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发布啦
博物馆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上海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中,诞生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成为镶嵌在魔都的一颗颗闪亮的瑰宝。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博物馆数量已达158家,比上年增加9家,无论在数量、还是门类上,都呈现出稳步发展和多样化的特点,成为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2021年5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委联合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
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对标国际一流,结合上海实际,本市也提出了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博发展目标。2021年9月2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局联合公布了《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作为城市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博物馆,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此,本市探索用互联网的手段,从社会角度来评估博物馆,今年的“上海市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发布已是第三年。这个评估自发布以来,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开启了观察博物馆的新维度。
在市文旅局指导下,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与上海云邑大数据科技中心合作,以客观大数据为基础,通过自动化全网采集、数据库调用、指标权重确立、云计算等方法,在前两年评估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了“2022年上海市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原计划在今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发布的,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推迟到12月终于发布了。
指标体系
本评估体系共由两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为知名度、传播度、参与度、融合度、服务度与转化度,六大指标下共设31个二级指标。
首先,从传播学角度而言,“为人所知、为人所传、为人所用”依次构成了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为的体系,即公众要首先通过各类渠道知晓某家博物馆的存在,并在各项信息刺激下形成愿意前往参观的态度,最终将此态度付诸实践。在此思路下形成了本评估体系中的“知名度”、“传播度”与“参与度”三项一级指标。
其次,从记忆遗忘理论来看,在海量消费信息的裹挟中公众总是健忘的,所以单单借助外部传播环境的信息运作,打造属于自己的博物馆文化IP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本指标体系确立了另外三项一级指标,即“融合度”、“服务度”与“转化度”。
数据来源
本评估体系的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为自动化全网采集,如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微信数据、以大众点评为代表的旅行类社交点评平台上的评价内容、电商平台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地图采集等;第二类为数据库调用,如外省市媒体报道量、国家级媒体报道量、本地媒体报道量等;第三类为博物馆上报,主要为硬件设施等;第四类为国家统计数据,如博物馆等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第五类为海外媒体数据,对各博物馆在海外主要媒体平台上的报道数量、账号开设等进行数据采集。总之,本指数的数据来源与传统的偏重于“主观性上报”的方式不同,主要是通过对“无意识沉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指数算法
本指数的算法为,确定指标数据维度后,分类聚合成更高级的维度,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到分数。通过专家背靠背打分,确定各级维度中数据指标的相对权重,其后根据示例数据得到的标准化数据,确定各个数据的尺度,最终确定每个数据指标的绝对权重。经过加权求和得到影响力计算公式,并将数据经过对数处理,使得数据更加平滑。
按照指标体系、权重和算法,对上海市153家(158家中有5家闭馆)博物馆进行具体评估得出以下结果:
综合影响力TOP10
从综合排名看,上海博物馆与上海科技馆优势依旧明显,两馆在知名度、传播度、参与度、融合度等单项排名中名列前茅,是上海地区的代表性博物馆。
从博物馆等级看,大型一级博物馆仍居头部地位。排行前10名中有3家一级博物馆。它们是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分别位列第1位、第2位、第4位。
从博物馆类型看,行业类博物馆占据榜单半壁江山。它们是各行业发展的历史记录簿,上海玻璃博物馆(第3位)、上海汽车博物馆(第7位)、上海电影博物馆(第11位)等行业主题类博物馆保持了自身品牌特色,以垂直个性化的内容吸引众多爱好者,彰显出上海这座城市厚重的产业底蕴。
总榜前10名博物馆简要分析
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排名与2021年数据一致,继续保持前茅。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排名第五。过去一年中,得益于上海茶博会在此召开,其微信最高指数达到98581。同时,迪拜世博会开幕式、首届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都增加了它的媒体报道数、活动提及数。
