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星期一是金色的——拥有联觉的人如何经验世界?

Muchun 哲学前沿philontier 2022-08-14

一次听音乐的时候,我发现萨克斯吹奏的《The sound of silence》听起来是暗黄色的、木质的,萨克斯演奏的《You are not alone》是浅黄色,质感像浓稠的蜂蜜,我对此震惊不已,老师告诉我这是联觉(synesthesia)。联觉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人说看到纸上用黑墨打印的字母是有颜色的,例如R是红色,数字也有各自不同的颜色(见图1)。还有人说食物不仅有味道,还有形状。

许多人也许对联觉这一术语感到陌生,但对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却十分熟悉——通感。通感是文学中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法,如艾略特认为诗“像嗅到玫瑰一样嗅到思想”,爱伦·坡在《阿尔阿拉夫》的脚注中写道,“我常常认为我能清楚地听到黑暗偷偷越到地平线的声音”,诗人A·C·斯温伯恩曾这样写道:“光听起来像音乐,音乐看起来像光”。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是用触觉的“湿”来形容晨钟的声音;《乐记》中用肥和瘦来形容音乐,徐志摩曾写过“软绵绵的巴黎”。联觉在视觉艺术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一种观点认为,弱的联觉在艺术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Zdeňka ?piclová,2017),因为由视觉艺术作品引发的经验与拥有联觉的人所具有的联觉经验十分相似。例如,康定斯基在听了勋伯格的音乐之后创作了《印象III(音乐会)》(封面图),他认为这幅画表明“外在印象”既是可听的,也是可看的。

这是一个拥有数字—颜色联觉的人对数字和颜色的匹配 ▏

对联觉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文学评论和艺术评论中,随着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联觉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主体的内省式报告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客观检验。哲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在知觉哲学领域。心理学和哲学关注的联觉不同于文学中的联觉,文学作品中的通感和艺术中的弱的联觉更多的是语言联觉(linguistic synesthesia),即有意地运用通感的创作手法,就像兰波所说的,诗人应当是通灵者,能够自由地将不同感官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是对认知能力的运用。知觉联觉(perceptual synesthesia)是一种知觉现象,是具有现象特征(phenomenological character)的意识状态。哲学讨论大多围绕知觉联觉展开,因此奥卡拉汉(Casey O'Callaghan)又将之称作“哲学的联觉”。本文关注的是知觉联觉,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什么是联觉?

(2)联觉是否是一种真实的知觉(veridical perception)?

(3)联觉与知觉理论和意识理论的关系如何?

关于什么是联觉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会给出由哈里森(John Harrison)和拜伦-科恩(Baron-Cohen)提出的联觉的经典定义,指出其中的不足并给出一种更好的定义。之后会简要介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对“联觉是否是真实的知觉”这一问题的看法。玛丽卡·奥弗雷(Malika Auvray)从真实的知觉的标准出发,说明联觉何以是一种真实的知觉。索尔伯格(Michael Sollberger)则从生物演化的角度出发,指出正是联觉为拥有联觉的人带来的益处将之与功能障碍区分开来。奥卡拉汉(Casey O'Callaghan)将联觉与跨模态错觉(crossmodal illusion)进行比较,指出联觉是一种无用的奇怪的错觉。纳内(Bence Nanay)则认为联觉是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文章的第三部分以表征主义和功能主义为例,说明联觉与既有的知觉理论和意识理论的关系。

感觉的联动——什么是联觉?

什么是联觉?当然要从定义谈起。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于1880年首次提出联觉这一概念,他发现一些人在看到颜色时有与众不同的经验,用黑色墨水打印出来的数字5看起来是绿色,2看起来是红色,此外,音符也有颜色,F#是红色,C#是蓝色。西托威克(Richard Cytowic)这样描述联觉,“它(联觉)是指一种听到颜色、尝到形状或经验其他与此相似的令人吃惊的感觉的混合的能力,这些感觉的混合所具有的性质是多数人难以想象的”。

