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大师!北大院士唐有祺先生今迎百岁寿辰!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9-02

编者按

“百年风雨无悔,世纪人生有祺”
今天,是我国化学泰斗
唐有祺先生的百岁寿辰
作为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唐有祺先生填补了国内结构化学的空白
开拓了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学的疆土
唐先生的百年人生
正是他亲笔写就的
一部中国化学
从艰难生长到蓬勃兴盛的史书

祺者,吉也
有唐先生,诚为家国之幸,时代之吉
谨以此文记录先生的百岁人生
愿先生平安康泰
化学事业昌盛繁荣

1999年摄于北京大学院士座谈会前



 2008年3月14日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论坛上作报告“我的科教人生”

2009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化学院为唐先生举行90华诞庆祝活动。唐先生在90华诞庆祝活动中



----------


丹心学子唐有祺



百年前的上海市南汇县新场镇

富庶美丽,安宁和平

一代英杰由此出生

几经风雨

这份曾由祖国给予他儿时的繁荣炬火

将由他重新点亮在崭新的时代中


与学结缘,起于幼时

爱国热忱,同样早在胸中

唐有祺先入新式学堂,后进上海中学

教授云集的学校成为科学启蒙的摇篮


1936年在上海中学读高二时在新迁的宿舍中


1931年战火忽起、生灵涂炭

唐有祺随同济师生在大陆流离 

从上海到金华,从柳州到昆明

蜀地佛寺的学堂中

知识的火种不灭,爱国的誓愿不息


1941年随同济大学迁至四川李庄时留影


抗战中,他投身实业,以学问报国

抗战后,他远渡重洋,为报国精进学问

师从名满天下的学术泰斗鲍林

在结构化学研究中不断磨炼精进

在蛋白质晶体学及分子生物学中

跻身国际前列


1942年大学毕业照


1947年在加州理工学院


知识虽无国界,爱国却有赤心

当祖国发出了对游子的呼唤

当朝鲜战争的爆发阻断了归途

唐有祺毅然放弃了登临顶峰的前景

瑞典、英国、法国

为回国几次辗转周折

当初为何赴远,今日即为何归来

唐有祺始终心系华夏、初心不改


1951年回国前夕在美国留影


实业志士唐有祺



投身国家建设

唐有祺最初的目光投向了实业

渡洋之前

他便为解国家资源不足之忧患

甘愿放弃研究生学业和留学机会

先后投身制磷厂、钢铁厂、冶炼厂的筹建


抗战期间

做电机和变压器的电磁性矽钢片奇缺

唐有祺寻觅到了绝佳的替代品——电解铁片

开办了重庆钟声电化冶炼厂 

为提高成品率

他呕心沥血,日夜研究

重庆上空是飞机的轰鸣

冶炼厂中赤红铁水映照一颗拳拳赤子心


唐有祺敏锐地察觉到

解决功能材料问题的关键

在于对物质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为此他远赴重洋又归来

一腔热血,满腹经纶

献给了学堂与工厂


1987年在实验室与林炳雄等讨论


为更好地利用中国的特色资源

他率团队测定了锡和钠明矾石的结构

为了高效能催化剂的国产化

他完成了“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的部分研制任务

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原理


没有仪器

他便利用仪器组建知识克服困难

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研究、兴建实验室

他的课题永远与实业相关

他的心永远与家国相连


著书立说唐有祺



归国仅一个月后

唐有祺开始执教清华大学化学系

开设了中国从未有的新课——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

介绍结构化学与化学键方面的

最新理论和方法

走出了中国对晶体化学、结构化学研究的第一步


1951年任教于清华


随着院系调整,唐有祺来到北大化学系

自此,他的生活和命运与北京大学紧密相连

唐有祺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基础上

开设“结晶化学”课程

彼时,结晶化学的内容

都分散在物理化学等课程中

这是一门世界范围内从未开设过的课程

唐有祺自行编写讲义

引入X射线晶体学的前沿知识

决意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入开展物质结构研究

分子结构及化学键方向

也成为1953年北京大学请示的

今后发展工作重点问题之一


为尽快建立起晶体化学研究

唐有祺不仅培养学生

还在全国开设了师资培训班

《结晶化学》作为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

第一批高等学校新教材

于195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此后,唐有祺又在

化学系开设了“物质结构”课

仍坚持自己编写讲义

介绍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

以及量子力学基础和

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和原理


建国初期,我国结构化学人才奇缺

唐有祺挑起建设结构化学学科的重担

1955年到中科院应用物理所

筹组结构化学研究工作

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力量联合起来

建成了新中国首个X射线结构测定实验室

开启了中国的结构化学研究

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结构化学人才

1963年,唐有祺被任命为

北京大学物质结构编制计划任务书的召集人

经过三年努力,物质结构研究基地初具规模

具备了正式承接国家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





安心著书立说

为的是共和国基础学科的根基

1964年,唐有祺出版

《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首次将统计力学介绍到中国化学界

为中国化学的纵深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1968年,唐有祺整理完成

《对称性原理》上、下两部讲义

被日本高分子学界推荐为重要化学参考书

1973年,唐有祺完成

《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一书

首次深入浅出地

将宏观动力学与反应器原理的精髓

介绍给国内化学工作者

对后来我国研制高效聚乙烯、氧氯化

和环氧乙烷催化剂等

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88年,《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

