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前线专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
编者按
这18支医疗队中包括了北大医学的三家综合性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在这里,书记、院长亲自挂帅, 带领数百名专科医护人员,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2月19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姜保国受邀接受中央电视台战疫情特别报道专访,介绍了救治工作的情况。
为什么这次精锐出征选择驰援同济医院?
A: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是一个新的建筑,国家卫健委把它作为国家队救治的区域,是因为这个区域有利于改建成传染病重症病房。
目前我们的北京大学的人民医院是派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支援团队?
A:
我们北医的三家医院,一共400多医护人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次一共是来了134位,分三批到达,第三批是2月7号到达同济医院的中法新城院区。
我们派出了什么样的医护人员阵容?
A:
第一批是国家卫健委组织了多家国家级团队来混合组建一个单建制的重症病房,那个时候我们每家医院选派了20个队员。后来国家卫健委要求院长和书记到达现场督战,同时调动各家医院的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共同驰援武汉。
到了第三批,按照国家卫健委新的指示,随着病人量的增加,我们每家医院要承担一个独立建制的重症病房。我们派了北医三家医院每家110人来到武汉,那天的飞机也是很壮观的。
到了临床一线,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A:
“多”、“重”、“急”是我的最初的感受。
到了中法院区,第一印象就是病人多。没有进到病房楼,就看到大量的救护车在转运病人。
接到病人后,也会感到病人病“重”。转来的病人都是发病一周或者是十天左右的病人,是重症的病人。
我们也感受到“急”。第一天开会,卫健委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原有的普通病房改建成能够适应传染病的重症病房,这是一个非常急的任务。从设计、规划、到接诊病人,只用了24个小时。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建立患者的出入流程、医护人员的出入流程、新的洁净区、新的污染区,这些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零开始。我们在这里也特别感谢同济医院,他们是很给力的,我们提想法,他们实施操作,这个过程非常顺利。
第二个24小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晚上九点,北医的三个病房同时接诊病人,不到一天,全部接满,也反映了当时重症病人“多”和“急”的状态。
为什么三家北大的精锐部队出征都是院长或者是书记领衔?
A:
卫健委要求国家队要院长和书记来带队。第一,能够稳定军心。一个重症传染病的团队,如果院长和书记在,大家心里会有非常好的平衡。另外,跟地方的医院和政府的交接和沟通也会非常畅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月19号收到了第一例的新冠肺炎的患者,这次派出这样一个超强的驰援阵容,如何保障北京患者的救治?
A:
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团队4000多人,护士来了100人,“家”里还有2000人,所以主力团队能够保障北京。
目前患者的情况怎么样?“急”、“重”、“多”的情况有没有改变?
A:
总体的病房的载荷还是满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现在把急、重症的病人进行分类治疗。
所谓分类治疗,就是把病人分成三类:一类是以单独的新冠肺炎发病为主的,大约占了30%左右;还有一部分是同时患有肺炎和很多基础性疾病,大多是老年人,占比超过了50%;还有一组,来的时候就非常重,已经出现了多器官的衰竭。
三种病人分类治疗有利于病人向更轻的方向转化。比如说,单纯肺炎的病人,已经有一部分准备做咽试纸,连续两次后要么出院,要么转入轻症病房。伴发疾病类病人,专家团队会根据原有伴发疾病的情况,同时治疗肺炎和原发疾病。我们的病房中有7个透析的病人,原本就是肾脏衰竭的病人。这样的病人在规范化治疗下,既能保证肺炎的规范化治疗,也能保证原有疾病的程序化治疗。
您刚才强调了多学科的救治。18支医疗队同时在一所医院进行同一种病症的这种救治,怎么充分利用多支顶尖医护人员的团队多学科参与救治?
A:
多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重症病人来说,比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包括了重症、呼吸内、急诊急救、控感团队、护理团队、麻醉师等等医生和专家。整个重症救治过程中,每个环节可能需要不同的专家来介入,共同讨论一个整体生命的救治,而不是单纯一个肺炎的治疗。
目前在救治过程中还出《诊疗共识》,由6家北京的顶级的医院和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共同参与。出台《共识》对于多学科救治有怎样的帮助?
A: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专家参与《共识》的起草和形成。在这样一个突发传染病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形成一个多学科的专家参与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体现了我们国内顶级医院顶级专家的科学精神。
每个专家看同一个病人都会有个别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如果我们专家一起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综合考虑,达成一个共识,这是治疗某一个疾病,尤其是大型病例非常关键、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第六版诊疗方案也要出台了,为什么有这么快的更新速度?所有医疗团队、三万多医护人员在一线做同一件事,诊疗方案的作用是什么?
A:
临床诊疗方案和诊疗指南本身对医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很多慢病都有标准化的国际或者国内诊疗方案。那些治疗方案的形成过程可能是几个月、半年和一年。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突发的大型传染病,我们的专家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一个能够分享、共用的诊疗方案,是非常有科学价值的。大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新的有效的药物和新方法。每个翻新诊疗方案的过程都是专家们对这个疾病认识逐渐成熟的过程。
一线目前主攻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分级诊疗,将病人分成轻症、重症和危重症,分成不同的医院;另一个是加大重症和危重症的救治力度,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同济中法新城院区主要针对的是重症和危重症,目前分级诊疗的方式有没有成效?
A:
我觉得已经见到成效了。从整体传染病的防控链条上,首先前端把病人应收即收,切断了传染链。同时方舱医院这种轻型病症的医院建立,不仅切断了病人在外围的传染链,还有最良好的基础治疗,保证轻型病人不向重症转化,这样我们治疗重症的团队会减少很多新增的病人。
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成阻击战了。一旦变成重症,我们团队的责任是去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把重症拦截住,不让它向危重症转化。现在同济医院中法院区积累了整个武汉地区最重症的病人,当然我们配备了全国最强的医疗力量团队。
看到目前累计确诊新增出院和死亡病例数据,结合您在一线诊疗的具体感受,现在您觉得困难或者是有信心的地方是什么?
A:
数据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关注的。我们的队员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拿手机看看大数据。大数据最近的整体反应我们觉得是一个向好的反应,因为总体的发病人次在减少,重症的病人也在减少。
当然,我们也有一种期盼,今天早上我看到新确诊人数还是4位数,最想看到的是某一天它变成三位数,这是我们近期的期盼。
接下来对于前方的一线团队的攻坚着力点会是什么?
A:
分两块,一个是防控还要再收紧,确保院外没有病人,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也在关注可能还在增加床位,这说明还有病人有需求。把所有的病人收治到医院里,这是防控的第一步。
到了我们这一步,更重要的责任是,我们用规范化的治疗来拦截这些重症病人向危重症转化。现在效果已经看到了,联合团队到中法院区第一周的病人的死亡率可能接近5%,现在规范化治疗以后几乎在3%以下。另外,前面规范治疗以后,转给我们的病人也没有那么重,所以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这段时间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也陆续传来了治愈患者出院的好消息为他们祝福,加油!
人物简介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公益行业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专项、国家“973”项目等多项课题;2006年度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年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2013年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国家“973”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在国际SCI杂志“The Lancet”、“Spine”、“Plos One”等发表论文6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编主译《关节周围骨折》、《创伤骨科手术技术》等著作21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