哈里森和拜伦-科恩对联觉的定义被广泛引用,联觉发生在“在第二感官缺乏直接的刺激时,对一个感觉器官的刺激自动地引起这一第二感官的知觉经验”。这一定义把握了联觉的“联动”的要义,但范围却过分狭窄了。对联觉的范围的窄化是因为这一定义中包含着几个成问题的假设。首先,根据这一定义,联觉的产生需要两个“感觉器官”的参与,联觉的确能够发生在任何两个感官之间,但并非所有的联觉都需要两个感官参与其中。字符—颜色联觉(grapheme-color synesthesia)和数字—颜色联觉只与视觉相关。此外,联觉并不局限于五个传统的感觉官能,还扩展到关于身体运动和身体姿势的经验,情绪(emotion)也能引发联觉反应。其次,这一定义还预设了“外在刺激”的必要性,然而,在一些人身上,单单回忆或想象这些刺激就能产生联觉经验。这种既能被外部刺激引发,也能在想象和回忆的单独作用下产生的联觉是高等联觉(higher synesthesia),只能在外界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产生的联觉是低等联觉(lower synesthesia)。最后,我们真的知道哪些现象和知觉经验对于某一感觉器官而言是典型的吗?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哈伯德(Edward M.Hubbard)、麦克弗森(Fiona Macpherson)等人调整了联觉的定义,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用感觉或认知流(sensory or cognitive stream)或感觉或认知通路(sensory or cognitive pathway)取代了感官,这一变化将字符—颜色联觉和数字—颜色联觉等只发生在一种感觉器官中的联觉包含在内。布罗加德(Berit Brogaard)给出的定义是,“对一个感觉或认知流的刺激不自觉或自动引起另一个未被刺激的感觉或认知流的内在或外在的(错觉的或幻觉的)经验”。这一定义不仅用“感觉或认知流”取代了感官,而且将错觉和幻觉经验包含在内。

除了上面对高级的联觉和低级的联觉的划分之外,还可将拥有联觉的人分为连接者(associator)投射者(projector)。以字母—颜色联觉为例,连接者在看到字母时会有颜色的经验,但这一经验不在身体之外,也不会将其经验为字母的某种性质,“由内在眼睛观看”很恰当地描述了这种在大脑之内的联觉经验。投射者则经验到颜色就在字母所在的地方(见图2)。

这是一位图像艺术家对投射者的联觉经验的呈现,这一联觉者能在听到别人的讲话时产生关于带有颜色的文本的经验,并将其投射到外面的空间中 ▏

亚瑟(Julian E.Asher)将联觉经验称作“异则的感官知觉”(anomalous sensory perception)。对于一个新出现的异则的现象,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其一,这一现象是真实的并且具有可靠的可重复性;其二,能够用已知的律则解释这一现象的生成机制;其三,这一现象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研究表明,联觉经验是稳定且可重复的,能够贯穿一个人的一生。这说明联觉具有可靠的可重复性,满足了第一个标准的一半要求。联觉所具有的稳定性也被索尔伯格视为联觉是真实的知觉的一个原因。联觉是否是真实的知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持有怎样的看法,这一问题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讨论。

联觉是真实的知觉吗?

一直以来,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联觉持有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哈里森认为联觉是“不同寻常的东西”,是一种神秘且难以置信的无序状态。菲什(William·Fish)指出好的知觉理论必须能够将关于颜色的联觉容纳进其对幻觉的解释,由此看来,菲什认为联觉属于幻觉的范畴。莱肯(William G·Lycan)认为联觉是幻觉余像(hallucinatory after-image)(注释1)。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联觉不仅是普遍存在的真实的知觉,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隐喻、创造性和语言的起源。

上文一直在说真实的知觉,真实的知觉到底是什么呢?真实的(veridical)在此与正确的(accurate)有相似的含义,都是就知觉的内容而言的。就像报纸上的字之于报纸,知觉具有内容是说存在一种东西可以作为感觉的证据。当我们说知觉正确或不正确时,是以事物在世界上的样貌或存在方式为参照的。因而真实的知觉,亦即能够满足正确性条件的知觉,就是按照事物在世界中的样貌如实呈现的知觉。

索尔伯格(2013)认为联觉是真实的知觉。他指出,联觉的“异常”只是拥有联觉的人很少,但数量的稀少不等于反常或混乱。鉴于联觉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他将讨论的范围限定在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联觉现象。其一,拥有联觉的人将联觉经验所具有的感官刺激赋予远端刺激(distal stimulus),例如,当你看到一个苹果并产生相应的视觉经验时,这个苹果就是远端刺激;其二,他们自己不认为联觉经验是非真实的,是幻觉或错觉。

