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寻1926,厦大囊萤楼里的星星之火!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100周年华诞。百年校庆不只是一场庆典,更是文脉的传承、理想的赓续。推出“百年拾光”栏目,重温厦大百年光辉岁月,再读厦大十轶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来,温故以新精神。与广大师生校友一起,追寻立校本心、昂扬厦大精神、思考时代责任,共为“吾国放一异彩”。


栏目第二篇由颜章炮老师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厦门大学,讲述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的故事。



八闽革命摇篮

节选自颜章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其革命文化积淀深厚。建校伊始,校园里便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开福建省之先河。福建省的第一个党组织也是诞生在厦大。一些厦大的教职员和学生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厦门大学都发挥重要作用,对福建省特别是闽南、闽西地区的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1921年4月底,厦门大学哲学教员朱稳青发起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成立筹委会,出版纪念专刊,会后向师生宣讲马克思政党学说和国际工人运动史。这是福建省传播研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距厦门大学成立不过20几天而已。次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施乃铸由上海转学厦大,在校内外进行革命活动,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论》《论左派幼稚病》等马列书籍赠送同学阅读。1923年,厦大映雪楼阅览室陈列《向导》《新青年》《中国工人》《中国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供师生阅览。同年,学校开设《社会学史要》课程,其中有专章介绍马克思主义。1924年冬,厦大学生罗扬才等人在厦门组织“闽南文化促进社”,推进新文化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这时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厦大和厦门地区的传播,为其后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建立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1923年,厦大映雪楼阅览室的进步书刊


1925年6月,共青团广东区委派人到厦门考察革命运动,将集美师范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进步学生组织骨干李觉民、罗扬才等7人吸收入团,并建立了闽南地区第一个团支部。团支部成立后,积极组织和领导学生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培养和锻炼骨干,这又为共产党组织在厦门大学的诞生做了组织准备。


△罗扬才


1925年11月和1926年1月,罗扬才和李觉民先后到广州参加会议,二人在广州被会议的共产党临时支部吸收入党。为加快厦门地区建立党组织的进程,中共广东区委调派广东大学学生党员罗秋天转学厦大,于是,厦门地区便有3名共产党员,具备建立党支部的人数条件。1926年2月,遵照广东区委的决定,厦门地区3名党员聚集在厦门大学囊萤楼一楼罗扬才宿舍,宣告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支部成立,罗扬才任支部书记。这是福建省的第一个党组织,福建的革命斗争从此掀开新篇章。



△厦大囊萤楼


罗扬才领导党支部,以厦大为基地,在厦门地区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和发展党组织。1926年4月,以厦大支部领导成员为骨干,成立中共厦门特别支部,随即派遣以厦大党员为骨干的队伍分赴漳州、泉州、闽西地区建立党组织。


他们像撒出去的革命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成为当地党组织的创建者和发动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人。厦大党支部是名副其实的厦门和闽南、闽西地区革命的摇篮。


在厦门地区,罗扬才领导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包括反对日本出兵南满、开展“五九”国耻纪念活动、反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迎接北伐军入闽等。1927年1月,厦门总工会成立,选举罗扬才为委员长,杨世宁(曾在厦大就读)为副委员长。在大革命形势的推动下,厦门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建立基层工会30多个,拥有会员2万余人,工人纠察队300人,建立党支部10个。罗、杨领导工人开展“二五”加薪运动,发动罢工斗争,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儿为国为民而死,死亦甘心。家中业产可付盛兄管理,罗氏随自由改嫁。

不孝儿德怀绝笔

民十六、五、十九。”

——杨世宁临刑前给父亲的绝笔信

1927年4月9日,厦门发生反革命政变,反动派派兵包围总工会,罗扬才、杨世宁等7人被捕,后被解往福州关押。在狱中,二人坚贞不屈,于6月2日英勇就义。


1928年夏,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期间编辑的《革命烈士传记》收入“罗扬才同志传略”。


中央档案馆编辑的《革命烈士传记资料》中所载“罗扬才同志传略”

△厦大校园里罗扬才烈士雕像

今天,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已成为厦门大学“四种精神”之一,指引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厦大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厦大人的贡献!




往期回顾




厦门大学

来源:

百年校庆宣传工作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