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不够,拿什么接下AI浪潮的滔天富贵?
想了解城市更新相关动态、政策、
信息、案例和方法吗?
欢迎关注“上海城市更新”
——正文共3347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过去两年里,AI 巨浪席卷全球,国内企业争相入局,抢占山头,唯恐被时代拍在沙滩上。
然而,泼天富贵并非人人能接。在智能时代狂飙,最离不开的是算力。它既是底层动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科学研究模拟、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科学实验模拟……几乎任何方向的技术进步都离不开它的支撑。
但算力偏偏稀缺和昂贵,AIGC 等高端应用的火热更是让算力供不应求,挡住了诸多创新者的脚步。
算力为何成为门槛?中国企业该如何破局?
AI 正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无论是“赶时髦”也好,还是“真有用”,人工智能正在渗透进各行各业。
根据咨询机构 IDC 发布的《2024 AIGC 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预计到 2026 年,将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云应用使用 AI。
这种依赖还在持续攀升。毕马威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 年后,全球范围内,头部 AI 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已加速到每 3-4 个月翻一番,平均每年算力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十倍。而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让训练算力需求,有望扩张到原来的 10-100 倍 [1]。
但终端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供给侧的算力增长却明显滞后。
IDC/EMC 通过梳理发现,每两年,人类创造的数据就会比此前历史上创造的所有数据还要多。“我们的野心增长得比我们的电脑进步得更快。”大模型时代,这一趋势更被无限放大。
伴随这一波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浪潮,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和应用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张,各大厂积极布局 AIGC,垂直 AI 企业也尽享 AIGC 的商业化红利。
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算力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 年)》显示,中国的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占据 33% 份额的算力规模 [2]。
虽然中国的算力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十分“能打”,但现阶段,国内算力规模的增长跟不上 AI 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显示,中国整体算力供给能力较前一年仅增长 25%,但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对算力的需求增速达到了 30% 以上,这一供需缺口正在不断扩大 [3]。
算力难获得,会阻滞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算力贵,则让企业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或寻找性能不足的替代品——这些成本最终可能转嫁到用户身上。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算力的浪费。因为精准对接不足、区域算力资源禀赋和需求差异,本就不足的算力还常常出现错配和浪费的情况。
从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评选的“中国算力二十强城市”来看,北京、上海等四个直辖市展现了雄厚实力。江苏与广东各有三个城市入选,数量并列第一。河北、山东各占两席,紧随其后。
江苏、广东、河北所代表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区域算力基础设施水平、技术产业实力和算力应用规模具有明显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城市算力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022 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开启“东数西算”工程。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显示,预计到 2025 年要达到“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4]。可见地域之间算力资源的不均,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
二
算力不仅要强,更要“准”多重算力缺口之下,亟需一个算力充足,且能跨区域调用、精准对接的算力平台。
同时,面对全球的科技博弈,国产算力更是安全的基石。即便到 2026 年三分之二的云应用将使用 AI,今天仍有超过 80% 的 AI 应用还跑在“别人”的算力上。
随着全球竞速博弈,能拥有和使用“自己的”算力,重要性愈发凸显。逆境之中,一批新兴的国产算力崛起,和中国智能企业一起,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路。
中国这条赛道上的企业在做什么事呢?
以华为为例,华为昇腾云希望为智能化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作为中国唯一全栈自主的 AI 云算力,昇腾云可以一键接入贵安、乌兰察布、芜湖三大主节点及 30 多分节点,提供丰富算力。企业不需要为算力高价抢购 GPU,也不需要担心 GPU 将来的供应连续性问题。
昇腾云可智能调配的云算力,让企业无需自建或改造数据中心,即开即用,客观上缓解了地区间算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除了提供安全、充足的算力,昇腾云也盯紧了怎样让算力更好用的这条赛道。
在相关技术支撑下,美图仅用 30 天,将 70 个模型平滑地迁移到了昇腾。华为云还和美图团队一起进行优化,AI性能较原有方案提升了 30%。
2023 年,华为又携手讯飞,半年内实现星火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均翻番,并发布基于昇腾生态的“飞星一号”大模型算力平台,启动对标国际顶尖水平的更大参数规模的星火大模型训练。
除此之外,数美科技、思必驰等企业,都在昇腾云的支持下迅速完成迁移,拓展新的智能版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这里完成高效的 AI 创新或自我优化。这也意味着华为昇腾云的算力生意正在扩张。
三
抢占AI 机遇,华为已出“组合拳”
当然,有算力还远远不够。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人工智能要与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企业需要更多智能设备和智能应用的协同发展。
打通 AI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许多企业都致力于此。同样看看华为给出什么答案?鸿蒙生态。
自诞生之初,鸿蒙 HarmonyOS 被设计为一个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随着国产化需求增加,鸿蒙生态的应用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 AI 落地应用场景的首选。
目前有数千个企业和机构启动了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其中不乏支付宝、淘宝、美团、京东、钉钉、高德、小红书等超级 App。未来更多应用有望在鸿蒙与昇腾云共同打造的 AI 创新生态上实现智能化跃迁。
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鸿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提升至 13%,距离 iOS 14% 的份额,仅一步之遥 [5]。Techinsights 也发布报告预测称,从 2024 年起,鸿蒙 HarmonyOS 将成为中国市场上第二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6]。
目前,仅历时五个月,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即从 7 亿增长至 8 亿,首批 200 多家应用厂商正在加速开发鸿蒙原生应用,涵盖千行百业。
当好用的系统与好用的云算力相遇,更会释放意想不到的能量。这也是华为正在推出的”组合拳“——2024 年,华为重磅推出了端云协同全栈自主的智能云基础设施“鸿蒙 X 昇腾云”,希望为企业的智能化跃迁提供全新动力。HarmonyOS 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昇腾 AI 云服务即开即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助力。
反过来说,这也是华为谋划的AI生意经。
在华为自己的产品中,也有如此案例。比如 Mate60 系列手机中搭载的 AI 云增强拍照功能,便得益于二者的“天作之合”。
手机摄影在处理大合照场景等场景时,常存在细节模糊、噪点多等问题。而云增强功能依托华为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细节进行 AI 增强,突破手机硬件的限制,让照片更加高清、自然。
无论是一张更清晰的照片、一次更顺畅的驾驶,还是科技创新的落地、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鸿蒙与昇腾云的“云云协同”,正为千行百业提供更优解法,自身也在拓展AI时代的市场版图。
AI 浪潮面前,华为云已经”出手“抢占市场,其他企业怎么跟?A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 毕马威. (2023). “普慧”算力:开启新计算时代.
[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3). 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
[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2). 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
[4] 中央人民政府. (2023).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Retrieved 16 March 2024 from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0/content_6907900.htm.
[5]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4). iOS vsAndroid Quarterly Market Share. Retrieved 16 March 2024 from 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zh-hans/insights/global-smartphone-os-market-share/.
[6] Techinsights. (2023). Global SmartphoneSales Forecast by Operating System for 88 Countries: 2007 to 2028. Retrieved 16March 2024 from https://www.techinsights.com/blog/global-smartphone-sales-forecast-operating-system-88-countries-2007-2028.
—
往期回顾READ MORE
03-18
03-15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