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这23个人的样子,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
编者按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正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二层展廊展出,画家杨华为每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画像,再现他们的气质面貌。
“两弹一星”元勋由23位国宝级的科学家组成,他们都是为中国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巨大贡献的划时代科学巨星,其中,于敏、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钱三强、郭永怀、屠守锷、彭桓武等12位功勋人物为北京大学校友。
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文联联合举办,展出时间为12月11日至16日。如果你无法亲临现场,就让我们一起在本篇推送里领略“两弹一星”元勋的风采,纪念他们的伟大精神,并向他们致敬吧!
“两弹一星”元勋
23位国宝级科学家
他们以身许国
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
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
历史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元勋们的画像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他们眼角的皱纹
藏着多少岁月的故事
在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下
我们看到:
勇攀科学高峰的身影
勇往直前的坚定意志
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
我们只能在画像前
久久停留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次画展的亮点之一是展厅入口处一幅以艺术形式呈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们的“大合影”元勋们没有一张合影,杨华创新地将23位人物的肖像画在了一起。
科学家们身上体现的爱国奋斗精神、团队精神、家国情怀、忘我的牺牲精神,以及为了祖国科研工作隐姓埋名一做就是几十年的经历,都深深触动着杨华。
创作者杨华介绍:“大幅肖像更能体现人物精神气质、面貌特征和人生阅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于敏(1926- )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解决氢弹等热核武器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从原理到构形的完整设想;领导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大量关键性理论问题。
王大珩(1916-2011)
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领导开拓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主持制成首台激光器、首台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装备和多种国防光学仪器。
王希季(1921- )
卫星和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研制成功中国多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设计,任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王淦昌(1907-1998)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指导首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具体组织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爆轰物理实验、近区核爆炸探测、抗核加固技术、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提出激光惯性约束受控核聚变设想并获得证明。
邓稼先(1924-1986)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领导开展爆轰物理、 流体力学等研究;领导完成首颗原子弹理论方案,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爆轰模拟实验;组织探索氢弹设计原理、技术途径,领导参与首颗氢弹研制、试验。
朱光亚(1924-2011)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领导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领导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开展堆物理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武器化作出突出贡献。
孙家栋(1929- )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领导参加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实验;任首颗人造卫星研制技术总负责人。
任新民(1915-2017)
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作为运载火箭技术负责人领导首颗人造卫星发射;领导组织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试验。
吴自良(1917-2008)
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领导完成特种电阻丝研制;主持研制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原子能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芳允(1916-2000)
无线电电子学、 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研究提出卫星轨道参数,研制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控制和首颗遥感卫星的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能宽(1923-2016)
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领导组织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研究;组织参加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制定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方案研究,为首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发展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嘉墀(1919-2006)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领导参加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提出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方案与技术设计思想;指导研制了原子弹爆炸检测技术和设备。
周光召(1929- )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领导、参与爆炸物理、 高温高压物理、中子物理等研究,为首颗原子弹、氢弹及战略核武器研制作出大量重要工作,为国防科技、科学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赵九章(1907-1968)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倡导发展人造卫星事业,开创高空探测研究,组建空间科技队伍,提出卫星研制的建议;开展遥测、跟踪技术、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冲击波传播规律等研究。
姚桐斌(1922-1968)
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领导、参加500余项课题预研、研制,领导、指导锰基轩料合金研制及轩焊工艺研究,主持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等研究。
钱骥(1917-1983)
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领导探空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等研制;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人造卫星预研;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任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方 案总体负责人;领导返回型卫星研制。
钱三强(1913-1992)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组建一系列核科技机构;领导建成我国首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首台回旋加速器等重要仪器设备;组织原子弹研制联合攻坚,开展氢弹预研,提供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郭永怀(1909-1968)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领导组织爆轰力学、高超声速流、飞行力学、结构力学、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为核弹、氢弹、卫星实验均作出巨大贡献;参加中科院卫星设计院领导工作。
钱学森(1911-2009)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4)。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领域成就突出,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是中国火箭导弹 技术发展的重要实施方案,长期担任火箭导弹、航天器研制技术领导,为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屠守锷(1917-2012)
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任副总设计师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
黄纬禄(1916-2011)
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
程开甲(1918-2018)
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在国内首先计算出原子弹爆炸弹心温度、压力;设计、主持几十次核试验,推动核武器设计、改进、试验等协调发展;创立系统核爆炸极其效应理论、核爆炸测试研究、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
彭桓武(1915-2007)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在核物理、中子物理、 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及核爆炸理论等领域贡献突出;领导、参加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战略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
看了画展的师生们都有很深的感触——
“从前郭永怀在我心目中是比较严肃的形象,在这次画展上看到了他和蔼和亲的一面。”
驻足于郭永怀的肖像画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开明说。
“这次画展题材好、艺术水平高。”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韩玉真老师是开展当天第一位来到现场的参观者,他观看完画展后,感慨道:“他们是让中国挺起民族脊梁的人,今天祖国的强大,离不开他们——他们永远值得铭记。”
“非常传神,”陈芳允先生的儿媳陈金凤也来到了画展,驻足陈芳允的画像前,她说:“老一辈知识分子虽有专长,但却平和、谦虚,他们真心热爱他们的事业,为国家殚精竭虑。年轻人在观展过程中,通过了解人物事迹,汲取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可以激励自己为国家多作贡献。”
1956年入学的地球物理系丁敬忠教授是地道的老北大人,他看完展览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出国就是为了回来报国!他们顶着巨大风险,克服重重阻力回归祖国,这些精神品质值得每一位北大年轻人学习。”
“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北大人应具备这样的责任感。”
“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和鼓舞,”2017级中文系硕士生刘修齐坦言作品让自己深受启发,“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有时过于关注个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很多事情只有在集体的耕耘下才能实现。展览让我对元勋们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
11位北大人入选!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名单公示
来源: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中科院文联
绘画作品:杨华
文字来源:北大新闻网、中科院文联
采访及文字:杨华、王岩
编辑:慕鲁
排版:张唯佳、筱羽
责编:园中葵、以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