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北大的“神仙”课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1-03-03

编者按

玉指纤纤,水目盈盈

云手翻转中尽显闺门旦风采

折扇半开,柳枝传情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名家满堂,现场剖析

唱念做打,笛声悠长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首批“人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单


北大

《经典昆曲欣赏》

也是一门明星课程

集表演、讲解、教学于一身

弘扬经典昆曲,启迪艺术传承

以独特的方式

让非遗之首在北大校园中绵延不息

被同学们称为“神仙”课程



2020年10月12日,周好璐老师讲解扇子的用法,以及同学体验昆曲的程式


 大咖云集的舞台

 “天哪!白先勇先生要来?”“你听说了吗?下一场是沈世华老师呀!”在昆曲的课堂上,常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惊呼。


《经典昆曲欣赏》是一门没有固定讲师的课程,每堂课都会请来不同的昆曲艺术家。这些昆曲艺术家们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行当,各有各的特色,唯一确定的共性就是他们精湛的昆曲艺术和广为人知的盛誉。


蔡正仁、侯少奎、沈世华、李鸿良、汪诗佩、魏春荣……甚至还有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每一个都是见之难忘、遇之不悔的人物!


蔡正仁老师讲课时的教室听众


一位位艺术家走进昆曲的课堂,不仅会仔细讲解,更会唱一段、演一段、讲一段,讲堂变成了舞台,艺术与知识之间毫无缝隙地衔接在一起,台下的学生如痴如醉。


《玉簪记·琴挑》中,为什么生旦前时火花四溢,后时又突然变脸,旦的心中究竟是如何思量的?风花雪月的折子戏中为什么有武场乐器的声音?闺门旦的眼睛为何似张还敛?为什么杜丽娘寻梦将尽时有一个回身的动作,这是何讲究?


魏春荣、王振义《玉簪记》

王振义老师讲解昆曲中的生


老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当堂表演《彩楼记·评雪辨踪》


侯少奎先生讲解关公脸谱的讲究


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昆曲名家、聆听他们的艺术感悟,借用张静娴老师的话来说,“可谓是花钱都看不到的”(指不用话筒的表演)。


除却校内的选课同学,还经常会有校外慕名而来的昆曲爱好者进入《经典昆曲欣赏》的教室。若逢名气鼎盛的艺术家登场讲课,譬如昆曲代表性传承人“蔡皇”蔡正仁先生、以青春版《牡丹亭》为昆曲“还魂”的白先勇先生,常常座无虚席,走廊里都摆满了椅子,学生和校外来的“曲友”或坐或蹲或站,不辞辛苦也要听君一场。


2020年9月21日,周万江老师教同学们合唱群曲


“工夫”也在课外

这门课程作为推广昆曲这项非遗艺术的重要方式,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增添了许多有趣的福利活动。


比如,课程主办者会不定时的赠送昆曲演出票,让学生们可以免费欣赏昆曲。


又比如,以昆曲工作坊作为期中作业的一种形式,教授零基础的同学们学习《锦缠道·示北壅诸生》或《牡丹亭·皂罗袍》,让各位同学更加近距离地感知昆曲的魅力。


《锦缠道·示北壅诸生》周边文创

《云上的汤显祖》主题文件夹,使用明代外销瓷上的《游园惊梦》图像设计

课堂上,同学们使用《云上的汤显祖》主题文件夹

《云上的汤显祖》主题文化衫,使用明刊《牡丹亭》版画设计制作


此外,昆曲课长久以来采用创意作业作为期中作业的一种形式,创意作业形式不限,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帮助同学们把自身才能与昆曲艺术结合起来,这便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


有同学利用现代科技传承经典形象;



这个作品叫“杜丽娘机器人”,是2016年一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选课学生的创意作业。它由学生自己创作研发,能够进行简单的昆曲动作。学生为这款机器人穿上简单的衣服,使之长袖而善舞、婉约而多情,一拱手一作揖、一婉转一翩跹,将昆曲之美与现代科技结合得恰如其分。


有同学用简单的画笔再现昆曲大师的眉眼神态;



上面这幅画是2019年秋季一位选课同学的作业,以素描的方式再现了沈世华老师一颦一笑。当时沈世华老师来到昆曲课堂,为同学们分析《牡丹亭·寻梦》,眼波微转、睇眄凝笑、体态袅娜、婉转多情,以七十九岁的高龄,诠释了杜丽娘碧玉年华的无限春情。同学以手中的画笔,惟妙惟肖地记录了沈世华老师的形象,展现了昆曲艺术家年华虽老、气韵依旧的美人风骨。

