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霸、科研狂人
不受热门潮流左右
始终专注于“古老”的科研领域
三十岁之前有了自己的实验室
矢志不移、心系后辈
他将成长路上获到的科学精神
和知遇之恩传承
呼吁关注本科生科研训练
李介夫是致远学院众多学霸之一,在毕业申请季中拿到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洛克菲勒大学等诸多名校offer;他是科研狂人,先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交大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与实习;他也获得了众多荣誉,包括国家奖学金、凯原励志奖学金、致远杰出学生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大“三好学生标兵”等。面对如此多的优秀标签,“致远三期”(2010级)生命科学方向毕业生李介夫说:“我一直以来只是在做科研这一件事情罢了”。
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李介夫最终选择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于2020年取得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运用创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大脑环路的构建。读博期间,他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在Cell, Neuron, eLife等期刊发表了数篇论文。博士毕业后,他继续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免疫学方面的训练,专攻原位细胞表面蛋白组的方法学开发及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目前,李介夫即将进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尼亚研究园区(Janelia Research Campus,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担任Group Leader。HHMI所聘用整个生物界有新颖想法和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来担任研究员,他们的研究员的创造力和成就被广泛认可。三十岁之前已经在世界一流研究所有着自己的实验室是一件羡煞旁人的事情,乐观、努力和坚持的品质让李介夫在科研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帮助。李介夫在斯坦福的导师骆利群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介夫是让我非常骄傲的学生,他对实验室研究有巨大的贡献,他是一个有抱负、有创造力和主动性的难得的人才”。
李介夫从小成绩优异,高中以全校仅有的两个交大自招名额进入交大,并且可以任选专业。即使在高中阶段参与的都是信息学奥赛,但是他一直对生物充满了兴趣,进入交大后果断选择了生命科学专业。当时致远学院正在招收生命科学方向第一届学生,李介夫顺利通过面试并进入这个崭新而充满希望的“试验田”。
初入致远,李介夫发现如此多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很多同学都有着生物或者化学竞赛经验,他在课堂上跟不上这些同辈佼佼者的反应速度,让他很受挫。一个学期下来,他开始怀疑自己选择致远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李介夫乐观的天性让他很快从消极的状态中回归到学习上,而他扎实的学风也在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中回报了他信心。李介夫认为自己是比较固执的人,也是这份固执在他本科第一学年,乃至博士、博士后阶段,面临糟糕的环境时,也能专注眼前该做的事情。他认为人在消极状态下是无法做出理智决定的,不如沉下心“熬”下去,也许收获就在不远处。
李介夫最钟爱致远每周两小时的讨论课,学生们与教授一起讨论一篇论文的研究背景、方法、结论以及瑕疵。通过讨论课,他认识到真正的科研是多么曲折漫长,那些发表在最顶尖刊物的论文也可能“暗藏玄机”,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与严谨的态度去审视这些研究。李介夫热衷于传统的实验生物学,特别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同时,他也希望掌握更多化学专业知识,利用化学实验工具或研究方法从新的角度探究重要的生物学问题。致远充分的时间与选课自由,让李介夫能够在大二、大三修读包括有机合成、波谱分析在内的多门化学专业课。
来访致远授课的冯根生教授很赏识李介夫的潜力,他建议李介夫利用暑期赴海外实验室锻炼。大二暑期,李介夫前往冯老师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实验室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习。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进入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实习,短短两个月,他不仅学到了更多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方法,更明确了未来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信念与目标。回校后,他在交大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开设了自己的课题,跟随肖湘,王风平,张宇老师,经过一年努力,成功地将化学手段与生物学问题结合在一起,设计搭建了用于深海微生物能量代谢研究的电化学平台,并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大四一开始,李介夫大胆地向致远提出要出国做一年毕业设计。这一想法没有先例,然而,致远再次为追求科学理想的学子创造了机会。当时教授“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夏伟梁老师给予了他很多毕设方面的建议,李介夫幸运地前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詹裕农、叶公杼教授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设计,两位导师并没有把一个本科生当作技术员,而是非常乐意带领他探讨科学问题。这一年,李介夫跟随导师进行科研训练,向具有不同专长的博士后、博士生学习,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将实验室成果发表在神经科学知名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为攻读博士学位打下了基础。詹裕农、叶公杼教授实验室是神经生物学领域一个知名的实验室,历史上培养了超过八十位优秀的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骆利群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沈华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时松海教授等。
