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砖丨特稿】散落的积木、移栽的树:雅图·巴拉达的历史隐喻

许逸帆 红砖美术馆
2024-09-07

《树木识别入门》雅图·巴拉达,2017

16mm有声彩色数码影像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图·巴拉达(Yto Barrada )出生于法国巴黎,成长于摩洛哥丹吉尔,曾在摩洛哥、法国、美国三地学习,现工作于美国纽约。她辗转世界各地的经历可谓是对红砖美术馆当前展览“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的生动体现。巴拉达将对摩洛哥政治历史深刻细致的反思,融入个人迁居的经历与流动的身份之中,两重复杂性相叠,使她的作品难于轻松进入。但巴拉达作品的复杂性亦是其丰富的所在,诱人层层深入,试图读懂作品,更试图理解历史。


雅图·巴拉达

图片源自于网络



历史如散落的积木


雅图·巴拉达的影像作品《树木识别入门》似乎“名不副实”,36分钟的定格动画影片中,看不到一棵树,有的只是彩色积木伴着音效在空白的场景中移动变换,以童趣稚拙的风格讲述着一场浸透政治、文化与历史暗示的旅行故事。


《树木识别入门》雅图·巴拉达,2017,静帧

16mm有声彩色数码影像 

©雅图·巴拉达


影片将不同人的讲述编织在一起,从多个侧面讲述了艺术家母亲22岁时通过“非洲十字路口行动”(Operation Crossroads Africa)的“非洲青年领袖项目”(African Youth Leadership Program),由美国国务院资助周游美国的经历。其中,每一段讲述都如同将一块积木交与观众手中,赴美之旅“真实”的样子,全凭观众自己复原,或是创造。


“非洲十字路口行动”由非裔美国牧师、人文主义者詹姆士·H·罗宾森(James H. Robinson)于1958年发起,被美国肯尼迪总统赞誉为“和平队先驱”。其成立之初的目标是招募美国青年志愿者,帮助贫困的非洲社区建立基础设施、增进教育质量,并宣传美国形象。后来,这一计划发展为美非青年的暑期文化交流项目,旨在通过使参与者亲身体验当地文化,促进北美与北非青年对彼此国家的深入理解,促进美国在非洲的利益。如今,这一项目仍每年招募参加者,并为来自各个国家的年轻人提供体验异国文化的机会。


延续至今的“非洲十字路口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拉达的母亲穆妮拉·布吉德(Mounira Bouzid)来自北非摩洛哥。1956年,摩洛哥结束了法国长达四十五年的占领,重获独立。十年后的1966年,刚满22岁的左派学生、社会主义者穆妮拉,怀着对“万恶的美帝国主义”的好奇,作为“未来非洲潜在的领导人物”,参加了“非洲青年领袖项目”,开始了她的“北美壮游”。


影片以活动组织者对这一项目的介绍开始。随后,穆妮拉个人化的自述取代了活动组织者平白的朗读,穿插在其他非洲参与者与美国人的独白之间,洋溢个人情感的吐露与官方组织者公事公办的口吻并行。其中,既有对摩洛哥时局、黑人权力(Black Power)和美国罢工的讨论,又有穆妮拉对自己溺水与遭受骚扰经历的回忆。影片以活动组织者对穆妮拉评价报告结尾。


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见到艺术家母亲的样貌,只能从她片段式的叙述中逐渐构筑起对她朦胧的印象。这个年轻的、来自非洲的白人女孩,有着独立思想和倔强性格,愤世嫉俗,不乏天真。但另一方面,在更为官方的叙事中,她亦被塑造成一个聪颖警惕却年轻气盛、冲动无礼的非洲访客。


《树木识别入门》雅图·巴拉达,2017,静帧

16mm有声彩色数码影像 

©雅图·巴拉达


从影片中穆妮拉一行的种种所见所闻,观众得以一窥60年代美国的丰富、激荡与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消散,冷战的铁幕落下,美国成了穆妮拉等左派青年口中的“魔鬼”,但也成为了一个财富与机遇之地,更转身作为全球当代艺术的中心与前沿登场。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观念艺术等等具有颠覆性的艺术思潮或运动,皆可在60年代的美国找到源头。然而,冷战的对峙之下,世界的激荡其实从未平息。越南战争如火如荼。穆妮拉到达美国同年,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相识,在三年后的1969年,发起了“做爱不要作战(Make Love, Not War)”的卧床(bed-in)反战行动。美国本土虽无战事,但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战运动此起彼伏,深刻地重塑了美国社会。非洲青年追求的自由平等、黑人权力等价值,以及社会主义的理想,亦是众多美国年轻人的渴求。


