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里的“宝藏书房”
编者按
从2014年起,张慧瑜作为文学指导志愿为“皮村文学小组”给予支持以书交友 “书”将他和工友们连结在一起也让他把热情和思考融入脚下的这篇土地
北大学者书房系列,今日推出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慧瑜老师的书房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张慧瑜老师的书房快闪
落进诗意的洞天
北大南门第一家,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在的蒙民伟楼。走进学院大厅,乘左手边的电梯上至四楼,一路向北,直至走廊尽头的角落,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张慧瑜的书房便坐落于此。
没有踏进过这间屋子的人大概很难想到,从外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办公室,里面却藏着一个充满惊喜与奇遇的洞天。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慧瑜的书房,大概就是这般意境。
宝藏书房:花藤、电影和旅行
从电影海报到明信片,从旅行时购买的纪念品到网上淘来的挂件摆件,这些都是张慧瑜珍爱的“藏品”,勾连起各种想法与故事。书房里隐藏着太多的小“彩蛋”,时不时就能带给人惊喜,可谓名副其实的“宝藏书房”。
“绿”,是这间书房的第一个关键字。走进张慧瑜的书房,满眼迎来的绿色让人感觉置身桃源。窗台上、书柜上的绿植相连成片,藤蔓自由自在地缠绕生长,有些甚至顶到了天花板。植物的生机与清新像是成了有形的存在,在空间里漫游。
书房的第二个关键字是“满”。张慧瑜的书房面积不足20平米,但却有藏书大概三四千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犄角旮旯能塞的都塞满了。”
能“塞”下这么多书,离不开张慧瑜对房间的精心改造和充分利用。由于是整层楼最靠北的房间,书房的北侧全是窗户,只有剩下三面墙是实体墙。南墙和西墙的6个大书柜是主要的藏书之所。东侧被房门占了大部分,只剩下宽度约1米的一小块地方,但是张慧瑜也不肯放过,专门定做了两个开放式书架加以利用。
这间书房还有一个特别设计,张慧瑜在中间放置了一个小书橱,长方形的整块空间便分离成了两部分,里侧是日常办公、研究的场所,外侧则可以用来会客。这个设计让普通的房间多了层次感,而且两个空间都是三面环书,更让人有沉浸于书海的快感。
书是一种意义的承载
某种意义上,书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不凸显了,因为我们有了更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我现在感觉,书更适合作为一种礼物,它依旧有一种意义的承载。
买了这么多书,真的都会看吗?这是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
“肯定有没看过的”,张慧瑜会这样直截了当地回答。“但买书本身是一种乐趣。对我来说,买书有治愈功能,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都喜欢逛书店,而且经常忍不住‘狂买’一通。”
虽然现在线上购书非常方便,但张慧瑜还是保持着逛书店的习惯,因为只有在实体书店,才能获得“逛”的快乐。这一习惯受其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喜欢跟着父亲逛书店。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北大文史哲试验班读书,那时候北大周边有万圣书园、风入松、国林风,后来又有了博雅堂、野草等等书店。”
本科期间的张慧瑜就已经是个“购书狂魔”,宿舍里到处都摆满了书,最后实在没地方,甚至直接把书铺在床上。“到睡觉的时候,还得动手扒拉扒拉,腾出一块地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大周边兴起了一批主打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民营书店。在前互联网时代,这些独立书店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并成为那个年代独特的文化现象。“我上学那会儿,去逛书店就像是赶集一样,书店里特别热闹,读书的氛围也很浓厚。”
从书桌延伸到脚下的土地
从一方书桌,延伸至我们脚下的土地。张慧瑜希望“写作能成为人们记录时代和书写脚下的土地的媒介,把更多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写下来,变成一种公共表达和时代记忆。”
最近,这间书房又迎来了新朋友——刚刚出版的一本非虚构写作文集《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张慧瑜是该书的三位主编之一。
在北大新传学院任教之后,张慧瑜延续以往的经验,组织了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也常常赠书给参与者。“现在整体的学习和工作节奏太快了,让人不太容易有集中的时间去阅读。”但他还是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读书和写作都是比较花时间的、不能立刻看到结果的事情。但倘若能相对有计划地阅读、写作,坚持一两年,这种收获是其他东西所无可比拟的。”
在倡导沉浸式的阅读和思考之外,张慧瑜还把“非虚构写作”作为新闻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以此来培养学生进行写作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他请同学们结成小组,从“倾听他人”、“认识脚下的土地”、“我们的时代”、“在基层”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深入观察、理解他人和社会,再通过非虚构写作的方式,将这个时代的故事和经验“收集”起来。
为了鼓励学生们认真创作,他注册了公众号“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将优秀作品发表在上面,同时也希望借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虚构写作中来。
从一方书桌,延伸至我们脚下的土地。张慧瑜希望“写作能成为人们记录时代和书写脚下的土地的媒介,把更多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写下来,变成一种公共表达和时代记忆。”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郓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和非虚构写作等,曾出版《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等专著。
更多精彩
北大开学!
谁是下一个“独角兽”?首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93岁,92岁,89岁……七位北大老院士用一生阐释信仰
读书是一种理想:走进北大教授秦雪征的书房三万多张文摘卡!这位北大学者的书房亮了!室雅何须大,有书香足矣:走进北大学者徐湘林的书房走进北大学者的书房:“书痴”张帆登山、作诗、环球旅行......这位北大院士真酷!坐拥书城——走进北大学者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