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时刻!”

北京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一声声庄严响亮的宣誓,在湖北武汉北大医学援鄂抗疫医疗队的临时驻地响起。


火线上的发展会,见证了北大医院曹帅、尤亚静、王芳,人民医院张柳、姜华、王茜、马跃明,北医三院沈宁、李少云、张佳男、梁超,11位北大医学人追寻着人生的信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党员发展大会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在北京与武汉前线连线,共同见证队员们入党的光荣时刻



他们是北大医学逆行湖北、英勇奋战、救死扶伤的400余名国家医疗队队员中的光荣成员,他们是医疗队里157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医护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
面对汹汹疫情,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新时代北大医学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决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经受考验的强烈愿望!
当朴素的情感升华为坚定的党性,他们面对党旗,庄严承诺、郑重宣誓,奋勇争先、冲锋陷阵,前仆后继、不负重托!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在视频连线发展会时寄语11位新发展的预备党员:你们的肯吃苦、能奉献、敢担当是“人性”和“党性”最好的体现。希望大家保持状态、注意安全、再接再厉,让胜利的旗帜在祖国上空飘扬,我们迎接你们的平安凯旋。




曹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突发的疫情,就是无声的命令;祖国的召唤,就是最高的使命。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曹帅闻令出征,逆向而行。在前线战场,他多次主动应战、义无反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大无畏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家国情怀、人间大爱、生命之重。



尤亚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救死扶伤守初心,担当逆行践使命。疫情来临,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尤亚静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全力以赴。隔离病房里,她胆大心细,不畏辛苦,脏活累活抢着干;回到休息区,她乐观向上,团结同事,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动力。她高尚的情怀和青春担当,成为疫情防控前线的重要力量。



王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作为北大医院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王芳表现出了身先士卒、不畏不惧、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在抗疫前线,她昼夜奋战,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她心系患者,用爱心浇灌生命之花;她团结同事,汇聚起援鄂抗疫的强大合力。在这个以生命守护生命的特殊战场上,传达着坚持到底、必赢必胜的信念和勇气。




张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人民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承担医疗队队长任务。


作为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张柳冲锋在前,关爱队友,主动担当。作为同济校友,他积极联络物资,为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他科学防护,专业救治病患,全力救治每一位重症肺炎患者。在与医院第三批医疗队员汇合后,张柳充分发挥第一批队员的经验,为第三批的快速适应出谋划策。他认真做好每一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只为患者早日康复,只为疫情尽快控制,只为把队员安全带回,只为让百姓的生活早日恢复如常。


我一定再接再厉,加强学习,做好表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力量。


——张柳




姜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2020年2月7日,作为人民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三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姜华始终保持科学防控的态度和积极努力的工作状态。工作上他勇挑重担,秉持科学防护和专业救治的原则,为危重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临床工作高效严谨;不管是隔离病房的门、血氧饱和监测仪还是心电监测仪,他都能精心修理,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虽为麻醉医生,在收治患者中也主动冲在前面,成为队伍的中坚力量;生活中他用乐观豁达感染着每一位队员,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全能医疗兵”。


我来前线,我妈妈并不知道,今天过后,我可以回去骄傲地跟她说:妈,你儿子入党了!我代表麻醉科团队,希望能在新冠肺炎救治领域发一份光、放一份热。


——姜华




王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管护师。2020年2月7日,作为人民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三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王茜毅然逆行回到封闭隔离的医院守护患者。此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再次主动请战逆行,驰援武汉,为大家作出了表率。在前线工作中,她表现突出,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作为高年资护士,协助护理组长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在隔离病房中主动承担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提交了一份充实的思想汇报。


今天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能够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么特殊的日子里,心里说不出的激动,今后我定会加倍努力,时刻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同事,关爱患者,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白衣天使!


——王茜




马跃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人民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马跃明率先主动报名,成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抗疫期间,她生活上关心同事,工作中积极主动,冲在前面,以专业知识技能为隔离病房的危重症患者提供悉心的护理和照顾,赢得了护理组及患者的一致认可。作为老队员她主动向新队员介绍防护、护理经验,主动帮助新队员,疏解紧张情绪,成为大家心目中温柔美丽的知心姐姐。


感谢在一线的支部温暖的大家庭,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加入党组织,自己也觉得特别光荣,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我们早日战胜疫情,早日和我们远在北京的大部队胜利会师!


——马跃明


凌晨五点才下班回到住所,洗洗涮涮六点四十,本想坚持到七点下楼吃饭,不知怎么就睡了,一觉醒来已是中午。


我们交流着各自的感受,不禁感慨,只是这几个小时,都觉得疲乏,头痛,病房里缺氧的病人多难受……在这个团队里,没有人有怨言,也没有人退缩,现在我们是彼此最亲近的人。


从第一天到达武汉,在路上兜兜转转两个多小时找不到路,到现在我们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工作也慢慢步入正轨,相信会越来越好!今天跟闺女视频,她郑重其事地说:“妈妈,问您个事啊,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我竟一时语塞,只能告诉她,我也不知道……愿我们明天一切顺利,愿大家健康平安,愿武汉越来越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摘自马跃明的援鄂前线日记




沈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20年2月1日,作为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队员奔赴武汉,承担医疗队大队长任务。


在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沈宁冲锋在前,深入临床一线,问诊、查房、心理疏导等严谨的患者管理模式给队员们树立了大爱无疆的医者榜样;作为大队长,她运筹帷幄,医疗、护理、院感、队员生活管理及情绪疏导无微不至;作为呼吸重症专家,她积极参加疫区危急重症患者会诊,全力以赴为救治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不懈努力。



