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厦大老罗的红色传奇
并不是很多人知道厦大拥有的“红色基因”: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是在厦大诞生的;厦门地区的第一位中共党员,也来自厦大……
这些都和厦大学生罗扬才有关系。厦大96年的办学,培养数以万计的学生,罗扬才应该是最富有传奇的学生。
罗扬才1924年考入厦大,从他真正走上革命道路到他牺牲,最多也就两年,他却成为厦大和厦门市委组织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还是厦门的学生领袖和工人领袖;1927年6月2日,他被国民党杀害时,年方22岁。
2017年6月28日,厦大举行了厦门大学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暨罗扬才烈士英勇就义90周年座谈会,向年轻的学生讲述他们这位传奇学长故事。
厦门大学内罗扬才的纪念雕像
他是坚定的革命者 天生具有红色基因
85岁的陈炳三退休前是厦大高教所教师,1994年退休后,他受命研究厦大党史,罗扬才是他的一个意外发现。用现在的时髦说法,陈炳三从此成为罗扬才的“铁粉”,他已经讲了无数遍罗扬才故事,不过,前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至少停下三次,带着崇拜的神情回味说,他好像天生有种红色的基因。
罗扬才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的乡村,早年跟着叔叔到漳州。1921年3月,罗扬才转入集美学校师范部,1924年,他考入厦大预科,1925年转入厦大教育学本科。
陈炳三认为,罗扬才在集美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21年4月6日厦大成立,借住集美学校。开办不到一个月,“五一”到了,厦大哲学教师朱稳青博士向全校人员宣讲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要义。第二年,从上海来的学生团员施乃铸在厦大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厦大那时还开设“社会学”课程,有专章介绍马克思学说。
1924年,罗扬才考入厦大预科时,他已经是坚定的革命者,陈炳三认为,这和家庭也有关系,罗扬才家里很穷,他是过继给他叔叔。
资料显示,罗扬才在岛内成立“闽南文化促进社”,还办了工人夜校,介绍马克思主义。
党支部建立仅一年 发展了230个党员
九十多年前的那位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应该没有意料到他的名字会被记入他的大学的史册,并被一代一代人铭记。
1925年11月,罗扬才作为厦门学生联合会代表到广州,参加两广地区大学生代表会,被介绍入党,罗扬才成为厦门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
第二年,国民党厦门市党部代表李觉民,也在广州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要建立党组织,力量还不够,广东区委调派广东大学学生党员罗秋天转学厦门大学。这样,厦门地区有了3名共产党员。
1926年2月的一天,按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罗扬才、李觉民、罗秋天三人,在厦大囊萤楼一楼罗扬才的宿舍,宣告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支部成立,罗扬才任书记。这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
厦大囊萤楼现在还在,从厦大西校门进来,左手边第一栋就是。那么,罗扬才当年的宿舍在哪?史料记载:“一楼朝南,大楼入门靠西的第一间”。不过,已经找不到了,当时的学生宿舍早就被打通成为一间间大教室。
有趣的是,厦大外文学院在囊萤楼办公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是厦大马列主义学院。前些年,厦大把囊萤楼里“罗扬才烈士纪念室”的展览,搬到旁边群贤楼的革命史博物馆。
陈炳三把厦大党支部称为“闽西南地区建党的发祥地和播种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他说,虽是厦大党支部,但它却面向整个厦门,第一个月就发展了18名党员,有知识分子,也有工农群众。
