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厦大人!
百年厦大的漫漫长路上
总有些平凡的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
但成就了不凡的历史记忆
他们有的是普通的幼儿园老师
其学生后来成为了院士
有的是普通的木匠
却曾跟着嘉庚先生修筑建南
有的是普通的工人
曾为蔡启瑞院士吹制玻璃器具
……
伟大出自平凡
平凡造就伟大
百年校庆临近之际
校领导走访慰问了这六位教职工代表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在厦大一辈子的故事
我工作不挑高低,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关玉英,1930年生,曾是厦大幼儿园老师
在厦大幼儿园工作了36年的她
曾照料过3000多个厦大孩子
后来他们有不少成长为各界栋梁之才:
郑兰荪、田中群、邓力平、潘世建、郑启五……
拿出他们在幼儿园时的合照
关玉英仍能一个个认出姓名
还能细致描述出他们的儿时故事
1959年,厦大幼儿园欢送毕业班留影
那时,还不到30岁的关玉英就已经有了一套独创的“育儿秘籍”。有顽皮的小朋友不听其他老师管教,但一见到从不训斥的关老师就立马乖乖听话。她说,对于孩子,“声音越小,孩子越乖”,耐心和爱心就是她的“法宝”。
后排右一为关玉英
1959年,一场12级的台风毫无预兆地侵袭厦门。怀着四个月身孕的关玉英休班在家,到了夜晚风越来越大,她牵挂孩子的心久久耽搁不下,坚持要到幼儿园去,看护因父母外出而留守的25个孩子。台风来得又快又猛,吹得关玉英走一步退两步,她只好扶着围墙或匍匐前行,一点点向前挪。终于到了幼儿园,她与之前独自值班的蔡阿姨决定,将住在二楼的孩子全部转移到楼下安顿,一同搬运床铺、安抚孩子们,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台风天。
关玉英在上课
在幼儿园的三十多年里,关玉英从清扫采买到煮饭教学,从教学看护到代理园长……幼儿园上上下下各种事务她都做过。她说:“我工作不挑高低,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幼儿园60周年聚会合照
在“关玉英们”的细心呵护下,当年的孩子们成长、成才。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登门拜访关老师,送来堆满屋子的鲜花礼物,还有,一个大大的拥抱。“厦大幼儿园60周年聚会”的照片上,当年的“小不点”也有了白发,一批又一批的“小不点”走进厦大幼儿园,成了一代又一代“厦大的孩子”。
2021年4月,校党委书记张彦慰问关玉英,送上《为吾国放一异彩》一书
17岁时来到厦大,
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
就是参与建造建南楼群。
黄清发,1933年生,曾在厦大基建处工作
1950年,17岁的黄清发
来到厦门大学建筑部做木工工作
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
建造厦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楼群之一
——建南楼群
1950年代建设中的建南楼群
当时的厦门大学建筑部由陈嘉庚先生直接管理。每周,当时还是普通工人的黄清发都会远远看到校主朴素而认真的身影。“他戴着帽子,拄着拐杖,走到哪里拐杖就指到哪里,总是与一旁的设计师讨论着方案,非常负责任。”黄清发回忆道。望着已过古稀之年的陈嘉庚,17岁的他更生敬佩之情。
1951年陈嘉庚巡视建南楼群工地
“陈嘉庚先生提倡使用福建本地丰富的木材资源。房子坏了,就用我们自己的木头修。”黄清发擅长制作木制家具和木屋顶,凭借优秀的工作能力,1970年后,他开始负责厦大中所有建筑的建设与修缮工作。“别人一年的工程我们五到六个月就可以完成,团队合作的效率非常高。”提到往日的工作,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幸福。
黄清发在厦大
当问到这几十年的工作有没有辛苦的时候,88岁的他害羞地笑了:“不辛苦,我非常感谢党的栽培,这些年一直都在学校工作,看到现在的厦大觉得非常骄傲。”
陈嘉庚像,
是我一笔一划用心雕刻的。
孙锡麟,1936年生,厦大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陈嘉庚像的主要创作者
群贤楼群前的陈嘉庚纪念铜像
已然成为厦门大学的地标之一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孙锡麟
为这座雕像注入灵魂的工程师
左一为孙锡麟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孙锡麟,因为“机缘巧合”从北京“南漂”到了福建,几经周折成为了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自接到制作陈嘉庚像的任务起,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构思与创作当中。秉持着“既要软,又要硬,既要富有人体本身的弹性,又不能像面包一样软塌塌”的雕塑理念,从制作雕塑小稿到雕塑的塑形、抛光、打磨修补,孙锡麟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高标准追求。
厦门大学陈嘉庚铜像
经过多次修改和几番完善,铜像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10周年建成。此外,孙锡麟也参与了厦门大学校门浮雕、罗扬才烈士纪念碑等的创构,这些石刻杰作,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不曾因岁月流转而斑驳,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将至真至诚的匠人精神传递了一代又一代。
厦门大学校门浮雕
罗扬才烈士纪念碑
“见到了厦大人就是见到了我的家人,我特别高兴。”当谈起在厦门大学的往事,八十多岁的孙锡麟精神奕奕、眉飞色舞。
当时,防空洞建设,
是对厦大很有意义的事情,
也是我的责任。
吴建如,1932年生,外文学院俄语系副教授,
1960年代曾参与学校防空洞建设
1951年,为响应新中国
“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
祖籍福建的印尼华侨吴健如及其家人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61年,他来到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担任俄文教师
第三排右五为吴健如老师
1968年夏天,吴健如与同组八九位教职工一起,参加对厦门大学防空洞进行加深、加宽的建设工作,一做就是大半年。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只能穿戴简单的手套、皮衣、安全帽,用铁锹、铲子铲土,配合工地拖车,以人力将挖出的土块拉到洞外。不仅条件艰苦,防空洞建设现场还处处充满危险。“有一次收工后走出来,只听‘砰’的一声,回头一看,一块大石头掉在走过的地方,当时真是吓了一跳。后来同事都说:‘你命可真好啊!’”
