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7℃高温下田收稻,这个厦大人24年坚持把科研做在大地上!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2022-09-01


  编 者 按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一个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汇聚成厦门大学不平凡的事业。我们推出“喜迎二十大 厦大这十年”之“看见平凡”栏目——注目这十年来立足岗位、尽心尽责的厦大人,用平凡的语句记录他们的故事,致敬这些平凡而闪光的力量。今天我们推出“看见平凡”第7期,一起来认识这位和水稻打了24年交道的他。


“你们这样种水稻,是要亏本的!”漳州龙海区东园镇厦门大学现代农业科研与教学基地门口,村民发出这样的感叹。


一顶草帽、一身长衣长裤、一双覆盖至大腿的水田鞋,37℃高温下的水稻田里,黄荣裕和同事们穿戴严实。多年的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黝黑,但积攒下来的经验让他对水稻选种和收割工作得心应手。



6月杂交、7月收种、8月插秧。对黄荣裕来说,每年最热的时候,也是田间工作最忙的时候。作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团队的一员,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做了24年。自2018年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黄荣裕致力于在福建省从事水稻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服务乡村振兴,今年,他也获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报表扬。


同村的农民不明白,种个水稻还能这么麻烦。按理说,插秧可以用插秧机、施肥喷药可以用无人机;田里长了点杂草也不打紧,反正对收成影响不大。


但水稻育种工作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基地60亩试验地里,每季种了数千份不同的水稻材料,每份材料的播种及插秧都要严格区分开,没办法用机械规模化种植;看似不起眼的杂草,也是影响试验材料表现的不确定因素,必须清理干净。



水稻收割前,黄荣裕和同事们需要筛选出用于下一季种植的水稻材料。植株长得好不好、穗数多不多、穗子大不大……水稻的这些特性必须在田间观察,才可以客观地评价和选择。”黄荣裕说,为了选择出更优质的材料,一有空,大家就会跑到田间地头,用纸笔挨个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


田里的工作结束了,黄荣裕也不闲着。吃过晚饭,他就和同事们开始整理白天观察收取的材料和数据,同时进行稻米品质鉴评、并开展交流与探讨,以确定入选下一季种植的苗头材料。为此,黄荣裕常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但第二天早上五点,他还是会照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开启新一天的室外研究工作。


“非常认真、非常刻苦、非常实干。”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的黄育民教授这样评价他。


由于常年在稻田里穿行,黄荣裕的手腕上布满了水稻叶片割伤的细小伤口。因为经常泡在水田里,浑身被汗水和田里的水气湿透,黄荣裕得了这一行的“职业病”风湿病,时有发作。


但黄荣裕说,只要能培育出一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这些辛苦不算什么。每发现一个好的材料,他就会立刻和现场的同事就着田里的水稻材料热烈讨论起来,那是他在田间最高兴的时候


田间工作结束后吃上一碗自己种的稻米,也成为了黄荣裕一天中少有的放松时刻。“做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带给我许多快乐和成就感。”黄荣裕说。



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40多年的团队负责人——王侯聪教授,是促使黄荣裕不断前行的榜样,给了他很多动力。“王老把这个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业,给我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在黄荣裕眼中,王侯聪教授的执著追求和刻苦努力是他学习的榜样,更是做研究的精神指引。


▲王侯聪教授(右)与黄荣裕(左)在田间工作


去年,经过近十年的研究,黄荣裕所在团队育成的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佳禾165”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佳禾165”大面积示范亩产量水平达593公斤,比当地早稻当家品种“佳辐占”每亩增产100多公斤部分农民种植产量亩产高达700多公斤。


“不仅让老百姓吃饱,更让老百姓吃好。”黄荣裕和同事们水稻育种的工作还会继续。他们的目标,是培育出更优质、更高产、更安全的水稻品种。这个目标,没有止境。


“我会继续做下去,不会停下。”



▲暑期必看21部高口碑纪录片!转发码住!

▲飒!入选特战队,看厦大姑娘的热血军旅故事!

▲万里山河,有你心安!


文:卢杨静
图:火佳琪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张火火、曾浣浣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快给我厦科研人员们点个 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