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的笔墨之美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影
正是一书心胸的好时节
笔走龙蛇、铁画银钩
颜筋柳骨、鸾漂凤泊
北大学子笔下不同的字态
洋洋洒洒地呈现于宣纸之上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与北京大学团委联合策划“百团大战”栏目
带你领略北大社团的活力与风采
今天,一起走进
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
一同欣赏这场笔墨之美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
书写:中文系本科生
张雯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这幅创作于元宵节的《正月十五夜》,连接着今夕与千余年前。“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张雯将团圆的记忆装进笔端,用毛笔勾连出美好的团圆之夜。张雯的书法启蒙于其外公。从孩童时起,她便开始观察外公提笔写字。后来,她也得以系统地学习书法技艺。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她不断打磨品性,揣摩古人心绪:从米芾笔精意巧的作品中,她体会到字的筋骨、人的坚毅;在王羲之行云流水、生动自然的书写间,她感受到书圣的思维流动、独特个性。“感知字的形态、人的心态,是何其有趣的一件事”。
《春日偶成》程颢[宋]
《春日》朱熹[宋]
《城东早春》杨巨源[唐]
书写:社会学系本科生
张正涛
程颢《春日偶成》、朱熹《春日》、杨巨源《城东早春》
张正涛的这幅行书作品,集《千家诗》开篇与春光有关的几首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他以行云流水的米芾笔意,写尽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光景。自幼学习书法的张正涛,每两三天就要花几个小时在临帖上,这便是他的日常。他感叹如今要完成一幅书法作品并不容易——“好的书法作品既要有一定的手头功夫,又要为这种功夫找到物质和形式的载体”。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唐]
书写:口腔医学院本科生
杨一澄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以小楷书写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表现出平和简静,萧散自然的心境。在沉着古朴的笔意上,用生动变化的笔法赋之以“韵”。其“平正”中蕴含着“险”,描绘出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寄情山水,表现出狂放不羁。
作者杨一澄,自四岁半起学习书法,师承姑苏王洁。她在行书、小楷上多有练习,其中,小楷主要临习魏晋,钟繇、王宠都有涉及。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杨一澄并不遵循纯粹的魏晋书风,而是在魏晋小楷的古拙踏实上,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灵动与狂放。
《长安绝句九首》
杜牧[唐]
书写:中文系博士生
杨思思
杜牧 长安绝句九首
智永真书《千字文》的书法风格,杜牧的长安绝句九首,被杨思思巧妙地加以结合。
过去一年因疫情封闭在家的她,读了《樊川文集》,写了智永真书《千字文》。这一作品以独特的巧思诠释杜牧的作品,更是道出了她这一年的心境。
《礼记·大道之行也》
戴圣[西汉]
书写: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
李元哲
《礼记·大道之行也》
李元哲的《礼记·大道之行也》隶书竖幅,以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中号隶书风格进行发挥创作。大气宽博、醇和自然、整饬有序。
自习书法以来,李元哲日日临池,书法五体均有涉猎,尤喜伊秉绶隶书、苏东坡行书和邓石如篆书。这篇《礼记·大道之行也》,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理想与憧憬。
《枫桥夜泊》张继[唐]
书写:工学院博士生
余中辉
张继《枫桥夜泊》
余中辉临习的是吴昌硕晚年篆书作品《枫桥夜泊》。其中展现的石鼓文如同巍巍太行群山耸立,尽展雄浑厚重与苍劲挺立。
来到北大之前,余中辉仅在闲暇时间练习硬笔行书;来到北大以后,他得以更深入地学习书法。在他看来,每一次临帖,都像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文字,他得以追溯几千年前先秦时代的魅力,从中感受书画同源,滋养精神世界。
《论诗》
书写:物理学院本科生
庄炎
谢启昆《论诗》
庄炎的魏碑作品《论诗》,斜画紧结,笔触老到,大气古拙。大厦将倾一般的字体结构和淋漓的厚重墨气,表现出魏碑所独有的“势”,展现了作者创作时的开阔心境。
从八岁开始接触书法的庄炎,从隶书入手,后转写魏碑。“红楼杯”的这一作品,表现了他来到北大后顿感“眼界宽”的感受,也表达了他对“红楼杯”的祝愿。
