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典沙龙,“曲水流觞”

2016-04-10 七茶文化

快速关注点击蓝色↑↑↑七茶文化关注即可,欢迎转载分享

茶舍馆主私人微信ID:q77cdmx2

实体店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雅戈尔御西湖隐寓轩3幢8号商铺

风雅莫如“曲水流觞”

图|网络

文|也者


中国文人的笔墨胸襟之中,自古以来都离不开镜花水月,落花流水的印象。单就水的意象从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曹操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元滇的“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气壮山河者有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愁云惨淡的莫过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此向着水流的文化源头追溯,一场BIGGER高到空前绝后的文人轶事,莫过于“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fú xì]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溪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何为祓禊?早在周代,巫术颇为流行,每年夏历三月的“上巳”日(上旬的巳日),女巫在河边举行仪式,为人们除灾去病,叫作“祓除”,也叫“修禊”。“祓”指巫术仪式;“禊”有清洁的含义,在河边修禊,取洗涤积秽,祛除不祥的意思。后来,古人把修禊与踏青游春融为一道;因在河边,便有了临水宴饮之风俗。临水宴饮中,为增加乐趣,就让酒杯盛酒顺着曲折的溪流漂浮,漂到谁的面前,谁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故名“曲水流觞”。魏晋时,人们已不拘泥于“上已”这个日子,一般定在阴历的三月三日。




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这种游戏,自古有之,古“逸诗”云:“羽觞随波泛”。




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盛事,就是在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记录了当时的盛况,他是这么写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永和九年(354)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兰亭这个地方参加修禊。仪式结束后,大家列坐在溪水边,把羽觞放入水里,沿着弯曲的水道任其漂流,流经谁那儿停住,谁就要做诗一首,做不出来就要罚酒。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y0151xa8w1q&width=670&height=502.5.5&auto=0


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当时有谁没有做出诗来呢?王献之。王羲之跟王献之是父子俩,同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并称"二王"。过去文物界津津乐道的《玉版十三行》,就是王献之的名帖。乾隆皇帝的三希堂所藏三件他最喜欢的法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就是其中之一。王献之字虽写的好,可是在当时却没做出诗来。清代有人讥笑王献之,写了一首打油诗:"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乌衣"指乌衣巷。唐代诗人刘禹锡著名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得很清楚,乌衣巷是东晋王、谢两大家族居住的地方。"大令"是官名,"王大令"就是指王献之。清代人说,您这么大一名人,在兰亭会上居然连诗都做不出来!



王羲之等人给这个群众性的节日渲染了文人的情调,“一觞一咏”,兰亭之下的“曲水流觞”关联着诗句的吟咏。江左名士的一倡导,对后世文人的灵感是有触发作用的。“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刘禹锡《三日与乐天、河南李尹陪令公洛禊》)“流觞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苏轼《和王胜之》)唐宋诗人都乐于响应这种风流。然而,这样一来,雅则雅矣,却似乎预示活泼的节日活动最后将缩小到士大夫的圈子里去,成为中国古典的“沙龙”。




今天,我们除了从古代的绘画、雕刻中依稀看见当年的韵事以外,能够寻找的只是一些象征性的景致。清代的乾隆皇帝在故宫的花园里修了一座禊赏亭,亭子边挖了一个转来转去的小水渠,叫做流杯渠,只是略具形意罢了,终不如王羲之等人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清泉湍流之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游目骋怀”的那份潇洒与风流。兰亭的曲水流觞,因了王羲之微醉之际挥笔而就的书法经典,而成为千古绝唱。



…………分…………隔…………符…………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细思王羲之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的《兰亭集序》全文324个字,其中正文有20个“之”字,加上落款1个“之”字,共21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勘称惊艳。

仔细端详这些”之“字的笔态,让人不由自主地和”曲水流觞“的溪水产生联想。莫非当年的书圣,在酒后,笔意酣畅淋漓之时,有意无间受天地环境造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书写了当时迂回曲折在山水中的溪流神韵。


因此,后人若要再现当时的”曲水流觞“意态,《兰亭集序》的“之”字,可供参考。像日式料理中回转寿司场景,做一个流水潺潺的流水席。未为不可。


来源:易向 

延伸阅读

乾隆皇帝钦定清代宫廷可以喝哪些茶?

蒋勋:知识分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美学修养?

英国首次曝光圆明园烧毁前照片,引发轰动

她们霸占了中国一半的美,却低调的让人心疼

全中国最美的景色都在这一座院子里《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Hi欢迎关注七茶文化,我们会定期发送最实用的茶、茶道、茶文化以及香道具、茶道具、花道具、建盏、竹木器,中国老竹篮子及日本老铁壶、银壶等知识,交流更多的请加私人微信:q77cdmx2;联系电话:13395712229淘宝店:shop101420570.taobao.com,店铺名:七茶文化美学馆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七茶文化的茶生活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