60年代美国街头的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宏大的叙事并非巴拉达的本意,艺术家也并不试图通过这部影片复原半个世纪前的这段历史。随着影片推进,我们作为观众或许已经忘记“非洲十字路口行动”的另一侧面是将美国青年作为志愿者带到非洲大陆贫困的地区,而那些或好奇或热血或理想主义的美国青年,在艺术家的叙述中却是完全失语的。巴拉达只是将构成历史的种种来自个人的感性材料——这一块块积木——交给观众。这恰恰是对历史“真实”模样的写实描绘。巴拉达在成为职业艺术家之前,曾在索邦大学研读历史与政治学。这件作品或许可以说是她对历史的解读。巴拉达本人亦曾将自己的创作比作“对某处、某时、某个运动的历史的建造”。历史远非一个可以把玩的物件,而更似一个场域,被时代与文化染色,充斥着个人的好恶选择。面对纷杂的历史素材,在矛盾中寻求和解,在断裂中捕捉连贯,需要的不是获得完整全面的叙事,而全仰赖于个人的搭建重构。



给成人的儿童教育


“非洲十字路口行动”内含的教化性质,在影片的表现形式中亦有表现。


影片的表现形式借鉴了蒙台梭利教育法(Montessori Education)。这一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法,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意大利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开创、发展。影片中五颜六色的儿童“积木”,其实是辅助学习的蒙氏感官材料(Montessori sensorial materials)。这些感官材料抽象的视觉效果,既让多元的讲述具有一种统一感,又鼓励观众构建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蒙氏教育法认识到0至6岁的儿童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提出为儿童提供舒适、整洁、优雅——简而言之,适宜学习的环境,为他们提供自由选择活动与蒙氏材料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蒙氏教育的老师,与其说是教导者,更多则是以观察者的身份满足每个儿童独特的需求,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引,激发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树木识别入门》雅图·巴拉达,2017,静帧

16mm有声彩色数码影像 

©雅图·巴拉达


穆妮拉一行非洲青年领袖们即是美国蒙台梭利教室的儿童。美国期望通过对他们的“(再)教育”,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心中建立美国的正面形象。美国这一学习的空间或许不够理想、标准,但的确看起来自由而广阔。影片开头的国务院备忘录中便提到:本项目(非洲青年领导项目)的设计自然是要呈现我们最好的一面,但我们亦不试图掩盖或粉饰那些我们正在积极寻求解决对策的社会问题……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认真、诚实和自愿地去观察。


而实际上,“非洲十字路口行动”的成立,最初便受到冷战的潜在驱动。提供美国这一“蒙台梭利教室”从根本上即树立了美国作为教导者的姿态,更显示出美国的自信(或如影片中穆妮拉所说的自大)。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亦成为美国开放、自由的表现。来自非洲青年或许将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但在这一语境下,他们更多地被看作为单纯无知的儿童,需要受到由体能到心理、言行等各种标准的评判。他们虽然可以相对自由地体验美国社会的生活,却同样被引导着欣赏美国的开放和先进,批判宽容地看待美国的问题。


这些美国眼中未来的非洲领导者,经历这番周游,是否获得了成长?影片没有交代穆妮拉等非洲青年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仿佛暗示了他们对美国这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抵触。但冷战的帷幕下,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被相似的思潮影响、启发,却是不言自明的事实。那些有机会和这些非洲来客交流的美国人,又何尝不是也经历了一场蒙台梭利教育?


个人因素其实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引入蒙氏教育法更直接的原因。艺术家的母亲穆妮拉在结束环美之旅后,曾在摩洛哥一间蒙台梭利学校工作。于是,运用蒙氏材料的表现方式将这场独特的旅行与穆妮拉的个人历史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让整个叙事染上她回忆的底色,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个人传记的一部分。


类似的“积木”早已出现在巴拉达的其他作品之中。在《利奥泰积木块》(Lyautey Unit Blocks)中,巴拉达制作了巨大的积木,以童趣的方式再现了城市建设的景象。不同形状与颜色的积木拼出了“LYAUTEY(利奥泰)”,是法统摩洛哥时代一位元帅的名字。利奥泰于1912年至1925年期间在摩洛哥主持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他没有照搬法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而是结合民情,考察当地艺术活动与历史古迹,将法国风格与摩洛哥传统相结合。他的创新实践,后成为城市建筑的范例,将摩洛哥风格带到法国本土与法国殖民地。积木的组合,恰恰暗示了城市建设的无限可能;学习者与教导者的身份亦非固定。


《利奥泰积木块》雅图·巴拉达,2010

雕塑 

©雅图·巴拉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树木识别入门》与棕榈树


所以,巴拉达的作品究竟为何被命名为“树木识别入门”?