上海自然博物馆排名第六。从数据上看,各项参数比去年并无明显降低,但相比世博会博物馆缺少微博账号数据,建议开设微博账号,增加对外沟通的渠道、主动设置话题。
上海汽车博物馆排名第七。其微信微博热度都有大幅提升,#上海汽车博物馆#微博话题积累了1200余万阅读量、6513条讨论数。疫情稍缓,汽车博物馆举办各项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线下参观、线上打卡,微博话题#探秘上海汽车博物馆#的活动从2021年1月18日至今积累了146万阅读和1万余条讨论,实现了优质的品牌传播。
上海天文馆排名第八,“空降”前10名。作为2021年新开的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天文馆预热及开馆便享有极高的话题度,各项数据均名列前茅。去年上海天文馆的百度指数达1067,仅次于上海博物馆1107;微信指数也达到千万量级,在该指标中排名第三。高知名度和高传播度使其轻松跨入总榜前10名。
上海观复博物馆排名第九,主要体现在“传播度”指标上。今年评估将“观复博物馆”公众号数据纳入统计。该公众号虽然也包含北京观复等多家内容,但对上海观复博物馆的品牌传播意义重大,故首次纳入后其排名上升较快。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排名第十。从知名度数据上看,整体有提升,百度指数逼近1000,微信指数达到1500多万,但提升幅度不如前排的博物馆。在传播度方面,需要注重公众号阅读数的提升。
如有业务合作及咨询需求,请联系:15821900331 (傅老师)
六个单项排行榜
知名度TOP10
传播度TOP10
参与度TOP10
融合度TOP10
服务度TOP10
转化度TOP10
革命纪念类博物馆TOP10
行业类博物馆TOP10
高校博物馆TOP10
区级博物馆排名
总体而言,各区级综合性博物馆排名相比去年有一定下滑。从单项数据看,各家博物馆与去年差距并不大,但在总的排行中却被其他类博物馆拉开名次。在总排行的区间上,各区博物馆也存在较大差异。
奉贤区博物馆是区级博物馆中唯一进入总榜前20名的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在去年6月迎来“三星堆文物展”,该活动使得微信指数飙升至130万,同时吸引了近500次媒体报道,可见高质量的活动和展览对于博物馆品牌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嘉定博物馆相比去年在该单项排名下降一位。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定博物馆成为2021年革命纪念旅游中的重要一环,在五大新城的博物馆中表现不凡。另外,闵行博物馆也入围总榜前50名。三家博物馆主流媒体宣发量相对其他区级博物馆都较高,在生活社交类平台上评价数量和好评占比都更加领先。
05历史文化类博物馆TOP10
特色榜单
今年增加了“特色榜单”排名,重点反映社会对不同博物馆的关注程度,以及年轻人对不同博物馆的偏爱程度。
博物馆热搜榜TOP10
博物馆Z指数榜TOP10
波动幅度较大博物馆简要分析
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对一年来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20家博物馆,以及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20家博物馆做了简要分析。
在今年排名上升最快的博物馆榜单中,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上海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上海观止矿晶博物馆是升幅最快的前三名。上升幅度最大的20家博物馆,主要原因有:
1.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上海观止矿晶博物馆去年微信数据上升明显,2021年新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同时博物馆本身受到“乐游上海”等账号推广,扩大知名度;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重新运营2020年停更的微信公众号,对外传播自身的品牌文化,各项指标数据上升。
2.新馆拓建或升级自带话题流量。中共四大纪念馆2021年为迎接建党百年闭馆升级后重新对外开放,获得媒体广泛报道;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去年首次开设小程序预约参观服务,被上海静安、乐游上海等账号专题报道,增加话题讨论量。
3.荣获奖项或表彰。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入选新一批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微”数据上升,报道量增加明显。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入选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百大名单,被上海发布等媒体报道,微信热度最高达60万。
4.积极举办各类有影响的主题活动。上海南社纪念馆被“i金山”等融媒体账号以“红色寻访”的专题报道,阅读数据高涨;上海金刚博物馆媒体报道数据提升,其多维度沉浸式展览被“上观新闻”、“浦东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扩大了博物馆影响力。
分析20家降幅超过20位的博物馆,就原始数据看,比往年并无显著降低,相反还有小幅提升,但排名数据仍然下降,共性原因是由于今年其他博物馆的绝对数据普遍高涨,部分缺少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微博声量较小的账号越来越失去优势,易被其他博物馆赶超。另外,造成降幅大还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1.疫情期间活动举办受限,高校类博物馆尤为明显。
2.公众参与平台口碑下滑。其中包括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大众点评等平台关闭含敏感词博物馆,部分革命纪念馆排行数据受参与度影响较大。
3.自媒体的运营能力偏弱,缺少“两微”账号的博物馆往往制造话题少,也就更难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编辑:胡珊毓
审核:夏 雨
—
欢迎扫码关注
业务合作:fujiaqing@siitd.org
读者投稿:hushanyu@siitd.org
申请转载:zhanxiaodong@siitd.org
人才招聘:sunxiudi@siitd.org
联系电话:021-6467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