也有同学将经典昆曲桥段做成连环画。


做成连环画的昆曲《白罗衫》桥段图


此外,昆曲人物泥塑、昆曲素材改编小说、甚至自行编一段昆曲等种种新奇的尝试层出不穷,不仅产生了很多昆曲周边文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中增强了同学们对昆曲艺术的喜爱。



 在北大上昆曲课是怎样的体验


昆曲课是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大舞台——课堂上,各路昆曲名家亦演亦讲,亦展示亦教学。即兴表演一段《惊梦》,或是现场教导云手的基本姿势;曾概括讲解过昆曲的各个行当,亦曾细致到关公勾脸时点痣的细节讲究。课下,组织学生免费观看昆曲表演,近距离感悟非遗之美;也曾组织昆曲工作坊,由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教授昆曲唱段,体会水磨调的细腻悠长。


在北大树洞、未名bbs、朋友圈等平台上,时常能看到同学们对《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的推荐与赞美。“体验好”、“福利多”、“强推”、“艺术盛宴”、“神仙课程”成为同学们谈起这门课时的高频关键词。



从中也能看到同学们通过昆曲课程所得的收获与喜悦:



感谢昆曲课,使我得以与一位位“大熊猫”老师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学艺的点滴,感受时光荏苒中不变的赤忱一代代传承。另外,在昆曲课上,我开始系统地了解昆曲的基础知识,此前自己欣赏时种种懵懵懂懂不明觉厉的疑惑之处开始融会贯通。老师们一遍遍的对比演示,使我真正学会了“看戏”,明白应该关注怎样的细节,抓住怎样的美。


——杨同学


在这学期的经典昆曲欣赏课上,我重新感受到了这一古老艺术散发的魅力。提到昆曲,从前的我往往会联想到“昏昏欲睡”、“曲高和寡”,但是现在的我却会走进剧院,近距离地聆听剧目中的人间悲喜。这门课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复兴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多一份好奇,多一份了解,就能留下传承的星星之火。


——小于同学


《经典昆曲欣赏》不仅为很多本身就是“昆曲迷”的同学找到了一个安放情感与喜悦、融合爱好与学业的课程平台,提供了接触各家大师的机会;还为“昆曲小白”甚至“戏曲小白”、“艺术小白”们提供了一个接触昆曲、接触戏曲艺术的契机,让很多原本想到昆曲只觉阳春白雪,毫不了解也毫无兴趣的人群了解昆曲、学会感悟昆曲。也无怪同学们对这门课程赞许有加。


让更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之感兴趣,本身就是非遗传承的一个关键点,《经典昆曲欣赏》在这方面,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当然,正如非遗传承任重道远,《经典昆曲欣赏》的负责老师陈均副教授同样表示“昆曲课程任重道远,昆曲传承任重道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非遗之首的传承,北大人一直在路上。





昆曲与北大



北京大学与昆曲渊源甚深。1917年初,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时,就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聘请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任国文门(北大文科研究所)教授。由此至今,百余年时光酝酿中,北京大学一直是戏曲研究、昆曲研习的重要平台,先后出现了许之衡、俞平伯、顾随、钱南扬、任中敏、陆宗达、陈古虞、李啸仓、吴晓铃等在戏曲、昆曲领域极有造诣的著名学者与艺术家。


而北京大学的昆曲传习组织,从最初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到现在的京昆社等学生社团,虽名称数易但弦歌不辍,一直延续着师生研习的优良传统与创作表演上的较高水准,并由此向全国辐射,给予社会上的昆曲爱好者团体深远的影响。


2009年,白先勇先生和叶朗先生开启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举办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和昆曲文化周,并于2010年在北大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至今已有十一年春秋。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今天的《经典昆曲欣赏》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形成艺术家讲座、学者讲座和个案分析三个板块相结合、课上与课下两手抓的整体结构。



更多精彩内容


为真实案件提供法律服务,北大学生在课上帮你打官司


五位院士一门课!北大这门新开课程,你选到了吗?


同学们,上课!迈克尔·欧文·乔丹、沈向洋在北大等你


北大的课 | 一门有“魔力”的音乐课


北大教授吕植的公开课:山水之间,择一事终一生




来源:昆曲基地、《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负责人陈均老师

文字:王欣蕊、吴星潼

编辑:王欣蕊、吴星潼

排版:白雨琪

责编:以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