与此同时,厦大党支部很快派出16名党员前往闽西南,在当地建立党组织发展队伍。
史料记载,厦大党支部建立仅一年,就在闽西南地区发展了230个党员,建起28个党支部,由此揭开福建革命史的新篇章。
厦门大学囊萤楼
是学生运动领航人 还是工人运动领袖
很难想象,在90多年前,二十余岁的罗扬才表现出远见卓识、勇气和活动能量——他既是学生运动的领航人,还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陈炳三说,罗扬才成功地在厦门开展八大项次的革命运动。最有名的是“二五”加薪运动,即增加工人原工资25%,它先从罗扬才组织创建的电灯厂工会开始的,他根据工人被剥削受压榨的悲惨生活现状,启发教育工人,向厂方提出要求增加工资等条件,遭拒后,全厂举行罢工停电。迫于形势,厂方最终答应工人的要求。
电灯厂罢工斗争的胜利,“也把厦门工人群众奋起经济斗争引导到革命斗争中来”,而后发展并波及全岛被称为“罢山罢海”的革命大风暴。
他的被捕引发大游行 把反动当局吓坏了
不过,危险也正悄悄靠近。1927年4月初,漳厦海军警备司令林国赓与国民党厦门市党部筹备处主任李汉青,背叛革命,在4月9日突然逮捕共产党员罗扬才、杨世宁等七人。
罗扬才是在位于土堆巷的厦门总工会被捕的。当天,为营救罗扬才等人,厦门爆发了3000余人的大游行,大罢工等。陈炳三说,这个阵势把厦门反动当局吓坏了,他们不敢执行省方“就地枪决”的电令,当即罗扬才等人秘密押解到福州警察局关押。
罗扬才在福州监狱的最后时光,因为和老同盟会会员丘廑兢关在一起,而变得清晰。丘廑兢的遗作记载他亲历其境看到的极其悲壮而英勇的一幕:1927年6月2日,罗扬才和杨世宁被狱警喊名叫出时,被押上刑车时,罗扬才高唱《国际歌》,高呼“工农团结起来!”“打倒反革命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当天,罗扬才和杨世宁在福州鸡角弄光荣就义。
罗扬才烈士
揭 秘
中央领导人 为他列传
罗扬才牺牲的第二年: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会议期间,中央领导人周恩来、瞿秋白、王若飞等参加编写《革命烈士传记》,为罗扬才的光辉事迹写下了传略。
这份传记后来收编入中共党史资料,写道:“福建最先受白色恐怖,在白色恐怖中牺牲了许多战士,罗扬才同志便是其中主要的一个”,传记称颂他是“学生领袖”“工人领袖”“先锋战士”。
和鲁迅是忘年交 推崇“好事之徒”
陈炳三在研究厦大党史时,发现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罗扬才和鲁迅不仅认识,而且关系似乎还不错。
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在厦大任教。对于两人的相识,陈炳三认为,原因可能是:鲁迅到厦大,正逢北伐军挺进福建,罗扬才经常给鲁迅带去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胜利的消息。
对于两人的相识,并成为忘年交,有史料记载。鲁迅是名家,很多地方请他去演讲都被拒绝,但罗扬才的邀约,他每次都答应,他要求青年学生要救国,就要在改革社会中激流勇进,做“好事之徒”。陈炳三认为,鲁迅说的“好事之徒”就是罗扬才。
鲁迅随罗扬才到集美,给青年学生们讲,社会是靠有傻气的工农大众支持的,是靠有傻劲的革命青年来推动的。为着正义和真理,为着民主和科学而奋起的傻子,结合起来。
鲁迅被迫辞去厦大教职时,有学生跑去告诉住在校外的罗扬才,后者发动厦大学生召开“送别鲁迅大会”,随后挽留行动变成改革校政运动的学潮。在坚持不懈的抗争中,以学潮胜利结束。
1927年1月14日,鲁迅要离开厦门,资料显示,罗扬才和几位进步青年一起送他,帮他搬书和行李,将他护送上轮船。
厦门大学纪念馆内展出的老照片
牺牲前遗书挂念年迈父母
罗扬才在狱中时,他的叔父罗杏举探监,罗扬才机智地托其密带一封信给中共闽南特委。
罗扬才在这封信中写道:“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他还留下一句名言:各位同志,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陈炳三证实,这位铁骨铮铮的革命青年的遗言最后其实还写道:我家有年迈父母,各同志有能力时便照顾一下。这句话很少被人提起,却令人潸然泪下。
厦门大学
来源:厦门日报
记者:佘峥
通讯员:欧阳桂莲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毛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