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辩论,第一!
今年,北大辩协在持续更新的华语辩论世界排行榜中荣登榜首!
在北大,这样一群人诚恳认真地做着一件事——辩论。天马行空地头脑风暴、追本溯源地查考资料、精确到秒地打磨语言……二十多年来,代际传承间,他们共享着“北大辩协”的集体身份,互为后盾,携手前行。
他们用思辨的眼光打量生活,以辩士的精神参与社会,共同搭建起“以辩论入世”的平台,将打向竞技场的聚光灯,照进现实,创造属于“北大辩协”的故事。
这一次,故事里的人,来给我们讲故事。
2021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参赛队合照
01一场辩论赛的前夜
春夜,北京密云的一间民宿里,围坐着一群北大的辩手。天色一亮,他们就要穿上正装,走上赛场,展开一场脑洞全开的论辩:“太阳要毁灭了,你更支持流浪地球计划/数字生命计划”。
作为应用物理方向的学生,时任北京大学辩论协会理事长李诗阳承担起了科普工作——“流浪地球计划”与“数字生命计划”究竟是什么?又分别指向怎样的可能性?
时间已近凌晨三点,大家仍一筹莫展。这时,李诗阳提议,“我们出去散个步吧。”
于是,万籁俱寂的夜里,一条人烟稀少的京郊小路上,漫行着一群专业背景各异的北大学子。
啜饮着华北平原乍暖还寒的仲春晚风,望着头顶独属于城市边缘的耿耿星夜,辩手们不再被辩题禁锢,天马行空地闲聊。
从一部《流浪地球》出发,学应用物理的李诗阳聊起了航天科技的发展与瓶颈,考古出身的乔瑞联想到《人类简史》中“农作物驯化了人类”的论断,外国语学院的刘亚铭则提起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赛程紧张,辩手们经历了连日的熬夜和头脑风暴,身体与大脑都已疲惫不堪,然而在这一刻,他们的思维却如星光,从茫茫宇宙穿行千百年而来,依然璀璨莹莹。
毕业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崔磊在朋友圈记录下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畅想“我们的声音或许真的会被未来的人们捕捉到”。
散步终归是个好建议,广阔天地间,思绪也豁然开朗。飞扬的灵感与多元的学术视角交织成了最终的立论,辩手们散步归来,白天需要上场的选手回屋休息,其他成员则连夜查找资料、整理框架。
即将上场的成员们安心睡去,尽管比赛在即而尚无成论,但他们知道,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会有好几份文档陆续发到备赛群。醒来后,会有成员带着大家搭建框架、整理思路。他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吸收,并在场上准确地表达。
短短一夜,印下了北大辩协的独特气质,浪漫、梦幻,但责任感与实干精神深入肌理,成员们互为后盾,百分百信任队友,追逐集体荣誉,进而拓展辩论的更多可能。
北大辩协,在变革与坚守中成长
2012年,高策成为了北大辩协的会长,那时的辩协,“就是一个一起玩儿的组织”,而能“玩”的比赛机会甚少。校内一共只有两个比赛,“新生杯”和“北大之锋”,结束之后就没有比赛可打了;而在校外,一年能有一个北京市区的小比赛就已经很不错。缺乏实战机会,辩协的人丁也稍显寥落。
2021年北大之锋辩论赛决赛
没有比赛就自己“办”,于是,辩协的成员们筹划着举办了自己的比赛——“三人制辩论赛”。比赛特色是不限院系、自由组队,为校内辩手提供了更多切磋交流的机会,也为辩协积累各有所长的辩论人才。比赛的规模日益扩大,吸引校外同学参与其中,成为京津冀辩手的交流平台。
2012年首届三人制辩论赛纪念明信片
与此同时,他们也积极地寻找着校际比赛的机会。收到邀请,自然会积极参与,争取赛出风格与水平;若见到高质量的赛事,协会还会主动联系主办方,“我们喜欢辩论,我们也有优秀的辩手,想参加这个比赛”。
2013年世界精英邀请赛(德辩)成员合照
比赛,是分散各处的辩论爱好者们得以结团成队的基础。
主动求变,从没有比赛打,到有比赛打,这是当时辩协的重要变化。
参赛机会逐渐变多之后,赛出成绩成了下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开始,大家都摸不着门道。高策总结,当时北大的备赛习惯是查大量的资料,努力讲出深刻、有意思的内容。如此一来,产生了一个问题,被“深刻”桎梏住的辩手们,面对激烈的交锋,表达效率不高,导致评委接收效果差,“比赛实在难赢啊”。
消化失败的过程中,大家逐渐意识到,光把辩论当做一个个小研究课题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知识储备之外,还需要“表达”——高效的表达,得体的表达。唯有二者相结合,才能让大家精心准备的思想、内容被观众接收。
取长补短,成为下一阶段辩协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开始寻求外援,四处找人来提供指导、开设讲座,其中既有辩论界的前辈,也有各个高校的朋辈。
补强“表达”的同时,对资料和内容的强调仍被保留;这样一来,北大的“学究”精神也成为辩论场上的优势。
渐渐地,他们开始赢下一些比赛。
2023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成员合照