基于这两个条件划定的谈论范围,索尔伯格提出三个能够支持联觉是真实的知觉的理由。首先,联觉不同于功能障碍,联觉能够提高拥有联觉的人的认知能力和知觉能力,能够提高阅读、写作、拼写能力和记忆力。这些强化的知觉处理能力是联觉的一个核心特征。此外,联觉不仅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表现出稳定性,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中的任意一方拥有联觉,那么孩子可能也有联觉能力。第二个理由是基于拥有联觉的人对其联觉经验的汇报,他们认为那些联觉经验是清晰的、稳定的,不可能是幻觉或错觉。如果这些汇报具有表面价值(face value),那么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联觉是真实的知觉。最后,从生物演化和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知觉是为了让我们最大化地适应环境,主体只有能够很好地与环境互动,通过知觉获取关于环境的信息,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果知觉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对于知觉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同样具有这一性质的联觉是真实的知觉。西托威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在品尝食物的时候感觉到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形状,作为一个优秀的厨师,他不是凭借食物的味道,而是凭借其形状准备菜肴,鸡肉在他的感觉中是圆形的,因此他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食材或调料使之变得更圆润或更有棱角。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一些非真实的知觉也能带来认知的益处,联觉给人带来的益处并不足以说明联觉就是真实的知觉。况且,联觉与幻觉、错觉以及真实的知觉很多时候不是具有主观的不可分辨性吗?他们是凭借什么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经验的不是错觉或幻觉?

与索尔伯格不同,玛丽卡·奥弗雷从知觉的性质出发,说明联觉符合真实的知觉所应当符合的特征。她提出了包括现象特征在内的四个标准。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着重说明过现象特征,这里只提及另外三条标准。她指出,知觉应当“随着物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能够表征事物,并牵涉到特定的感觉器官或脑区域(注释2)。按照这三条标准,联觉是否是一种真实的知觉呢?首先看第一条标准,面对不同的事物,拥有联觉的人会产生与之相应的联觉经验,并且二者的匹配是持久且稳定的,拥有联觉的人能够凭借联觉经验辨别事物。这就满足了随着物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标准。联觉能够表征事物吗?表征主义内部虽然存在意见分歧,但他们都承认“现象特征随附于表征内容”,不同的现象特征必然意味着不同的表征内容。这样一来,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似乎遇到了困难,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要求现象特征随附的表征内容是外在事物,然而联觉经验的一些现象特征,如看到数字5时产生的红色的现象特征,却没有任何与之相对应的外在事物的性质作为其表征内容。

至于感觉器官或脑区域的参与,研究表明,联觉经验涉及到不同脑区域的共同运动。例如,当拥有字符—颜色联觉的人看到某个字母的时候,hV4被激活了,这一区域在没有联觉的人看到颜色的时候会被激活,看到字母时没有被激活。有趣的是,如果让一个没有联觉的人在看到字母的同时“想象”某种颜色,这一区域也没有被激活(见图3)。然而,凡·鲁文(Van Luwen)所做的研究表明,联觉产生的颜色经验和一般的颜色经验虽然都激活了这一区域,但在两种情形中神经元的联结方式存在差异。也有人主张,联觉应当在更加宽泛的层面被定义,即不同脑区皮层联结的增强。然而,还有一系列的疑问有待回答:激活相同的区域能够充分说明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吗?联觉的产生是由于相应的抑制的缺失或联结的异常增强吗?回答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更加精细的哲学论证,也需要更加丰富的实验研究。

图中呈现的是有字符—颜色联觉的人与没有这一联觉的人在看到同一字母时的前额皮质腹侧的扫描图,紫色标记的是hV4(见注释3)区域,蓝色标记的是字符区域。联觉者和控制组的字符区域都被激活,联觉者的hV4也同时被激活 ▏