《北京大学百年化学经典》收录了《对称性原理》

《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并再版发行

这些教材在国外也被哈佛、伯克利等

国外著名学府的华语学者奉为经典参考书目


确立学科唐有祺



为了确立分子工程学学科

唐有祺编写了《分子工程学刍议》

和《国家“八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建议书》

1992年,“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被国家立项

北京大学作为主持单位

联合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科研单位

在全国范围内分片建设分子工程学

如今,这一学科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1991年,唐先生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材料化学报告会上讲分子工程学


1994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在国际上率先更名为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并带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化学系”更名

分子工程学成为了

世界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共同的前沿


1997年9月20日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座谈化学学科的现状和动向


化学究竟是独立的基础学科还是隶属于物理学

这一问题争议了二十年

1997年,科技界再度流行起“化学消亡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纲要》

拟将化学从大学科中撤销

作为物理学科的从属


1998年10月30日中国化学会委托华东师大举办大一化学教育研讨会,唐先生在会上讲话,阐述《化学是个怎样的学科》


紧急关头

唐有祺联合学者唐敖庆

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写信

力陈化学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

“无可取代”

在化学界同仁的齐心协力下

国家科技部正式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恢复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独立地位

化学学科的生命在唐有祺的努力下得以保全


领航国际唐有祺



1979年7月唐有祺应美国晶体学会时任会长格勒斯克(Glusker)邀请,在檀香山参加美日晶体学报告会时留影


1980年,唐有祺从美国引进了中国第一台四圆衍射仪。图为工程师安装调试完仪器后,唐先生检查四圆衍射仪的运行情况


为推动中国化学进一步走出去

唐有祺提议整合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相关学科

1984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经唐有祺筹建正式成立

成为中国高校中第一个专门的物理化学研究机构

此后短短几年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获得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一等奖4 项,二等奖2项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3等奖1项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1996年10月23日,当任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所长琦山文夫来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续签合作协议


此外,唐有祺还整合了

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

结构化学研究力量

于1991年成立

北京分子动态和稳态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是中科院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的

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培养的科研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加强学术观点的输出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1984年,唐有祺决定创办《物理化学学报》

鼓励研究者扎实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提高总体研究水平

为了让中国的研究工作为国际所重视

他极力主张中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

应该引用国内的工作

这一理念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共识

学科自信也逐渐建立起来



为了提升中国的化学学术水平

唐有祺争取到

1993年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大会的举办权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

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会程最长的国际学术会议

唐有祺奔走呼吁

建议制定支持在国内召开国际性会议的

具体优惠政策和国际交流经费

为中国长期的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使中国学者站上国际讲台


1993年8月21日-27日第16届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大会(IUCr)在北京举办,开创了中国举办大规模国际会议的先河。唐有祺作为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作报告:中国的晶体学和晶体学界。


惜才谋局唐有祺



国家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

大批科研人才流向国外及高薪部门

基础学科的青年人才储备出现危机

1993年,时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唐有祺

向国家领导人陈言

提出“尽快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

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当引起重视。”

并两次致信反映科技委专家们

关于“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具体建议



1993年参加政协会议


在他的推动下

10月,国家教委发布了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试行办法

以及“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评审办法

开创了中国科学

在教育领域设立优秀年轻人才计划的先河

此后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百千万人才工程”等计划

更是大大推动了中国科学带头人与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

为国家的学科长久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老一辈学者忠于祖国、筚路蓝缕

成就了国家建立基础学科的千秋大业


若问唐门何在?

只见结构化学、化学生物学

分子工程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

已经遍布中华大地、走向世界各地

先生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庆祝唐有祺先生百岁华诞专题


相关链接




北大化学,创造奇迹的阶梯近在咫尺


来看中国手中这张 “王牌”!| 北大,稀土研究的大本营


趣味测试:测一测你是几分的北大人


北京大学2020年招生宣传片发布!就在《你的大学,绽放》!


定格|打开一颗北大时光胶囊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新闻中心

图片: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编辑:王艺遥、宁传韵

排版:刘涵烨

责编:以栖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