装饰显露出来,让整个黑色耳杯都活泼起来了。杯底还有一圈凸起来的点状装饰,这是隔着博物馆展柜很难注意到的细节。当它被真切地握在手里,它的美丽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实习的时候每天都在期待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黄馨敏处理漆器


东山汉简运抵北大后,黄馨敏又申请参加保护整理工作。她说:“想到自己可以研究如此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心情就有一种不可思议感。特别期待之后研究出的结果,也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研究的前沿。”


实习本科生保护处理后的漆器



2015级的本科生王卓琦已经确定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投入稀土配位化学的研究。谈到文物保护专业学习的收获,她说:“选择文保双学位的时候已经大三了,化院的课程也进行到了一个比较紧张的阶段。但是文物保护专业的课程挺有趣的,还有很多上手实践的机会,虽然满课也没有觉得很辛苦。有很多在化学专业中只在书面上学习过的东西,要拿来直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第一个学期做的陶器,只学习过粉末X射线衍射的理论知识的我们竟然直接要面对一台全新粉末X射线衍射仪,自己研究怎么开机运行、怎么使用工作站、怎么分析处理数据做出结论,这些经历是很独特的。”


作为化学准博士生的王卓琦说:“文物保护与化学专业的相关性是很强的,虽然一般不需要研究分子层面的变化,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化学’的思想经常是个灵感。我读这个学位最大的收获还是拓宽了眼界,有很多历史或是考古方面知识真的是理科生的盲区,仅仅是接触到了一点,就觉得十分精彩。”


将在北大保护整理的简牍文物



谈及本次实验室考古的收获,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认为“找到东山汉简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发现本身”。他从考古学的基本理念角度解释说:“很多人认为考古就是‘挖宝’。实际上,考古学是利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而分析信息、研究历史的学科。它的特点正是‘人文为体,科学为用’,是典型的交叉学科。


孙庆伟对交叉学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参与这项工作的师生几乎都有化学背景,他们的收获固然得益于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联合培养方式和学科交叉模式具备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我非常乐观地相信,这样的发现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惊喜。”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面临着学科转型,需要文物保护技术上升为文物保护科学。孙庆伟说:“只有将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的理念与自然科学原理充分融合,才能够真正诞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科学体系。也只有在这个学科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切实永久的保护。”


孙庆伟教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裴坚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本科生教学改革,和孙庆伟教授联手启动了两院在跨学科教学工作上的深度合作,他说:“学科交叉的目的不只在于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视野。文保专业与化学专业的结合不仅使文保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立足点,也对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此次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也会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去完善这个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裴坚教授


考古文博学院的施文博老师为跨学科教学项目服务以来,被两个学院的同学们称作“最好的教务老师”。她介绍说两个学院的合作由来已久:“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从开办时就得到化学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一直希望推动进一步合作,力于世界一流的化学学科实力,提高文物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科科研能力。”


在这个跨学科项目正式推出前,两个学院就培养模式和方案仔细斟酌,展开了多次讨论与修订,近期又根据师生们的反馈,再次更新了培养方案。从2015级到2017级,报名学习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


施文博说:“现在面临的实际困难是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的排课时间冲突。我们要想办法给学生更灵活、更充分的选课机会。另外还要继续调整培养方案,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双学位或辅修的培养出口。” 



04

校地联合、院系联手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


谈到考古文博学院的校外合作项目,孙庆伟感慨良多。他说:“自1952年北大考古专业建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田野考古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通过和地方兄弟考古单位精诚合作来完成的,对此我们充满敬意与谢意。北大考古长期在山西开展工作,几代学人建立了深厚的学术情谊,也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这次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实验室考古,是校地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两家单位的通力合作,现在初战告捷,相信未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多更大的学术成果。”


校内跨学科合作研究是北京大学的优秀传统,它使百廿名校保有旺盛的学术活力。在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捐赠,获得一批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联合建立了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承担竹简的保护和整理工作,开启了近十年来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研究人员分布在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中心、考古文博学院、中文系,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这批汉简和2010年捐赠回归的秦简牍的相关工作。


太原东山汉简的到来,又将为多个院系、不同学科间的合作研究续写新篇。


朱凤瀚教授



谈到即将启动的保护整理工作,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学家朱凤瀚教授十分期待:“迄今为止,汉简已多有出土。但在山西、特别是在属于晋北的太原出土还是第一次,而且简的数量也较多,我们相信这批简牍能带来新的珍贵的学术信息。”


朱凤瀚教授说:“随着跨学科的出土文献研究工作展开,不仅能够促进北京大学跨学科科研领域的发展,成为人文学科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能够卓有成效地促进文物保护与出土文献研究的青年专业人才培养。除了即将开展的太原东山汉简研究外,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目前还承担了重大考古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简牍的保护研究工作,所有这些都显现了跨学科科研机构的充沛活力。”




点击相关链接,感受北大考古:

我在北大学修文物

欢迎走入“考古第一帝国”

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大考古参与发掘“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厉害了,北大考古人 | 国家宝藏的守护者

首次集体亮相!北大赛克勒博物馆这十件馆藏珍品,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繁荣!







来源:考古文博学院

图片:来自受访者

采访、资料整理:朱家碧、吴星潼

编辑:朱家碧、吴星潼、慕鲁、吴千蕊

排版:廿四

责编:以栖、园中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