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亚平出舱!看新版北大《星空日记》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03-23


七年前

北京大学《星空日记》

看哭了无数人

日记的主角

从小有个摘星星的梦想

不久前,北大学子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

带着中华儿女摘星揽月的梦想

飞出地球、踏入天和


11月7日

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王亚平

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

漫步太空,伸手摘星

“摘星星”

不仅是北大人的梦想

更是千百年来

炎黄子孙对星汉灿烂的心驰神往

有人在仰望星空

更有人探索星空

为这星辰大海的征途

有一批批北大人

同全中国科研工作者一起

攀登在每一道通往浩瀚星海的阶梯上


你看,星河倾泻恍若梦境

你看,飞天梦圆泼墨诗篇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部

新版北京大学《星空日记》!



再探苍穹,为女儿摘颗星星

摘一颗星星,

首先要有一把梯子,

然后你要有一个夹子,

星星很烫,不能直接用手摘。


儿时,摘星星的童真梦想常挂嘴边。站得越高,仿佛就离星星越近,手一伸,便可星河在握。三天前,迈出太空舱的王亚平,成为了“离星星最近的人”

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伴月升天,顺利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是北大学子王亚平第二次挂帅出征。航天员王亚平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生,如今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这一次“出差”,在载人航天任务之外,王亚平还想实现给女儿“摘星星”的愿望。

23天后的11月7日,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服,随着一句“感觉良好”的传回,王亚平顺利出舱。背靠着蔚蓝的地球,她如愿为女儿“摘星”。就在“摘星”的过程中,王亚平还和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一起给大家来了段群口相声: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

“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俏皮中,尽显新时代航天人的自信底色。

王亚平身着的新款舱外服上,有国旗上五角星同款颜色条纹,与宇宙黑和地球蓝相互交织;航天员、空间站和地球“同框”,被网友称为“最牛合影”

揭秘航天员的“美美舱外服”

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顺利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说起第一次,王亚平也是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八年前,她搭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与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默契配合,在天宫一号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为无数梦想着摘星揽月的孩子们展示了奇妙的“魔法”,为他们摘下心中的“星星”。这场“天地互动”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仿佛每个人都成为了坐在无边宇宙教室中的一员。

这位“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在九天连线地面,让信号越过无形的天幕,连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底。世界上第一位“太空女教师”、2007年美国“奋进号”宇航员芭芭拉·摩根曾向王亚平送上祝福,对她说:“我代表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

王亚平太空授课

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王亚平能够及时同女儿分享飞天的感受。在“天和”中遨游时,王亚平可以经常和女儿通话,这与早期载人航天的景况迥然不同。从前,航天器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迎来短暂的过境,实现通讯,而如今,我们实现了80%以上的覆盖率。听听亲人的声音,看看女儿期待着太空礼物的面庞,王亚平获得了更多心理上的支撑。

踏上征程,王亚平给女儿摘稚嫩梦想的星星、为国家摘技术突破的星星,让理想洒满星光,为沿途点亮希望。星河璀璨,期待与万千共赏。

千年飞天梦,圆梦神五

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

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

飞天,中华民族一梦,便梦了千年;摘星,华夏儿女一望,便永记心间。

嫦娥奔月,广寒宫的桂树悄然飘香;敦煌飞天,莫高窟的云霞粲然生辉;万户探天,广袤的天疆刻下中华的足迹……古往今来,中国人从未停止问天的脚步,摘星星的手,也离星星越来越近。

1970年4月24日,当东方红响彻宇宙,中国航天事业步入下一个征程——载人航天。手摘星辰,起舞翩翩逐月华;九天翱翔,苍穹之上显诗情。

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

不久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做客北大。1992年时,而立之年的陈善广成为载人航天论证组三老一少的成员之一。整个论证组只有4个人,陈善广是当时的“一少”。从学习数学到肩负载人航天任务,这可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跨界”。破壁的过程是困难却又充满希望的。太多知识需要恶补,每晚陪伴他的,除了实验室的孤灯,就只剩下缥缈的载人航天梦。

