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叩山问水 2018-05-28


您关注的是“小而精”书画拍卖 尚敷公众号

传播:传统文化 | 书画鉴藏 | 高古美术 | 处世哲学

 

黄宾虹60-70岁之间的笔性,有过两次革命性变化。一是1928年首游桂粤进行写生,去拟古而以真山真水为范本,参“钩古”画法,在章法上跳越古人,出现有西画立体通透的水墨运用和浅浅青绿设色。二是1933年巴蜀之游,这是他绘画产生飞跃的契机,最大的收获是证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就是“屋漏痕”和“雨淋墙头”的运用。本文将按作品创作的年代,来逐个解析其中笔性之间的传承和演化信息。

1925年乙丑,61岁;下半年离开商务印书馆,复入有正书局编印《中国名画集》。9月加入广东国画研究会;11月《华南新业特刊》出版,发表《中国画学谈——时习趋向之近因》,批判画坛流行一时“以夷变夏”的画学风尚;12月,《古画微》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1 

名称:《元人诗意图》

年代:1925年 时年61岁

尺寸:99x46cm

备注:嘉德2011春拍 241万
款识:高人只在南湖住 未踏扁舟往见之 诗到每惊陶谢句 别来空负范张期 花明晓日啼黄鸟 谷暖春风长紫芝 此日幽居想无事 水光山色满帘帷 乙丑正月写元人意 笠渔先生清赏 黄宾虹

钤印:黄质私印(白)

 

 此幅作于1925年正月,用笔中锋长线条构建山势框架,而后细笔短皴,淡墨浓墨兼之,层层叠加,画面乃秀逸华滋,一片苍茫浑朴之气。黄宾虹自1924年首次贵池之游后,曾两次自上海至贵池,游览乌渡湖、秋浦、齐山等;留连其湖光山色,置田买地意欲隐居,耕读其乐。然因夏季山洪暴发,造成天地颗粒无收;深感风景虽好,实非终老之地,遂于年底返沪。贵池之游在宾老画风上的影响,便是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而学习吴镇“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

 

1926年丙寅 63岁;上海艺观学会成立,与会员集资出版《艺观画刊》、《艺观》杂志;6月与罗振玉小叙,请为《艺观》杂志撰稿。此际容庚自粤返北平,道经上海造访;9月偕陈师曾门生同赴太仓,造访南社俞剑华。

图2
现藏安徽博物院

年代:1926年 时年62岁
款识:丙寅三月 沧萍先生粤旋将入都 道出沪上 不晤者六稔矣 因捡拙画 博粲志承存问之感 黄宾虹

钤印:黄质私印(白)

 

       此幅近景似有王原祁(麓台)的笔性风格,树枝用笔短皴有力,毛拉拉的荆刺感。从技法来说实则奔放流畅,一挥而就的爽利。中景淡墨长线条,而后短皴竖点,层层叠加却也墨色分明;远景竖点堆山顶矾头,远山则是宾老的样板。在设色上,偶施一点赭石黄来拉动画面的空间感。,

 

1927年丁卯 63岁;与陈巨来订交;春,《清代画史》出版,为之审阅;仍主持《中国名画集》编印事务。

图3

现藏安徽博物院
款识:集商周金文 丁卯四月黄宾虹篆

钤印:黄质之印(白)

 

黄宾虹的书法成就应该大于他的绘画,国内目前在研究宾老的书法领域上,微乎其微。宾老的古籀书法,得力于他几十年的古玺印、古籀金文,乃至碑版的收集和研究。黄宾虹的篆书看似笔下轻松自如,神气沉凝,如枯藤挂石;用笔刚柔并济、遒劲流畅、浑朴厚重之中隐含着一股清逸刚健,雅逸之气。后人谓之“一种无形之巨力,难见之真美。非具灵性不可悟,非具真力不能到,非具慧眼不能识”。

 