奥卡拉汉(2017)对联觉的态度与索尔伯格大相径庭,他承认“联觉是普遍的”,但这里所说的联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联觉,即上面提到的“哲学的联觉”或“知觉联觉”,而是广义的联觉作用(synesthetic effects)。在他看来,联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错觉,同样是错觉,跨模态错觉(crossmodal illusion)比联觉更具研究价值。跨模态错觉是指一个感觉系统的活动因果地影响了与另一个感觉系统相联系的过程并产生了非真实的感觉经验。以麦格克效应(McGurk effect)为例,在实验中,一些成年人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人的嘴唇发出的是[ga],播放的配音是[ba],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表示他们听到的是[da]。有人将此解释为融合效应,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融合为一体,产生第三种知觉印象。

奥卡拉汉从九个方面对这两种现象进行比较(见表1),下面的表格一目了然地呈现了奥卡拉汉对联觉和跨模态错觉的看法。跨模态错觉是普遍的,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这种错觉,但只有极少数人拥有联觉的经历。此外,联觉是对外在刺激的不恰当反应,因为外部环境没有为联觉经验的额外的现象特征提供可靠信息。例如,我们不能从音乐本身中发现任何与颜色相关的性质。而在跨模态错觉中,由于两个感觉器官都有各自的远端刺激,其中一个经验改造或重塑了另一个经验是有迹可循的。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奥卡拉汉认为,无论是从普遍性还是与多模态知觉(multimodal perception)的关联性来看,联觉都不具有太大的研究价值,跨模态错觉能够回答相关的问题,并且研究难度更小。


Synesthesia vs. Crossmodal Illusion ▏

纳内(2021)试图寻找联觉与心理意象(mental imagary)的相似之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认为连接者的联觉经验属于心理意象的范畴,但纳内认为所有的联觉(包括投射者的联觉经验和高等联觉)都是心理意象,这会带来巨大的解释上的好处。心理意象是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借来的术语。多模态心理意象是指在感觉器官S2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在感觉器官S1中产生的早期知觉过程。举一个例子,你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电视调着静音,这时你看到奥巴马在发表演讲(你以前听到过他的声音),于是你“听到了”有着他的独特的音调和音色的声音。这是自上而下的作用对心理意象的影响,即先在的经验或信念对心理意象的影响。

由于心理意象是一种知觉过程,因此并不违背知觉联觉的本质。此外,心理意象能够对联觉现象给出统一的解释,将连接者、投射者的联觉经验以及由回忆和想象激发的联觉经验都包含在内。这一观点还得到了经验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拥有联觉的人比其他人有更清晰的心理意象。联觉很少出现在心盲症(注释4)患者身上,但会频繁地出现在想象过度的人身上,这说明联觉与想象力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心理意象有单模态与多模态之分,这与联觉也是对应的。此外,心理意象有时与一种在场的感觉(feeling of presence)相伴随,有时则没有,这恰好与投射者和连接者的联觉经验相对应。虽然理论的简单性和解释力并非构建理论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将联觉理解为心理意象似乎能够一劳永逸地解释几乎所有的联觉现象。

“无处安放”的联觉

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四种观点,索尔伯格和奥弗雷分别从生物演化和知觉的定义出发,说明联觉何以是真实的知觉。而奥卡拉汉通过比较联觉与跨模态错觉,指出前者没有益处,也没有多少研究价值。纳内从联觉的本质和解释力说法,说明联觉为什么应当是一种心理意象。如果我们认为联觉至少是一种知觉现象,联觉与知觉理论和意识理论之间的关系便亟待说明。说联觉“无处安放”或许有些夸张,但联觉的确对一些知觉理论造成了挑战。联觉与表征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关系受到哲学家较多的关注。

1、联觉与表征主义

上一节说明真实的知觉的标准时已经简要提及联觉与表征主义的关系,联觉为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带来困难。亚当·韦格(Adam Wager,1999)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表征主义关心现象特征与表征内容之间的关系,现象特征即主体在一个经验中“是什么样(what it is like)”的主体性感受,表征内容是指以某种方式呈现事物,表征内容的真确与否取决于世界以怎样的方式被呈现,也就是塞拉斯所说的,具有满足条件(conditon of satisfaction),或正确性条件(accurate conditon)。