厦门大学防空洞
虽然对于此前很少进行体力劳动的吴健如来说,这份工作相当辛苦,但想到防空洞建设对学校有重要意义,他还是“充满干劲”。当时,他每天至少要在洞中工作八小时,却不觉疲累。而后和旁人讲起这一段经历,他也总是用积极的语气说道:“和职工们一起团结劳动,感觉每天很愉快,晚上睡得香,身体也变好了。”
如今,吴健如已年逾九十,厦门大学的防空洞亦早已成为“岁月的遗迹”。因腿脚不便,近些年来吴健如都没能再回到校园之中,看看当年自己“亲手挖过”的防空洞。但是,那段饱含汗水与热情的劳动时光,始终是他脑海中极为珍贵的回忆。
2021年4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校党委常委孙理慰问吴建如
厦大的校友,都一直记得厦大的好,
所以厦大才能发展到今天。
朱木水,1929年生,曾是后勤工人,
负责吹制玻璃仪器
自1946年入职厦大以来
92岁的朱木水老师
几乎不曾离开过这个校园
陈嘉庚、卢嘉锡、蔡启瑞……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都与朱木水有着不解之缘
朱木水带领学徒制作玻璃
在他的回忆中,校主陈嘉庚生活朴素,见到大家总是十分亲切,从不排资论辈。
当时,朱木水一面从事化学实验室的仪器制备,一面参与党组织的工作。1946年内战爆发,“要来厦大抓地下党”,卢嘉锡得知朱木水在“黑名单”上,便设法筹得12块大洋,帮助朱木水出逃。这是朱木水唯一一次离开厦大。
第三排左二为朱木水老师
厦门解放后,朱木水重新回到厦大。再后来,朱木水赴复旦大学进修,把玻璃吹制的工艺带回厦大、带回厦门。蔡启瑞的实验需要利用玻璃仪器,但玻璃易脆,常常破裂,朱木水便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研究。“遇到的困难呐,多了去了”“很有兴趣,为了这个工程,日夜没有休息”。朱木水带领的学徒,也将吹制玻璃的技艺,带到了福建各个高校。
朱老师制作的玻璃制品
“厦大的校友,都一直记得厦大的好,所以厦大才能发展到今天”,走过抗战、内战、解放、改革的风风雨雨,穿梭过近百载岁月,朱木水老师如是说。
2021年4月,副校长邓朝晖一行慰问朱木水
学生们和父母不能说的,
和我都可以说。
陈旭华,1934年生,先后从事辅导员、
信访、综合统计等工作
“这是我刚来厦大的时候,
那时候才20岁,脸胖乎乎的。”
88岁的陈旭华拿着这张旧照满脸笑意。
刚到厦大的陈旭华,背景为厦大囊萤楼
1954年,在部队做纪要工作的陈旭华渴望求学,向组织多次申请后终于保送到厦大念书。可年轻的她没有想到,厦园这一呆便是六十多年。毕业之后她继续留在厦大工作,先后从事了辅导员、信访、综合统计等工作。“我来厦大之后就一步都没离开过,我在这呆的时间比老家还久。” 为厦大服务了一辈子,是她最为骄傲的事。
在担任辅导员期间,陈旭华和同学们关系十分融洽,可谓亦师亦友。“学生们和父母不能说的,和我都可以说。” 如今即使毕业多年,她曾经带过的许多学生每次回到厦门都会来看她。“如果实在过不来,他们也会打电话来向我问好。”
陈旭华的图书借阅证
陈旭华工作积极认真,只要她接手的任务,一定尽善尽美,即使是与她无关的任务,她也主动去做。“从来不偷懒,这是我的一个工作特点。”
退休后,陈旭华主动要求留下来多为厦大服务几年,并交代原部门的同事通知她参加每个月的“组织生活会”。直到今天,她仍然保持着参加每月例会的习惯,直至去年腰部受伤后行动不便才去得少了。“他们知道我现在行动不便,每次都要来接我,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现在我自己能过去参加的我都会去,不能的就不去了。”即使退休多年,仍要保持“组织观念”,这是陈旭华一直坚持的事。
当被问到“有没有给年轻人的建议”时,陈旭华腼腆地笑了,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好建议的,你们(年轻人)的思想和我们很不一样,你们朝气蓬勃、思想很开阔、很先进、很懂得创新。我就不行,我是比较保守的,所以应该向你们学习。”
2021年4月,副校长邓朝晖一行慰问陈旭华
他们可能只是
做着最平凡的工作
他们可能不是
名扬在外的英雄
但他们专心致志
绽放着独属的光芒
百年时光里
就是这样一个个平凡的厦大人
用微小而坚实的光芒
汇聚成雄浑而温暖的力量
平凡的英雄
不凡的一生
百年厦大
感谢有你
往期精选
给平凡而伟大的厦大人点个 赞 和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