黄宾虹幼时即喜欢篆刻,中年以后却以绘画而成名,但他对古玺印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却一直没有中断,尤其到上海后致力于玺印文字的考证,都有很多贡献,后人王福厂对此评价敬仰之高。当代大书法家林散之,年轻时找宾老来学山水画的,但从宾老学习回来后,在书法上却大有成就,甚至成为一代草圣。这种师承关系,其实也印证宾老在书法上的成就。

 

1928年戊辰,64岁;《国粹月刊》创刊,任名誉编辑;春夏之际徐悲鸿介绍与陶冷月订交,兼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讲席;夏初首游桂粤,画了大量写生作品。后去广西桂林讲学,遍览粤西名胜,以图画将桂林山水介绍于世人。在广州发表演讲,论述世界美术流别及“五笔七墨”。撰《宾虹论画》稿,是文将虚与实突破构图学樊篱,融入神与形范畴。 

图4

名称:《别业阔谈图》

年代:1928年 时年64岁

尺寸:66x29cm

备注:西泠2013春拍 40万
款识:戊辰七月 自强先生正之 黄宾虹

钤印:宾虹(朱)

 

此幅作品与之前所有黄宾虹先生的作品,有着一些本质上的差异,为何?我们说了1928年夏月首游桂粤,之前宾老虽在徽州上海等地生活,但未能接触到岭南粤地的山水特点。岭南的山水有股空濛之气,所谓空濛就是由近向远看,近处很清晰,远处因南方雨水充沛,空气中水分子含量较大,所以看远处有股朦朦胧胧的游离感。用西方油画来说就是立体空间感,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细看此作的近景勾出水岸坡石后,淡墨画出房屋和杂树,后用浓墨补写覆盖房屋后的树丛和坡石上树干,甚至淡墨再次补写,拉开这种层次的前后,来营造这种立体空间效果。以往所有之作品,不曾见。

图5

名称:《溪谷晴川图》

年代:1928年 时年64岁

尺寸:107x31cm

备注:匡时2013春拍 82万
款识:戊辰秋日 亦鹤先生雅正黄宾虹
钤印:宾虹(朱)


    此作于1928年秋,相比上一幅《溪谷晴川图》空间效果更加明显,在景深处理上层层揖让穿插,却又处处交叉浓淡交,显示出雨后山色的那种淋漓通透感。这种全新的笔墨方式,正是从1928年夏季粤游接触南方山水开始,后期“黑宾虹”也常有所见,只是层次墨色更加拉近,非远观,不可视之。

图6

图7

1929年己巳,65岁;元旦参加中国学会成立大会;1月为庆祝神州国光社成立25周年,邀集沪上书画界知名人士一百余人宴会于大东饭店;春《国粹月刊》创刊,为名誉编辑;2月与王一亭、曾熙诸人组织青青书画金石展览会;3月被推为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参考品部委员;7月,张大千东游,携画赠日诗人;11月参加中日画家联欢活动;

图8

现藏安徽博物院

年代:1929年作 时年65岁

款识:岁己巳秋日 天都黄宾虹书于沧碧楼

 

我们在整理黄宾虹先生书法演变的过程中,从早年的颜楷和《高贞碑》,再到《天发神谶碑》和《温泉铭》,其中还有《师鬟簋》、《大盂鼎》、《散氏盘》等“三代”钟鼎铭文,以及弱冠之年后整理研究古玺印和古籀金文的文字笔法等等。宾老直取篆籀,其篆书外柔内刚、外曲内直,变化微妙。用笔结字随意自如,表面看似无力,实则力藏于内;表面看似略有松脱,实则铁骨铮铮,着实悟通内在之妙。其篆书并不留意字体表面的规整妍丽、圆匀秀劲,而是攫取内在神韵,往来点画似有缺落,实则暗含“内美”,而这种“内美”,不具慧眼者很难识得,识得者,也很难语言清楚。

 

