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滴滴滴……” 永不消逝!
《永不消逝的电波》
是新中国第一部
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
于1958年呈现在大众面前
今年
《永不消逝的电波》4K彩色修复版全国公映
并于12月10日向北大师生呈现
一帧帧对比,一轮轮考证,一点点调整
使这部代代相传的经典电影
焕发出全新的时代生命力
在与敌人顽强斗争的征程中
有些人直面刀枪炮火
有些人潜伏在隐蔽战线
隐姓埋名,忍辱负重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为了新中国!”
长河奔去,信念永存
电波不绝,初心铭记
点击视频
走进《永不消逝的电波》4K彩色修复版北大重映现场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长河无声奔去,唯有爱与信念永存。
“滴滴滴滴,滴滴滴……”,泛黄的报纸,绵绵不绝的电波声,解放前夕的上海夜色更加阴冷,那难以捕捉却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每一次都诉说着爱与信仰的故事,续写着红色的脉搏。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上海一间公寓的阁楼里,一双有力的手正在电键上快速地敲击着,他全神贯注地输入电报信息,“滴滴滴…滴滴滴…”红色电波穿过被白色恐怖笼罩着的夜上海,迅速抵达延安。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刚刚给电波的另一端传输完重要机密时,敌人的枪口突然就把他包围,他面对敌人的爪牙,平静地发出告别的话语。此时,距离上海解放仅仅只有20天。他是早期隐蔽战线的革命战士李白,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1958年,李白的故事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中国黑白谍战电影的经典之作,“滴滴”的电报声照亮了几代中国人的电影梦、英雄梦。影片以李白为原型,塑造了李侠这一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心智过人的共产党员形象。
“只要我的工作对党有利,调我到哪,我都没意见。”影片里,李侠是一名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抗战爆发后接受组织的安排来从延安来到上海,此后12年,每一天都如走刀尖。白天奔波疾走,街头巷尾处一封封情报无声传递;夜晚潜于黑暗,昏黄阁楼里一段段电波直达千里。“我们这部分工作,是党的眼睛,党的耳朵。”
“长河无声奔去,唯有爱与信念永存”。他与地下党员纱厂女工何兰芬,为掩护秘密电台,假扮夫妻,潜伏战斗于尚处敌区的上海,他们彼此守护,在李侠作为老红军带领何兰芬这个新战士逐渐成长的同时,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逐渐升级,结为伉俪,成为革命伴侣。
黑科技+匠心修复,只为重现经典
“是修复,是还原,也是再度的精心创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修复工作。这是首部经过4K彩色修复后进入院线重映的黑白故事片。
电影修复,是一项重复性极高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每一帧胶片的修复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小时甚至数天。2021年9月21日,《永不消逝的电波》4K彩色修复版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10月6日,4K彩色修复版在全国公映。12月10日下午,由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会议中心联合主办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主题观影活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行,为北大师生上了一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为什么要进行4K修复?”、“4K修复的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选择修复这样一部影片?”,“AI修复后为什么要再进行人工修复?”,“修复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关?”……在映后交流环节,中国电影资料馆部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黎涛,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师王峥老师为现场观众进行了一一解答。
影片修复初期,由于缺乏当年创作人员的指导,修复团队只能依照肉眼观察法辨别胶片的初始颜色,调色时用放大镜对着正片胶片去看、去对比颜色,然后再花时间去查阅当年的导演、摄影台本阐述、海报等资料,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
黎涛老师与王峥老师现场答疑
和平饭店的一个花瓶是青花瓷还是珐琅彩?修复组特意向考古学家进行考证再上色。为了让影片中出现的服装、道具、老上海外景等视觉元素达到最为精准的呈现效果,团队一面寻访服装、文史领域专家,一面搜集海量的图片和史料进行参考。
窑洞中橙色的灯光、上海和平饭店里金灿灿的电梯门、白丽君的丝质缎面淡紫色长裙、李侠紧张工作时额头上的点点汗珠……4K电影修复技术把藏在胶片里的细腻和丰富,最大化地表现出来。
一帧帧对比、一轮轮考证、一点点调整……最终整部影片回归了最真实生动的颜色。“黑科技”和匠心修复共同成就了彩色4K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黑白影像转为彩色,使这部经典重新焕发了新的时代生命力。
有一种联结,叫同频共振
此次主题观影让现场师生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魅力:
栾淋渝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2021级燕南(经管)二苑硕士生党支部书记
这部电影叫做《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前老师讲过,我们每个人之间都存在一种“波”,我们会产生一种同频共振,让我们产生一种共鸣,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组织之间,也存在这种“引力”,共同地产生情感上的凝结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电影工作者不仅是给电影上色,更是给我们观众历史和信仰增添艳丽的色彩。这也提示我们这些党支书平时做党团活动的时候,要多一些新意,给电影添上颜色,电影会更有感染力,让活动更有新意,让同学们能更好地感受党的精神,更好地参与到党团日活动中。王睿鑫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2021级未名(创新)一苑硕士生党支部
我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我觉得4K彩色修复技术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技术,但其实目前产品的准确率还没达到一个特别完美、特别准确的程度,所以说需要修复团队根据历史去综合地考证考量,以更好地恢复最真实的颜色。影片修复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让我们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并看到历史中那段艰难的时光,我非常敬佩。张凯
信息管理系 选留辅导员
电影最后的台词——“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样一句话,穿越时空到如今,字字千钧,深入人心,掷地有声。我觉得革命先烈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传播着永不消逝的电波,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党员的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通过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我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辅导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际,我们北大的辅导员群体坚定不移地高举党的旗帜,去培养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时代新青年,要引领北大的青年在新的历史征途上,昂首阔步,自信前行。朱越江南
法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看着转制后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在银幕上放映,心里是难言的感动。在戏外,是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与追思难以消逝,在戏内,则是“共产党的电波是永远不会完的”,直到生命终结。当胶片的昏黄重新染上记忆中的颜色,我才知道,在李侠执着眷恋和信仰的眼神里,延安的白塔可以那么温柔,甚至连上海的五光十色也被衬得平淡。全片看罢,没有在如今的谍战片里我们习以为常、大开大合的戏剧性反转,但这丝毫无妨它讲了一个好故事,一个能以强大的真实有力地触动我们内心的故事。如果有什么能像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的电波一样永不消逝,那就是共产党员始终如一的信念和忠诚。邹艾安
外国语学院朝韩语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永不消逝的电波》自1958年上映以来,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嘀嘀”电报声中革命先辈为了自身理想、祖国解放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终身的故事,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和传承勇敢机智、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如今在4K修复新技术的帮助下,经典影片又焕发出新鲜光彩,以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形式,实现了真正的“有声有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令我收获良多。作为新时代北大青年党员,我通过此次观影活动坚定了自身理想信念,在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必须发扬前辈光荣革命传统,同时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作为学生党支书,我们更应当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以丰富形式带头深入学习党史“四史”,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大师生将继续从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汲取力量,由真知而笃信,由笃信而力行。
来源: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统筹:袁佳佳
文字:邹坤、袁佳佳
视频: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
图片:央视《国家记忆》节目、澎湃新闻、曹倩倩、童天泽、邹名之
排版:刘涵烨
责编:李霁
北大名师课 视频大放送!
在北大冬日暖阳里,开跑!
陪一代人长大,陪一代人变老
北大发布考研须知!
北大秋冬限定,张张都是壁纸!
中国空间站首次授课!
北大年度最火现场!七大平台,带你“声临其境”
他是北大首任校长丨几道先生,见字如晤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