10月22日,陈善广在北大团委举办的“载人航天精神”主题团日活动上演讲

一个个星光闪烁的夜晚,将载人航天的梦想编织得愈发真切。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在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的漫漫征途中刻下属于中国人的数字。

“神五”发射时,陈善广在飞行控制中心。从飞船发射升空的一刹那,他的心便提溜到了“天上”,眼睛一刻不敢眨地盯着指标数据。时,同样情绪万端的,还有北大校友刘芳。

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刘芳,当时是中国首个航天员大队的心理教练。她是中国航天员“大心脏”背后的“心理加油站”

正是有着强有力的心理支撑,杨利伟乘飞船在太空高速飞行的21个小时中,心率基本保持在75~85次/分,飞船临发射前1分钟,心率也只有76次/分。遨游太空、万众瞩目之时,颠簸动荡、困难袭来之时,杨利伟神态镇定从容。

当杨利伟在飞船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时,陈善广在飞控里写下一首歌——《圆梦》。“千年古国飞天梦,就在盛世今朝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终于成真!

浩瀚太空中,一首名为《载人航天》的旋律缓缓流淌,一个关于摘星星的企盼从此不再遥不可及。

决胜千里外,燃梦万米高

别人对我说过一千次,别做梦了。

可王老师对我说,梦,才是最真的现实。



《星空日记》中,渴望着摘星星的主角,来到北大,拼尽全力,让梦想成为现实。

在北大,这样仰望着星空的人有许多。有的,将几十年的汗水挥洒,牵扯成一段冥冥之中的缘分;有的,笑称自己曾是“放牛娃”,奈何心中挂着一轮月、闪着点点星芒。

有的人,为《星空日记》而来;有的人,在书写新的《星空日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令人热血沸腾的背后,是科学家极致的理性与冷静。

1982年,高铭走入北大。仿若冥冥之中的某种巧合,她选择了空间物理专业,从此便与浩瀚苍穹结下不解之缘。1991年,她走出燕园,跃入一片绚烂的星海,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高铭在2020年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唤高铭一声“老兵”,再合适不过了。她组织或参与了神州二号至八号飞行任务、天宫一号和二号飞行任务应用试验,送梦想飞天,送航天员逐梦,她为中国载人航天的希望,撒上甜蜜的糖霜。2006年起,高铭担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全面主持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战略研究、任务规划及工程实施,论证提出了神舟七号卫星伴飞试验、中德合作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等应用规划。助中国争先,促国际合作,她为中国载人航天的飞跃,插上有力的翅膀。

从小仰望星空的宗秋刚,也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搭设一架“天梯”、撑起一把“保护伞”。航行中的宇宙飞船为何会突然收不到信号?为什么运行良好的卫星在太空会瞬间烧毁?每一个困境,每一句SOS的呼唤,都牵动着宗秋刚的心。

虽然我国已经成功建立短期载人空间实验室,建立了完整的空间工程系统,实现了航天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但是今天的航天器在太空中仍然要面对严酷的空间环境,想要建立永久的空间实验室,还需要进一步攻克科研技术难关。

在北大,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实验室,正在为航天器打造坚强的“内脏”而努力。实验室有限的物理空间并不能局限宗秋刚教授和他的团队的雄心,因为他们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地球之外的广阔世界。

宗秋刚与航天器的科学载荷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结下缘分。2016年宗秋刚更利用自主研发的“北大—成像电子谱仪(BD-IES)”卫星探测器,揭示了磁层亚暴能量电子注入的径向传播模式。

如今,“天问”探火,“祝融”启航。这标志着中国打破了美国在火星着陆探测方面的垄断。此时的宗秋刚已经锚定了下一个难点……

比火星更近的,还有一轮月色。北大地空的法文哲研究员和焦维新教授为分析从月球上“挖的土”,忙得不亦乐乎。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月球车探出的“双脚”触及月壤时,法文哲研究员回忆当时的心情,算是“虽然比较激动,但是没有特别激动”。就像载人航天一样,我们的探月工程,水到渠成地实现了“绕落回”的进程。

