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漆画少年”在厦大!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2022-12-06

耕耘漆画八年有余

两获国家奖学金

曾获校庆三大奖“亚南奖学金”

第四届清华大学乔十光漆画艺术创新奖

学生优秀奖获得者(全国仅5名)

多幅作品入选国家、省、市各级展览



他是王肇兴

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漆画方向2020级硕士研究生

心中艺术种子的背后

有这样一段温情故事

……



与漆画结缘




大二分专业时,王肇兴坚定地选择了漆画,而这源于他高中时的一次经历


中国漆艺术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现代漆画是从传统漆器转换过来的“古老而新兴”的画种,具有其他画种所不可替代的东方审美特质和绘画艺术语言,是独具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绘画艺术门类之一。


和其他画种不同,漆画有一道独特的工序——磨画,创作者需要用砂纸对画作进行打磨,这会产生一种特有的画面效果和温润质感,令人眼前一亮。



高中时,参加美术集训的王肇兴看到老师正在磨画,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他第一次了解漆画



正巧,当时王肇兴的家乡福州正在举办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展会上一幅幅优秀的漆画作品让他记忆深刻。


而后,在了解到厦门大学就有漆画专业后,王肇兴毅然选择了报考厦大。分专业后,他如愿成为了漆画专业的一员。


尽管观看绘画时兴致盎然,真正走进漆画后王肇兴却发现,漆画远比想象中复杂



制作漆画的大漆中含有一种名为“漆酚”的成分,大部分人初次接触都会过敏。王肇兴也没能幸免,第一次做漆画时,他的手上、脸上起满了红疹子、鼓起一个个包,痛痒难忍后来频繁地与大漆接触,身体逐渐适应,过敏反应才渐渐消失。


从绘制小稿到层层打磨完成一幅作品,一般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过程中大漆的状态随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会有所不同,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放入荫房,通过荫房控制大漆更好的阴干起皱,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些因素都很考验创作者的耐性。有时为了配合大漆的变化,王肇兴会花大半天的时间守在旁边。



这期间,漆画教研室的老师们和学长学姐们给了王肇兴很多指导和支持,帮助他逐渐掌握漆画。


▲漆画教研组老师指导王肇兴的作品




对漆画的探索




大二下学期,王肇兴结识了现在的导师,艺术学院的汤志义教授。


汤志义的课程刷新了王肇兴对漆画的认识。此前,刚接触漆画的王肇兴,只会根据眼中所见来进行创作。他会把看到的一块棉布、一个水果抽象出来,把本来圆润的线条变得平直,把一幅画作用各种手法展现得“花里胡哨”。


但在汤志义的课上,王肇兴却看到老师用泼墨的方式,写意地在画纸上泼出各种形状,再用这些形状去反映作者的思想,进行加工。


这让他认识到,漆画并不仅仅是“绣花”式的工艺品,在漆画中,能深刻体现作者的心灵世界


▲王肇兴的漆画小稿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绘画过程枯燥又辛苦,还常常伴随着过敏不适,王肇兴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仍然觉得“漆画充满了魅力”。


一开始,王肇兴创作的出发点只是考虑画面中色块是否好看、形式是否舒服,并没有太多内在含义。


虽然画面效果也不错,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在思索,一个物体在肉眼可见的形状之下,到底有什么样的精神本质


王肇兴画了两朵花,物理世界的花瓣在进入精神世界后,留下了影子般黑色的印迹,周围的银白色是花在精神世界的投射,蓝色是他塑造的虚拟精神空间。借以此画,王肇兴表达了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认识。


《人格的空间可以被证伪吗》,这是王肇兴对“我思故我在”的理解


在现在的创作中,王肇兴形容自己很“叛逆”,总想要做一些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作品。无论是在创作理念上还是元素、色调的选择上,他常常有一些独特的想法。