《长恨歌》白居易[唐]
书写: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
胡蕾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胡蕾以智永《千字文》书法风格创作的《长恨歌》,配合复古纸张与拼接的棕色调,实现了整体复古、精致、细腻的风格统一。
胡蕾是北大学生书画协会的现任会长,她第一次尝试以拼接的形式,临写作品《长恨歌》节选。智永《千字文》雅致的字态,也让她的书法水平得到提升。
自作对联
书写: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任婧怡
任婧怡 自作对联
存心广济,以身赴救,解倒悬之苦为己任
以德普惠,精勤不倦,敢为天下先是北医
这幅对联取黄庭坚长枪大戟为特点,用大小干枯错让为手法,直抒胸臆,率性而作。在视觉上造成冲击,在对仗上朗朗上口,体现了作者对黄庭坚书风的精准把握和其文字创作的深厚功底。
在家庭的熏陶和西安历史文化的影响下,任婧怡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学习书法,热爱书法和传统文化,擅于用自己的笔墨表现时代。这幅对联,便是她选择医学的赤诚初心和四海安澜终极使命的展现。
《续资治通鉴长编》节选 李焘[宋]
书写: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杨壮远
《续资治通鉴长编》节选
杨壮远学习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创作了《续资治通鉴长编》节选。其中奇绝多变,笔法丰富,用笔的起收、粗细、呼应关系和字体的结构,都富于变化,绝不雷同,充分展现了笔者的书法功力和想象力。作品的内容节选自宋太宗的一句话:“寸阴可惜。苟终日为善,百年之内,亦无几耳,可不勉乎?”这既是北大学习氛围的真实写照,也是杨壮远的心之所向。
《汲江煎茶》苏轼[宋]
书写: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
蔡亦诚
苏轼《汲江煎茶》
楷书,尤其欧楷,法度森严,蔡亦诚正是以欧楷来表达饮茶的禅趣。在这幅作品中,取简拙不取险绝,笔划内敛而少锋芒,形成巧妙的意趣。蔡亦诚以书写苏轼茶诗,表达对茶文化的喜爱。茶诗中,由茶的形质而达精神,可谓茶禅一味。在创作中,摒弃刻意心,达到书、茶、人合一的境界,更是不易。
《北京大学赋》郭向阳
书写: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徐艺浈
郭向阳《北京大学赋》
徐艺浈的四尺对开草书条幅,选编自郭向阳教授创作的《北京大学赋》。北大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地,在新时期也紧跟党的步伐,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进程。这幅大气磅礴的作品,歌颂着百年来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社会同进步的北大。徐艺浈自幼习书法,至今已十四载,各种书体均有涉猎,其中最爱米芾与怀素。作为北大学生书画协会的骨干之一,她以自己的笔迹,歌颂北大与祖国。
《终南别业》王维[唐]
书写:中文系本科生
赵雅琪
王维《终南别业》
赵雅琪创作了王维的《终南别业》。她从书法与诗的结合中,体会审美的愉悦,体悟难得的沉静,进而感悟汉字之美、书写之美。
《劝学》荀子
书写:元培学院本科生
叶舒扬
荀子《劝学》
叶舒扬以褚体临写的《劝学》,结合褚体的布局舒朗、字势灵动,荀子的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反映了北大的学术传统、治学风气,及北大学子一心向学、求知若渴的精神。作为北大书协的理事长,叶舒扬日常忙于学业任务与组织社团活动。在墨香中挥笔的时刻,是她忙碌生活中的片刻放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书写:历史学系本科生
陈颖彤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陈颖彤以赵之谦的魏碑临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金色宣纸衬托着魏碑的流畅与力量,字里行间尽显大气豪迈。自幼学习书法的陈颖彤来自澳门,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在异地求学的她深有共鸣。这幅作品,便寄托了她绵延不断的思乡之情。
《雨霖铃·燕园情》宋依璠
书写:法学院本科生
宋依璠
宋依璠《雨霖铃·燕园情》
宋依璠一首自作词的《雨霖铃·燕园情》,道出了对母校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坚守。欧体的结体端方、法度森严,有力地承载了词句背后的厚重情感。“三载一觉燕园梦,不觉时光倏忽,点滴总关情。搦湘管,燕园往事,俱到心头。仁人热血荐轩辕,志士青春报国家。挽狂澜,魂不灭,神永存。”
宋依璠把爱国、爱情的深厚情感寄托于字句之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她与同学们共勉:“吾辈当奋起,为栋梁。爱国立志,求真励行,及时当勉励,莫负好韶光!”
