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19岁中国留学生投票被抓,“假装”公民身份!且已无法撤回.........
19岁中国留学生非法投票美国大选,被控2罪!或被判15年监禁
西安一银行被罚35万元!
让孩子多长高8厘米!国内知名专家首次公开“追高秘笈”!担心孩子长不高的家长速来!
重磅新规!公安部印发《关于规范办理刑事案件适用资金冻结措施的若干规定》!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2年4月11日
2022年4月11日
2022年4月12日
2022年4月12日
2022年4月13日
2022年4月13日
2022年4月14日
2022年4月15日
2022年4月15日
2022年4月16日
2022年4月16日
2022年4月17日
2022年4月17日
2022年4月18日
2022年4月18日
2022年4月19日
2022年4月19日
2022年4月20日
2022年4月20日
2022年4月21日
2022年4月21日
2022年4月22日
2022年4月22日
2022年4月23日
2022年4月23日
2022年4月24日
2022年4月24日
2022年4月25日
2022年4月25日
2022年4月26日
2022年4月26日
2022年4月27日
2022年4月27日
2022年4月28日
2022年4月28日
2022年4月29日
2022年4月29日
2022年4月30日
2022年4月30日
2022年5月1日
2022年5月1日
2022年5月2日
2022年5月2日
2022年5月3日
2022年5月3日
2022年5月4日
2022年5月4日
2022年5月5日
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一见钟情”来厦大的他,这样书写中国……
厦门大学
2022-04-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新闻发布
Author 本刊编辑部
摘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019年2月3日文章,原文标题《全家"福安"、一生"长乐"!习近平给外籍教授回信金句成拜年流行语》。
采访对象:[美]潘维廉(William N. Brown)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老潘,中文名潘维廉,1956 年出生于美国,如今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他是福建省第一位拿到中国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曾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全国“十大功勋外教”等荣誉,也是受到过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众多外国人之一。本文开头这封信,就是 2019 年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他的回信。
“一见钟情”来厦门
与中国的缘分,始于老潘对异国他乡的诗和远方的向往。上世纪70年代,20多岁的老潘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吸引着老潘。为了学习中文,1988年,他卖掉了在美国的金融公司,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举家来到厦门。到厦门大学后,老潘惊喜地发现,厦大是国内最早开设MBA课程的高校之一,而拥有瓦尔登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的他,随后便受邀为厦大MBA中心授课。
然而,一开始,老潘一家在厦门的日子并不容易。“80年代的厦门并不算个宜居的地方。那会儿老百姓烧煤,空气不大好。水电供应很差,我去图书馆看书得准备蜡烛以防停电。还有,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登记成功,得以买了辆三轮车。那时候的生活对老外而言各种不方便。”老潘说。
即便生活条件艰苦,老潘仍然选择留在了厦门。而把他留住的,是可爱的厦门人。
“计划经济年代,老百姓买肉买油都要票。但我们外国人没有这种票,又用不了现金,很抓狂。”老潘回忆道,“看到我们的窘境,很多中国老师把他们的票送给我们。他们说自己剩下的票够用了,但我后来发现他们手头也很紧。”
“逢年过节的时候,中国教职工还会把我们一家邀请到他们的住处。尽管他们都不富裕,但他们乐于跟我分享一切。”老潘说。
刚到厦门不久,有一次老潘不慎在路上丢了包,里面有护照,还有两个月工资。他十分着急,结果路边一位裁缝捡到,把包还给了老潘。老潘给这位裁缝钱,他却一分不要。老潘当时不知道的是,裁缝的生活其实很辛苦,家里小孩快出生了,自己却得了癌症。后来,老潘还专门去找过这位裁缝,可惜他已经去世了。老潘说,自己当时差点哭了。
“厦门人是如此的热情和善良。”从那时起,老潘就爱上了厦门人,也离不开厦门了。1992年,老潘成为福建首个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
1993年11月,潘维廉一家和亲友在福建。
“一片真情”写中国
其实,对于老潘定居中国的选择,亲友们最初并不理解,他的父亲尤其反对。这源于上一辈人的固执,也源于对中国的了解甚少和偏见。
为了让家人放心、让亲友更了解中国,老潘就坚持给家里写信,把在中国遇到的人、生活中所经历的趣事全都写进信里,跟家人分享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也不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用美式幽默讲述中国故事。
30多年过去了,1000多封家信见证了老潘的青春岁月和中国的发展变迁。亲友们终于理解了老潘的选择,其中也包括他的父亲。父亲临去世前来中国,亲眼看过之后,感慨地对他说,你是对的,很高兴你来中国。
写书,对于老潘而言也是一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最初,只是出于方便同在厦门生活的外国友人,他花8小时写了一本《外国人厦门生存指南》。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仅24页的小册子大受欢迎。不久,厦门大学开始复印这本书,将它发给所有新入职的外国教师。厦门市政府随后也参与了复印的行列。于是,老潘重写此书并扩充内容。一年后的2000年,160页的《魅力厦门》问世,老潘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关于厦门历史和文化的章节。结果,500本书在两周之内一售而空。
2001年11月,老潘荣获“福建省荣誉公民”称号,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亲自为他颁发证书。那天的晚宴上,潘维廉和妻子苏珊与习近平同桌用餐,并谈起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勉励老潘,你已经写了一本谈厦门的书,那是你第二个家,你也要写一些泉州,那是你第三个家。