早在嫦娥一号时,法文哲研究员便同学者们一起处理了微波辐射计的数据,获得了月表辐射亮度温度图,进行了月壤厚度方面的反演研究,并定量估算了月壤中氦三资源的含量。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简称“地空学院”,可谓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之大成,各个专业的研究方向都和探月工程的科学目标高度契合。

以遥感专业为例,林沂老师做的激光高度计研究,可以应用于月球的高程数据测量;范闻捷老师在地球做植被遥感的双向反射率理论也可以应用到月球上来。从地理信息角度来讲,数字月球这些项目同地理信息专业密不可分。在月球表面,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师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地球物理仪器,来测月球内部结构、月球表面温度和月球表面磁场。嫦娥5号样品取回来之后,对月壤样品的分析与研究,则属于学院地质、地化专业的研究领域……

要想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有人探寻星空的奥秘,也有人将科研的艰苦写成绚丽的诗篇,在苍穹深处,点染梦的色彩。

百年问天,以巡天开眼为启

傍晚,在北大一角,等待星空出现。



2020年7月,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成立。按照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之后,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

新征程的画卷次第铺展,回望过去,是北大百余年的积累与进步。

早在1920年代,北京大学起开设天文课程。1922年,北京大学参与创建中国天文学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60年北京大学正式设立天文专业,此后逐渐发展壮大,先是扩展为天文学系,后又并入物理学院。

进入新世纪后,北大天文学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2006年美国科维理(Kavli)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合作创办了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天文单位,和天文学系共同构成北京大学天文学科。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2022年前后,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空间站的近期规模为100吨,可载3人。“空间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最突出的特点为高像质、大视场、宽波段,除大视场巡天相机以外,CSST还配备有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太赫兹模块以及地外行星成像星冕仪等多个后端仪器,可以配合主巡天进行多样化的天文观测。

在CSST首批科学研究课题中,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承担了星系和活动星系核领域五大核心课题的科学研究。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望星空,发出了旷世《天问》;两千多年后,北大航天人在新时代脚踏实地,给出了完美解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星辰大海,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吧。



千年航天梦,寄托了多少古人今人天真而浪漫的想象。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有一种探月工程叫嫦娥,有一种气象卫星叫风云,有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叫,有一种全球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叫鸿,把它们送往浩瀚星空的火箭叫长征……这便是,娥奔月,鹊桥相连,玉兔登广寒,北斗照夜空,神舟直上九万里,悟空在天探暗明。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章子怡将航天的浪漫与艰辛提炼成一个字——“诗”。在天上写诗,同摘星星一样,蕴含着代代人最踏实的执着追求和最大胆的天真梦想。光荣和希望,挫折与悲伤,讲述的,是踏入星空的刹那永恒。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走过五十余年铿锵岁月。穿越星河,这是专属于中国人的航天浪漫,当古老的神话照进现实,当穿越千年的情怀洒向宇宙,这便是中国的航天史。仰望星空,得以窥见如上一个一个的名字,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重新焕发生机。


↓↓点击重温北京大学微电影《星空日记》↓↓

火箭托举飞船腾空而去

点亮天穹

航天这一站

建在了浩瀚的银河岸边

神秘的银河风吹动了中国人的衣袂

也吹到了满是期待的

中国的面庞


摘下星星的奇思妙想

载人航天的漫漫征程

做梦的和圆梦的

是不断接力的中国人

逐梦的和筑梦的

更有勇攀高峰的北大人


未来的浪漫

是一屋精尖,遥看日月同辉

是一路花开,漫天星河璀璨


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北京大学科研部、北京大学新闻网、校团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科维里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央视新闻、央视频、环视频

图片:《星空日记》、张宁、吕宸、北大未名jiyusi

采访:青橙

编辑:杨映锴、陈美瑶、袁佳佳、青橙

动图:李芮迪

排版:白雨琪

责编:浦海蕊

一等奖!



Hi~这里是北大,我们在!


咔嚓!打卡北大成功!


北大,秋天的童话
心动了,北大这个院,跨越26个院系中心!北大喊你来挑战!在北大,他的课,猫咪都会来旁听!28年,他的名字绝密于世!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