扎实打磨论证,是北大辩协始终的坚持。不管是涉及国际问题、城镇化,还是中医药、数字经济,每次遇到专业要求很高的辩论题目,他们都会请教校内院系的老师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阅读大量书籍、论文,保证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有强大、完整的论证。
国际关系学院的潘凌子笑着回忆,有一次,主办方允许双方赛前检证资料,资料打印出来后,自己第一下竟没能把厚厚的资料搬起来。
“从反复输比赛,到摸到赢比赛的门径”,每一环的突破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高策至今还记得前辈的话,也认为这是对辩协成长历程最好的概括。
理想主义者联盟
作为一项学生活动,“辩论”几乎是没有“功利性价值”的。不仅如此,很长时间以来,辩论都遭受着一种偏见,被认为不过是“口舌之争”,是“巧言令色”。作为北大辩协的元老级人物,教练胡开明对此深有体会,打辩论,乃至加入一个专门打辩论的组织,为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争吵”,在许多人看来,既没有实际的好处,还是一件有点奇怪的事情。
北大辩协,恰恰为这样一群人,提供了“做一些莫名其妙事情”的平台,思考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查找各种各样的神奇资料,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面向,探索自己语言的边界。
借由讲座、训练赛、暑期营等多层次的训练模式,以及“以老带新”“院系混搭”的参赛安排,辩协成员们获得了充分的交流机会。而活动本身都会充分考虑成员们的自主意愿和个人情况。从加入协会到报名参赛,辩协支持大家每一次的“心血来潮”。来去自如的宽松氛围下,最终留下来的那些人,为的只有“热爱”二字。
也恰恰因为如此,聚在一起的大家,都比较‘纯粹’吧。
2019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现场图
在钻研与思辩的空气愈发稀薄的今天,北大辩协聚集起了一群纯粹的人,共同做一件纯粹的事。在世俗与现实的缝隙里,这是一个大胆想象、踏实做事的地方,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联盟。
辩论赛是一个充斥着紧张感的活动,尤其需要“联盟”的力量。不仅需要单个参与者的全情投入,还必须依仗默契的团队配合。
在许多辩协成员的回忆中,那些闪闪发光的时刻,大多与盟友们有关。
每次进入淘汰赛阶段,赛程紧张,准备的时间总是越来越吃紧。上场的辩手每次打完当天的比赛,就会被拉进一个新的群,里面是近三十位协会成员,以及他们查阅了数百篇论文后整理出来的成果。
上场队员们需要先阅读这些提炼出的“精华”,再听备赛的成员们“上课”,有不同想法,总会立刻有很多人响应,再寻资料,查漏补缺。
如此程序,日夜相继。
这些活跃于赛场外微信群里的人,组成了辩协的“资料组”,相比每场比赛正式上场的寥寥三四人,这是一个可以称得上“庞大”的队伍。
2021年华夏杯国际华语辩论锦标赛备赛组线上合照
越是紧凑困难的赛程,越需要接力与辅助,每一瞬被托举和被信任的感受,每一次配合默契、心有灵犀的体验,每一个并肩作战的队友,于北大辩协的成员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存在。
成为“故事”里的人
今年初,一场大型比赛结束后,来自中文系的陈晓彤记录下了自己的心情,她写道:
感谢辩论,一直以来只能看故事的我,竟然也能暂时成为故事中的人。
小时候,每个人都会幻想成为故事中人,在那个未来,作为主角的自己将迎来故事的高潮,实现终极使命。渐渐长大之后,才意识到,生活只是不断流动的日常事件,没有起承转合,也没有欲扬先抑,它和大多数人一样,无比平凡。
但是,辩论让我们重新拥有了进入故事的可能。辩论的故事性恰恰源于其竞技属性,凡是竞技,就有胜利,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和落寞。竞技很残酷,所以它很美,辩论亦是这般,因此才有了故事。
“北大辩协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创造故事的地方。”陈晓彤这样总结辩协之于自己的意义。
同样身处“故事”中的人,还有来自元培学院的崔德方。2019年,他站在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的聚光灯下,台上,是针锋相对的思维碰撞,台下,是许多前来观赛的当地华人。从他们的眼中,他看到了对中国人、对北大学生的期待,感受到了所来之处、所属之地的意义与份量。
在无数个觉得自己要输掉比赛的判断之后,他艰难但漂亮地赢了。
竞技比赛里,胜利很重要,失败同样值得铭记。故事的最高潮,也并非总是止于输赢。
在北大辩协,有人为了能够精准把控发言时间,每晚练习读秒,“电动牙刷每三十秒停顿一次,发言通常是30秒一个论点,倒计时也在30秒时开始,我要不断熟悉这个时长,直至分毫不差”;有人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每天清晨六点到未名湖练声;有人因为一次比赛中的质询失误,发奋成为北大最强质询手。
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人,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精彩的辩协故事。回望辩协前辈们反败为胜、百折不挠的“传奇”,陈晓彤想起了她很喜欢的竞技故事《排球少年》中的一句台词:“今天的,失败者们,你们明天又会变成什么人呢?”