可以说对于线条的理解,宾老更注重“质”上的灵动和飘逸,也就是“虚与实”的对比;譬如八大的精简是线条圆润的长久连续性,而金石文字的提炼是瞬间线条的短皴刚硬。宾老在绘画上用笔是紧凑的,所用线条是千笔万划,层层叠加的“加法”,但在书法花卉上的用笔是松散的,笔性却是“减法”,是持续不断的延长减法,其实就是篆书的长线条用金石籀文来书写,理解就是抖抖擞擞的延长连续,尤其在80-90岁时期达到顶峰。譬如再来理解清代郑簠的书法是隶书草写,包括当代张海;王铎的成就,就是二王放大,像冰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一挥而就。这也就是宾老和学生石谷风所言:将来我的书法要比绘画上的成就,要高的多。

 

    1930年庚午,宾老66岁,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不久改名中国艺术专科学校)任院长。秋,新华艺专聘为国画教授;12月,汪亚尘伉俪举办欧游画展,宴请海上艺术界,与徐志摩等五十余人与会;是年作品参加比利时独立一百周年纪念国际博览会,获最优秀奖。

图9

现藏安徽博物院

年代:1930年 时年66岁

款识:庚午新秋 芚公先生将旋唐模里居写此以赠 画仿垢道人 愧不能得其万一也 即博笑正 黄宾虹同客沪上

钤印:宾虹(朱)

 

此幅所言“垢道人”即程邃,明末清初篆刻家、书画家,徽州歙县人,曾拜华亭名士陈继儒门下,精篆刻,人称“歙派”。画学黄子久,中年后自成一格,纯用枯笔渴墨,模糊蓊郁,苍茫简远,乾皴中含苍润,别具韵味,古人给予很高评价。宾老评价其画有“千裂秋风,润含春雨”之趣。那么这幅作品宾老用程邃的笔法,来描写家乡附近唐模的风光,总觉得牵强一些;从枯笔披麻皴到点苔淡墨的用笔,参照垢道人的笔法显得尤其生涩,用他自己话说“不能得其万一”。自1928年去了南粤以后,黄宾虹基本上从古人粉本中脱跳出来,而以真山水为范本,参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在章法上前无古人。

图10

名称:《辋川图》

年代:1931年作 时年67岁

尺寸:121x61cm

备注:荣宝2005秋拍 90.2万

款识:劲挺锦林风泛飒 沦涟辋水月流光 王裴设使蓦相遇 此即当年华子岗 爱漳先生将有陇右之游 出纸索画 因忆董华亭辋川图册 拟此博笑 时辛未秋日黄宾虹写。

钤印:黄宾虹(朱白)

 

1931年辛未,67岁,仍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元旦以藏品(隋唐写经、周秦汉印谱)参加中国科学社举办之中国书版展览;三月参加《安徽丛书》编印处成立会,四月再参加《安徽丛书》编审会;五月游雁荡山;七月脱离神州国光社;十一月参加在宁波同乡会举办之现代名画家近作展览会。

图11

名称:《秋山钓艇图》

年代:1931年作 时年67岁

尺寸:114x40cm

备注:嘉德2011年26期 103.5万

款识:无数飞花送小舟 蜻蜓款立钓丝头 一溪春水关何事 皱作风前万叠秋 辛未夏日 铭初先生博笑 黄山黄宾虹画

钤印:宾虹(朱)

 

从这一年宾老创作的山水开始有点小青绿,较之前的浅浅赭石黄,多一份淡淡的青绿;直至北平日伪十年,小青绿一直是宾老的最爱。黄宾虹蜀游途中写过两首诗:“泼墨山前远近峰 米家难点万千重 青城坐雨乾坤大 入蜀方知画意浓 ”,“沿皴作点三千点 点到山头气韵来 七十客中知此事嘉陵东下不虚回 ”。可见黄宾虹对点皴的理解,宾老说过:中国文人画兴盛年代,看画的好坏,可以从“点苔”上就可以看出画家的功力和有无法度。

 