“其实我觉得大家都害怕,不能说不害怕,但是我觉得毕竟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应该去做这个职业应该做的事情。”


2月1日,就疫情期间民众应该如何做好防护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沈宁教授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采访间隙收到信息,北京大学三家综合性附属医院接紧急通知,再次召集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其中,就包括正在接受采访的沈宁教授。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她匆匆结束采访,直接从医院出征武汉。


17年前,非典疫情爆发,31岁的沈宁奋战一线,是呼吸科的先锋人员;17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救援中,已经成为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的沈宁驰援武汉,使命必达。


2月3日晚9点,由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联合河南医护团队进驻的危重病房新病区就要正式运行了。吃过午饭,作为新病区医疗队队长的沈宁看着她保留多年的长发,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帮我剪了吧”。


“我评估了发量,的确会影响穿脱防护服。经过短暂讨论,最终由乔杰院长和我联手,一人剪一边。正当我们要开剪时,沈宁姐姐说,放心剪吧,大不了剪成光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袁晓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剪下去,断了万千烦恼丝,剪下的头发静静地躺在桌上,多年的盘发何时才能再次盘起?


——摘自北医官微推送《北大医学人的战疫故事》






李少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承担医疗队总护士长任务。


作为总护士长,李少云勇挑重担,在初创隔离病房时,最先进入病房护理病患;同时兼负整个医疗队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包括病区护士人力资源调配、隔离病房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各种流程的梳理制定等。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是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北医三院医疗队员正式进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第一天,而这天恰好是副队长李少云的生日。她没有告诉我们。


少云老师是副队长也是带队护士长,她操心着队里所有的工作安排、也操心着护理队伍的生活细事,而她常常没时间顾及自己,刚到武汉的时候我俩住一屋,眼瞅着她天一亮就坐在了电脑前,电话一响匆匆跑出去,一壶热水烧开三回一口没喝。尽管临行前护理部葆华主任已为她剪短头发,来到这里她又拿起剪刀剪掉刘海,哪有女生不爱美,只是疫情面前不在乎。


哪个人没有牵挂的人,出行前少云老师没有告诉家里的老人,出来这几天她给领导发信息汇报工作,给队员们发消息询问身体,却没有时间回复家里人的信息,看到闺女的照片她终于忍不住了…少云老师的爱人是一名退伍军人,她说等宝贝长大一定告诉她,爸爸妈妈都是战士,给她讲讲妈妈的故事….


——摘自北医三院援鄂队员的前线日记




张佳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作为组长,张佳男勇于承担呼吸机病人及其他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在这20多天的工作中,她勇担重责,爱护同事,在污染区一工作就是6小时,汗水浸湿了衣服,护目镜里全是水,她依然努力坚持工作。即使是休息时间,忙碌也是她的家常便饭,她经常帮助医疗队整理物资,为队员们发放东西,统计工作量,事无巨细,她总是高质量完成工作。



队员们在武汉给我和二月份生日的战友过了集体生日,这个生日在我生命里意义非凡。自我成长和认识一群可亲可敬的战友是我收到最好的生日礼物。有时治愈常常帮助,爱上这份职业不知从哪一刻开始,从护目镜外患者的点头开始,从战友帮我拉上防护服拉链开始,从爬坡曲线出现拐点的一刻开始。


像战友说的,多年后看到这张飞往武汉的机票存根,想起这段峥嵘岁月会泪流满面,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是我最美的名字。感恩一起奋战的每一位老师,感谢援鄂的每一位建筑工人,感谢每一次不知名的捐赠,感谢国家有难时每一颗积极赤诚的心,是你们教会我成长。


我相信,扛一扛,漫长的冬季,凛冽的寒风都会过去。我相信,春暖花开,不管何时都会到来。我相信,总有一天闭上眼就可以沉陷在睡梦里。我相信,最美最热烈的时光就在身旁。 


冬季再漫长也阻挡不了下一个春季的到来,寒风再夸张也阻止不了战友闭上眼就能流出眼泪的美好。我心里的光,被你们点亮,藏在最美的天堂。刚听亲人说北京下雪了,希望有一天武汉战役胜利,我们带你们回北方看雪。


——摘自张佳男的前线日记





梁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2020年1月26日,作为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他勇敢逆行,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发挥了骨干作用。他的业务能力强,组建病房时帮助领导监督病区细节,利用专长给大家培训经鼻高流量、无创呼吸机及密闭式吸痰等知识,提高队员们的操作能力,为更好地护理危重症病人打下坚实基础。作为组长,梁超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特别是在第一批医疗队刚达到时,冲在前方,在团队组建、专科知识培训、流程管理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带领全组人员精心护理病人,严抓护理质量。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关心队员,在休息时间也能看到他为大家后勤保障忙碌的身影。


作为在呼吸ICU工作过10年又是科里院感监督员的我,理所应当第一个报名参加应急医疗队。在临行前的会议上,我得知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他们将在这次战役中冲在最前线。作为群众的我,真心敬佩这7位党员,也真心向他们学习,让我对党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我现在庄严地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自觉接受组织的培养和考验。


——摘自北医三院援鄂队员梁超入党申请书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在最危险最繁忙的一线日夜坚守!

在抗疫战场上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北大医学人始终胸怀天下,济世为民。

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

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

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相关链接

习近平回信勉励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


北大召开党委常委会 认真学习总书记

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

西藏大学医学院2015级本科班同学的回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北大医学援藏队员、

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427人!最强北大医学“天团”援鄂!

“不写名字,写‘别怕’!”






文字: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部、北大医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编辑: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排版:赵雅楠责编:以栖、谭诗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