表征主义虽然有不同的版本,但它们都承认“如果两个经验的表征内容相似,它们的现象特征也彼此相似”。目前已有的对表征主义的反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颠倒的感受性质(inverted qualia),如休梅克(Sydney Shoemaker)的颠倒色谱和布洛克(Ned Block)的颠倒地球;另一类是缺失的感受性质(absent qualia),即两个有着相同表征内容的经验,其中一个没有现象特征,如盲视(blindsight)和哲学僵尸。联觉的出现或许意味着第三类反驳——多余的感受性质。多余的感受性质为以泰伊(Michael Tye)为代表的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带来困难。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试图将现象特征固定在世界之中,而非个体的头脑之中。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联觉的例子,A和B是同事,A没有任何联觉能力,B 有低等的音符—颜色联觉,在一次意外中,B失明了。有一天,A和B同时路过街角的琴行时,从琴行里传出了钢琴弹奏的中音C,B饶有兴致地问A:“你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会看到一块红色板块吗”?A深感疑惑,回答道:“只听到了中音C的声音”。由于B所拥有的是低等的音乐—颜色联觉,也就是说这种联觉只能由外在刺激引发,因而他看到红色板块与想象无关。此时他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因而不可能是在听到中音C的同时看到前面有一红色板块。由于这两种经验总是一起出现,因此中音C与红色板块的表征内容都是中音C。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不能对此作出解释。相同的表征内容何以产生不同的现象特征?红色板块的现象特征便是多余的感受性质。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者或许可以说联觉不是真实的,但我们何必要无视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呢?他们或许还可以说,就像眼睛看到的和手摸到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性质,在联觉中,拥有联觉的人感觉到的可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性质。在上述的例子中,B所看到的就是中音C的颜色。然而中音C怎么可能有颜色呢?这样的结论似乎比联觉本身更加不可思议。由此可见,外在主义的表征主义在这里确实遇到了难题。内在主义的表征主义或许能够免受其难。

2、联觉与功能主义

理查德·格雷(Richard Gray)最早对联觉与功能主义的关系进行说明,他认为联觉是功能主义的反例,而他所说的功能主义实际上是强功能主义。强功能主义主张,两个扮演不同功能角色的心灵状态必然属于不同类型。联觉却表明相同类型的心灵状态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角色。有音乐—颜色联觉的人在听到中音C时产生红色的视觉经验,相同的视觉经验也能在看到红色的衣服时产生,这表明相同类型的红色的经验可以经由不同的功能实现。这与强功能主义的基本主张相悖。麦克森(2007)指出,另外两种版本的强功能主义能够免受攻击。首先让我们看看将功能限制在专有的功能角色(privileged functional role)的功能主义,根据这个版本的功能主义,一个心灵状态的功能只有在整体的功能中才能被理解,因此,严格说来,并没有所谓的经验的类型,只有经验的个例。此外,规范主义的强功能主义似乎能够通过声称联觉不是典型的或理想的情况对此作出回应。规范主义的功能主义的规范性体现在对典型情境或理想情境的强调,非典型的或异常的情况不会对正常情况造成威胁。

格雷认为联觉是强功能主义的反例,但上面已经指出至少有两个版本的强功能主义能够免受侵扰。奥弗雷(2015)敏锐地发现格雷的一个预设还可以进一步商榷。她指出,格雷预设了红色的联觉经验与没有联觉的人的红色的视觉经验是相同的。认为联觉经验与一般的经验本质上相同,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联觉由联觉经验和一般经验组合而成。正是这一预设对功能主义造成挑战。如若我们放弃这种观点,将联觉经验当做现象充实了的经验(phenomenally enriched experience),或许能够避开这一问题。所谓现象充实,意思是说,额外的感受性质或额外的现象特征不必是一个额外的经验,而只是同一个经验的额外的感觉的层面(extra-sensational aspect)。这一观点认为联觉只是一个经验,而非由两个具有相同知觉地位和性质的经验组合而成。据此,将联觉的额外的现象特征当做一般经验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知觉地位,或许更加恰当。这样一来联觉便不会对功能主义造成挑战。