点皴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皴法之一,事实上就是极短的线,极小的块面。从体积上来理解有大点、小点、长点、短点;从形状上来说有“个”字点、“介”字点、“长”点、“圆”点、“马蹄”点等等;从方向上来说还有有竖点、横点、斜点等。这些点在画面上会因大小、多少、位置的不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因此历来画家对它的研究与运用都非常重视。如何用“点”?才是以书入画,拟古出新一个画家的根本。老一辈鉴赏家们在鉴定古画时,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个“点”,而不是题跋。再来理解宾老的此作《秋山钓艇图》中的“点皴”的运用,我们会自得芬芳。 

图12

名称:《云山听松图》

年代:1932年作  时年68岁

尺寸:91x52cm

备注:匡时2014年秋拍55.2万

款识:最是南宗画 无如北苑深 此中堪避暑 翘足听松音 壬申夏日 黄山宾虹父画
钤印:宾虹(白)先生姓黄(朱)

 

1932年壬申 68岁;夏与张大千等在经亨颐松山房写白马湖实景;6月与经亨颐、张善孖、王一亭等画友重组寒之友社;7月陈树人个展在沪举行,与叶恭绰徐悲鸿、张善孖等赋诗作画以贺;8月参加中华学艺社新所落成纪念美术展览会;9月《画学月刊》创刊,任主编;秋赴川讲学之请,与吴一峰入蜀,经夔巫、三峡至重庆,旋由泸叙往嘉州,峨眉,观雪山;11月底到达成都,下榻陈泽霈之一庐;11月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聘为该校校董,兼中国画系主任。

图13
名称:《湖边秋色》

年代:1932年作  时年68岁

尺寸:18x49cm

备注:香港淳浩2013春拍19.3万

款识:壬申秋日 光益先生宗长博粲黄宾虹

钤印:宾虹(朱)

       此作应为成扇作品,起因民国稍好一点的成扇基本都为云母蜡笺,不吸水墨,导致绘画墨色没有泛嵌的韵致,层层渲染后,也还是比较僵硬的。所以此作虽层层淡墨,层层渲染,墨色还是堆叠画面之上,所以宾老选择性用细笔勾出几丛树叶和树枝,另加一些数以百计的不同墨色的点皴,再略施赭石和淡淡蓝色的远山如黛,构成这幅湖边秋色的画卷。在宾老的画成扇的作品中,此幅算是比较精耕细作的。

 

       宾老成名并非像后人们今日想象当年一文不名的,认为是高美术评论的。其实在20年代晚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已经成名海上,但即使在民国能够欣赏理解宾老的风格,也是屈指可数。导致宾老的画作,不像海派那么多的画匠作品被市井百姓所愉快接受,而是多数作品赠送朋友知己或友邻了。我们现今查阅从早年到70-80岁的作品,基本都有上款人,可见当年绝非职业性的卖画所为。

 

1933年癸酉 69岁;春撰《中国名画变迁说》,刊于东方美专校刊;春夏之交往游青城山,信宿常道观。夏出灌县逾龙泉驿,渡嘉陵江下渠河,由合川还重庆,秋凉始返申;回沪后,作画不遗余力,画风大变。是年70寿辰,海上友好醵资为刻《滨虹纪游画册》。宾老有巴蜀之游,这是他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其最大的收获,是从真山真水中证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

图14

现藏安徽博物院

年代:1933年作 时年69岁

 

    “秋江垂钓 癸酉之秋 新之先生博粲 宾虹”,即1933年之秋作品。时年春季,黄宾虹去青城山途中遇雨,全身湿透,索性坐于雨中细赏山色变幻,从此大悟。第二天,他连续画了《青城烟雨册》十余幅,焦墨、泼墨、干皴加宿墨。在这些笔墨试验中,他要找到“雨淋墙头”的感觉。雨从墙头淋下来,任意纵横氤氲,有些地方特别湿而浓重,有些地方可能留下干处而发白,而顺墙流下的条条水道都是“屋漏痕”。当我们把这种感觉拿来对照《秋江垂钓》,多么酷肖“雨淋墙头”一样的笔墨攒簇,层层深厚,却是水墨淋漓,云烟幻灭,雨意滂沱,积墨、破墨、渍墨、铺水,无所不用其极!

