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 丽水已生金
2000年7月19日,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丽水正式撤地设市。
时光荏苒,20年过去了,行走在丽水,可看到莽莽青山仍然满眼苍翠,六江之源依旧清流潺潺。更可喜的是,这绿水青山已变成了丽水人的“金口袋”——
2000-2019年,丽水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37亿元增加到14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倍;
财政总收入从12.83亿元增加到228.13亿元,增长16.8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304元增加到6693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60元增加到464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590元增加到21931元……
回头看看丽水这二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或许可为同样拥有好生态,期待变现的地区带来启发。
初心——耐住寂寞守青山
撤地设市,丽水未来的发展道路如何走?丽水市第一届市委立足丽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明确提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号召全市上下举生态旗、走生态路、吃生态饭,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定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
此后,丽水率先推进让百姓坐拥青山、赢得金山的关键性改革,形成了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扶贫改革、农村电商改革、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丽水模式”,积极承担了绿色发展综合改革、旅游发展综合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大改革试点,在基层探索实践中涌现了“河权到户”“拯救老屋”“赶街模式”等一大批特色改革亮点,极大激发了绿水青山的发展潜能,创造和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经验。
随着生态经济蓬勃发展,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成功摘掉了“欠发达”的帽子,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市域综合实力实现了从处于全国地级市中位线以下水平到中位线以上水平的关键性跃升。
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生态文明总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已经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全国地级市中首个“中国长寿之乡”和唯一的“中国气候养生之乡”,绿色已然成为丽水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如今,三产比重由2000年得25.8:37.4:36.8变为2019年得6.8:38.7:54.5,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发展的道路,丽水一步一个脚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初现成型,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越来越足。
转化——创立品牌卖生态
守住了青山,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丽水各地开启了花式探索。
高坪乡是遂昌县海拔最高的乡镇。多年以来,大山的阻隔。穷乡僻壤,是其曾经的写照。
近年来,高坪乡依托山高水清空气好生态,引来无数游客走进这个由边远穷乡华丽“变身”的高山养生胜地。在高坪乡高坪新村,一家名为“山里红”的农家乐开业第一年,净利润就达到15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依托生态和气候条件,缙云县大洋镇大力调整水田种植结构,将高山冷水种稻米的劣势转为种植茭白的优势。通过推行茭田养鱼、养泥鳅、茭鸭套养等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及茭白芥菜水旱轮作模式,平均每亩茭田能为茭农增收2000多元。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泉坑村则是将大山里的流水变成了清洁电能。清洁能源的使用保护了景宁生态,全域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美丽山水环境也让泉坑村成为天然氧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景宁“吸氧”,乡村民宿农家乐生意日渐红火。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大山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以“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丽水山居”田园民宿、“丽水山景”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现代乡村产业风生水起,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全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累计创成1个5A级景区、23个4A级景区、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9年,全市民宿(农家乐)营业总收入37.6亿元、增长23.7%。
2019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文批复支持丽水市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大洋茭白”“吴岭香榧”“乒乓杨梅”等生态农产品;“水利风景”“美丽公路+”“环湖山村”等生态调节服务产品;“缙云乡墅”“文化物流”“龙泉青瓷”东西岩游”“生态画乡”等文化服务产品……这些都是丽水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丽水之干”绿色行动的结晶。
绿水青山生出了金山银山,一条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庄大道,不断地在丽水百姓脚下延伸。
未来——“红绿”融合后劲足
2020年4月9日至10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到丽水调研指导工作,明确要求丽水加快全面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步伐,努力成为浙江省实现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的重要窗口。
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离不开“丽水之干”。唯有以干为先、实干至上,方能以干图强、以干得助。
绿色是丽水最大的底蕴,如何将“两山”理念转化为年轻干部的行动自觉?丽水市相继开发了“两山”实践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和案例教学教材,并串点成线打造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围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等绿色发展能力,先后举办绿色专班137个,覆盖了全市173个乡镇(街道)的党政一把手和各类优秀年轻干部。
景宁县东坑镇负责人感慨:“丽水的好生态让我们倍感自豪,也倍感压力。如何打通‘两山’通道,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争当绿色发展的模范生,是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
面对重重挑战,年轻干部能否扛得住?据悉,丽水依托“党建统领+四个平台+全科网格+集成服务”体系, 让年轻干部下沉到基层网格,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遂昌县高坪乡年轻干部张树忠直言,刚参加工作时害怕与群众打交道,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就心发慌。如今,张树忠最爱同群众打交道,“通过到村到网格的锻炼,让我体会到了与群众交心的幸福感、矛盾纠纷解决的成就感。”
据统计,近三年来,丽水市提任的342名年轻干部中,有93名来自“城中村改造”、“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招商引资等一线;150名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78名有乡镇(街道)党委书记经历。
“丽水之干”释放出跨越前行的动能,红色党建点燃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引擎。2020年上半年,丽水市GDP同比增长8.8%,好于全国、全省,好于去年同期,增幅排名全省第一;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4%、10.3%,均居全省第一……这一系列“半年红”“满堂红”的抢眼数据,也印证了“红绿”融合动力无穷,成效显著。
撤地设市20年,丽水从“生态立市”到“生态发展”“生态惠民”、从“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再到开辟“两山”发展新境界,如今,追求高质量绿色发展和担当“重要窗口”成了丽水未来发展的新目标。
20岁,丽水正当青春,未来可期!
更多新闻
人民日报客户端
值班编辑/杨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