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大学子,是中国当代年轻人!
编者按
新冠肺病毒肺炎肆虐
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北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各个“战场”
当前,453位北大医学人驰援湖北
筑起疫情阻击战的坚固防线
全球北大校友捐款捐物资
源源不断地运往战疫最前线
疫情所在
就是北大人的职责所在
在这群不惧艰难、勇往向前的北大人中
80后90后纷纷请战一线
00后的北大青年也已到达防疫战场
他们成为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
或主动请缨,与父亲在一线并肩作战
或在自家小区门口承担疫情防控工作
或发挥专业所长加入防疫翻译工作组
或承担家乡当地物资及信息对接工作
或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数据分析
……
此时此刻
越来越多的北大学子
正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伍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他们身上
是中国当代年轻人的样子
一起走近他们
周勇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级硕士研究生
周勇平的父母均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他深知其中的忙碌与艰辛。看到家乡团委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令后,他毅然报名,父母也十分支持。
身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周勇平承担每天测量小区出入居民的体温、摸排外地返乡人员、劝导不戴口罩等不妥行为、宣传有关疫情防控知识等与相关工作。
遇到不配合的情况,周勇平也有妥善应对的心得:把相关知识掰开揉碎了讲,例如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居家和外出防护的目的、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要过度恐慌的原因等,居民们会理解的,正所谓“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南方多雨,周勇平在雨天“站岗”,鞋子湿了一双又一双,但他坚信,雨过天晴,太阳一定会出来,“战斗”一定能取胜。
王拯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级博士生
王拯家在山东菏泽单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人员流动广泛,防疫工作不可懈怠。王拯和其他一些在家学习的大学生响应居委会号召,志愿担当起部分防疫防控工作:查岗、测体温、登记、清障、消毒……分工明确,工作有序,认真负责。
王拯的任务主要是在小区出入口给重点位置以及进出车辆喷洒消毒剂,防止病毒传播。冷空气过境后,积雪成堆,降温迅速,但是大家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衰减。
通过志愿服务,王拯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和团结一心的重要性,他希望大家最大程度地理解并支持基层人员的工作:“只有全国一盘棋,我们才能取得防疫工作的最终胜利。只要全国一条心,就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天佑中华,平安昌盛!”
李浩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李浩的家乡位于西安北边村庄。大年初一晚上,李浩家乡当地下发文件,开始进行人员管控,在村口设立检查点,并招募志愿者。刚开始只接受党员参加,李浩想要报名,奈何自己不是党员,身为党员的堂弟对他说:“咱爷爷奶奶都是党员,他们去不了,你顶他们去。”这样,李浩也成为了抗“疫”志愿者的一员。
李浩的任务先是背着装满50斤消毒液的喷雾机给村子消毒,而后是在路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过往车辆和车主的信息、测体温等,同时也劝返一些外地车辆,让他们走高速。
按照家乡当地要求,每天晚上都必须有人在村口值夜班,排岗时都是老党员干部轮换上岗,没有人有一句抱怨。李浩感慨党员干部的觉悟很高、行动力很强,要向他们学习。
韩翌旸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韩翌旸本科就读于北大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她希望利用自己的阿拉伯语优势在这特殊时期尽一份力。
因此,她加入“中国防疫翻译—小语种翻译”微信群,该群以阿拉伯语、乌尔都语、土耳其语、泰语翻译志愿服务为主,为群内许多负责采购或对接世界各国医疗物资的工作人员进行在线小语种翻译,确认外文包装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具体规格、性能、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内容。虽然不能亲至前线,但他们在后方、在线上为前线的逆行者们提供着支持。
此外,在线下韩翌旸还响应当地团市委、市卫健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的“无偿献血 为生命逆行”倡议书,在国家疫情防控期间献血量呈断崖式下降、医疗血液库存紧张之时来到北京市东直门采血方舱中进行无偿献血。
袁颖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庚子新春,袁颖看着新闻上疫情肆虐,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直面疫情,赶赴前线,众多党员干部、志愿者也在一线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她既忧虑又感动,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做点什么。