 

1934年甲戌 70岁;当选为中国画会第二届监察委员,3月,任上海市博物馆临时董事会董事。6月,歙县修县志,许承尧为主纂,约为分纂,负责增补遗佚、技术两门。8月中国画会,新华艺专等六团体为赴欧办展览归来之徐悲鸿举行欢迎宴会,与颜文梁、汪亚尘、张聿光等五十余人与会。10月参加百川书画会第一届书画展览会,举行会员大会,呼吁当局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11月张善孖宴请文艺界,与陆丹林、郑午昌、符铁年、王师子等三十余人与会;中国画会主办,贺天健、谢海燕主编的《国画月刊》创刊,连载所撰《画法要恉》。12月与郎静山等组织之黄社摄影书画展览会在八仙桥青年会开幕。

图15

名称:《秋山积翠》

年代:1934年作  时年70岁

尺寸:142x77cm

备注:嘉德2013春拍701.5万

款识:绣壁崔巍万仞豪 琳宫纷宇响云璈 珠函宝笈标香海 玉翦银钩秘法曹 液煮朱砂炊霁 钟径岩谷挟松涛 皈心幸得从云驭 面面琼楼结构高 甲戌之秋写为坚白姻翁鉴 黄宾虹画

钤印:黄宾公(朱)虹若(白)

 

黄宾虹四川写生归来,其画法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宾老山水画创作开始重视现实景物和现实感受的表现主义。此幅《秋山积翠》正是四川写生归来的第二年所作,画中似有了青城山的影子。该作品施以淡淡青绿和浅浅赭石黄,画面清新雅丽,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水墨与青绿交相辉映、自然天成,可谓是黄宾虹青绿山水的精品之作,此作原为香港收藏家张宗宪先生旧藏。

画中描绘青山湖边水岸的初秋景色,中景几株红叶杂树点醒季节的来临,一泓飞瀑从山中奔泻三叠而出,峰顶有梵宇琳宫烟云供养,山下有茅舍隐士荡舟碧波,一派参禅悟道之境,实乃画家的出世情怀和美好的向往。所作画面参以阴阳、黑白反衬、虚实对应,色墨相融,无不显示出黄宾虹先生的高深修养和驾驭画面的实操技法。

图16

名称:《峰峦层林》

年代:1934年作  时年70岁

尺寸:133x66cm

备注:上海天衡2014春拍  437.万

款识:野屋参差傍水涯 峰峦高下暮云遮 看它霜叶疎林外 山色浑疑是若耶 甲戌冬日 子扬先生属粲 宾虹画

钤印:黄宾公(朱白)

 

 甲戌即1934年,距离1933年癸酉的青城山雨季之变,已有一年之余。黄宾虹认为画在意不在貌,主张追求“内美”,认为国画最高境界就是“有笔墨”,此幅也是展现川粤之后其笔墨特色的一件代表作。笔墨上,以不同淡墨中锋快速有力地勾画出湖边坡石松树或茅屋树丛,再用墨色层层堆叠,由轻而重,直至浓墨点皴。中远景更是中锋长线条构建框架,而后淡墨浓墨前后相济,点皴点皴再点皴,千笔万画的重复。所以传达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墨气淋漓,却又空濛畅达;迅捷利索,一挥而就的自信,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成熟老辣。

 

在鉴赏宾老60-70岁之间的绘画风格上,一者1928年后,作品始有南粤山水雨后的立体通透,那种多重水墨的层次感,次之山水开始浅浅青绿设色。二者乃1933年巴蜀雨季之游,找到“雨淋墙头”的积墨、破墨、渍墨、铺水等用水墨的技巧。与他七十岁后所画的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的“黑、密、厚、重”画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没有这段“雨季之变”,就不可能有近现代山水画的一代宗师。

 

 

本文为原创文章,近期整理即将正式出版。如有公众微信或其他媒体转载,敬请注明尚敷拍卖或叩山问水;若否我们一经查实保留微信投诉或司法诉讼的权利。


敬请阅读 ”黄宾虹原创“系列文章
  


惟读书可改变气质    尚敷精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