印屏
书写:地空学院本科生
王彬
王彬的这幅印屏,以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齐白石的名章为主题,加上北京大学书法历史上两座高峰——沈尹默先生和李志敏先生的名章,边款分别为“绵里藏针,风神爽朗”和“引碑入草,枯笔连绵”,向前辈致敬。最后自跋绝句一首:“古意元淳不著尘,乃知明月是前身。阴阳凿铸无涯涘,偶与孤刀见太真。”表现作者对书法创作的体悟。
作为诗书画印和秦腔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爱好者,王彬一直对书法创作有不少的思考与感悟——“先器识而后文艺”“大雅君子恶速成”……他感悟书法创作应求学与思,求缓与恒。北大书法提倡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作为北大学子理当遵循此训求正。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书写:历史学系本科生
梁子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字体现着北大精神。梁子墨以颜体楷书临写,结合《颜家庙碑》的铁画银钩、结体朴拙和《大唐中兴颂》的结体宽博、线条奇崛,呈现出作品的苍劲、厚重、宽博、大气。
梁子墨受家庭熏陶,自幼爱好书法,曾在中小学书法比赛中获省、市级一等奖,也在高中母校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这幅作品,深刻表达着梁子墨对北大精神的向往。
《沁园春》毛泽东
书写: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佳蕾
刘佳蕾以褚楷和小楷写毛泽东的《沁园春》二首,形式新颖,章法美观;气息流畅,结体精美。用笔灵动自然,线条富于变化,展现着她深厚的书法功底。
刘佳蕾作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理事,曾两度获得北京市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北京大学建校一百二十三周年校庆之际,她感谢能有此机会,在诗词与笔墨纸砚中体悟红色精神。作为北大学子,她坚持在立足当代的同时,致敬经典以赓续传统,展望未来并开拓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贡献青春力量。
↓“红楼杯”部分参展作品↓
挥毫泼墨
书画并重
既有校内学者与知名校友的
特约墨宝
也有同学们恣意挥笔
还有兄弟院校的作品
“红楼杯”作品展现场
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是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1917年冬和1918年春,蔡元培校长组织学生发起北大书法研究会和画法研究会,北大书法研究会由沈尹默、马衡、刘三等教授任导师,画法研究会则由陈师曾、徐悲鸿、贺履之、汤定之担任导师。改革开放以后,曹宝麟、白谦慎、华人德出于对书艺的兴趣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学生书法社,并于1985年正式登记注册。
“昌明书法、陶养性情”
从耄耋老人到时代青年
他们赓续百年传统
在纸墨书香中
他们发扬千年文明
这位促成恢复高考决策的北大人,今天百岁诞辰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酷!北大的奥运冠军课!
咔嚓!打卡北大成功!
这位促成恢复高考决策的北大人,今天百岁诞辰今起,北大学子王亚平太空出差半年!北大00后、60后一同登顶!
北大教授“翻译”无声密语鲁迅与北大:他不仅设计了北大校徽......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