空间距离没有阻隔远在深圳研究生院的王宸宇加入北大辩协的“故事”。在不久前的一场国际赛事中,他获得了“全程最佳辩手”,在“横刀立马,才辩无双”的颁奖词中,他将北大所有参赛选手和教练的名牌统统挂在了身上。
他走上台的那一刻,全场开始欢呼。
那是一个英雄登场的时刻,也是热血漫照进现实的瞬间。
王宸宇在致谢中提到了每个人的名字,“我的发言时间长,并不是因为能力强,而是因为大家信任我。”
言至最后,他说:
我一直相信我们可以打败所有人。
画面定格,这是属于一个团队的热血结尾:看似孤身一人的英雄喊出高光台词,人们才发现他身后站着所有的队友。
2022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全程最佳辩手王宸宇领奖发言
没有比英雄惜英雄更动人的故事了,如果有,那便是凡人结伴而行,一起创造自己的“竞技”故事。
今年春天,北大辩协凭借极具统治力的表现,登顶了华语辩论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
这一次,梦想成真。
2023年华语辩论世界排名
辩论,作为参与社会的方式
“辩论”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辩论是有效的合理决策方法;在智识活动中,辩论则是藉由言语激活思维的途径。
回顾北大历史,辩论活动在20世纪初就十分盛行。
1917年,北大预科文学会邀请章士钊先生进行演说,正式成立北京大学雄辩会,日常演习辩论,以为“思想锐敏,言词畅适之训练”。
1928年,“北大学生演讲辩论会”成立,先后举行若干次辩论竞赛,激辩时事,亦是动荡年代里北大人心怀家国的剪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如刘半农、陶希圣等,也先后担任过演讲辩论会的导师。
1917年《北京大学日刊》雄辩会开会纪事
正因如此,“辩论,不应该只是学生间的语言游戏”。秉持这样的理念,亦怀着继承北大先哲家国之风、雄辩之姿的目标,北大辩协积极挖掘着辩论在“竞技”之外的价值和意义。
“辩论是思维和表达极佳的训练场”,辩协教练李川三认为:“辩手们得益其中,也应努力探索背后的原理,提炼‘思维’与‘表达’的通用技巧”。
为了有效分享个人体悟,北大辩协为元培学院开设了“辩论与思维”“公共表达与实用沟通”等书院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提升他们的表达效率,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演讲、面试等学习工作需求。
辩论双方没有谁绝对正确,但是在思维的碰撞中,我们的认知边界得以拓宽。
这是辩协成员共同的体悟。而这一次,得以拓宽的“边界”切实地为毕业生们带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今年的“春招季”,北大辩协还在英杰阳光厅举办了求职主题辩论赛。辩题围绕初入职场的迷茫与困惑,传递了校园辩手们对职场的观察,收获了职场前辈们对职场的认知与体会,一座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得以搭建。
2023年5月求职主题辩论赛现场合照
当辩手与北大人的身份相结合,北大辩协的成员们,试图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他们希望将北大辩协打造成一个连通校园与社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公众表达,推广公益项目。
2022年4月,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北大辩协协办了以“无烟文化 青春同行”为主题的健康中国控烟行动大学生科普辩论大会。辩论场上,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选手们就如何加强控烟的社会共治、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改进戒烟方式与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回应着时代与民生的关切。
2022年5月控烟科普辩论大会宣传海报
北大辩协现任会长刘亚铭说,
辩手有一个更浪漫的讲法,叫‘辩士’,士是读书人,更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北大辩协成为了“辩士”精神的具象化身
他们严谨、务实,希望对说出的每句话负责
他们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将辩论变成入世的通道
而辩论,也成了他们参与时代、投身生活的方式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北大团委
采访:周君柔、王馨瑶、马骁、钟润文
文字:周君柔
图片:北京大学学生辩论协会
排版:孙萌
责编:王嗖嗖
北大国际暑期学院,启动!
你好,北大的夏天!
北大同学和老师的行李箱,都有啥?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