几天后,她在耕读社微信群中,看到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的汪亮师兄的一篇志愿者招募帖——《湖北非省会城市呼吁社会各界给予防疫援助》,真切感受到北大人身上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她随即联系师兄,加入志愿者团队。
袁颖所在的湖北仙桃地区防疫救助志愿小分队与湖北仙桃当地的志愿者团队合作,承担物资及信息的对接工作之余,他们还创办了“《史记》”、“荆楚文化”和“医疗社会”三个读书会并邀约与疫情相关的文章,以此传递温暖,弘扬正能量。
刘钘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刘钘参加家乡团区委组织的“青年突击队”志愿者项目,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人口出入登记。相比于以往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在这个岗位上,刘钘切身体验到了基层治理的不容易。仅仅是执行“一户两天一人外出”的规定就耗尽了基层的“洪荒之力”:八十岁的大爷“生死看淡”要去溜弯,几岁的小孩哭着要跟母亲上街,“生死同行”的夫妻买菜更是必须一起……如何有理有据地劝返不必要的外出,遇到不理解的群众如何耐心解释,如何做到同一尺度严格执行……刘钘面临种种考验。
与不必要的出行相比,医护、交通、电力、电信等工作人员则是必须外出。每一次对他们检查登记结束,刘钘都会加上一句“辛苦了,注意安全!”。他感慨:“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佘金燚
经济学院 2018级本科生
疫情当下,四川南充顺庆区北城街道防控队员的敬业精神,使佘金燚萌生了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想法:“我们街道的很多工作人员大年三十就开始了工作,他们这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北城街道招募志愿者时,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加,主动请缨加入到北城街道疫情防控的队伍中。一个红袖套,一把体温枪,两份登记表就是他的行装。早上8点到晚上6点,有时甚至深夜,在北城街道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只要是社区工作人员出现的地方,佘金燚都会及时出现,协助工作人员做好入户调查、宣传资料发放等工作。
佘金燚还有一件“行头”是胸前的相机。在北城街道疫情防控的每个现场,佘金燚还充当“宣传员”,用相机记录每一个暖心的工作瞬间,为北城街道微信公众号编发微信,讲好街道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最暖故事。
黄雨佳
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专业2017级直博生
黄雨佳的家乡位于湖北省松滋市,是经受疫情考验的重要地区。她的父亲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生,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从爸爸的口中,她了解到医院人手紧缺。大年初一,她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光荣的逆行者。
征得同意后,她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走进人民医院感染科,和父亲并肩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队伍中。在感染科室,医疗物资紧缺,医疗设备单薄,病人的呼叫声、电话声、医护人员的忙碌声此起彼伏。她每天紧张有序地归档整理住院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及时向医院及市里上报相关信息,尽心尽力协助其他医护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刚刚走进一线的忙乱,到日渐娴熟地应对工作中各种挑战,她从来没想过退缩。她说: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再加上北大医学的知识储备,还有那么多逆行者为榜样,所以我并不怎么害怕。
韩雨廷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017级直博生
大年初一上午,看到招募支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志愿者通知,韩雨廷立刻给老师发送了“请战”申请。
大年初二的凌晨,他登上了从老家河南开封开往北京的列车。当天下午两点,便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作为中共党员、志愿者团队的大师兄,韩雨廷主动承当起学生组长的角色,为老师们分担工作,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保障团队高效工作。他和其他志愿者共同编写完成了一套系统化、自动化的疫情数据分析代码。通过一键式操作,大大节省了繁冗的制表与制图时间。他还协助老师建立了标准的工作流程,使志愿者的支援工作更为细致和高效。
这次支援工作,不仅让他走出学术的象牙塔,真正用所学保卫人群健康,更加深了他对公共卫生专业的理解与认识。他将在公共卫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完善我国公卫体系添砖加瓦,为保卫人民健康奉献终生!
“非常时期”的志愿者们
彰显了北大青年的特点
勇于担当
不负时代与社会的期许
他们只是众多抗“疫”志愿者的缩影
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
在这场战“疫”中兢兢业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
让我们做好自己,祝福他们
为所有支援疫情的工作人员加油
为中国人民加油!
相关链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松滋新闻、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廖秀芳
排版:孙萌
责编:昭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