在谈到学习时,李介夫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精英荟萃的环境:一起共事的人以及他们的精神、态度与水平将会极大程度地决定单一个体的眼界与认识。致远 “转身遇见大师”的浓厚科研氛围,鼓励学科交叉、国际交流的学习自由度,营造了他成长所需的自由的环境,在致远四年的学习帮助了他确立科研的方向。
如果回到博士开始的时候,李介夫说:“我还是会选择骆利群教授”。骆老师是斯坦福大学讲席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神经生物学领域有着丰富学识。骆老师每年只招收1-2位博士生,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骆老师总是及时地解答学生的困难和困惑,但在平时又会给学生很大地自由度让他们自己探索。在斯坦福期间,李介夫所在的骆利群教授团队和Alice Ting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分析手段,可用于研究神经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组。利用这一技术,科学家们找到了20个全新的能够调节神经环路连接的关键分子。李介夫作为第一作者与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Cell-Suface Proteomic Porfilling in the Fly Brain Uncovers Wiring Regulators》于2020年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Cell》,这项技术大大提升了研究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效率,HHMI和斯坦福大学都分别进行了新闻报道。https://www.hhmi.org/news/surveying-all-the-proteins-on-a-neurons-surfacehttps://humsci.stanford.edu/feature/stanford-researchers-conduct-census-cell-surface-proteins结合自己的经验,李介夫认为当前学术界大多数活跃科学家的科研生涯都始于他们的本科生阶段,因此本科阶段的正规的科研培训,有助于夯实科研基础,燃起对科学之美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整个科研生涯。他希望生物医学界更多关注实验室中本科生的正规培训,借此他与骆老师一起发表了一篇关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的论文《Nurturing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s in Biomedical Sciences》(中文翻译版:《培育生物医学本科生研究者》),剖析了本科生在实验室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指导本科生的更有效方法。李介夫的成长,不仅源于自身扎实的基础和不懈的努力,还源于其科研之路上遇到的导师们的鞭策和引导。这些科研大师对科研的专注、对学生无私的引导,让李介夫有感于科研初心和科研工作的伟大意义。李介夫在读博期间指导了一位本科生Ricardo Guajardo,Ricardo以第一作者在知名期刊eLife发表了一篇论文,李介夫也为该生申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推荐。他希望真正对科研有兴趣也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引导,这也是他从导师们身上学到的可贵品质。已经成为团队负责人的他,觉得自己对有志于科研的后辈们有更多的责任。Ricardo获得斯坦福大学Firestone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的颁奖现场(他手里拿着Firestone Medal)
在李介夫刚读博士时,很多人都说做神经发育领域太过古老,建议他选择新兴领域,但是李介夫因为对神经发育的极大兴趣,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觉得并不是一定要做时下最热门的行业,反而坚持自己的初心和兴趣更为重要。古老的领域让人有更多时间沉浸在科研中,从而提高科研质量,如果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角度,抓住问题的关键,也不乏新的成果。
已经成长为团队负责人的李介夫,对于招收学生有着自己的标准:对科学有热情,喜欢科研这件事本身,能够坚持做可重复的、可靠的研究。他认为不管在任何阶段,都应该要有全局观,例如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课题从0到文章的发表,表达出自己的科学观点等等,这些全面的训练越早进行,对后期的成长越有帮助。
在2022年的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上,李介夫为在校生们分享了自己对于科学问题的看法:Be innovative and conservative——在科学上要保守,指的是科学研究的问题要脚踏实地,不要轻易被市场的风向动摇;在科学上也要创新,指的是要不时打破思路,不要被传统观点或技术手段限制想象力。面对当前疫情带来的复杂的国际交流形势,李介夫也表示,现在有大量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回归祖国,本科生可以加入这些年轻科学家的国内实验室,同时也跟海外导师建立双向联系,更有利于碰撞出新的想法。
李介夫非常欢迎对生物科学领域感兴趣的本科生、博士后申请HHMI Janelia Li Lab, 有意者可通过网申链接申请:lilab.science/joi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