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六大主编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
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作了思想和人才上的准备
值此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重新翻开《新青年》
回眸民族先贤
回听时代先声
重温《新青年》“六大主编”之风采
画作《新青年》(北京大学校史馆藏,校友刘大鸣创作)
《新青年》
第一至三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
第四至六卷为“编辑部同人”
轮流编辑
《新青年》每卷六期
“编辑部同人”每人负责一期
也就有了“六大主编”的说法
《新青年》更名后的第二卷第一号
《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9月15日,初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主要以月刊形式发行。《新青年》从创刊到1926年7月终刊,共出版月刊9卷54期(1915至1922年)、季刊4期(1923至1924年)、不定期刊5期(1925至1926年)。
《新青年》创刊号:《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曾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教授的陈独秀先生,是《新青年》的灵魂人物。他不仅创办了《新青年》,还作为主编与《新青年》相始终。陈独秀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人权”与“科学”的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第一篇纲领性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1879-1942)(照片选自《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安徽怀宁人。革命家、思想家、学者。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文科学长。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论著编为《独秀文存》等。
1917年,受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之邀,陈独秀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迁北京。此后,《新青年》与北京大学相结合,依靠北京大学思想活跃、学术繁荣和人才云集的资源条件,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的潮流,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创造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一校一刊”的佳话。
蔡元培(1868-1940)(照片选自《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革命家。浙江绍兴人。1916年底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创造了条件。著作编为《蔡元培全集》。
“六大主编”:书革新思想
在北京大学师生校友的支持下,《新青年》第四至六卷(1918年1月15日至1919年11月1日)的编辑形式,由陈独秀一人“主撰”转变为“编辑部同人”轮流编辑。
《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刊发的编辑部启事
《新青年》编辑部同人皆为北京大学教授,他们意趣相投、志同道合,倾注心血、不计报酬地编辑每一期《新青年》,在北大迅速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者为核心的革新营垒。
北京大学革新派师生校友的参与积极性迅速提升,纷纷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翻译稿件,《新青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日增,新文化运动势不可挡地走向高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青年》第四至六卷的部分要目
因为这一时期《新青年》编辑部及作者们与北京大学的密切关系,当时社会各界人士时常将《新青年》看作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刊物。为此,《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专门刊载启事进行了澄清。
《新青年编辑部启事》
在北京期间,《新青年》仍以月刊形式刊发,每卷6期,编辑部同人每人负责一期,《新青年》“六大主编”由此而来。
由于编辑部成员变化,“六大主编”实不止6人。综合《新青年》编辑及作者的书信、日记、回忆等文献资料,除陈独秀外,胡适、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陶孟和、李大钊、高一涵等人,皆在“六大主编”之列。他们不仅共同承担编辑组稿工作,也是《新青年》的主要作者。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1917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哲学门主任、英文系主任、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校长等。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中国系统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领导者。1918至1927年受聘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史学、政治学等系教授。
陶孟和(1887-1960)原名陶履恭。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社会学家、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14至1927年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长等。中国社会学近代研究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墨,字秋明。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安康。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1913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会长。
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文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1917至1920、1925至1934年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曾任研究所国学门导师、研究院文史部主任等。
钱玄同(1887-1939)字德潜,号疑古。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语言学家。1915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等。创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高一涵(1885-1968)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安徽六安人。政治学家。1917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曾任政治系教授、北大丛书编译委员会委员等。
呕心沥血:道时代新声
民国七年一月,《新青年》重新出版,归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钱玄同、沈尹默、李大钊、刘复、胡适六人轮流编辑。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
午后至独秀处,检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期归我编辑,本月五日须齐稿,十五日须寄出也。
——钱玄同日记(1918年1月2日)
《新青年》五卷二号,准明晨交仲甫去寄。三号系半农编辑,你如其有大稿,请早日交给他(三号极迟九月十五一定要寄出)。还有孟和的《国民之敌》以下续稿,在你那里,也请你早日改妥了送交半农。
——《钱玄同致胡适》(1918年2月)
我因为眼睛有病,且自忖非所长,因此轮到我的时候,我请玄同、半农代我编。我也写过一些稿子在《新青年》发表。
——沈尹默《我与北大》
昨天忙了一天,替《新青年》做了一篇一万字的文章。这文是不卖钱的。不过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办的报,不能不做文。昨天一直做到半夜后三点半钟方才做好。这篇文字将来一定很有势力,所以我虽然吃点小辛苦,也是情愿的。
——《胡适致母亲》(1918年3月17日)
《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在卷首刊载《本杂志第六卷分期编辑表》,宣布了该卷“六大主编”的名单及分工。纵观《新青年》第四至六卷,每期的内容及篇目排序似都与该期编辑的学科背景和个人思想主张密切相关。
胡适编辑第六卷第四号,首篇刊发了他的《实验主义》一文。李大钊编辑第六卷第五号,设“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在其中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在胡适主编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的《实验主义》
发表在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新青年的“六大主编”是一个团结紧密且坚强有力的战斗群体,他们虽然各自思想倾向有所不同,但提倡新文化运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决心完全一致。
第六卷第一号的《新青年》还刊登了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回应社会诘责之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新青年》编辑部同人拥护民主(德英克拉西先生)和科学(赛因斯先生)的共同理想,以及与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坚持斗争的共同信念。
五四运动后,北京形势对陈独秀极为不利。1920年初,陈独秀离京赴沪,《新青年》编辑事务也随之南迁上海。《新青年》从第七卷起变更为由陈独秀一人主编。“六大主编”们虽不再承担分期编辑工作,但仍参与撰译发表工作,直至月刊终刊。
从1915年9月
到1926年7月
《新青年》只出版了9卷63期
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大主编”
以北大为阵地
传播新思想
书就新理想
谋救亡图存之路
掀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传播的浪潮
如今
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
不忘先哲精神
勇担时代重任
北京大学
继往开来
始终同祖国共命运
始终与时代同前进
更多精彩
来源:北京大学校史馆
图片:北京大学校史馆
编辑:吕成敏
排版:文婧
责编:以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