导师汤志义也总能倾听他的想法,鼓励他发扬优点,尝试一些综合材料的运用或其他创新,这使他成长颇多。


▲王肇兴(左一)与导师汤志义(右五)教授合影


于是在众多的漆画作品里,王肇兴的作品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今年7月,他成功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而他也成为了家乡福建省永泰县最年轻的中国美协会员。




爷爷的期望,创作的动力




眼前一亮的作品,除了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有关,王肇兴和爷爷的祖孙深情,也给他的作品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小时候,王肇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热爱书法,经常写“柳体”,他一边观看,一边听爷爷“讲大道理”。


           ▲王肇兴为爷爷画的素描头像


2017年,王肇兴开始创作他的第一幅漆画作品,并有机会报名参加全国展。也是这个时候,爷爷查出了肺癌。他心想: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入选展览,爷爷一定会很高兴


然而在实际创作中,仅小稿就反复改了十几版,好不容易改好了小稿,开始上板制作,严重的大漆过敏让他奇痒难忍。


但为了能按时寄出作品参展,王肇兴顾不上休息,每天在教室里加班加点打磨作品,对漆技还比较生疏的他常常做错。但一想到如果挂在展厅不好看会很丢人,他还是不厌其烦地抹掉重画。


▲王肇兴平时的作画过程


最终,这幅漆画作品《余韵》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如果不是为了爷爷,我自己可能没有动力这么拼。”王肇兴说,爷爷看到作品也很高兴,从此以后,漆画就成为了爷孙俩之间的新谈资。


余韵


2019年,爷爷的肺癌加重,身体越来越虚弱。此时王肇兴正在为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创作作品。为作品命名时,他别有巧思地将爷爷的名字“其元”融进了作品名称里,这幅作品是他本科期间创作画幅最大、绘制最用心,意义最重大的一幅作品。


追物四度·向其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从不同时间段、各个角度观察物体,并描绘记录下来,以回答“如何表现一个物体本质”的问题。王肇兴最后创作出一幅漆画作品,命名为《追物四度·向其元》——“追物四度”,在四个维度里面追求事物的本质,“向其元”,找到事物的源头。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用作品表现内心的思考,这幅作品最终成功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爷爷看到作品名字后,虽然表面说着“不开心”,认为应该给作品取个更好的名字,但王肇兴知道,爷爷其实经常会一脸骄傲地向他人提起孙子的画,“炫耀”孙子取得的成绩。


▲王肇兴与自己的作品合影


王肇兴觉得,这样的自己或许已经成为了爷爷眼中“有出息”的孙子。


虽然他再也听不到爷爷亲自回答了。




不仅仅是漆画




本着“走到传统里面去,深深走进去然后再狠狠打出来”的理念,汤志义曾安排王肇兴到福州漆作坊,跟着师傅系统学习传统大漆技艺。


大漆技艺很有讲究:要严格控制髹涂力度,也就是大漆的平涂对手头功夫有较高要求。

漆的状态也很重要,如果煮漆过了头,可能要反复调试多天才能救回来,否则就难以使用。


这次学习对他的帮助特别大。回到学校后,扎实的漆技让他在创作漆画时更加得心应手,原本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一幅画,现在他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完成,甚至可以同时创作三幅作品

课余时间,他的兴趣爱好都围绕艺术展开,把艺术融入了生活,“我可以不去看电影,但如果不画画我会很难受”。



 “我想一辈子画画。”这不是一句空话,王肇兴有着清晰的规划。现在他正在筹备个人作品展,对自己过去的作品做一个梳理,也想在更大众的层面打磨一下,看自己的作品会不会被大众认可,认可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即使挨骂也没关系”


啊!秋!


▲宇宙级“追星”!厦大科研团队重要发现!

▲24℃的厦大,生机勃勃~

文:李秋凝、王逸轩
图由受访者提供
排版:邓佳瑜
编辑:郭宸
责编:张火火、曾浣浣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快给厦大人点个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