结语

尽管全球有大约4%的人经历过联觉,但相较于一般的知觉经验,联觉仍然是小众的体验。如果联觉不过是奥卡拉汉口中异常的、奇怪的幻觉,没有多少益处和研究价值,我们为什么要给予它如此多的关注呢?或许我们可以回答说,是由于人类上下求索、探索一切奥秘的决心。然而,联觉拥有广阔的研究意义。拉玛钱德朗(Vilayanur S.Ramachandran,2001) 与哈伯德(2001)表明,联觉是窥见知觉、思想和语言的一扇窗子。基于实验观察,二人推测联觉与创造力有关,许多艺术家和诗人拥有联觉能力,此外,他们发展出一种基于联觉的语言进化理论。杰弗里·格雷(Jeffrey A.Gray)则认为,联觉也许能为研究其他意识难题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联觉虽然已经受到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和知觉哲学的较多关注,但仍然有一些难解的问题有待继续探索。例如,颜色联觉对颜色理论有怎样的启示?联觉若是一种真实的知觉,与其他的知觉经验是什么关系,二者构成了连续统,还是说联觉是一般知觉经验之外的另一种真实的知觉?

___注释___

1. 余像,即视觉刺激停止后残留的视觉影像。例如,当眼睛注视红色较长时间之后,转向白色的墙壁,会感到白墙上有绿色。2. 这三个标准并没有得到知觉哲学家的一致认同,知觉与环境共变意味着将高层次感知(high-level perception)和内感受(interoception)包括在内。表征主义和意向论认为知觉能够表征事物,而行动主义和直接实在论对此没有严格要求,甚至干脆放弃了这条标准。功能主义和一些非物理主义者则出于不同的原因放弃了第三条标准。3. hV4,即四级视皮层,此处聚集了多种颜色神经元。研究表明,hV4及附近区域受到损伤的患者仍拥有正常视力,但色觉会受损,甚至完全无法看到颜色。

4. 心盲症,即Aphantasia,患有心盲症的人无法想象某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例如当我们说香蕉这个词时,脑海中可能会出现香蕉的图像,但对于心盲症患者而言,他们只知道自己在思考或说出香蕉这个词,脑海中没有任何相关的图像。因此心盲症也被称为想象障碍。

___图片来源___

1. Grossenbacher, Peter G. & Lovelace, Christopher T. (2001).Mechanisms of synesthesia: cognitive and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5 (1):36-41.

2. Simner, Julia (2007). Beyond perception: synaesthesia as a psycholinguistic phenomen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1 (1):23-29.

3. Hubbard, Edward M. & Ramachandran, Vilayanur S. (2005).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ynesthesia. Neuron48 (3):509-520.


___参考文献___

1. Auvray, Malika & Deroy, Ophelia (forthcoming). How do synesthetes experience the world. In Mohan Matthen (ed.),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Downey, June E. (1912). Literary synesthesia.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9 (18):490-498.

3. Gray, Richard (2004). What synaesthesia really tells us about functional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11 (9):64-69.

4. Macpherson, Fiona (2007). Synaesthesia. In Mario de Caro, Francesco Ferretti & Massimo Marraffa (eds.), Cartography of the Mind: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n Intersection Kleuwer.

5. Nanay, Bence (forthcoming). Synesthesia as (multimodal) mental imagery. Multisensory Research.

6. O'Callaghan, Casey (2017). Synesthesia vs. crossmodal illusions. In Ophelia Deroy (ed.), Sensory Blendings: New Essays on Synaesthesia. Oxford, UK: pp. 45-58.

7. Gray, Richard (2004). What synaesthesia really tells us about functionalis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11 (9):64-69.

8. Ramachandran, Vilayanur S. & Hubbard, Edward M. (2001). Synaesthesia: A window into perception, thought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8 (12):3-34.

9. Simner, Julia & Hubbard, Edward M. (eds.) (2018).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ynesthe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piclová, Zdeňka (2017). Synesthesia and Virtual Art. E-Logos24 (1):53-65.

11. Sollberger, Michael (2013). Rethinking synesthesia.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6 (2):171-187.

12. Tiippana, Kaisa (2014). What is the McGurk effec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5.

13. Wager, A. (1999). The extra qualia problem: Synaesthesia and representationism.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12 (3):263-281.

责编 ▏无蔽
审校 ▏灏瀛
排版 ▏莫一
审核 ▏永方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加入philontier常驻作者团队!

读了好文,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