这一作品最初为第七届纽约行为艺术双年展(Performa 17)委托创作,2017年11月于纽约首映。作为这一作品的关联活动,巴拉达曾招募观众与她一同漫步纽约布鲁克林,实地观察树木的一花一叶,并将对自然界体验与对政治、社会、历史的反思相结合。


所谓的树木识别,暗含的意味实际上是通过观察某一地点的种种景观、细节来获知相关的社会与文化信息。“树木识别入门”也许无法直接反映这一影片的内容,却将这件作品置于艺术家长期以来的创作脉络之中。


巴拉达对植物深感兴趣。为了取得园艺资格证书、经营自己的花园,她为通过植物学考试而不断学习。棕榈树是她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意象。自从殖民地时代开始,棕榈树便萦绕着度假的休闲气氛,是西方游客想象摩洛哥的异域风情时必不可少的元素,后来也成为摩洛哥政府塑造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必备要素。然而,追根溯源,棕榈树这一国家名片却并非摩洛哥原产,是摩洛哥从殖民到独立再到全球化时代快速发展的历史,赋予了棕榈树不断流变的丰富内涵。摩洛哥的政治历史,是巴拉达许多创作的思想源头,棕榈树自然也成为摩洛哥的最佳指代。


在巴拉达2009年的影片《美丽的姿态》(Beau Geste)中,艺术家设法保护一棵孤零零长在空地上的棕榈树,试图拖缓丹吉尔城市建设的速度,质疑高速城市化与全球化可能导致的景观同质性。然而,面对钢筋铁骨的现代建筑,棕榈树显得瘦弱而无助。无论是棕榈树还是高速发展的城市,对丹吉尔而言都属“移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旧的符号注定被新的所取代。


《美丽的姿态》雅图·巴拉达,2009

彩色数码影像 

©雅图·巴拉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在作品《双棕榈岛》(Twin Palm Island)中,两个棕榈树雕塑被置于儿童手拉车上,本不能移动的树不但有了轮子,还被装上五颜六色的灯泡,好似商业街俗气花哨的广告招牌。被移动与装点的棕榈树招牌映射出被人为设计的“自然”城市面貌,略显“复古”的设计哀叹着昔日旅游胜地的日益衰败。


《双棕榈岛》雅图·巴拉达,2012

装置 

©雅图·巴拉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原不能移动的棕榈树虽变得可以移动,本能自动行动的人却失去了移动的能力。


摩洛哥虽属非洲,但与西班牙只隔一道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仅有14余公里。欧洲旅客可以相对自由地出入摩洛哥,而自从1991年的欧洲国家《申根协议》签订以来,欧盟加强边境管控、收紧移民政策,窄窄的海峡便成为摩洛哥移民难以逾越的距离。近年,从欧洲国家遭遣返的非洲难民数量更是高速增长。摩洛哥人现今受到限制的移动、巴拉达母亲前往美国时受到引导的观看,两者看似南辕北辙,却都令人重新反思“旅行”的意味与其中暗含的权力冲突。


摩洛哥虽然是巴达拉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树木识别入门》以及艺术家其他的创作,却不能被简化为“摩洛哥识别入门”。作品中旅行的经历、文化的碰撞、对时代思潮的回顾,早已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限制,即便对摩洛哥一无所知,也能够被勾起回忆、激发共鸣,游移在自身历史与时代潮流的交叠地带之中。



文:许逸帆

编辑:杨帆、Ying


雅图·巴拉达

Yto Barrada

雅图·巴拉达(b. 1971),摩洛哥裔法国艺术家。她曾在巴黎学习历史与政治科学,又赴纽约学习摄影。其作品涵盖摄影、影像、雕塑、装置等多种媒介,创作关注摩洛哥历史与现状,探索摩洛哥的政治历史与在全球化时代的变迁。2006年,她创立了丹吉尔电影资料馆(Cinémathèque de Tanger),现已成为北非地区重要的影像收藏中心。近年,她的作品在伦敦巴比肯中心、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瑞士巴塞尔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众多机构中得到展示,并于2016年获得“马塞尔·杜尚奖”提名。




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


"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

2019.4.27 - 2019.7.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红砖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