从那时起,老潘开始深入地研究泉州、研究中国古代贸易,了解中国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国家。2003年,老潘出版《魅力泉州》,向世界介绍这座“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那一年,他作为泉州团队的发言人参与了在欧洲举行的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活动,助力泉州赢得两项金奖,其中一项是“遗产管理”奖,以表彰泉州妥善保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遗产。
随后,老潘又相继写作并出版了一系列图书,主持了400多期电视节目,向世界介绍福建、介绍中国,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中国通老潘”。
2018年底,老潘从写给美国亲友的信中挑选出47封,结集出版了《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新书首发式后,他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随信送上这本书。2019年2月1日,习近平给老潘回信,祝贺他的新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并祝他全家“福安”、 一生“长乐”。
老潘说这是一份莫大的鼓励,鼓励他继续同世界分享中国故事。迄今为止,他已经著有19本书,介绍中国城市和文化历史。
潘维廉与亲友在天安门广场。
“一往情深”爱中国
出于写书的机缘,也出于对厦门、对中国的热爱,老潘以鹭岛为圆心,一次又一次出发,探索福建、探索中国。1994年和2019年,老潘两度自驾前往中国西藏、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贫困地区,去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他在中国各地的行程累计约20万公里,目睹了政府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看到当地的百姓依靠政府的扶持、扶贫干部的帮助和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目睹了一个个贫困村如何告别穷山沟,走上小康路,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如何成功打通。
30多年旅居厦门、游览中国的丰富经历,成为老潘古稀岁月的生命过往,也为中国的发展变迁写下了一笔生动注脚。
有件事令老潘永生难忘。1999年,他因罹患癌症在香港住院,当时病情很严重,他一度很绝望,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下来,不知道该去哪里——他不想回美国,又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回厦门可能也教不了书了。
潘维廉与儿子在福建土楼。
危难之际,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委托两人带着鲜花前往医院探望,他们热情祝福老潘早日康复,回到厦门“老家”。
这让老潘很意外,当时就感动得哭了。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却受到省领导如此关心和厚待。从那天起,他安心养病,下决心要回到厦门的家,回到中国家人身边。病愈后,潘维廉回“家”了,回到了福建。
老潘刚刚搬来厦门的时候,这里道路狭窄、坑坑洼洼,一家人用一辆人力三轮车穿梭于厦门的大街小巷。回忆起来,老潘感慨万千:“如今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为非常现代的城市,在这里生活也十分便利,这座美丽的‘海上花园’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并重,不仅吸引了很多商业和高科技创新产业入驻,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度假胜地。”
老潘打趣道:“很多人特地来厦门旅游,我和家人却一年365天都在享受厦门假期,我们从不厌倦。”厦门大学校外有6公里的木栈道,每天早晨手牵着手到木栈道走一走,是老潘和妻子的惯例。环境的清雅、爱人的相伴,让老潘觉得生活非常甜蜜和幸福。
2019年,潘维廉重走中国时,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与当地村民交谈。
遗憾的是,2021年2月10日,老潘的妻子苏珊突发心脏病在厦门去世,享年62岁。遭遇这样的巨大打击,老潘擦干泪水,他告诉自己必须振作起来,更加努力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和福建——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取得更多的成绩,才能告慰自己的爱妻。因为,中国是他和妻子的“媒人”。如今,老潘依然保持着社交账号的更新,向人们讲述自己和家人旅居厦门30余年的故事,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我们见证了中国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甚至也参与了这些变化。”老潘说。
老潘很高兴看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其他国家摆脱贫困。他的小儿子马修夫妻在非洲从事志愿医疗工作,在那里,他们看到中国人与非洲人携手努力,修高铁通公路,用中国的经验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老潘也希望自己过几年可以再次环游中国,“走得慢一点,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精准扶贫背后的奇迹故事。”
“所有人都是梦想家,我尊重和钦佩那些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中国人。”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外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梦也能成为世界梦,这是老潘的“中国梦”。他用30多年的努力,让这个目标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眼下,北京冬奥会已经开幕,老潘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我很自豪,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我亲眼见证了她一步步越来越好,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共同“追梦”,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
划重点!2022年,厦大要这样干!
▲
厦大这门“无声”的课,连续13年传递爱的声音……
▲
教育部首批试点!厦大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
责编:张火火、曾浣浣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